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东宫同人]白眼狼王驯服实录 > 第129章 带娃番外篇(五)

(八)

时光如水一般飞逝,待人从忙碌中探出头,恍然间便发现,一切已经改变了许多。

这十年里,太上皇李赜病逝,李承鄞开始蓄须,阿穆长成了少年,铃铛自己也从娇俏少女变成了中年贵妇人。

少年人的成长来得猝不及防,等意识到阿穆已经不是个孩子时,已经是他们吵过一架之后的事情了。

他和父母都是强势的性格,各自都不肯让步,阿穆不愿意母后连他挑食都要管,铃铛则气得胸口生疼,指责他浪费粮食。

“不就是一口蔬菜吗?我就算不吃又能怎么样?难不成就要饿死在东宫?”

铃铛也勃然大怒:“你娘我小时候连这个都没得吃,你却这样挑挑拣拣,你不配做我的儿子!”

李承鄞夹在中间,只能叹气。铃铛这些年顺遂惯了,那被他惯出来的骄纵就开始渐长。她这种聪明的人,一旦自负起来,无疑是很可怕的,毕竟群臣对她都有一种盲目信任,她的决断从不会错,忤逆了她,却很有可能跌跟头。

而阿穆,李承鄞一直在培养他唯我独尊的锐意,他要他藐视一切,要他君临天下,这种骄傲就必不可少。

如今,这两代他一手养出来的君王,终于开始慢慢意识到一山不容二虎了。

但这种场面也确实好解决,只要他们母子都稍微后退一步,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思忖良久后,李承鄞决定带上阿穆出征。

这一走就是大半年。

半年时间,阿穆随李承鄞南征北战,李承鄞命他隐姓埋名,同他少年时代一样,到军营之中做小校,也命他日日随父皇一起调兵遣将、决策战机,还命他微服私访,察查民情。出征后半个月,阿穆结结实实地病了一大场,李承鄞命人侍奉他汤药,却绝口不提让他回京。

如今的太子李穆,未来的承平皇帝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咬着牙苦熬。

出发后第二个月,他们捡了一个弃儿,那孩子只有两三岁大,饿得腹部瘪下去,脑袋几乎有肩膀宽,眼睛足足有半张脸那么大,还没有阿穆在宫里养得猫重。秃鹫和狼在附近徘徊,小孩子的鼻子已经被老鼠吃掉了。阿穆急得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拉着裴仲安一起给他喂水喂食,以期救回那孩子。

可是那孩子吐了好几次,吐出泥土、树叶、草根、毛絮,最后还是在他怀里断了气。

当天阿穆抱着李承鄞恸哭不止,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李承鄞只是任他趴在自己怀里痛哭,什么也没说。

出征第三个月,阿穆和仲安联手从人牙子手底下抢来一个孩子,七八岁左右,是个女孩子。当时人牙子正准备割了她的半截舌头,在她身上划出来伤口,把狗皮按在她身上,这样长好伤口之后她就变成了“人犬”,可以带去卖艺讨钱。

阿穆眼睛湿漉漉地问李承鄞为什么会有人这样残忍,李承鄞没有回答,只是告诉他,这叫采生折割,而人牙子这样做的原因,要他自己找答案。

阿穆沉默着,把那个叫喜儿的孩子送回家,可是一转头,喜儿又被卖掉了。

这次是猎场。

当阿穆得知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只来得及看到一群撕咬扑杀的猎犬,只来得及听到喜儿临死前最后的悲鸣。阿穆勃然变色,抽出马鞭将那些人抽的浑身是血,就在他准备杀人时,李承鄞命人把他拦了下来。

阿穆仍不能冷静,他与父皇大吵了一架,却被父皇一句话问住了:“法律规定杀人偿命是不假,可是,法律允许你滥用私刑了吗?你若是此时动手杀人,又与这些人何异?”

