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07梁祝】朝暮雪满山(马文才同人) > 第5章 第四章 才女谢道韫

因着作息调整好了,徽音这两日没有再出现过第一日上课时的窘境。

这日下了早课,陈夫子把学子们都集中在了公告栏处,弄出了一个品状表,旁边竖起了木柱,上面挂着一个卷轴。

等人到齐后,陈夫子让人打开了卷轴,上面用毛笔写着三个品状第一名,马文才、徽音和王蓝田。

喜悦让王蓝田似乎忘记了之前和马文才的嫌隙,上前和他搭了几句话。

因着排名,马文才难得和颜悦色的听他说话,没有打断。

徽音心里既有开心,更多的是怕羞,她并不是很喜欢在众人面前受到注意的感觉。

好在陈夫子开口将众人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各位学子,这是朝廷的新令,各书院以九品中正为样,设品状排行,品状高显者,姓名将登上布帘以示褒奖,这是这两天来我品评的结果。”

从后方而来的山长打断了陈夫子的话:“孩子们,听我说,这个榜上有名啊,只是籍个名目,以此激励你们勤奋学习,并不是做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你们的心思应该放在如何认真学习、经世济民上,这才是正道。”

马文才听完山长的话,脸色阴沉了下来。

山长很是高兴的宣布了一个消息:“今天我们尼山书院,有幸邀得客座教席,此人经史见解超群,文章诗赋皆精,才名清誉,远播南北啊。”

陈夫子适时在一旁搭腔:“山长,请问请的人是谁啊?”

“才女谢道韫。”

山长五个字将徽音脑海砸得前所未有的清明,她马上要见到此行目的了。

她交握的双手因为紧张激动,而有些发颤。

在山长的带领下,大家向山门走去,去迎接谢道韫。

看着众人的背影,徽音侧头看向一旁有些反常的马文才,受到她注视的马文才,这才不情不愿的迈步离开此处。

他们到达时,已是在人群最后面,只得和王蓝田、秦京生一起站着。

因为身高限制,徽音什么都看不见,但她也不甚在意,想着反正早晚都会看见的,她也不急于一时。

马文才看着眼前那些很是激动的人,非常看不上他们的样子,也对身为女子来教学的谢道韫多有不满。

当他视线转到徽音身上时,即将脱口而出的“女人家不在家里好生待着,出来抛头露面”被他咽了回去。

秦京生站在王蓝田身旁,拱火挑事很是一把好手:“蓝田兄,她不就是仗着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成名的嘛,我看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

王蓝田在一旁点头,深以为然:“听说她都二十七八岁了,都还没出阁,大概是生的太丑没人要,只好拼命读书了……”

他话没说完,就被徽音打断:“王蓝田、秦京生,你们再多说一句试试?”

王蓝田一个激灵,这才想起他刚才说的谢道韫再怎么说也是陈郡谢氏,“王谢”两家定亲之事,前不久已尽人皆知,他怎么忘了这一茬。

徽音一般情况是避免与人结怨,除了在自己在乎的人受到攻击的时候,王、秦二人此番言论已是过甚其辞、恶言中伤了。

她虽然与谢道韫无甚交集,但她已经和二兄王凝之定亲,那就属于她的家人,自是要维护的。

人群从中间分开,一位粉纱罗裙女子,款款走来,清质淡雅,宛如出水芙蓉。

等她经过徽音身旁时,她的一双眼眸中蕴含的沉稳坚韧,让徽音明白,她绝不是外貌展现出来的那样的女子。

望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徽音有些失神,这样的女子,真的会和叔平阿兄有好的结局么?即使叔平阿兄是她兄长,她也得说,他的优点就只有性格温和和擅长书法了。

下午便是谢道韫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她选择讲解的是《木兰辞》。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学子跟读完毕,谢道韫开始了讲解:“这是北魏流行的一首民间歌谣,讲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

梁山伯和祝英台同时举起了手,相视一笑后,梁山伯先发言:“学生梁山伯,学生觉得这首木兰诗,一定是一个男人所作,他虽然写出来了花木兰的忠和孝,却未能写出女子的自主意气。”

谢道韫浅浅一笑:“愿闻其详。”

祝英台接过了梁山伯的话:“先生,学生祝英台,学生认为故事里的木兰之所以从军,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因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长儿,木兰无长兄。木兰出于忠孝,不得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其聪明勇敢、忠孝德行,令人敬佩,但遗憾的是,木兰最后还是回到了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闺阁之中。为什么女人就不能挥洒自己的天地,而男人总要把女人关在房里,不让其自主自由呢?”

