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物…自然还是要分的。
但不急于一时,众人先将拼接好的残破尸体埋入新挖土坑中,然后又去放了那几个已经神志不清的修士。
出于对她们遭遇的同情,由卫青溪提议,应载雪做主,将邪修乾坤袋中的锻造材料分别赠予了她们。
最后,才是坐下来分赃。
寄竹观珠:“……”
她们不太理解自己二人为什么会留到了现在,可事情偏偏从发生到现在,就是没有给她们提出告辞的空隙,便一路帮着应载雪她们忙活到了现在。
看着紧挨着坐的二人,应载雪倒是有些想法:“不知二位可愿接收这几本锻造书籍?”
应载雪这样做也是有缘由的。除寄竹观珠外,于在场所有人而言,锻造技艺都是可有可无,最多算是锦上添花。
可寄竹观珠不同,她们并无一技之长,又刚刚脱离氏族灵仆的身份,假使有技艺傍身,说不定能走出一条从未想过的道路。
且应载雪也观察过,寄竹心细如尘,观察细微;观珠力大无穷,做事专注,再加上二人有自铸丹炉一举,这些书籍或许便是她们的机缘。
而宁德道友与卫道友那边,她也已想好,乾坤袋中剩余物品应当都由对方二人接纳。毕竟此次铲除邪修,卫道友才是主力。
寄竹很意外:“你要将这些书籍古册给我们?”
“这是我的想法。”应载雪颔首,转而看向宁德与卫青溪,拱手:“至于剩余物件,我想还是由…”
“不可。”
“等等!”
明白她想说什么的卫青溪和言通玄先后打断了她的话。
卫青溪:“道友所思,亦是在下所想。此类锻造书籍,于我等医师无甚作用。不若交于这二位道友,或可使传承兴然。但其余物件,还是应尽归道友二人。今日若非道友二人出手相助,宁德还不知是何下场,又岂能再受恩惠。”
旁边宁德猛点脑袋。
言通玄紧抿唇瓣,虽未说话,但也表明了她的想法。她倒不是反对应载雪将乾坤袋里的东西都给宁德她们,只是她犹记得应载雪那柄剑已经废了,如今手上没有柄趁手的武器。
她看那邪修的旗杆就不错,还没炼成就这么坚硬,很适合日后用来铸剑。
应载雪不知言通玄想法,但她也还记得邪修最后一剑,是言通玄补上的。对方若是有想要的东西,自己的确不该替对方做主。
于是先向言通玄赔礼:“是我思虑不周,未曾过问通玄想法。不知通玄是要哪样物件?”
至于卫道友那边…待回头再看看病村有什么所需的,她也可另外补上。
一把抓过旗帜,言通玄直接塞入应载雪手中:“我们就要这个。”
管它是不是按照邪物标准锻造的,好用就行。更何况,一件东西是坏是好,最后还不得看在谁手里?
应载雪有些诧异,但很快也就想明白了言通玄这样做的用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手掌轻抚旗面,睫羽颤了颤:“既如此,我便厚脸收下此物。”
视线转向卫青溪:“但剩余灵宝还请二位道友收下。”
她们要这些锻造材料用处也不大,不若留给宁德她们,日常也可换些必需品。
卫青溪看看应载雪,再看看言通玄。见前后者都是一脸无所谓的模样,也没再拒绝,收下。
倒是寄竹观珠凝眸于身前书册,久久无言。她们犹记得,奚允鹌身边曾有灵仆专职于捧书之责。那灵仆初得此职时,欣喜若狂,夜不能寐,与院中好多灵仆炫耀过。
可喜悦之情还没撑过半个月,那人便因手酸将书册砸落在地后,被拖走了。
等到她们再见到他时,人已是在奚氏药房的药柜中。一根根手指被摆的整齐,方便医师拿取。
从彼时起,二人便知书籍很贵,比之人命更贵…
可而今,比人命还贵的书籍就这样被人简单地推到了自己二人面前,缘由无它,只因她们需要…
寄竹有一瞬间想笑。可她唇角还没拉开个弧度,有什么水润的东西便先一步落在了她的面颊上。
胡乱地擦去面上泪痕,与观珠俯下身,郑重向对面四人道谢:“诚谢授渔之恩,四位所授书册至珍至贵,受者终身蒙益。此恩若嵩岳之重,我二人必当镌骨铭心,永志于心…”
眸光微抬起,划过前方略有些焦黑的土壤。但见土壤旁边是依旧茂密葱郁的杂草,丝毫没有受先前雷劫影响的样子,依旧迎风挺立。
前头未曾碰地的额头,倏然碰地,白皙肌理与杂草泥泞相触,声音顿挫有力:“岁枯荣来日定会结草环衔,报答诸位大恩!”
