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 第22章 石未出(二)

我知他是故意逗我,并不接招:“那我就猜一猜,是崔家姑娘,张家姑娘,还是权家姑娘?”

黑蛋笑道:“知我者,若薇也。”

气得我轻轻拧了他一把:“太医都说了让你静养,你还在费神想这些案子。你昨儿怎么答应我的?”

黑蛋抱着我,撒娇似地将头埋在我脖子间,笑道:“答应了你不出面过问,可没答应你连想都不想。好媳妇儿,陪我把这事儿理顺了,就再也不瞎想了,只想你。”

这家伙像是一坨麦芽糖,又黏又甜,甩也甩不掉,甩掉又不舍得。

奈何不得他,只好依了:“那你把昨儿周新的话都说给我听。”

权妃一案,最终致权妃于死地的确实应当是我和黑蛋查到的张贵妃、崔美人、及御药局太监金喜、尚全等。据周新说,其实纪纲查贤妃案也查到了这伙人,很想趁机敲诈英国公府,但没有告发他们,是因为纪纲当时试图令人在御膳下迷药,结果负责下迷药的宫女听说贤妃毒发,惊慌失措被金喜人赃俱获抓个正着,这宫女现在还在他们手里,因此纪纲不敢动。

黑蛋调宫人名册查出近期失踪者是谁后,周新料定此人不是被藏在英国公家的田庄上,就是在宫里御药局某地。此前黑蛋已经命人暗中查探御药局,确定无人,于是周新便去遍访英国公及家丁名下的田庄。

“周新就是在暗查这宫女下落的时候,发现纪纲手下千户李春想先下手为强,要将那宫女灭口。便以李春在浙江大肆索取贿赂为由抓他,被他逃了,追到涿州将他下狱。谁知涿州狱卒与锦衣卫勾结,私下放走李春,李春逃回京城,反倒和纪纲设下圈套将周新捉了。”

我问:“那宫女现在何处?”

黑蛋道:“如今她几乎是张贵妃的保命符,只要有她在,纪纲就不敢抖出张贵妃和崔氏做下的事,自然被张家严密看管着。”

我皱眉:“眼下朝廷正是用兵之时,西南还离不了英国公,恐怕陛下也无法开口管英国公要人。咱们又没证据证明她就在英国公府上。”

黑蛋道:“你说张贵妃会不会狗急跳墙,为了给自己脱罪或者减罪,把纪纲咬出来?”

我想了想,觉得难:“虽然他们有动机,也有能力拿到银丝钩吻,金喜和尚全也确实曾向陛下进药,但眼下那盒掺了毒的药,却还没找到。只要他们咬紧了牙关不认账,我怕陛下虽然疑他们,也未必会把他们怎么样。不把他们逼到绝路上,他们不会狗急跳墙。”

黑蛋重重地叹了口气:“那盒药,周新说,八成落在二皇叔手里了。”

我心上顿时乌云重重:“周新这话,是以前私下派人跟你说的,还是昨儿当着你的面直接对陛下说的?”

“昨儿。”

“药他拿到了么?或者有确凿证据么?”

“没有证据。他是按杨荣给的名单,摸排当晚所有值夜宦官、宫女、侍卫的来处与去向,发现那几日负责安排侍寝的宦官,本就是从汉王府选送进宫,北伐回来就又被调回汉王府当差了。权妃侍寝时御药局的宦官并不能在旁伺候,递药的只能是尚寝局的宦官,八成便是这个人了。”

确实不愧为一代神探,可惜了。

我说:“周新这次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黑蛋道:“你为何忽然作如此叹?”