祝英台话音一落,徽音举手,准备单就《木兰辞》反驳于她话里的漏洞:“谢先生,我有言。”

谢道韫对于徽音的突兀发言没有生气,很是温和的同意了她的发言请求。

深吸一口气,徽音站了起来:“木兰从军,并非不是出自她的本意,‘’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里描述了她的担心家人,后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最主要的就是一个‘愿’。”

感受到大家的注视,徽音按住自己紧张到有些发抖的手:“还有,我认为木兰并不会为最终回到闺阁之中感到遗憾,‘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就表达了这一件事,面对功勋赏赐,木兰要求的是回到十二年未归的家乡,然后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有没有可能她所求只是做为女郎和家人安稳度日?”

说完她来书院后最长的一段话后,徽音坐回了席位,精神已然有些恍惚,身子也在轻颤。

察觉到学堂里现在的安静,她甚至想重回举手的那个时候,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绝对不会发言了。

马文才就坐在徽音旁边,看她状态不太对,碰了碰她的肩,示意她回神。

徽音转头面向马文才,僵硬的扯出一个笑容:“谢谢,我没事。”

谢道韫开口缓解了现在的气氛:“这首北魏流传的民歌,意在通过聪明勇敢的花木兰,宣扬忠孝思想,这是中原文化的传统,难得梁山伯和祝英台,你们二位身为男子能有如此见解,将来二位的夫人,必让花木兰羡慕不已。”

徽音垮下肩膀,头都快埋到书桌上去了,“让花木兰羡慕不已”这句话,不就代表她更认同梁山伯和祝英台所说的。

谢道韫话头一转,看向徽音:“这位学子,你能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已是难得。”

徽音垂下眼眸,心情已经平静下来,想到祝英台之前说的那些话:谢道韫也是想要拥有自己的天地,不想成婚,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吗?

她越发觉得谢道韫不太可能会喜欢叔平阿兄,她一边希望叔平阿兄能娶一位爱他的夫人,像父亲和母亲那样携手余生;一边她又觉得谢道韫身不由己的被安排了婚事,想必心里也很是不情愿的,就像子敬阿兄被新安公主逼婚一样。

见徽音情绪低落,马文才别扭了一下,还是将自己想法告诉了她:“我刚才听了你说的那些话,我不觉得你讲得不对。”

其实徽音本来不想再想这件事了,但听到他的话时,心不受控制的一颤。

抬头看向他时,他澄澈真诚的双眸无不告诉她,他就是如此认为的。

徽音眼睛一酸,赶忙低下头,声音已然带了哭腔:“文才兄,谢谢你能告诉我这句话,真的谢谢。”

她已经想不到能说什么了,只能不停的道谢。

那边,王蓝田举手发问:“我有问题请教。”

得到了谢道韫的允许后,他接着说:“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先生乃是女流之辈,何以有颜面端坐其上,让众男子屈居于下而面无愧色呢?”

谢道韫对于王蓝田的蓄意挑衅,不慌不忙就将他的挑衅挡了回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书院讲堂自然以道高术专者为尊,不学无术者为卑。这就是为什么我端坐上位,而面无愧色的道理。”

学堂里认同此言的其他人皆是为此鼓掌。

马文才站起身:“先生果然才思敏捷,口舌锋利。不过学生常闻女子必须坚守三从四德,先生所为如何?”

三从四德亦是徽音所学内容,但接下来谢道韫的话却和她所学的三从四德完全不一样。

“本席向来从天理,从地道,从人情,此乃所谓三从;执礼、守义、奉廉、知耻,此乃四德规范。这三从四德,你没有听说过?”

