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 第52章 【补昨例更】忍者神龟

都督马旺没能在第二天回禀朱棣他的调查结果。

等众人将火彻底熄灭后,在废墟底发现了他的尸体,压在一根烧成黑炭的木梁下面。面目已不可辨,全凭一条御赐的金腰带认出来。

马旺是去年随驾北征的大将之一。刘江奉命出镇辽东后,马旺便是京城里朱棣以下的最高军事将领。

这么大的人物烧死了,再加上死伤宫人无数,而火灾又明显因鳌山灯设置过高引起,然而朱棣并未追究汉王失察之责,只将主事官员降职了事。

毕竟是汉王九死一生将皇帝从火场里背了出来。

可一桩失火案子,又不好当着天下人这么轻飘飘地放下,总得给个说法。便有闻见味儿的大臣,揣摩上意,于正月二十一日年后复朝时启奏说,起火是上天示警。

君权神授。皇帝是天子,上天示警自然要悔改。安抚好上天,才能继续执政。古往今来惯常的操作,无非下罪己诏,大赦天下,蠲免赋税。

朱棣心知肚明起火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不会平白替儿子背锅罪己,年前也刚免了江浙的税,于是下诏特赦一批诏狱人犯,以彰天德。

照例,是要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将在押人犯名单奉上,由朱棣从中挑选。

但这名单次序怎么写、哪张纸摆在上头,其间便有可操作的空间。

太子惦记着东宫的师傅们,还有一批以前为东宫效力的大臣,便遣人暗地里联络纪纲,要他将东宫相关人员的名字往前放。

纪纲有心抹去前几次与东宫的嫌隙。这种既不违反皇命,又能暗地讨好未来主子的活儿,他不做白不做,便顺水推舟答应了。

皇帝也确实如东宫所愿,放了几个东宫的大臣。

谁料午夜时分,纪纲派了人冒着大雪暗地来东宫,说解缙死了。

我和黑蛋是第二天早膳时才知道。

据说当时纪纲将解缙的名字摆在最上面的纸上,皇帝瞥了一眼,问:“解缙还活着?”

朱棣惯常用这句暗语杀人,纪纲一听,便只得照办。

“纪纲说因他是东宫的人,故而让他临死前痛痛快快喝了个醉,然后扔到雪地里,不知不觉地渐渐冻死了,少遭些罪。”太子说道:“今早宫人扫雪,大概已经发现他的尸体了吧。”

人照杀了,还想借报信讨好东宫。黑蛋向来看不惯纪纲首鼠两端的为人,对他的说法冷笑一声,未予置评,只说:“解缙之罪,罪不至死。恐怕又是皇爷爷给咱们‘提醒儿’。”

毕竟当初定朱高炽为太子,解缙是第一功臣。一句“好圣孙”,一幅《虎威图》,定了乾坤。

“这些年我哪一天不是谨记为儿臣的本分,战战兢兢。再这么‘提醒’下去……”太子叹道:“我东宫的恩人,又走了一个。我不该冒进,去找纪纲帮忙啊……”

自从失火事件之后,朱棣对汉王越发宠溺。

按理说太子之位已定,其余皇子成年之后便要去往封国,因汉王受宠,迟迟未往,留在京城一拖便是十年。如今汉王天天往宫里跑,宫里送往汉王府的赏赐络绎不绝,越发衬得御殿与宫外汉王府连成一体,与近在咫尺的东宫反而疏离。

平时宫中宴饮,汉王的位子也离御座更近。“离得远了,不好说话。”皇帝说。

而太子,就只能在旁眼巴巴看着。

不只看着,还要听着,话都插不进一句。

“朕记得靖难时,有一次苦战,朕体力不支,性命危在旦夕,也是汉王赶来,在逆贼刀下救了朕。”一讨论起沙场情谊,就没东宫什么事儿了——东宫当年的任务,是留守北平。

以微弱兵力空城一座顶住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压力守住北平,本也是稀世奇功,但怎么比得过人家朝夕相处又并肩作战的父子情?

皇帝与汉王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东宫这侧,萧条冷落,鸦雀无声。

太子和黑蛋这些年忍惯了,已经练成两只忍者神龟,然而对面坐汉王下手的赵王,神情却十分微妙。

他一双丹凤眼微眯,表情似笑,非笑。

赵王是幺儿,因机灵讨喜,被帝后宠溺得无法无天。行事暴戾,不在汉王之下。

在太子和汉王之间,他早早就站了汉王一队,以往没少跟着汉王踩东宫。甚至因为陷害东宫事败,在我进宫之前的永乐七年,被皇帝褫夺冠服,杀了负责教导他的师傅。

他是置身夺嫡的戏中人,却为何一副看戏的姿态?

