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若没放回去,一切就已经到此为止了。那赵吏也算是积年老吏了,涉及生死总是有些手段的,万一他神通广大把考题放回去了呢?
赵吏看样子已经被卢世瑜怀疑了,所以白日里不方便行动。他必然只能趁夜把三份栽赃提前放入天字49号、天字61号、玄字3号的考房。
今早还下雪,天字40号考房顶棚全漏是客观存在的,他明天就算不想也只能把考牌往后挂一个遍。于是,明天开考前栽赃就顺利到了天字48号、天字60号、玄字3号的考房。
也就是计划照常进行。”
李柏舟回到房间里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困倦了。他是本次春闱的副主考,一天巡场下来走了很多路,若不是抓到了赵吏盗题,本来到了这个时候也该休息了。但不得不说许昌平之前的说辞他的计策实在蛊惑人心,又或者未来国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地位太让人心动,让太子心甘情愿留齐王在京城的机会就这么没了,他着实不甘心。所以,想着提神重新续上了杯茶吹了吹放在一边就继续在思考,。
“如果这个计划不存在,赵吏不放栽赃,或者赵吏因为试题的关系害怕不敢放栽赃,他若也不栽赃顾逢恩和陆文普就不能全场搜身,明天的春闱就只能顺利进行了,齐王就藩的事情也再没了余……不对等等,为什么赵吏要先把题放回去之后再去考号?”
一时之间,李柏舟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太子让许昌平把考题事先带进考场,许昌平只能托付赵吏,而赵吏就算没被卢世瑜怀疑,他难道还能在明天白天人更多的时候再把栽赃放入考房吗?而且,如果考题没有放回去,赵吏今天晚上就没了,明天直接死了一个人又少了一封考题,就算有考生已经进场也开不了考了,就算考场内事先有什么东西也根本不存在作弊一说。所以,放回考题和放栽赃根本没有先后顺序。所以,去看一下那三个考号里的东西如果在,虽然效果差一点,但其实也可以凑合着行动了。
再次回到房间感觉困的李柏舟又给自己再续了一杯茶,满脑子还想着明天的春闱。
茶水按道理来说可以提神,但李柏舟也许今天原本就累坐就睡着了。他在梦中似乎觉得什么冰凉的东西贴着他的脖子,猛然间惊醒却发现自己还在原处。这是他的卧房,门窗关得死死的,房间并没有其他人。
“是梦?”
茶早已经凉透了,他还是准备拿起来喝一口压压惊。却发现之前除了茶空无一物的桌子骤然上多了一封考题,封条上书写着“庚辰科春试封”的字样,密封完好,封条上还盖着礼部的章。
赵吏?!
李柏舟一见就知道那是什么,可赵吏没能放回去的春闱考题却光明正大的放在他面前是几个意思?同归于尽?栽赃陷害?还是说想让别人相信,他一个知道考题的副主考需要去偷考题?
难不成把考题放在他面前,意思给他一个机会,觉得他会为了他们那个说起来天花乱坠的计划愿意把这封考题放回去?
他看上去就那么急功近利?
怪不得卢世瑜暗中同李重夔沟通好了,若他现在已经睡着了是不是我会觉得这个时间点把试题放回去更合适,而后他还刚打开柜子就直接被守株待兔已久的控鹤抓了个现行?
但不对,要他行动,却不给钥匙?
赵吏自杀死了,题在这里。他的确根本不需要偷题,但在他们的计划中卢世瑜也不需要偷题,偷题的人自始自终都是赵吏本人。为何会觉得卢世瑜会百口莫辩?因为在顾逢恩和陆文普的考号里搜到了栽赃,但赵吏没有理由给这两个人泄题,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卢世瑜泄题要赵吏承担责任。
他李柏舟也没有必要给顾逢恩和陆文普泄题,但考号里面有赵吏事先给这三个人放的题,一旦他写的遗书中说是他李柏舟发现他盗题威胁他放题目的是栽赃卢世瑜。卢世瑜今天晚上是不睡觉的,只要赵吏被发现死了,卢士瑜就有理由开装考题的箱子。赵吏死了不用吵他睡觉,但考题少了一封就是正当理由足以叫人来找他,而醒来的时候他会发现原题在就他这里。
只是把东西放在这里的人没有想到他会那么早醒来而已?
屋子会搜,身上会搜,他当时烧考题不一定来得及还很大可能会被人发现。
可他手上的这一封应该是假的考题,上面应该有太子仿写卢世瑜的手书,难道他们不怕被人发现吗?想到这里李柏舟环顾四周确定门窗依旧紧闭,直接拆了考题打开看到里面的手书: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他对着桌上已经烧了大半的蜡烛看去,乍一看谁都不会怀疑这是卢世瑜亲笔所写的字,但若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细节之处有细微的不同。太子虽然跟着卢世瑜学了十五年的书法但比起他的老师来依旧差了点意思。继续刚才的推演,来人叫他离开后从他的住处找到了原题,最后却发现上面是太子仿写卢世瑜的考题,便是抵赖不了的证据。
题放不回去又如何,放不回去也有放不回去的用法。
赵吏没有那么聪明,但他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而真正计划这件事的人,怕是许昌平吧?可惜刚才一时情急把信封拆了,信封和封条他倒是有,但礼部的章子所在的地方卢世瑜在守题。可不管信封拆不拆,难道太子的笔迹就不是他亲手所写的了吗?
话虽如此,但今夜的事情李柏舟越想越蹊跷,一封考题藏在身边更是辗转难眠。如果赵吏写了遗书,遗书的内容可能是什么?是对他有利?还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指证他是春闱偷题案的主谋?李柏舟又想到之前太子对他女儿齐王妃的谋划,明明是抢到了原题,结果却没想到直接坐实了齐王偷考题的证据。
他干脆起身,这封已经拆封的考题更适合待的地方其实是赵吏的房间。但当他打开门偷偷潜入的时候看到的却不是一具吊死在横梁上的尸体,而是分明是被什么锋利之物整齐的割断了上吊用绳子,躺在地上整个人昏过去的活着的人。
赵吏,
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