马文才摇头,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先生明知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妇德、妇言、妇功、妇容这四德,先生您又遵守了哪一条呢?”

谢道韫张了张嘴,没有作答,即使再多不愿,她不也被束缚着,很快将嫁与家族安排的联姻人选。

梁山伯站了起来:“马公子此言差矣。”

马文才转身看向梁山伯,好整以暇的准备看他如何作答。

“天纲地道,人存其间,修心行德,终止一法。德、言、功、容这四德,就算男子亦应遵行,若是强行区分男女,那便落了浅薄了,至于三从,谢先生自幼父母双亡,这个是众所皆知的,而现在先生依然待字闺中,自然无夫可从,说到夫死从子,原本就荒谬。假如马公子你是一位女子,夫死而子尚在襁褓之中,你当如何听从……”

徽音站起来:“梁公子,现在本为讨论,你有必要非用这个比喻不可么?”

周围人的掌声和笑声,已然让马文才失去了继续待下去的想法:“本公子岂能与你等小人……同室,听着,是男人的话就跟我走。”

他本来想要加上“女子”一词,所剩无几的理智让他想起徽音还在一旁。

马文才隔着袖子拉着徽音的手腕离开了学堂,在他身后,怯于他之威的和本就不认同女先生的学子也一同离开了学堂,学堂现下只剩下了寥寥数人。

一直把徽音拉到蹴鞠场,马文才才松了手,让她就站在场边,不要乱走,接下来他就准备去发泄怒意。

他一直记着,刚才梁山伯将自己比作女子时,那些人又是笑,又是鼓掌。

他将脚边的鞠狠力踢向那些人,见那些人抱头鼠窜的样子,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原本和徽音成为好友后,他就不准备浪费精力在拉拢人心,也不执着当他们老大,可刚刚课堂上这一幕,让他知道,即使再看不起这些人,他也无法忍受失去威慑力,而成为笑料。

既然如此,这老大,他不当也得当,也完全失去了使用拉拢收买方法的兴趣:“你们跑去哪?我告诉你们,从现在开始,谁敢违背我,有他受的,听到没有。”

这边,徽音看着梁山伯、祝英台一行三个人向马文才走去,犹豫了一下,还是快步走到马文才那边。

梁山伯的呼唤打断了马文才的话:“文才兄。”

马文才转过身来就看见此刻他最不想看见的人,刚要发怒,那边又看见徽音往这边过来,只得先收了脾气,把徽音带到他这边来,两个阵营,泾渭分明。

戳不对付人的心眼子,是他乐趣所在:“刚才课堂上称呼我‘’马公子’,现在又称呼我‘文才兄’,梁公子的两副面孔变化之术当真是炉火纯青。”

刚才和他争锋相对,现在又想来卖好,在马文才眼里,梁山伯现在就一副伪君子做派,两面三刀,虚伪至极。

梁山伯面对他的嘲讽,依旧好脾气劝他:“文才兄,别闹了,回去上课吧。”

为难他的时机正好,马文才抛出一个难题:“要我们回去可以,除非那女人下山。”

说完就拉着徽音离开了此处,去了那些人逃窜躲离的地方。

重新领教了他武威的众人,战战兢兢的站在他面前,不敢再躲。

王蓝田抖着身体上前:“马兄,以后你叫我们往东,我们绝不敢往西,唯你唯首是瞻,你看可好?”

马文才目光从他们惊恐的脸上逡巡了一遍,方才沉声:“记住这句话。”

收拾好了这群人,时间也已经到了晚饭时间,便带着众人往食堂而去,马文才也就没看见他身后王蓝田看着他背影时,一闪而过的怨毒眼神。

到了食堂,里面却冷冷清清,没有一丝烟火气,找到苏安询问后才知道,苏大娘要休息三天,不煮饭。

马文才眸光一转,转身吩咐王蓝田那些人去各个地方查看,就和徽音在台阶上坐下。

王蓝田他们跑遍了医馆、浣衣房等地,发现那些地方的女子都不在那里了。

王蓝田他们赶忙回到这里,将这些事告诉了马文才。

秦京生先行开口:“文才兄,苏大娘不煮饭、浣衣房不洗衣服,这些事未免太凑巧了吧。”

王蓝田接过他的话:“文才兄,这王兰王惠也不看病了,这书院的女人都怎么了?”

