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8章 第 8 章

[北宋]我要当太后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舒钥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32:37 来源:文学城

晚饭后,西厢房的书房内茶香袅袅。

吴夏泡好了一壶清茶,准备认真预习功课。他伏在梨木案头校勘《礼记-曲礼上》注疏,笔尖悬在 "幼子常视毋诳"上方,忽觉颈部一凉。

没错,他已经当了快一个月的失学少年了,有点心慌慌。

还有他妹,也是失学儿童。

但是这个失学儿童,可是气定神闲。

只见她正踮脚将手中的大风车插在他的衣领处,硬纸扎的他脖子痒痒的。

吴夏按住跳动的太阳穴,把纸风车拔出来丢在一旁:"字写完了吗?没有就回你屋里继续写。" 话音未落,面前就被啪的一声放下3页大字。

待吴夏逐一检查后,吴悦这才掏出藏在背后好一会儿的《齐民要术》,将想展示的那一页高高举起,歪头问。

“初煎乳时,上有皮膜,以手随即掠取,着别器中,泻熟乳着盆中,未滤之前,乳皮凝厚,亦悉掠取;明日酪成,若有黄皮,亦悉掠取,并着饔中,以物痛熟研良久,下汤又研,亦下冷水,纯是好酥。这里的酥是什么呀?是不是今晚我们吃的破麻酥?"

邹着眉头将这一章节上下文细细研读两三遍,吴夏又回忆了下晚饭时那道甜品的模样,犹豫再三才道。“大概不是同一个东西,这个明显是在说将鲜奶煮沸后取上层的乳皮,破麻酥却是炸物。”

“哦,大概不是同一个东西。”吴悦怪模怪样地学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这两者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呢?"

被妹妹拿孔夫子的圣人言堵住,吴夏望着妹妹,在犹豫要不要斩钉截铁的断言两者不是同一个东西时,只见她用手指着书案上他正在校勘的《礼记-曲礼上》,也停在了那句"幼子常视毋诳"上。

幼子常视毋诳。

对小孩子要经常拿正确的思想来教育他,而不能用欺骗的方式教育他。

"说吧,你想要什么!" 无事不登三宝殿,他这个妹妹今晚可是有备而来。

“嘿嘿,知我者,大兄也!”从袖中抖出一张宣纸,摊开放在书案上,吴悦顺便把毛笔也沾满墨汁,恭恭敬敬地给她哥递了上去。“我说,你来记,然后明天再把这些都买了!”

“买了?哪来的钱,你的?” 吴夏简直诧异。

“当然是哥哥,你刚刚还想欺骗我,把我教坏,这是给你的惩罚!别忘了,幼子常视毋诳,圣人就是这么教你的吗?行啦,快写吧,堂堂男子汉,废话怎么这么多?”她有点不满。

“快写,马上我该睡觉了,不要影响小孩子睡觉长个子。”

茶香裹着墨香还有小孩子身上的奶香漫进书房,烛火摇曳中,吴夏看着妹妹鬼灵精怪的模样,叹了口气,似乎在感慨自己失去的小金库:"说吧,我记。"

亥时梆子响过三声,吴悦终于在自己的床上甜甜的睡去。

吴夏还在书房看刚刚记录的东西。

羊奶、陶瓮、麻布、枣木杵、竹筛......这是打算自己做酥?

还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下次就教她这句话。

------------------------------------

“爹!娘!”第二天,天一大亮,吴悦就穿戴整齐,来到正房,坐在床榻边闹着要吴父带她出去吃早食。

在古代没有大数据的时代,她也只能通过观察市井生活、分析时令物产、完成古代版本的市场调研。

刘耘娘被她吵得头疼,喊着快带这个烦人精出门。

于是,兄妹俩跟着父亲一道,出现在了一家临街卖羊肉汤和炊饼的店里。

宋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最推崇的肉类当属羊肉。赵宋皇室尤其嗜羊,据闻赵匡胤与大臣宴饮时,喝到兴头上,便当场要赏赐对方 “一百口羊”;他还曾一次性送给南唐主李璟一万头羊,当作生日礼物。

宋仁宗对羊肉更是偏爱有加。

史料记载,宫中单日最高宰杀量达 280 头羊,后来追查发现是内监监守自盗,实际仅宰杀 40 头,其余都被倒卖到宫外牟利。即便如此,大量羊肉流入市场,也从侧面印证了民间对羊肉的巨大消耗量。

宋神宗时期,据载一年消耗羊约 17000 只。

靖康之变后,赵宋皇室南渡,羊肉仍为宫中消耗量最大的肉类。

汴梁城的正店里,最负盛名的便是羊肉的各式肴馔,常见者如炙羊肉(烤羊肉)、软羊(炖羊肉)。

《曲洧旧闻》记载,苏东坡在海南 “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足见宋人对羊肉烹饪的精细考究。

