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鹤唳华亭同人】荣国公主 > 第74章 第 74 章 邸报

【鹤唳华亭同人】荣国公主 第74章 第 74 章 邸报

作者:凌冰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04:38:19 来源:文学城

当时看剧的时候完全没想到的是,太子身边不仅缺一个许昌平,李柏舟身边还多了一个许昌平。所以,卢世瑜撕了名单把一切揽在自己身上,然后说了那句万方有罪罪在臣工便杀了自己。这也是萧定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她最初的计划是她假装不在,但现在她真的不在。射柳的这一次她可以保证太子最多就是受伤。之后的日子李柏舟会动手,但她人却身在京外,也不知道她离开前顺着剧情粗略走向的安排的人和事情可不可以让整个局势足够坚持到她回到京城?

玉带案结束,父皇完胜李柏舟,太子凭借救父皇的举动本来是绝对的加分项。但就是因太子身边的卢世瑜致仕了,他身边缺一个熟知朝廷局势的人,所以,明明那条玉带是父皇给齐王画的饼,他本来什么不做,后续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他和顾逢恩却动了朝廷的下发的报纸。而太子不动则以,一有动作,许昌平那么一个擅长因势利导将计就计的人,如何能轻易放过呢?

春闱案的计谋无论是怎么破的,无论因由是否是李柏舟素未谋面的公主力挽狂澜,许昌平都有一定的嫌疑。考题和之后公主派人偷考题的行为虽然让李柏舟暂时压下了对许昌平的怀疑。但可想而知再出什么纰漏,李柏舟不会放过他。另一方面,陆英就位之后卢世瑜已经致仕,李柏舟也因为涉嫌包庇安平伯贻误军机的事情失去了参与廷试的资格。可虽然廷试由礼部尚书何道然组织,但六部除了张陆正都是李柏舟的人。许昌平要是想做另外一个徐庶,虽然暂时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但也前途无亮。廷试虽然不可能由单一几个人可以操纵得了的,但是总所周知作文都是主观题,谁写的好,谁写的不好若相差很多自然可以有话说,若相差不大但主考官说这个人他觉得不行,那就真的会被落下名次了,不可能有别的话好讲。而且许昌平是白身,考卷批的时候的确是封卷誊抄之后才批的,但是这一次的主考官不是卢世瑜了。

换句话说,但凡许昌平不作为,或者在他面前体现不了他的价值,李柏舟这个中书令根本不需要真的对他动手,他只要在廷试结束后看到许昌平的文章让大家知道他不喜就可以了。若许昌平不为复仇而来远放外地当个小官度日其实也不错,但出生前就没了父亲,母亲在皇后宫里当宫女好不容易回来了却一直神志不清,他又怎么可能不恨呢?相反,若许昌平的计策有用,只要李柏舟不插手,以他的才能本来在剧中就能高中探花。太子在朝堂上帮不了他什么,现在站在李柏舟阵营也不是全然只有坏事。

至于许昌平在岳州的母亲的病情,她未必不能触及,但她不敢。因为她知道有一天许昌平回家省亲的时候,他的病母会突然清醒过来,然后把一切事情的真相告诉他。她不知道剧中发生过的那一天是哪一天,也不敢想如果她提前派人把许昌平的母亲给治好了,会不会留有痕迹反倒是会让许昌平以为这一切都不是事实,而是她萧定云特意编织好的,让她母亲以为的事实。到时候,她恐怕就百口莫辩了?

所以,当日许昌平问她是否能在廷试前回来,一半是真的想让她参加科考,一半可能也是在试探她的归期。女扮男装是个把柄,她在许昌平眼前是公主的侍女,天下间少个考生还好说,一旦她参加廷试就会在很多人面前有名有姓,若是这个把柄抛出来会伤到的是公主,继而也会伤到太子。换言之,与齐王有利,与许昌平未来可能的计划有用。所以,真的想让她参加科考的那一半,她觉得自己大可安慰自己一下,让自己骗一下自己的心让她觉得在这其中可能也许昌平有关心她的成分吧。

至于归期,她虽然是公主的人,但也可以是太子的人。父皇若真的无情想要杀她就算了,因为她做的很多事情的确看起来有些危险,算她倒霉,她认栽。但若是这一次她没有死,她走之前一定要见一面许昌平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告诉他在他之后的计划中可以暂时不要考虑她这个不太讲道理的变量。一方面,没道理李柏舟都知道的事情许昌平不知道,若因此出了什么变故,她怕她会抱憾终身。当然,他可以装作不知道,分寸在哪里他无师自通并不需要她多说。另一方面,只有所有事情的脉络都按照剧情发展,她的脑子在其中才有优势。若不按照剧情直接发展了,她有自知之明,她这个普通人的脑子大约是不可能比得过这些古人的。

所以,那是个问题,也是个约定。

她其实约定的是他在廷试时回来,许昌平默认她在廷试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不会在京城,这便是两人的默契。而他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她就直接说了一句“李柏舟”,其实自那一刻起,两人谈话的基调就是各自为政,各为其主了。需知,敌人之间若谈情,那一定是计谋的一部分。她人的确不在,但她定安排了手下。许昌平必知此事,他会同李柏舟说吗?

若不说,算背叛吗?

后天就是廷试,顾逢恩在今科廷试没有黜落他必然高中,所以李柏舟当然要赶在廷试前发邸报,天长卫不能白给,齐王得玉带的事情必须广而告知。恰巧,太子也是这么想的,且通政司的司长是顾思林的门生,他想要明天的邸报上没有今天的一点消息,拖过廷试即可。萧定权当然知道这件事瞒不过父皇,第二天晨省的时候承认了邸报是他的手笔。他承认的是删掉了有关齐王得玉带的内容,但邸报上还有李柏舟恶意添加的“兵事将引齐藩当行”,他不知内情但实际已经直接在父皇面前承认自己阻挠移兵。

邸报是父皇的喉舌,军队的名册还未到手,就隐去了亲王获玉带的消息父皇虽然生气但不会真的把太子怎么样,只会一边惩罚一边想着怎么处理此事。但太子借由邸报着告诉百官皇帝猜忌中书令,天长营要调军,而齐王就要就藩了是什么意思?而这个时候,太子看到了内容又开始否认,他当然要说明原委。但天长营是要去节制武德侯的,全程参与此事的是顾逢恩。更糟的是,李柏舟会以此为借口不肯交出天长卫名册,而齐王则会在父皇面前装委屈。

的确有两份邸报,但第二份邸报为什么不能也是太子干的呢?重要的是父皇信什么,但无论父皇信什么顾逢恩首当其冲必然是会被控鹤缉拿。所以,太子自身难保,他的人手唯有顾逢恩一人,如何翻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