我说:“咱们之前一心想以此事查皇后娘娘驾崩的真相,也想扳倒汉王扳倒纪纲,所以身陷其中看不出来。可若跳出来,从陛下的立场去看,你没发现,这个案子牵扯得已经太大了么。”

黑蛋顿时了悟,重重地一拳捶向床板。

这桩案子短时间内很难有结果,就意味着当朝太子、太孙、汉王、锦衣卫指挥使、一品公侯、后宫贵妃,在能证明自己清白前全部都要列在皇帝的不信任名单里。

而这几个人,每个人背后又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太子背后是文官,汉王背后是武官,纪纲手里有锦衣卫,英国公背后是勋戚。

皇帝固然担心自己的安危,也痛惜爱妃被害,更想查明当年皇后真实的死因,但眼下大明朝正常运转还需要这些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别的不说,若太子和汉王暂时都不可信,赵王又早被判定才德不堪继承大统,朱棣好不容易靖难打下来的江山,结案之前难道都不能传给自家儿子,而要拱手让人么?

如果案件速速告破,皇帝立刻名正言顺除去祸害,空出多少位子也自然有人补上,那么周新就是第一功臣。可如今案件错综复杂,三股嫌犯搅在一起,外加为了查案而牵涉进来的太子太孙,皇帝不可能为了一点嫌疑就对所有疑犯撕破脸、刨根问底地彻查,要想破案势必旷日持久,那么皇帝就极有可能选择找借口先杀了周新,明面上暂时将案件轻轻放下,保证朝廷正常运转,然后再暗中慢慢查案。

杀周新,不只是冤杀了忠臣能臣,说不定整个太子一党都会受到波及。毕竟周新是太子委任的,而最先提出重查皇后案的,又是朱瞻基。

朱棣可以在情感上区别对待朱高炽和朱瞻基,嫌弃一个喜欢一个,但到了政治上,这父子二人在朱棣眼里是一体的。朱瞻基一举一动背后,一定都有太子的授意。

此刻我能想到的,黑蛋自然也已经想到了。

“早知今日,当初便不该逞能。枉费了周新的性命,又连累爹。”

我劝道:“你当初也是一心为了皇后娘娘,一片孝心,哪里错了?错的是奸臣作乱。再说了,人算不如天算,纵然是尧舜之贤、诸葛之智,也未必料得定所有事。你继续将周大人已经查到的都说给我,我们看看能不能再想到什么办法破案,就当是拼力救他罢。”

“眼下也唯有这样了……”黑蛋道:“再者,向皇爷爷证明周新在皇奶奶案子上不可替代,能让皇爷爷晚些起杀意,争取到时间便有多一分救下他的可能。”

据周新所查,汉王当时所用当是砒/霜,下在了一坛权永均进献的朝鲜泡菜里。

因权妃之兄权永均掌管御膳,负责制作泡菜的则是朝鲜国王李芳远进献给大明的朝鲜厨师,权妃自然不会起疑。

汉王究竟买通了谁在哪个环节下药,暂时只有怀疑对象而尚未完全确定,因人证物证都已落进纪纲手里,锦衣卫之外的人难于接触——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纪纲回禀朱棣案情时,虽然权妃症状与砒/霜中毒不尽相符,但纪纲仍然报称权妃死于砒/霜。

至于纪纲为什么没有向皇帝揭发汉王,恐怕还是因为他看出夺嫡这滩浑水不好趟,关在他诏狱里的解缙便是例子。

而且原本锦衣卫指挥使只需忠于皇帝,谁做皇帝他忠于谁,便能保脑袋无虞。而如果他这次对汉王开刀,万一没能将汉王一招毙命,将来保不齐汉王当上皇帝,他必定遭殃。

所以纪纲如今必然是留着人证物证不发,借此向汉王献媚,却又拒不交出,用以自保。

贵妃、纪纲、汉王,三环相扣,权妃案便成了死局。

要救周新,看来真如黑蛋所说,要靠皇后的案子了。

今日份的更新,比昨天前天都早了一些~

点击过两万照例要加更,但能不能赶及今天更,大家不要对一个上班狗要求太高/hhh

^(* ̄(oo) ̄)^宅在家看文的大家看得愉快hhh

以及,前面说的泡菜不是我瞎诌。史书记载朱棣在北平生活了二十年,口味早已偏好北方饮食,而且也爱吃朝鲜泡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石未出(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