即便手头拮据也无妨,在脚店或食肆中,亦能尝到羊杂碎这般平民美味。

《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近两百道肉类料理里,近四成与羊肉相关,而后世常见的猪肉料理仅占两成。

而为了保证羊的供应,皇家还设有专门的“牛羊司”,职责就是“畜牧羔羊,栈饲以给烹宰之用”。当时的羊,一部分来自在开封北边的牧场,一部分去陕西民间购买,还有一部分就是在边境贸易和辽国购买。

但是和羊肉的消费比起来,对羊奶以及羊毛经济价值的发掘就不足百分之一了。

小手举着有着她半个脸大的炊饼,用还没长齐的乳牙啃了几口,没什么滋味,想红油豆腐乳了。

炊饼其实就是蒸饼,也就是类似后世的馒头,由于蒸和宋仁宗赵祯的祯发音相近,为了讲究避尊者讳,就不再叫蒸饼而是炊饼。

所以,武大郎卖的炊饼,其实就是馒头。

沿着羊肉汤碗边来回吹了半圈,她才小心翼翼地就着碗沿喝了两口。

俺们河南人,就是有不用勺子喝汤的天赋技能。

嗯,有点膻,汤味倒是很鲜美,缺了四川油辣椒,不过那就不太正宗,后世喝羊汤或者吃烩面通常都放羊油辣子。

不过辣椒这玩意还要等500多年,环球大航海时才会从美洲通过欧洲的商船,传向世界。

少吃点辣椒也好,少吃点肯定没痔疮。

忽而想起历史上那位因痔疮苦不堪言的张居正 —— 在辣椒尚未成为餐桌常客的年代,首辅大人的病症究竟从何而来?

吴悦默默陷入沉思。

最终,羊汤只喝了小半碗,她爹便将碗端过去,稀里呼噜地灌了个底朝天,又把她没啃完的炊饼用布包上,数出八十文钱付给店家。

吴军单手抱着幼女,领着儿子,朝不远处的龙卫禁军指挥使司衙署走去。

“为父每隔两日便要到校场操练,若有事找我,就去寻你路伯,让他传话。” 吴军边走边说,目光扫过街角拴马桩上的禁军令牌,“校场门禁森严,闲杂人等无令不得靠近。每月初一,为父会来此处将月末点验的兵器、甲胄数目造册登记;月中则需领取粮饷,分发给辖下弟兄。”

他抬手指了指朱漆大门上悬着的 “龙卫司” 匾额。

禁军分上四军与下四军。戍卫皇城的捧日军(骑兵)、天武军(步兵)隶属殿前司,协防京师及关隘的龙卫军(骑兵)、神卫军(步兵)则归侍卫马军司与步军司统辖,此四军皆为拱卫京城的上四军精锐。

吴军便隶属于龙卫军,早年在西北战事中练得一手虎虎生威的马刀功夫。

吴夏用力点头,将父亲的话暗暗记在心里。

吴父转身朝东边街巷走去,脚步在青石板上敲出嗒嗒声响:“此处离家是有些远,脚程慢些得半个时辰。” 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为父在这衙门也待不了几个月了。”

吴悦的耳朵唰地竖了起来,只见父亲凑近哥哥耳边,声息如蚊:“再过些时日,为父便能领供备库副使之职,入武器署协助管理库务,监督兵器修缮。”

“那是几品官员呀?”她也小声地趴在她爹耳边问。

悦悦不懂,但是悦悦想知道。

吴父就认真的为俩孩子解释了一番。

供备库副使是连接军事与后勤的中级武职,品级从七品,职能却于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中的仓储管理相关,负责监督地方库藏、兵器甲胄及军粮调配。

因此供备库副使虽属武阶,但常与文官系统协作,战时可能被派往前线与当地地方官员协调财政与后勤。

“还是正七品啊....”她有点失望,没升也没降,还是正七品,皇帝小气鬼。

吴夏倒是懂得更多点,惊喜地望着他爹。

吴大郎明白儿子想问什么,肯定的点了点头。

留下不明所以的吴悦,只能左看看右看看,等着她哥科普。

原来这供备库副使是武将转型文职的跳板,自从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之后,武将地位急剧下降。《宋史-职官志》记载,北宋时期,枢密院(主要掌管军政)正职官员中,文职出身官员占73.9%;枢密院副职官员中,文职出身官员占83.7%。

连以赫赫战功著称,步入执宰行列,突破武将阶层天花板的狄青,也逃不过被文官集团排挤,被贬谪,最后被活活吓死的命运。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整个中下层武将家族普遍陷入武而不贵的焦虑。

说起来,吴悦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那个吓死狄青的文彦博现在靠着裙带关系上位没?

文彦博的裙带关系,就是温成皇后张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