如今二龙相争,朝堂上已经斗得你死我活,若再有一股势力掺和进来,大明的朝廷必要内斗个天翻地覆,还怎么正常处理政务?为了争权夺利,相互争拗,该拨款的不拨款,该减税的不减税,该轻徭薄役的反而加重徭役,到头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遭殃的都是百姓。

我坐在黑蛋身后偷偷打量赵王,怎么也看不透他的心理。

回过神来时,发现坐在赵王下手的人也在看我。

我问黑蛋:“北伐回来也有些日子了,黔国公世子就这么一直留在宫里么?”

黑蛋道:“说是陪伴王妃,也有人质的意思罢。西南打仗正凶,那么多人攥在黔国公手里呢。用人不疑是真,但也要留个后手。”

我“哦哦”地应着,听见黑蛋小声嘟囔:“再看,再看你我就把他眼珠子剜下来。”

噗,又醋了。我连忙往他碗里夹菜:“鹌鹑蛋虾肉丸子,你爱吃的,多吃点。”黑蛋犹忿忿。

永乐十三年的春天,对于东宫来说,和永乐十二年的冬天一样冰冷难熬。

一碗水端不平的皇帝,一边倒的朝堂,皇帝和太子身边两头忙的黑蛋。

太子是个过于善良的人。只有汉王挖坑给他,他一味忍让,却从不还击。

黑蛋几次被汉王气急了,屡屡想也下个套儿回头痛击汉王,都被太子喝止。

“他不拿我当哥哥,我却要守住做哥哥的本分。”太子说。

若只讲道理,你还真说不过他。

可到了生死存亡之时,朝堂争斗不是讲道理,也没人跟你讲道理啊我的未来公公殿下……

黑蛋吸取之前周新一事的教训,太子说不动,他便没有妄动。

“虽然忍住了,但心里实在是憋屈。”有一天黑蛋散朝回来,到我房里偷偷抱怨。

我对太子的忍术何尝没有怨言,却也只能说些话稳住他:“且看他们猖狂罢,等猖狂到有一日,陛下都忍不得他们,自然会将他们收了。你还记得陛下‘独上苍穹’那句话吗?那时应该是陛下对东宫最失望的时候,可即便那时,他也是要你来‘上苍穹’,没有换汉王爷入主东宫的意思。我想陛下心怀天下、高瞻远瞩之人,必然心底明白,太子殿下和汉王爷,谁更适合做守成之主。既然如此,便放着让他们闹腾,将陛下的宠爱闹腾尽了,就好了。”

黑蛋道:“这么想来,也是。”

东宫按兵不动,汉王日益骄横,百官渐生不满。

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原本对夺嫡避犹不及,哪边的队都不站,只求明哲保身,到如今也看不下去了。

开春里汉王骑马出城踏青,竟一路踏了百姓辛辛苦苦插秧的青苗。虽然没人敢控告王爷,百姓们有冤无处诉,但有御史上书狠狠参了汉王的随官。虽然此事不了了之,朱棣甚至罚了那御史半年的俸禄,但民愤官怨渐成气候,他也不能全然视而不见。可这等“小事”,纵然朱棣说汉王几句,汉王嘴上卖乖答应着,实则是听而不闻。

汉王本人如此,其爪牙更是从朝堂祸害到民间。在朝中,贪墨枉法,阻挠公务;在民间,草菅人命,强取豪夺。

若说永乐十年汉王的家仆蛮横,敢当街强抢民女,到了三年后的现在,已到了杀人取妻的地步。

天怒人怨,只欠天收。

久等啦~抱歉大家(。?_?。)?~昨天有事忙到深夜没来得及更新,今天会补上!

P.s.:按历史,黔国公世子沐斌这时候的名字应该还是沐俨。虽然可改可不改,但强迫症的我还是改一下。望周知。

再P.s.:催婚催婚催婚,你们以为作者不想这俩快结婚快洞房快生娃子的吗!现实条件不允许啊朋友们!

再再P.s.:但确实就快要谈婚论嫁了嗯。

再再再P.s.:谈婚论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小胡快要出现了啊!叫你们催……催出麻烦来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补昨例更】忍者神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