没有立即回答他们的问题,马文才眼睛微眯,以手握拳置于嘴边,思量着什么。

他的书童,马统慌慌忙忙的从远处跑来:“公子,那些女人全都休工了。”

马文才有些讶然:“什么?我们休学,她们休工?”

起身带着众人,跟在马统后面,往学堂而去。

到了学堂,那些不见踪影的女子们都坐在学席上,正跟着谢道韫,学习《木兰辞》。

看到眼前场景,马文才不怒反笑,率先向他们发难的反而是王蓝田:“都给我住口,你们这些女人什么意思啊,怎么把我们的座位都给坐了?都给我滚。”

祝英台放下手中的书:“是你们先滚的,既然已经滚了,还回来干嘛?”

“回来赶人,你们这些下贱之人,凭什么坐在这儿?”

不堪入耳的话,让一直魂游天外的徽音蹙眉看向王蓝田,从入学到现在,能做到没有一句话让她待见的,也就只有这个王蓝田和他的好友秦京生了,当真是物以类聚。

梁山伯起身反驳于他:“就凭她们都有求知的**,既然你们不愿意听谢先生讲课,让出座位,那让她们坐坐,又有何妨呢?”

王蓝田“呸”了一声,直接上手将坐了他座位的苏大娘扯开,眼前的场景一片混乱。

谢道韫厉声喝止住王蓝田:“王蓝田,住手,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你想干什么?”

王蓝田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外套:“谢先生当真护定这些奴才了?”

“凡有心求知者,不分富贵贫贱,我都一视同仁,既然你们都回来了,那就坐下一起听讲吧。”

听到她说的话的王蓝田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又是为此和她起了争执。

再次稳住局势后,谢道韫径直开始讲学,无视旁边站着的人群的不满。

徽音对谢道韫所说的话,不予置评,但看到自己的席位上坐着别人,还用着自己的书本、用品时,心里很是不满。

等到她讲到“磨刀霍霍向猪羊”时,马文才的脾气按捺不住了:“好一个‘磨刀霍霍向猪羊’,再不走,我可要动手了,把他们都赶走。”

两方人一冲突,学堂里满是哭闹声,等她和马文才座位上的人一走,马文才脸色阴沉的走上前,将书桌掀翻在地。

对于被其他人碰触过的自己的东西,他宁愿毁去,也不愿意再要。

而这一幕,被赶来的山长尽收眼底:“马文才,你们是来读书的,还是来闹事的。”

马文才向山长行了一礼,但他不觉得自己有错的地方。

山长见他一脸的不服,又说:“马文才,你不是最在乎品状排行吗,你们不上谢先生的课,将来还有什么机会上榜。”

马文才低着头,双眼泛红,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藏在衣袖里的手紧紧握拳:明知他最在乎品状排行,早上还说那番话,将品状排行贬得一无是处,现在又用品状排行威胁他就范。

他的心被愤恨一遍遍灼烧,理智又在一旁裹挟,让他服软。

梁山伯一旁的话,无异于给予他的最后一击:“马公子,你跟谢先生赔个不是,快来听课吧。”

马文才再抬头,面上风平浪静,嘴角带笑,似是一点不服也没有,掀袍跪地:“学生马文才,适才莽撞,有辱先生,现在给先生赔罪了。”

谢道韫也不欲继续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道歉就不必了,有个是非曲直就行,你起来吧。”

事件解决后,也到了下课的时候,众人纷纷离开,马文才站在满是狼藉的座位旁,一动也不动。

等他平复了心情时,才注意到一直安静待在他旁边的徽音,默了一瞬:“你怎么还在这里?”

