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东汉]我有母后 > 第17章 两岁心悯苍生

[东汉]我有母后 第17章 两岁心悯苍生

作者:星辉映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5 23:16:05 来源:文学城

延平二年四月底,雨水连绵多日,正值冬麦收割之际。

邓绥忧心忡忡地看向无边无际的雨水,忍不住怀疑自己。

她转头朝班超道:“难道是朕失德,苍天才降罪于天下?去岁,夏秋雨水伤稼,百姓流离,今年夏收又逢连日大雨。”

班昭闻言,摇头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陛下在今春青黄未接时,派人赈济百姓,与贫民粮,又将广成苑等皇家游猎的地方和郡国的公田假于百姓。”

“天下百姓无不感恩戴德,陛下仁德至此,今年依然伤稼雨水,可见是鬼神无知。陛下不必将那些无稽之谈放到心上。”

邓绥转身,与班昭隔案坐下,笑道:“朕知大家一家从来不信这些。”

班昭的姑祖母为成帝婕妤,被赵飞燕诬陷行巫蛊之祸,被成帝质疑时,班婕妤回:“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鬼神有知,必不理害人之言;鬼神无知,诅咒无益。”

班昭闻言,也想起了姑祖母的事情,会心一笑。

邓绥心中的忧愁稍解,但外面沙沙的雨声,又将她的心绪结成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

两人沉默下来,有人通禀说上林苑令过来了。殿外进来一位精瘦的中年人,头发花白,身上还带着水迹。

上林苑令拜见邓绥后,邓绥忙问:“京畿之地的宿麦如何?”

上林苑令回禀:“启禀皇太后陛下,五日前大风吹倒庄稼,仅有二成得免。这几日都在下雨,积水漫涣,行走艰难,麦粒泡在水中,不是发芽,就是霉烂。”

邓绥听完,长叹一声,挥手让上林苑令退下,又派人叫来太史令,询问之后可有晴天。

太史令回道,阴雨怕是还持续三五日,方能放晴,但晴日之后又有阴雨。邓绥让太史令找大司农商议夏收。

她心事重重道:“去年水祸连绵,朕本以为今年收成会好些,没想到又遭雨水。”

“苍天有知,若朕无德,请降灾于朕一人,勿要连累黎庶。”邓绥忍不住向苍天祈祷。

班昭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道:“天灾无常,民生多艰,陛下宜举贤良、赈贫人、理冤狱,澄吏治,方能解百姓之难。”

邓绥听了,沉思半响,叹了口气道:“依大家所言,请大家拟一道举贤良方正并一道禁奢侈厚葬的诏书。”

班昭点头应下,挥笔立就,写完呈给邓绥。邓绥看后,命人交给太傅张禹施行。

连日的阴雨不仅让邓绥忧心不已,还牵动着刘隆小小的心。江平和王娥出身贫苦人家,对农时自然清楚。

看到四月底雨下个不停,两人闲暇时聊起了这件事。刘隆双手扒在床榻的栏杆上,长吁短叹起来。

他想起了前世某年小麦收割期连日下雨的报道,即便是科技发达的现代对于这样的天气也无能无力,只能等天晴且土地晾干之后,方能让机械下地收割播种。

但是这里东汉,不用想什么机械,都是百姓一把一把地收割庄稼,不知道要收割到什么时候。

“哎。”刘隆皱着眉又叹了一口气。下雨后天气凉爽,本来是他最喜欢的日子,但刘隆从未像现在这样讨厌不合时节的雨。

江平听到刘隆叹气,转头看见小皇帝像小老头似的皱眉叹息,趴在围栏上一脸忧心,心中忍不住发笑,遂问:“陛下为何叹息?”

刘隆头也不抬道:“我为苍生叹息。”一岁半的刘隆现在说话十分流畅。

江平听完,大为惊异,没想到小皇帝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于是又追问:“陛下为苍生叹息什么?”

刘隆抿嘴,说出了心里话:“百姓活得真苦啊。”江平万万没想到陛下是真懂,而不是学话。周围伺候的宫人听了也都感到十分惊奇,心道果然是皇帝,心怀天下,与别家小孩不同。

还未到下午,小皇帝的话就传遍北宫。太傅张禹和太尉徐防就居住在宫中,自然也听到这话。

“陛下六月能言,九月能行,两岁心悯苍生,哀民多艰,颇有明君之相。”太傅张禹忍不住畅想起来,大汉能再出一名宽仁的汉文帝。

太尉徐防也感慨道:“陛下年幼,我等老了,恐怕等不到百姓富足的那一天了。”

张禹有些不赞同道:“皇帝冲幼,有皇太后陛下辅政。皇太后多行仁政,这天下百姓肯定能安居乐业。”

徐防摇摇头,顿了一下,说道:“皇太后让我与张公你总览朝政……只是……我近日看到几封奏表,说是要为皇太后的母亲请封。”

