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鹤唳华亭同人】荣国公主 > 第27章 第27章 错号

【鹤唳华亭同人】荣国公主 第27章 第27章 错号

作者:凌冰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4:49:45 来源:文学城

“怎么利用呢?”

“很简单,座次和号牌今天已发,无法更改,于是隔开屋子,号牌往后挂了一遍。”

这两句话其实也是在原本的剧情之中,中书令李柏舟在皇帝面前曾经说过的两句话。虽然话是李柏舟说的,但从后来的剧情之中李柏舟极力向齐王推荐许昌平的时候对齐王说的那一句看,计策是许昌平出的。

而号牌往后挂了一遍,天字40号同天字41号两个考房之间就多了一间不会有考生的空考房,座次榜的座次就会和实际的座次不一样。不得不说,此计堪称绝妙!

因为太子拿齐王的笔记仿的给许昌平写的信里明确提到了把第一场考试事先做好的考题事先放到天字48号、天字60号、玄字2号里面去,这就是破绽,也是他们这次能够绝地翻盘的关键点。

春闱当日入场要搜身无法带东西进场,所以考题要进入考场只能事先托人送到号房,考房的安排是今天才出来的。他们托的人必须有适合的理由呆在考场不被怀疑的理由,比如说在贡院工作,所以考题送到考房那个时候段座次和号牌还是原来的。到了明日春闱士子入场之前他再巡场,以合理的理由让人把号牌往后挂一遍,天字48号、天字60号、玄字2号都会影响到,许昌平将计就计的谋划就完成了一半。

天字40号不堪使用这件事是一早就有,被放答案的三个人选其中顾逢恩和许昌平这两个人肯定是太子的计划中必定会出现的人选。而剩下那个陆文普的考房刚巧在天字40号影响的考房之中,这个事情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这个人选很合适,有可能其实就是个巧合,但也有可能是许昌平白天看到了座次安排之后向太子的提议。或者,许昌平根本不需要特意去提,以这个人的本事在稚嫩的太子面前只要稍稍引导,太子自然会亲口说出他想让他说出的名字来。

并且,为什么天字40号会不能用,又没有被发现,且没有修好?

可以是巧合,可以是贡院三年一用确实疏忽了,而没有修好可以是损坏得太严重无法修。赵吏这个人,在贡院干科考的工作已经二十多年,真的有那么多巧合吗?

他让人把号牌往后挂一遍,那么如果要造成天字48号、天字60号、玄字2号有本场考题的答案这个事实,那么预先在号房里放题的位置必定就算天字49号、天字61号和玄字3号。所以,如果事情为真,齐王给许昌平信里写的内容应该让他把试题先放到的应该是天字49号、天字61号和玄字3号。

而太子擅长书道,有能力模仿齐王的笔迹写这份信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所以,齐王给许昌平的书信的确是证据,但是它却是直接能证明太子诬陷栽赃齐王的,有利于齐王的证据。

那么,如何能解释天字49号、天字61号、玄字3号的考房里面有春闱第一场考试的考题?自然是这三个人买的题,泄题卖题的人当然就是太子。毕竟,换题之后,那封假考题上的可是太子仿造卢世瑜字迹写的手书。虽然题不是他换的,但赵吏当不成他的替死鬼,亲笔所书他如何抵赖的掉?就算卢世瑜发现后用自己的笔迹替换,但皇帝会不知道是他替换的吗?事情摊开来讲,其他人会想不到是太子的老师为了太子顶罪而替换的吗?

至于许昌平的口供,错号这件事这本就是他一个人的谋划,对说一句翻供的话简直轻而易举。

至此,皇帝知道他栽赃了太子又怎么样?只要一切都发生,他已经收到责罚为齐王顶罪,就直接是太子先动的手。更何况,一切的证据都指向太子,只要把这件事摊开来说,皇帝保不住太子,他的罪名是可以直接废储的!

当然,除非太子愿意妥协,齐王就会留在京城不需要就藩,但他的老师卢世瑜就必须顶罪,这个人也肯定愿意为太子顶罪。

之后,卢世瑜重则死罪轻则致仕。

计谋是好计谋,但许昌平出现的时机太巧,计谋也太绝妙很难想象是这样一个白身的贡员能一个人想出来的事情。再加上许昌平说这件事只有他和太子两个人知道,连赵吏都知晓只因为他的请求才替他偷的题。他心知这很可能就是事实,但也要防着许昌平其实站在太子这一边,故意让他在赵吏面前露出破绽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为了防止顾逢恩、陆文普和他许昌平的考房中根本不存在本场考试考题答案,一切都是太子抓他故意借机搜场所设计的局,他只要让赵吏家里有考题答案的草稿即可,而后在顾逢恩和陆文普的考房里面自然会搜到有相应字迹的本场考题答案。

这是合理的理由,赵吏不该拒绝、不能拒绝,所以当他对赵吏说出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也的确没有拒绝。

所以,如果许昌平说了假话,那么根本就不存在偷题这件事。赵吏虽然有钥匙,但是题还是原来的而不是太子写的假题。他引发全场搜身是他必须冒的险,但这其实是可控的。接下来,全场搜身之后,顾逢恩和陆文普涉及泄题。没有证据证明赵吏偷题,只有他和卢世瑜知道试题,所以题是卢世瑜泄的。这种情况下,赵吏的手上有他给的白麻纸和题封,但这两样东西可以解释成他偷的。赵吏的家里有他给的顾逢恩和陆文普试题的草稿,所以,为了妻子和内侄的命,他的口供只能是他偷题的时候被卢尚书发现了,卢尚书不让他偷题,但是想给顾逢恩和陆文普行方便之举。偷题是死罪,赵吏肯定牵涉进去了。许昌平看似好像被他摘出去了,甚至还能继续参加今年的春闱,但正因为他的考房里面没有事先做好考题,正因为他能参加今年的春闱,所以,他在太子那里注定无法交代。

一个小小的离间计!

许昌平这样的人替太子干这样的事情,他的身份只能是太子在民间暗中资助和培养的幕僚,能在这种情况下离间他和太子等于他提前干掉了潜在的敌人,再加上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并不是什么坏事。

甚至,若他不容于太子,说不定还能争取一下做他们这边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