“我等你,一起回去。”

马文才说不上来听到这句话时的心情,只觉得心里酸胀不堪,他的指尖微动,一声极轻的“嗯”,在空下来的学堂里,也显得很是清晰。

二人结伴离开书堂,向住房走去,晚上二人都没有什么食欲,饮了杯热茶,洗漱完后,早早上床,熄了灯。

徽音毫无睡意,又不想打搅到马文才,但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很是难耐,终究还是忍不住尽量小声的翻身。

马文才这边也因为白天的经历,难得失眠,睁眼看着黑暗中的房梁,一遍遍回想白天的一幕幕场景。

过于安静的室内,将马文才呼吸声的变化传入徽音的耳边,想着若是他没睡,聊一下会不会好很多:“文才兄,你还醒着吗?”

听到马文才的轻应,徽音将自己的困扰尽数说了出来:“我想着今天他们说的话,有些睡不着。‘自主自由’就是挥洒天地,不成婚么?”

马文才反问:“你呢?你可曾感觉被束缚过?”

“在今日之前,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家人和睦,我和他们相处只感觉快乐安心,哪怕家规严格,我也没有不适。我想了一下午,我还是不认可单就这两点将‘自主自由’下定义。”

马文才有些感兴趣的将视线移向她:“那你是如何定义‘自主自由’的?”

徽音嘴角微弯,看向上方,视线似乎穿透了屋顶,看见了夜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它的看法,即使不认同,我也会尊重,这是我可以给予的思想上的‘自主自由’。对于我来说,即使身处樊笼,我亦甘之如饴,这就是我的‘自主自由’。因为我愿,心得到了自由,那不管身处何处,我都是自由的。”

马文才怔怔看着徽音黑暗里的轮廓,心里微动:“心的自由,或许你说得不错。”

他想到了品状排行,想到了自己明明志在从戎,却因着父亲想法,不得不来此求得入仕,不得不得在意品状排行,他一直刻意忽略心中的不愿,却也为此痛苦。

身处樊笼,他却挣脱不开,太在乎父亲的看法,太想证明自己,而同时又憎恨逼死母亲的父亲……种种成为了他的痛苦根源。

徽音同时问了她很在意的另一件事:“文才兄,你似乎不太喜女子?”

虽然知道她的意思,但马文才总觉得这句话有哪里显得很是奇怪。

一问出口,徽音也意识到了话里的歧义,想要解释,却越说越奇怪。

马文才无奈的打断了她的解释:“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不是不喜女子,而是不喜谢先生那种女子。我母亲就是大家闺秀典范的那种女子,我一贯是对她敬爱有加,所以才觉得女子都应该像她一样。”

他看向徽音,咽下了未尽之言:还有你,我也是不讨厌的,所以没有说出那些可能会伤害你感受的话。

徽音松了一口气,心情重新变得很好:“文才兄,我今天还有一件后悔的事。”

马文才倒也配合她的话:“所为何事?”

“就是山长来时,我明明应该举报王蓝田才是态度最恶劣的人,回到学堂时,也是他先出口不逊,惹是生非的,我该练一下我的胆子、反应了。”

山长来得突然,事情发生的也快,她也失去了最好开口的时机,是以,到现在也咽不下这口气。

马文才静默一瞬:“但也是我带人休课在先。”

他咽不下下跪之辱,只能不停用这件事来抵消这种感觉。

“可那也是梁山伯说错话在前啊,虽然你的做法不太理智,但我也能理解……”

感受到自己心跳越来越失常的马文才,慌乱的打断了徽音的话:“别说话了,快睡觉,这么晚了。”

话都说开了,心结也没了,徽音这时也感受到了困意:“文才兄,你也快些安歇,好梦。”

在她意识被睡意笼罩前,听见了马文才回她的“好梦”,她嘴角带笑,放任自己沉入梦乡。

而她没听见的是,在“好梦”之后,马文才一声浅若未闻的“谢谢”。

注:实际上这部剧的背景是东晋时期,而《木兰辞》出现在北魏,但是东晋之后才是南北朝时期(包括北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四章 才女谢道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