邓绥的母亲阴骊珠出自阴氏,父亲是阴丽华的堂弟,阴氏和邓氏经常联姻,也正因为两族的姻亲关系,邓绥才能问鼎皇后之位。

张禹也看到了这几封奏表,听到徐防的话,没有继续说话。

徐防仿佛也不需要张禹的回答,继续道:“皇太后有德行,只是对母家过于优厚。”

皇太后诸兄弟随意出入禁中,邓氏子弟这两年更是占据要津,这让朝臣忍不住上书劝谏。

张禹沉默了一下,道:“举贤不避亲,我观诸邓品性能力尚可,徐公过虑了。皇太后圣明,受先帝遗命,辅政幼皇,母族子弟布与朝廷也是旧例。”

“旧例难道就是正常的吗?”徐防反问,张禹默然。

两人说话时,室内无人伺候,但邓绥依然知道了徐防对自己任用母族多有不满。但邓绥也有自己的困境,她是太后摄政,年纪又轻,朝野大臣难免心存轻视,倚老卖老,导致政令不通。

邓氏的子弟则与他们不同,邓绥使用起来如臂使指。除了自家兄弟子侄,邓绥还多问政郑众蔡伦等宦官以及女子班昭,这也让大臣心存不满。

“朕没有错。”邓绥听到寺人的回禀后,沉思许久,最后在心中坚定道。

邓绥受到的教育,告诉她要选贤任能,不能任人唯亲,要亲贤臣远小人,而外戚和宦官常被划分在“小人”之列。理论与应用背离,邓绥感到内心的矛盾,但她依然坚持提拔母族。

她要的是政令通达,高效救灾解难,而非邀取令名,受困于别人评价的是非曲直中。

邓绥收到请封母亲阴骊珠的奏表后,沉思半响,孝顺母亲的心意占据上风,于是令班昭写下册封母亲为新野君的诏令。

两汉去古未远,保留着一些母系社会的残余,女子封爵在两汉都存在。《汉书》中女子封侯有五人,刘邦嫂子阴安侯,萧何妻子酂侯、吕媭临光侯、奚涓母疵重平侯、相士许负鸣雌亭侯。

东汉女子封侯少见,但封君比较常见,封君的人有皇帝乳母、皇后母或者权臣的妻母。异姓妇女女以恩泽封者曰君,比长公主。①

公主仪比诸侯,长公主仪比诸侯王。公主的爵位还可以传给后代,比如汉明帝的外孙冯奋就继承了母亲平阳公主的爵位,成为平阳侯。若父亲有爵,一般是长子袭父爵,次子袭公主母爵,也有次子袭父爵,长子袭公主母爵的情况。

若没有意外,新野君这个爵位在阴骊珠去后,将会被她的子嗣继承下去,变成邓氏一族的新野侯。②

江平得知皇后母封君后,羡慕坏了,趁着无人悄悄对刘隆说道:“陛下,等你长大了给我也封侯好不好?”

刘隆惊讶地抬起头,只见江平伸手从盆景摘下一片树叶,放到刘隆的手中,然后拿着刘隆的手,又将树叶放回自己的手里。

做完这番仪式后,江平一脸郑重地对刘隆道:“周成王桐叶封弟,陛下你现在以树叶封侯。君无戏言,以后千万要记得要封我做阳城侯。”江平的老家就在颍川郡阳城县。

刘隆回过神,伸出两只小胖手抹了一把脸,终于知道昏君是怎么炼成的,也知道了东汉是怎么亡的。他闭上眼睛,佯装睡觉,假装听不见江平的叮嘱。

江平气得拍了他一下屁股,嘴里念叨道:“白疼你了,一点都不大方。”

刘隆不听不听,继续假装睡觉。他虽然不懂怎么做皇帝,但也知道滥封侯爵不利于国家财政税收。

后世谁不知道东汉的侯爵泛滥,这些侯爵还特意被分为三类:外戚恩泽侯、宦官侯以及功臣侯。对外戚恩泽侯和功臣侯区分的第一人是班昭,她在续《汉书》时暗戳戳做的。

想想李广难封,再看看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六十四岁才封为定远侯。这也难怪班昭要把功臣侯和外戚恩泽侯分开,实在是外戚获取侯爵太容易了。

刘隆悄悄睁开眼睛,偷瞅了一眼江平,心道,要不老舅你学学下西洋的郑和,到时我给封一个……一个类似博望侯的爵位?

若江平知道刘隆的心声,一定要再呼他屁股一巴掌,小没良心的竟然盼着他去风高浪急的海上。不过,刘隆也只想想罢了,海上凶险,就东汉这航海技术,他也怕老舅路上人没了。

不过提到海上,今年十月有个来上贡的使团彻底改变刘隆的想法。

①--资料引用《独断》蔡邕。

②--后汉书有一例,汉桓帝邓皇后母封昆阳君,孙子邓秉承袭爵位昆阳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两岁心悯苍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