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单元文]女主她决定换种活法 > 第34章 甜的是英台不是樱桃6

到祝英台要睡觉的时候,马文才这才回到学舍。

祝英台听到开门的声音,出了侧间问道:“明天我约了山伯兄一起读书,你去吗?”

马文才想了想,说道:“可以,我上午倒是有时间。”

“你干什么呢,这么忙?”祝英台好奇道。

“哈哈,给你找打水的人呐。”

祝英台听了,玩笑着朝马文才抱拳施礼道:“真是辛苦文才兄了。”

“看我这么辛苦,还不给我倒一杯茶来喝?”说着,就端坐在箱子上,朝着祝英台挑眉。

祝英台笑笑,就去自己书案上倒了一杯茶给马文才,“茶水有些旧了,还请文才兄不要嫌弃。”

马文才接过茶,“不嫌弃,不嫌弃。”说着就一口全喝掉,然后给祝英台看杯底,“怎么样,够意思吧。”

“太够了。”祝英台接过杯子放回原处,问道:“你这样学半天可以吗?不担心入院考吗?”

“我对埋头读书不感兴趣,读书不过是我交友的一个途径。对于文章辞赋,只要能读懂,能写出来就行。”

祝英台点点头,“倒是和我大哥说的话相似。相比我大哥,我二哥读书就很认真,所以他俩当初在书院时,我大哥的文章就不如我二哥做的好。”

“所以啊,各人追求不同。你就不用太担心我的学习了,你能好好读书就好,也不枉你专门从家里出来求学。”马文才从箱子上下来,拍拍祝英台的肩膀。

“那当然,我来书院,就是为了好好读书的,我要像汉时的班昭一样,成为一代才女,所作的文章能在世上流传。”

“有志气,那你就好好努力吧。”这时外面敲响二更鼓,马文才便说道:“时辰不早了,快睡觉吧,明日不是还要早起读书。”

祝英台点点头,返身回了左侧间。马文才看她进去了,这才进入右侧间。

第二天一早,祝英台和马文才就出了门。梁山伯早已经等在了院中,他见到马文才也在,问道:“文才兄今日和我们一起去学习吗?”

马文才眯起眼睛看了一眼梁山伯,脸转向祝英台问道:“什么时候成了你们了?”说完,他挑眉等着祝英台的回答。

祝英台伸手掐了马文才一把,对梁山伯说道:“别理他,先去吃饭吧。”说完,就和梁山伯走了。马文才捂着被掐过的地方,一边口里嘶嘶哈哈的叫,一边往二人中间挤。

三人吃过早饭,来到了居仁斋。这里,已经有人先他们一步到了。

“钱复兄,来的如此早?”马文才一进门就朝里面的人打招呼。

“我还早?”钱复指着一个角落,说道:“看到那位了吗?从昨天就没离开过这里,饭也没吃,觉也没睡。”

“那他现在趴在桌上,是睡着了?”祝英台奇怪道。

钱复一耸肩:“谁知道,昏过去了吧。”

“啊?”祝英台瞪大眼睛,踮脚探头的朝那人看去。

梁山伯听了钱复的话,就要走过去看看那人的情况,钱复忙拦住他:“我劝你不要管他,小心人家不领情。”

梁山伯说道:“多谢钱复兄提醒,我是出于同窗之义,无需他领不领情。”

钱复见他如此说,也不好再劝,便放下手由梁山伯过去。

梁山伯过去小心的推了那人几下,见那人没什么动静,忙伸手去探鼻息。谁料那人却突然坐起来,指着梁山伯骂道:“你干嘛?看我死了没有,你好排除一个对手是吗?你是存心来打扰我学习的吧,好让我考试失利?其心可诛!”

梁山伯赶紧解释道:“不是,我是看你趴着,推你也不见动静,怕你出事。”

“我在书院能出什么事?我看你就是存心捣乱,盼着我出事。我告诉你,我要是考不好,就是被你这样的人影响的。真是服了,你这样的品格,是怎么进入书院的。我看文景书院也是堕落了。”说完,狠狠的瞪了梁山伯一眼,就气哼哼的将头撇到一边。

梁山伯站在哪里,十分尴尬,此刻再说话也不对,不说话也不对。想到方才钱复的劝告,心中有些懊悔。无奈,他只能叹了一口气,走回钱复身边。

“冯木火怎么这样啊,如此不通人情,不明事理。”祝英台忍不住吐槽道。

钱复说道:“可说呢。昨天有人劝他去吃饭,就被骂了。后来,有人讨论的声音大了些,也被他骂了,都差点动了手。后来,大家就都去由义斋背书去了。今天我也是刚来,见他在,本来要出去,就看到你们进来了。”

祝英台点点头,好奇道:“对了,钱复兄,你怎么知道他一晚上没睡?”

“饶兴平说的,他俩同一个学舍。”钱复回答到。

“饶兴平啊,”马文才点点头:“欸,现在怎么不见他?”

