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鹤唳华亭)执 > 第16章 第 16 章

(鹤唳华亭)执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尹瑞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28 22:22:33 来源:文学城

16、

萧睿鉴从南方回来,不光带了沈鸢,还带着一个高瘦的道士,姓夏,不爱言语,无事便跟在萧睿鉴身后,萧睿鉴进出宫时多会随行,在宫门口候着。

“他本是世外之人,然而父母为奸人所害,一怒之下便手刃仇敌上山为匪,其情可悯,又未伤害过无辜,臣见他武功甚好,又熟悉南方的情况,便放在身边留用。”萧睿鉴没敢在折子里说,直等到回京面圣才在皇帝跟前求情。

天子饮罢清茶,正拿着莲蓬米,慢慢剥着青色果皮,将黄绿的莲子芯去了,递到萧睿鉴手上。

“武功倒是不错。”天子应了句,萧睿鉴身边卫士都是天子亲派的卫士,自然是什么消息都知道。控鹤虽有消息途径,但是不会轻易动用,一来避免暴露二来小事无需回禀,但是宁王一下滨州码头差点给扣在匪帮里,十五名卫士被打伤了四名宁王给人拿刀架着是怎么也要告知皇帝爹的。

皇帝等萧睿鉴的禀告等了三个多月,一直到把人等回来才等到他坦白,心知宁王在南方所受掣肘颇多,也没有过多责怪,只道是,“三郎遇着什么事,心中有什么想法,不妨都说说。”

“臣去南方走了一遭,才了解到常人道‘江南好,鱼肥果美稻花香’的意思,早晚两季稻谷,更有桑蚕果林,的确是富庶地方。”萧睿鉴想了想,慢慢说道,“但是也因此,有些问题被掩盖了下来。”

“说说。”天子又给萧睿鉴递了颗去芯的莲子,萧睿鉴看了一眼,将鲜甜的莲子嚼碎,吃下。

“其一,水患连年,朝廷每年拨付的疏浚款震灾款下放至民间不足半数,一旦有人想要调查便会有各种阻力,他们甚至会直接加害朝廷大臣。”

天子点了点头,显然并不意外。

“其二,田地兼并严重,很多地方一村土地都在一户地主手中,即便是连年丰收,也有许多农民需要借贷度日,臣了解过,虽然这些年开垦出来不少新的田亩,但是三州所载田地比之开国时却减少了近万亩……”

天子看了他一眼,仍旧是递给他一颗莲子。

“其三,南方多商户,各县有大小粮商,还有棉商、丝绸商贩,倒卖成风,这些人在丰收年份恶意降价收购,遇上灾荒先是大量囤货然后高价抛售,伤民伤财,不可不防。”

“我听说……”天子剥了好几粒莲子,都放了过去,自己擦擦手才说道,“这次你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是陛下天恩,许我调动三州粮草,也是有几位大商人良知尚存,有所协助……”

“是赵家的人?”

“确有渊源。”

“那宁王殿下又是如何报答他们的?”

“开放三州行商许可。”萧睿鉴捧着茶杯正小心翼翼看着天子,见天子面色如常才继续说到,“南方各地商贩颇多,要完全禁绝只会让走私日益猖獗,不如让人协调各州府,让他们做出规模。”

“你也看到了商人逐利,倒卖各种必需品压榨百姓,为何还要让他们做大?”

“因为,抓一只老虎比抓一群苍蝇简单。”

“三郎这是要打虎?”皇帝停下了手,笑道,“有何准备?”

“开放各州许可,这些商户已经有结成帮派的势头,但是各州均有势力,互不服气,我们可以借力打力。”

“何解?”

“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换一批,各行商贩总会都在州府,必须报备州府,主事者也登记在案,盯紧了这几个人,下头的商贩交给商会处理。”

“想法是不错,但是效果如何?”

“事在人为,臣还是以为,南方的问题不是撤换一两个官员杀几个人能解决的。”

“说说你的想法。”

“重新丈量土地,让耕者有其田,也可充实国家府库,开放各地行商许可,对商会进行管理……至于官商勾结,可以在必要时一起铲除。”

“还是沈鸢父亲的事?”

“臣在江南逗留时日尚短,还不能摸清江南状况,也不曾像陛下禀告,不敢擅自行事。”

“不敢?你先斩后奏的事情做的还少?”帝王执扇点了点萧睿鉴,然而脸上任有笑意,于是萧睿鉴拱着手半真半假告了个罪。

“臣有罪,愿领罚。”

“你在江南逗留百日,尝过鲈鱼么?”

“走得匆忙,还未尝过。”

“糖藕呢?”

“臣吃过新起的鲜藕,爽脆鲜甜。”

“噗……”天子轻笑一声,又说道,“三郎啊,你说朕该怎么罚你呢?”

天子那日说要罚,但是往后数日无风无浪,萧睿鉴昏定时还常被留下吃饭,鲈鱼糖藕这些江南特产是都尝了个遍。天子听说赵氏产子,更是将饭食赐了一份到宁王府。

一晃到了中秋,蟹肥鱼美的时候。

萧睿鉴对这个好不容易到来的孩子十分喜欢,常常抱在怀中,连李氏过来看望都要说上句,“往后,你也该给我生这么个大胖小子。”

“都说多子多福,殿下是福泽绵长之人。”

“还是你会说。”萧睿鉴听着高兴,捏了捏李氏的脸颊。

赵氏看了也连忙在旁接了一句,“我看妹妹也是有福气的,到时候府上多几个孩子,也热闹热闹。”

几人笑做一团,唯有顾思卿默不作声。

“你也不要伤心,往后日子还长,我们也会有孩子的。”萧睿鉴走时拉着顾思卿的手走在前头,顾思卿听了这话才勉强露出一个笑容。

“三郎,”顾思卿一时哽咽,抓紧了萧睿鉴的手说道,“往后我们好好的。”

萧睿鉴有子,天子虽说是高兴,却也没怎么过问,萧睿鉴等了两日,不敢打扰,自己给长子取了定梁的名字,报给天子,天子只说了一声不错,似乎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叫他准备准备,快要到秋日了,揭摩打谷草的高峰期,他们要在秋收后送一批粮草给北方驻守的军士。

萧睿鉴晚上给顾思林写信的时候,顾思卿过来送夜宵,却是先递过来一叠桂花糕,然后才是饭食。

“今天怎么想起来送这个?”

“是李妹妹的手艺,说殿下还没尝过江南的点心。”

“她啊,就是闲不住。”萧睿鉴知道这是两人碰上了,李氏出身低微,不敢同顾思卿争,平日里遇上了都是自己回避。

宫人的事情,萧睿鉴也无心多管,用了一碗咸粥同顾思卿说道,“正在给慕之写信,这几日我就要启程去北方给他送粮草,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要我捎带过去。”

“倒是没听说那边缺什么……不过能见到三郎,哥哥一定很高兴。”

“说来,也有小半年了。”

憨憨大郎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