喜儿是因为触怒了小主子才被杀害的,阿穆张张嘴,无法反驳,眼泪却又流了下来。

出征第四个月……

出征第五个月……

……

最后一战之前,阿穆与李承鄞扮作茶商,受到了敌国一户地主的款待。

酒足饭饱,那家主人邀请他们看个乐子,便命人将剩饭菜抛给脚下的奴隶。那些奴隶如牲畜一样一拥而上,就如同……他在宫里喂鱼。

这次阿穆没哭,他咬紧牙齿,双拳紧握,然后松开双手,露出笑容。

当打完最后一站,阿穆远远望着跪倒一地的奴隶,沉默良久,走过去对他们说:“你们自由了。”

可是没有人敢站起来,他们只是跪伏在地上,头埋得更低,身体抖动得更加剧烈。

阿穆很茫然。他不是放他们自由了吗?为什么这些人还是一副奴颜媚骨呢?

他想不明白,去问父皇。

李承鄞沉默片刻,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叫调羹儿的奴隶的故事。

阿穆听得瞠目结舌,刚开始还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只有一声叹息。

李承鄞最后说:“这些人为了活命,已经把骨头打折了,把脚砍断了。一句放他们自由,并不能让他们的断骨重接。”

阿穆喃喃自语:“他们之所以成为奴隶,是因为战争,敌国之所以发动战争,是因为……”

李承鄞把话接了过去:“是因为敌国也没有粮食,敌国也活不下去了。”

阿穆慢慢低下头,小声问:“这就是娘对我发脾气的原因吗?”

李承鄞犹豫片刻,道:“不是。”

阿穆诧异地抬起头。

“调羹儿……”李承鄞斟酌良久,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道:“你娘幼时,也是奴隶,谣言是真的。”

“什么?!”阿穆一下子站了起来。

“调羹儿逃走时,曾打算叫上你娘。”李承鄞闭了闭眼睛,“她的出逃让你娘在丹蚩寸步难行,差点活活冻死、饿死在丹蚩,后来……”

后来,就不是阿穆能听到的故事了。

“后来,你娘在丹蚩受了重伤,一箭穿肺,在病床上躺了很久,几度险死还生;到了生你的时候,又遇到旧伤发作,你见到你娘的时候,都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

他转过头来,眼睛和鼻头都红了:“每个人都会有遗憾,连帝王都并不例外。”

阿穆默不作声地抱住了他。他心里清楚,过了二十多年,没能及时救下母后,仍然是父皇心中的痛。

李承鄞对他说:“你是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你身边会有许许多多的女人,可是你心里有没有人,是不一样的。你若是心里有人,我劝你便一心一意对她好,别伤了她的心。要知道一个人心碎了,可就补不回来了。而且,若是你心里真有她,她的心碎了,你的心也没了。”

李承鄞又唤了他一声“儿子”,说道:“做皇帝,权势越大,越是不能为所欲为。一个小小的孩童,哪怕只花了几百钱把人买来,就能随时让一个人枉死。你一旦任性一次,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像喜儿、像那些我们不知道名字的人一样死无全尸。”

“这样活着,好累。”阿穆喃喃地说。

“但你不是一个人。”李承鄞把他搂在怀里,“你会有我和你娘,会有你将来精心挑选作为帮手的太子妃,会有刚正不屈的臣子,会有忠心卫国的将士。你要去爱他们,也要去威慑他们,更重要的是,你要去用他们,让他们为你所用。”

“高处不胜寒,可是如果遇上对的人,这一路走来哪怕会磕磕绊绊,你也不会太过孤单。你可以喜欢一个只会阿谀奉承你的人,也可以喜欢一个只会吃喝玩乐胡作非为的人,但是豊朝的未来要你来扛,如果身边都是不能帮你分担的人,你会过得很累很累。”

“因为你不仅要挑着自己的担子,也会挑起对方甩过来的烂摊子。或许浓情蜜意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情趣。可是五年、十年,一辈子呢?”