“出书院买书去了。”说完,钱复问道:“我要去由义斋去了,你们来不来?”

祝英台三人互相看了看,都决定跟着过去。

到了那边,已经有三五个人在,大家互相问过好,就各自打开书或读或背。

梁山伯看的认真,祝英台也读的起劲,马文才却只是随便翻了几页,便把书扔到一旁,一会出去逗猫,一会回来听其他人争论,直到快到午时,他和祝英台说了一句先走,就把书交给了祝英台拿着,自己离开了由义斋。

和昨天一样,马文才也是晚上才回到学舍。

到了第二天,他更是直接一整天都不见人影。祝英台就和梁山伯还有钱复等人一起读书,讨论文章。

第三天,就是入院考的日子。所有新学生都赶在辰时前来到了明贤苑,等候张先生。

磬声一响,张先生就迈步走了进来。整个屋里的人学生都朝张先生看去。

张先生道:“不必看我,我现在也不知道今日的题目。”说着,他走到第一排的一个学生面前问道:“带书了吗?”

那学生点点头,从地上拿起一个挎包打开。

张先生从里面随便抽出一本书,然后随手打开一页,再从那一页里随机选了两个字,随后将书翻转过来,指着那两个字,对着学生们说道:“以‘珍玉’为题做赋,不拘赋的形式,长短。”他顿了顿,眼神扫视了一遍学生们后,说道:“好了,考试开始,午时交考卷。”

张先生话一落,大家就立刻动了起来,提笔的提笔,沉思的沉思。

时间一晃就到了午时,随着午膳的三声钟响,交卷的时间到了。

张先生拿起戒尺在桌上敲了敲,说了声:“停笔交卷。”

学生们纷纷放下笔,依次交卷,然后走出明贤苑。出了明贤苑,大家就开始互相讨论各自写的文章,一时间,或被人说文笔精妙而洋洋得意者,或被人说偏离主旨而唉声叹气的者,不一而足。

祝英台问梁山伯道:“山伯兄写的什么内容啊?”

“我写的是昆山上有美玉,有采石人上山采石,路遇大雨引发山洪,不得已找了一个山洞暂避,结果里面竟然有一个美女,名唤珍玉。二人在一起待了几日后,互生情愫,采石人想让珍玉随他回家做他的妻子。珍玉欣然应允。然而,等山洪过去,珍玉却失去了踪迹,采石人伤心之余,突然发现他每日躺着睡觉的地方露出一点白玉。采石人就顺着白玉的纹理往下挖,挖出来一块有成年人那么大的美玉。采石人得了美玉,兴奋不已。但因为这么一整块玉实在没有办法弄下山,采石人就将美玉断成了三截,打算分三次运下去。结果,他刚将玉断开,美玉就失去了光泽,变成了普通的石头。”

祝英台捂住嘴惊呼道:“天哪,他断开的是自己的妻子。”转而摇头道:“山伯兄这故事真够让人唏嘘的。”

梁山伯点点头,接着说道:“故事的后续是,采石人自己也醒悟过来是怎么回事。因为是自己不识美玉在先,最终得到这么一个结果,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所谓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采石人想明白这个道理,就背着工具下山了。”

祝英台点点头。

马文才却道:“前面的就很好,加上后面的反而落了俗套。”

梁山伯听了,问马文才道:“文才兄写的什么呢?”

“我?我不过是瞎写,不过故事刚好和你写的相反。写的是翩翩少年一眼就认出了美玉,最终成功将美玉抱回家的故事。”马文才说完,面露得意,又假装不经意的瞥了祝英台一眼。

祝英台没有注意到马文才的眼神,她只顾着点评,“你这故事听着也很老套。”

马文才摇头晃脑道:“老虽老矣,美却美矣,善焉。”

“嗯,你对自己的评价倒是不低。”

“那当然,不管文章怎么样,自信总是要有的。我和山伯兄都说了,你说说写的什么?”

祝英台道:“我就是写小国给大国献宝,然后按部就班的描述了一块奇珍玉石的外观和特质。”

马文才点点头,说道:“都不错,就看先生如何评断吧。”

大家一路聊着,去西苑吃过午饭,就各自散去。

本来今天一天都是辞赋课,但是张先生要阅卷,所以下午让学生们自由活动。

到了第二天上午,大家上了一节“礼”课,主要就是讲些历朝历代的各种礼仪。因为礼具繁多,且大多是天子宝器,并不具备实操条件。而且本朝的礼仪与当初已经大相径庭。故而这门课,书院是当学生素质培养课来上的,并不做考试要求。

到了下午,他们还上了一门“画”课,教画的先生带着他们到了书院的后山上,画了一下午的山水画。

第三天,上午又是辞赋课。张先生今天讲了一篇汉赋,下课的时候说:“入院考的成绩已经公布,就在前院长廊的布告板上,你们自己去看,根据成绩和评语,对照自己的不足,日后加强改进。”

学生们听了,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张先生前脚刚迈出明贤苑,后脚他们就跟着冲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