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汉]女儿就不能继承皇位吗? > 第10章 秦时明月(十)

他找萧何拒了,但拒不了,萧何为这事也头疼,都是要命的事。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事好死不死落在他头上,他要是不去,为难的是萧何。

他想起这么多年他与萧何的情义,罢了,也不让萧何为难。

“娥姁,给我准备行装。”他回来后语气平静,看了看这些日子学的字,叹了口气,“老四,那些字,等我回来再学。”

如果他还能回来的话。

他看了一眼妻子苍白的脸,伸手揉了揉刘元的脑袋,力道比平时重了些:“在家听话,帮着你娘。”

一家人都很恐慌,但刘元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不破不立,沛县这个小院子,已经留不住她爹了。

接下来的两天,刘家气氛压抑。吕雉默默地为丈夫准备着远行的衣物和干粮,每一件都叠得格外仔细。刘季则早出晚归,在县衙与关押刑徒徭役的临时营地间奔波,清点人数,办理文书。

那日早上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默默转身,准备更结实耐穿的鞋履和更多的干粮。她知道,这次差事,比去咸阳凶险百倍。

刘元看着阿父,刘季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只有那双眼睛,深得像井,里面翻涌着旁人看不懂的思量。

出发前夜,刘季将樊哙、卢绾、夏侯婴等一干最铁的兄弟都叫到了家中。院门紧闭,男人们压低的嗓音和浓烈的酒气透出来,气氛凝重。

刘元在房里听见隔壁刘季的声音,不再是平日里的插科打诨,这种要命的事谁也没心情。

“……都是乡里乡亲,逼不得已,路上,尽量照应着点,别太难看…”

“到了地头,看各自的造化吧,你们在沛县帮我护着点家里。”

樊哙瓮声瓮气地保证:“季哥放心,俺们晓得!”

卢绾也低声应和。

刘元知道,她阿父心里那杆秤,送徭役路上上,在朝廷法度和乡亲情义之间艰难地摇摆。而他骨子里的情义,最终会压倒那冰冷的法度。

第二天,沛县城外,黑压压一片被征发的役夫,衣衫褴褛,面如死灰,手脚被粗糙的绳索串联着,如同待宰的牲口。

他们的家人围在道旁,哭声震天。

刘季穿着一身旧公服,腰佩赤霄剑,面色冷峻地清点人数。卢绾、樊哙等几个兄弟手持棍棒,在一旁维持秩序,脸色也同样不好看。

吕雉带着刘元和刘盈站在远处送行。吕雉紧紧抿着唇,眼神里满是担忧。刘元则踮着脚,抿着唇,心脏砰砰直跳,这一去,她爹就再也不是那个沛县的刘亭长了。

萧何、曹参等人也来送行,神色凝重。萧何塞给刘邦一个水囊,低声道:“季兄,一路小心。凡事,相机行事。”

曹参则拍了拍他的肩膀:“早点回来喝酒。”

刘邦咧嘴一笑,接过水囊:“放心,死不了。”

樊哙、卢绾、夏侯婴等兄弟都来送行,个个面色沉重。 “季哥,一路小心!”

“亭长,看紧点,但也……唉!”

“三哥,遇事机灵点!”

他的目光在送行的人群中扫过,看到了抱着刘盈、眼圈微红的吕雉,看到了牵着她娘衣角,正目不转睛望着他的刘元。

他对女儿眨了眨眼,然后对着押送的队伍吼了一嗓子:“走了!”

声音洪亮,却带着沙哑。

队伍在哀哭和呵斥声中,缓慢地、沉重地向着西北方向移动,如同一条走向坟墓的黑色河流。

刘元看着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中,小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风云,已从咸阳吹到了沛县,将她父卷入了巨大的历史洪流之中。而她,能做的只有等待,并继续在她的小沙盘上,歪歪扭扭地写下那些或许将来有用的字。

三个月,不长不短。沛县的日子仿佛又恢复了以往的节奏,老槐树下的石磨依旧吱呀作响,“刘氏玉豆腐”的名声传得更远了些。但刘家小院的气氛,却始终像绷紧的弓弦。

吕雉操持家务时更沉默了,时常会望着西北方向出神。刘元也日日提心吊胆,她知道历史的结果,却无法不担心过程里的凶险。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这一日,一骑快马带着烟尘闯入沛县,带来的不是刘邦的消息,而是来自郡府的严厉公文和一名面色冷硬的郡吏。

不是一个好消息,而是一个惊天噩耗,伴随着郡里派来的,面色铁青的差役和冰冷的镣铐。

“刘季胆大包天!押送役夫不力,致使役夫大半逃亡!其罪当诛!现畏罪潜逃,不知所踪!尔等家眷,速速随我等回衙听审!”差役的声音又凶又急,带着官府的威严,试图闯入院中拿人。

消息像一颗炸雷,瞬间劈中了刘家小院。劉媼当场吓得几乎晕厥,刘太公拄着拐杖的手剧烈颤抖。吕雉脸色煞白,却下意识地将刘元和刘盈紧紧护在身后。

周围的乡邻闻讯迅速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惊骇与同情,窃窃私语,却无人敢上前阻拦官差。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且慢!”