身侧人反应也很快,紧跟着道:“风又生亦谨记恩情,来日结草环衔,报答诸位!”
寄竹观珠是奚氏为她们取得名,今日之后,她们将抛去过往的所有,重新开始新生。
应载雪四人自然不可能受下这一礼,纷纷侧身。
“二人这是何故?我先前说过,我们之间并无区别。”伸手扶起二人,少年声音很是清浅柔和。她觉得岁枯荣风又生这两名字取得极好,就如同这两位道友一般顽强向上,是个好兆头。
将邪修的东西都分干净后,应载雪六人也并未在这久留,各自道别离去。
岁枯荣风又生二人深深凝望眼前四人,千恩万谢哽在喉间,转身朝远方而去。
宁德伫立原地,遥送二人远去的身影,一时怅然难解。她不知二人会去哪,也不知日后能否再逢,可岁、风而人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较之应道友二人,犹甚三分。
以往,她只见识过垂死修士的无力挣扎,而今却是第一次知道何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天穹澄澈若海,云团叠絮,应载雪四人也沿着来时路,一路返回如丹城。
飞至一半,言通玄倏尔叹息。
应载雪稍一思索,便知其所为何事,不由笑道:“我都未急,通玄倒是比我还烦闷。”
言通玄默然看她。
怎会不急呢?这么多天过去,那郁影都不知道跑到哪了?若是跑出二十里地,应载雪的灵符怕是追寻不上…
应载雪此时倒是看得开:“通玄莫不是忘了?我们还有几张你弄来的舆图。”
那日茶馆之后,言通玄又凭借着出色的社交能力,交易来了三张舆图。只是这三张舆图都不如第一张,只有第一张绘制得是如丹城至平生关路线。其余三张都只是简单绘制了下如丹城附近地貌。
唯一的用处就是拿来与第一张图作比对,增加第一张的可信度。
应载雪不说这个还好,一提起这个,言通玄想要叹气的心更重了:“这几张舆图都有些年头了,这么长时间过去,安知上面的标记还在否?”
劳生界地势变化莫测,仅短短半天的时间,舆图中绘制的高山就有可能变成河流大江。更别说那些随时有可能会被灵兽冲垮的城镇,谁知道她们按照舆图上所行,还能不能找到上面的城镇。
听明白身后人的苦恼,应载雪反倒相劝:“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既已走到这一步,不如顺其自然,谨慎想好下一步如何走便是。”
“再言,当日就算没有通玄在,我也会选择留下来。既无论怎样都是这般选择,又何必再为自己徒增苦恼呢?”
言通玄噤声,她以为应载雪是在说自己那日“无论哪种选择都支持”的言论。怕自己会因此心生愧意,才如此言辞。
但只有应载雪知道,她说的是那晚醉酒后的对话。她不知道醉酒后的言通玄有无料到今日二人遭遇。但她知道,无论有没有那晚的对话,她都会留下来救人。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引用自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百度)
……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引用自《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大致意思为:狂风不会持续一早晨,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谁造成的这样呢?是天地。天地的风雨都不能持久,更何况人的急躁情绪呢?这句话通过自然现象比喻,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急躁,要顺应自然的节奏。(夸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枯荣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