阿穆低头不语。李承鄞知道,他是心里有裴家十六娘的。

可是以他的眼光来看,只能说,连差强人意都错一截。

十六娘再好也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混子,他是个父亲,自然是希望儿子能像自己当年一样,遇到一个能相互扶持、相互依靠,能在疲倦不已的时候,让他放下所谓男人的坚强,也能向妻子撒撒娇。

就像铃铛当年说的那样——“偶尔,我也会想保护你呀。”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被宠爱的那个呢?

阿穆沉默了。

良久,他才说:“父皇,我也想找到母后那样的太子妃。”

李承鄞只是一声轻笑:“那要你足够慧眼识金了。”

阿穆沉默片刻,岔开话题:“所以母后想要找到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的方法,是吗?”

李承鄞首肯了他的想法。

阿穆没有再说话。

他也想找到什么东西,能够帮助母后。

有没有一种作物,成熟快、亩产高又便于储存呢?

他派出大批幕僚询问这个问题。一批又一批的幕僚无功而返,直到他收获了一个不能算好消息的消息。

南洋有一种作物,名叫番薯。这东西八十天能成熟一次,一亩地能种出几百斤,只可惜容易腐烂,不耐储存。南洋的百姓常常拿这东西作为饲料去喂牲口。

阿穆试着煮了一次,口感干涩,说实话不是太好吃。他没对这东西抱希望,只是命人种了一盆,带回去给铃铛看看。

班师回朝那天,铃铛早早就换好衣服,翘首以待丈夫和儿子的归来。

半年多不见,阿穆长高了半头,人晒黑了好几度,原先娇滴滴的婴儿肥也不见了,脸上更多了几分棱角分明的成熟男人模样。他目光不再轻佻、娇纵,和父皇联袂而来时,铃铛恍惚觉得又看到了当年对她伸出手那个李承鄞。

一晃已经认识李承鄞二十二年了啊。

宫宴热热闹闹持续到下午,她觉得有点乏,于是逃席先去补觉。等她一觉醒来,李承鄞已经撑着头,看她熟睡多时了。

铃铛搂住李承鄞的脖子亲了一口,懒懒地问:“夫君不去宫宴,怎么有闲心陪我午睡。”

“儿子有惊喜要给你。”李承鄞也笑。

铃铛手一伸,揪住他的胡子编辫子,打着哈欠说:“他还真能忍得住,我老早就看到他看着我欲言又止了。”

“他这种能藏事儿的性格,你可不能说像舅舅了。”李承鄞抓住她作乱的手,笑着说,“你哥哥一点都不能藏事儿,他心思够深,这点像我。”

铃铛正撑起身,说着就白了他一眼:“你与我又能有多大区别?”

李承鄞忍不住又笑。这个白眼带了初睡方醒的万种风情,真是让他神清气爽。他又要与铃铛厮闹,却被铃铛按住嘴唇,推到一边:“不要闹,我去看看儿子。”

李承鄞无奈地叹气,也跟了上去。

阿穆带回的惊喜,就是番薯。

铃铛当场命人在宫内开辟了一分菜畦,亲自试种这东西。李承鄞和阿穆父子俩同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隔三差五就来帮忙,并且在前期踩断了好几棵番薯的茎叶。

而后父子俩就被铃铛提着锄头打了一顿,勒令二人去给番薯浇水。

阿穆的热情尤甚,恨不得每天都去挖出番薯看看。

“树挪死,人挪活,你再去挖番薯,这一畦菜地就要被你全部折腾死了。”铃铛去揪儿子的耳朵,却被阿穆偏头躲开。

“我不是小孩子了!别总当我什么都不懂!”阿穆抱怨,话锋一转,又满脸期待起来,“我倒希望番薯快快成熟,要是真的能充作粮食……”

“那我豊朝的人口,至少能翻一番。”李承鄞接过话,眼中写满了渴望。

如果番薯真的能像阿穆说的那样,他们的名字,将会是豊朝永远绕不开的丰碑。

时间悄然流逝。

第一畦番薯成熟了!

