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 第67章 成婚(微虐)

永乐十五年三月,汉王就藩乐安,从此与储君之位绝缘。

太子惦记他,时常去信,要他万勿对父皇生怨,自身谨修德行。

太子是真心要救他,才写这些信的。汉王若再往谋逆的路上走,远一步都是死。

至于汉王见信能否从善如流幡然悔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幡然悔悟”或许用词不当,毕竟夺嫡之事,没有对错。若我是汉王,自负才能,看着残疾的哥哥坐在太子之位而自己只能屈居人下,也未必心服口服。

就好比,如果现在给我三千兵马,告诉我说,用这三千人围了皇宫,就可以杀了胡善祥,杀了胡尚宫,做太孙的正妃,我想不想谋逆?我想。

太孙婚礼,本应参考高皇帝旧制。朱棣即位之后,为证自己得位的正当性,礼制多按高皇帝旧制执行。

但本朝的上一任太孙是朱允炆,仿着他的旧事给朱瞻基张罗婚事,朱棣心里不舒服。

最终按礼部尚书吕震建议,皇太孙婚礼预制仪仗等比照亲王份例,皇太孙妃冠服仪仗亦如亲王妃制,只加一套燕居冠服。仪式流程按亲王礼,但由皇帝主婚,以示尊贵荣宠。

婚礼的各个环节,纳采有的,问名有的,纳吉有的,纳征也有,请期占卜用的是正妃胡善祥的生辰八字。

但这些多半与我无关。

册立那日,皇家以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琥为正使、隆平侯张信为副使,携金册及礼物至胡家,宣读册文,之后由朱瞻基亲迎胡氏进宫,谒太庙。

列祖列宗若在天有灵,是否还记得当日曾有少年男女同跪庙中牵手许愿,是否会诧异少年身边的女子不是旧人。

孙家暂住张府,来发册迎亲的正使为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副使为泰宁侯陈珪,正副使之外还有一人,此处暂略不提。有镀金银册,有礼物,品级数目略次于正妃。我由正副使奉迎入宫,无需再谒太庙。之后也没有合卺。

虽然也是我的婚礼,但这一日一夜,都见不到我的夫君。

他完全是另一个人的。

严格按礼,我由女官引至太孙宫偏殿候着即可。虽娘家提前几日已来“铺房”,但新婚之夜太孙并不会来。

太阳还未落。看时辰,朱瞻基那边,约莫要行合卺礼了吧。

夫妻对拜,同举馔,共进酒,然后。

我孤零零独自坐在婚床上,呆呆地望着眼前,只觉得一切都刺眼。虽然满宫尽是喜庆的大红色,皇家赏赐给我和娘家的金银珠宝也决不菲薄,但凄凉人一眼望去尽是凄凉。

本以为无非一段已知的历史,本以为反正总有一天皇后之位还是我的,但不到这一刻不会知道,这种心碎有多难熬。

他会抱她吗?如果她主动投进他怀里,他会把她推开吗?

他会像抱我一样抱她吗?

他会吻她吗?

他会……

我这边已经没有礼可行,女官们都已退下。天色渐暗,小莲叫人来掌灯。红烛高烧,大红的颜色和跳动的火光触目惊心,便唤小莲道:“不如,便早早歇了罢。”

“哎。”小莲答应着:“是,娘娘。”

这时忽然有人轻轻扣门。

我努一努嘴,小莲便去开殿门,竟是范弘。

范弘道:“太孙叫奴婢来传话给姑娘,叫姑娘今夜等一等他。”

我道:“这于礼数上……”

范弘道:“于礼数如何奴婢不知,只知这是太孙的心意,姑娘——娘娘莫辜负太孙。”

范弘走了,小莲转身见我泪眼婆娑,忙上前宽慰我道:“娘娘莫伤怀,太孙虽然没见着娘娘,心里想着娘娘呢。不急着梳洗,咱们等等太孙罢。”

我点点头。

因妆花了,小莲又连忙开了妆奁帮我补:“娘娘平日里不爱涂脂抹粉。待会儿太孙来,乍见着娘娘今儿妆容艳丽无双,还不知怎么喜欢呢。娘娘可别再落泪了,流泪伤身,别说是太孙看见,就是奴婢看着也心疼啊。”

虽然心里酸楚,但想到他会来,哪怕只是偷偷来相会片刻,心里也是甜的。便坐在床前等他。等到夜幕降临,又有人敲门。

小莲笑道:“定是太孙来了!”连忙在我发冠上蒙了红纱,跑去开门。

一开门,却是太子妃身边的吴嬷嬷。

虽然蒙着纱看不真切,听得出小莲愣了一下。“太……吴嬷嬷……敢问您来是……?”

只听吴嬷嬷道:“太子妃今夜想下棋,来请太孙嫔作陪。”

其实除了皇帝能叫大婚之外,太子太孙成婚都不能叫“大婚”。前文如果有误用,暂时先不改了。

翻查史书的时候相当难受了。连我自己都意外的难受。

《明太宗实录》里简略记载了关于太孙婚礼礼制的讨论,仿照亲王而略高于亲王。然后又去参考《大明会典》里关于亲王婚礼的描写,发现这场婚礼里基本没有妾室什么事儿……纵然太孙嫔,也不过是个尊贵的妾室而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7章 成婚(微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