众人分开,只见萧何疾步走来,身后还跟着曹参。萧何面色平静,径直走到那几名差役面前,先是拱手一礼,语气却不卑不亢:“几位上官,且息怒。此事恐有蹊跷。”

差役认得萧何是县中功曹,不敢太过放肆,但依旧强硬:“萧功曹,此乃郡守亲自下令缉拿!刘季失职叛逃,证据确凿!其家眷岂能脱了干系?”

萧何神色不变,缓缓道:“刘季失职,自有秦法论处。然则,其家眷久居沛县,安分守己,乡邻皆可作证。刘季一人之过,何以累及妻儿老小?再者……”

他话锋微转,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刘季在沛县多年,交友广阔,若因其一人之事,牵连过广,恐寒了沛县百姓之心,于官府征发徭役、收纳赋税,怕也非益事。还请几位上官三思,容我等稍作打点,再行商议,如何?”

萧何的话,软中带硬。既讲情理,又暗含警示。刘季在沛县根基不浅,若真要铁面无私地株连,恐怕会激起民怨,影响官府日后在沛县的治理。

差役们面面相觑,他们只是奉命拿人,也不想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把事做绝,惹出大乱子。

此时大秦的官吏,不是立国时那般有威信了,这个时候,六国蠢蠢欲动,大秦又失了民望,上面根本没办法。

就在这时,樊哙提着屠刀,赤着膊从肉铺那边大步冲来,铜铃大的眼睛瞪得滚圆,身后还跟着卢绾,夏侯婴等一帮弟兄,虽未言语,但那沉默的威压却显而易见。

周围的乡邻们也渐渐鼓噪起来:

“是啊,刘季的事,跟他家里人有什么关系?”

“吕雉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多不容易!”

“太公和刘媼年纪都大了,经不起折腾啊!”

声音越来越大,带着明显的不满情绪。

差役们看着这阵势,气势顿时矮了半截。他们看看面色平静却眼神锐利的萧何,又看看周围越聚越多、情绪激动的乡邻,以及那几个明显不好惹的壮汉,心里打了退堂鼓。

为首的差役权衡利弊,最终色厉内荏地哼了一声:“既…既如此,便给萧功曹一个面子!但刘季家眷不得离开沛县,随时听候传唤!我们走!”

说罢,带着人悻悻而去。

官差一走,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刘媼抱着吕雉低声啜泣起来,刘太公连连向萧何和众乡邻作揖道谢。

萧何走到吕雉面前,低声道:“放心,刘季不在,弟兄们还在,家里有事尽管言语。官府那边,我会尽力周旋。”

吕雉眼圈微红,深深一福:“多谢萧功曹,多谢诸位高邻今日仗义执言。”

她知道,今日若非萧何机智斡旋和乡邻们挺身而出,刘家恐怕难逃此劫。

刘元站在母亲身后,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她爹走了,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

官差的马蹄声远去,留下的惊恐与不安却如同阴云,沉沉笼罩在刘家小院上空。虽然暂时渡过了被直接抓走的危机,但罪吏家眷这顶帽子,却结结实实地扣了下来。

往日里因“玉豆腐”和刘邦人缘而带来的些许宽裕与尊重,顷刻间荡然无存。邻里虽同情,但更多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沾染上叛逆的罪名。

最先发难的,果然是向来与三房不睦的大嫂王氏。

以往刘邦在家,他虽不着调,但那股混不吝的痞气和结交广泛的势头,还能压得住场子,王氏最多只是私下嘀咕,不敢明着欺负。如今刘邦成了逃犯,生死未卜,王氏那点小心思便再也按捺不住。

这日,吕雉正在灶房忙着点卤水做豆腐,刘元在一旁看着火。王氏端着一个空陶盆,扭着腰走进来,脸上挂着假笑,声音却尖刻:

“哟,三弟妹还忙着呢?真是辛苦。你看,家里没米下锅了,你大哥和你侄子都饿着肚子呢。听说你这豆腐买卖,近日虽不如前,总还能换些嚼谷吧?先借嫂子一些钱应应急?”

吕雉手上动作没停,头也没抬,声音平静:“大嫂说笑了,官差刚来闹过,哪还有人敢来买豆腐?钱大半缴了税,剩下的又交公,我的元与盈都还小,那点存粮还得紧着孩子。”

王氏脸一沉,把陶盆往灶台上一墩,发出哐当一声响:“吕雉!你这话什么意思?合着就你们三房的孩子金贵,我们大房的就该饿死?刘季现在是个什么下场你不知道?要不是我们收留,你们娘仨早就被官府锁了去!如今借点钱,倒推三阻四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秦时明月(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