真到了开挖的那天,别说李承鄞和阿穆,就连铃铛就很紧张。她挽起裙子,蹲在地上,好奇地去戳刚刚挖出来的块根。那东西硬邦邦的,纺锤状,还带着泥土的腥气。他们盯着一批批将番薯称重的宫人,记下报出的每一个数字。

这东西亩产确实高。他们不过种了一分地,就在短短三个月内收获了超过一百斤的番薯,而丰饶的太湖流域,去年一亩地的亩产是两百斤粮食,也就是一分地二十余斤,脱壳之后的大米粗面甚至只有十多斤!

五倍多的亩产量差!

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她得确认这种东西耐储存。

此时正值隆冬九月,一家三口围着火盆,阿穆心急火燎地拿着火钳子乱戳,李承鄞就坐在一旁慢条斯理地烹茶。

“你急什么?”铃铛撑着头,嘲笑儿子,“就算番薯烤熟,那也得放凉了才能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就吃得了热番薯了?”

阿穆翻出一只烤得软乎乎热烘烘的番薯,夹到小茶桌上,闻言差点翻白眼:“娘,你真啰嗦!”

铃铛立刻瞪圆眼睛,抬手给了阿穆一下子:“你这逆子,怎么说你娘呢?”

阿穆赔着笑,过来替铃铛剥番薯皮。那番薯一掰开,登时满屋子香气四溢,金黄发红的番薯还淌着蜜一样。铃铛没忍住一声低呼,阿穆已经讨好似的把一块番薯举到她嘴边,就等她张口了。

番薯这东西,亩产量高,喜寒凉怕热,旱涝保收,可惜不耐储存,顶多能储存一个多月。这并不符合能大规模征收的粮食的标准。她日思夜想,隔三差五就抓着李承鄞讨论措施,最后把李承鄞问烦了,李承鄞不耐烦地说:“这东西不耐储存,那就少种点,够吃就行了,把其余的土地拿去种粮食不就行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

铃铛喃喃自语:“对啊,我犯什么傻……”

番薯是第二年开始推广的,铃铛给它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蜜薯。毕竟番邦的番字,哪有蜜糖的蜜来得勾人呢?

更何况,一斤蜜薯真的能熬出来一小碗蜜糖,这可比用大米熬糖来得节省多了。毕竟薯类的亩产量就不是大米能比的。农人只要开辟一小片地,就能种出够养活全家的蜜薯,多出去的米面就可以拿出去卖掉,换来新的鸡仔或者猪仔,也可以用多出的蜜薯熬糖稀,一斤糖稀能换三四斤米,剩下的糖渣拌上蜜薯皮和米糠麦麸拿去喂猪,到冬天宰了,美美地吃上一整年!

钦和帝后治下的豊朝,无疑是个盛世。可是这盛世疆土辽阔,上达北海,下抵南洋,西出大漠,东临东洋,总人口也不过四千多万。可是自从钦和十五年开始,至钦和二十七年帝后逊位,禅位承平帝李穆,再到承平皇帝四十年,豊朝总人口硬是翻了五番,达到了两万万人!

充足的粮食为豊朝带来了史上最繁华的钦承之治,也带来了经济文化大繁荣。那是一个极为璀璨的时代——经济上,宵禁制度很快被取消,海上商路开始逐渐繁荣,个体商贩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各种美食、饮品外送服务开始出现在集市上;文化上,那个年代涌现出大量精美的诗文,思潮进一步解放,更加上千古一后梅皇后的大力推动,自钦和朝出现的女子参政开始慢慢常态化,女性诗人、词人、文学家、艺术家层出不穷。

群星璀璨,钦和、承平两朝,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红妆时代”。

芜湖,带娃最后一篇。

接下来是短短的事业番外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9章 带娃番外篇(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