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 第101章 第 101 章

做丫鬟这行最忌讳爱上少爷 第101章 第 101 章

作者:范香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22:18:24 来源:文学城

“曲水镇赵家,临县玉溪王家,郑家,还有青州通判大人家的千金......呵,有意思,请了一堆高门大户,却又搭上谢家这两个丫头,莫非这位崔小姐是想学古人礼贤下士,博个美名?”

暮色刚漫过墙头,正院里的灯笼便亮了。

细碎的光透过纸罩漏出来,和未褪尽的天光缠在一起,把屋子里的人影映得半明半暗。

萧兰娘执笔站在书案前,她面前的宣纸上画着荷塘一角,其中五柄荷叶亭亭如盖。

然而此时笔触下的荷花却呈现出一种异常艳丽浓郁的红色,在昏黄烛灯下显得越发刺目怪异。

被派去崔家的两个丫鬟立在下首,已将今日宴上详情一一回禀给萧兰娘。

当听到崔家请的人,萧兰娘并不觉得意外,毕竟崔夫人之前还未病重时,那几家便是崔氏往来最多的人家。可与此同时,便更显得崔家请了谢家有些突兀。

若说谢渊是走了好运道攀上崔县令,可那绝大部分也是因为谢家的财力,怎么这位从汴京来的崔小姐,竟与崔夫人之前的做派不同?要知道崔夫人先前,可对自己并不热络......

萧兰娘放下手中画笔,转身看向下首垂着头的两个丫鬟,沉如静潭的眼中藏着让人捉摸不定的意味。

“你们今日去崔家,可有被人为难?”

两个丫鬟闻言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后回道:“崔小姐为人随和,且待客十分周到,并无为难。而且……”丫鬟细细回想,有些犹豫。

“说下去。”萧兰娘的声音平静无波,目光却如细针般落在回话的丫鬟身上。

“奴婢觉得,崔小姐好像......挺喜欢六小姐的,不像是让两位小姐去当陪衬的模样。今日宴上来的客人,大多与崔小姐年纪相当,六小姐年纪最小,又正是心性跳脱贪玩的时候,虽然老夫人走前对两位小姐言辞告诫过,但奴婢怕六小姐在宴上闹出事来,刚到那会儿便将人看紧了些。”

丫鬟觉得自己只是在遵循少夫人和老夫人的嘱咐,毕竟谢婉云只是个半大孩子,平时又古灵精怪的,去到这种场合,得看严些才能放心,免得闹出什么笑话。

所以谢婉云一到地方就跟个提线木偶似的,走路要被人提醒,吃东西要被人看着,甚至连话也不能多说,否则丫鬟就会搬出谢老夫人的话来压制她。

谢婉云虽然顽皮,可她也知道上门做客的分寸,加上本就对这个不苟言笑的祖母有些犯怵,丫鬟还时不时恐吓她几句,没一会儿人就闷闷不乐起来。

“也不知崔小姐是如何察觉的,随后便将六小姐喊到身边,还使唤底下人不让奴婢近前。奴婢远远瞧着,崔小姐不顾身份,竟陪六小姐玩了好几回胡敲,随后又送了六小姐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风筝,两人年岁相差近一倍,临走时竟拉着手依依惜别,很是亲近。”

丫鬟又说起谢婉贞因太过腼腆,且是席间唯一的商户出身,难免有人说话会不客气。可见崔若茀对谢婉贞多有维护,也不敢再阴阳怪气的了。

萧兰娘静静听着,眸底沉凝,脑中的思量正翻来覆去,她直觉自己好似错过了些什么,可随着门外隐隐传来声声急切雀跃的呼唤,她波澜不惊的面容随即挂上了丝柔软笑意,房中的压抑也随之消散。

“母亲——”

“母亲,孩儿回来了!”

谢集英与萧兰娘前段时日的争吵吓坏了谢朝,以至于他好长一段时日都不愿出门。

萧兰娘心疼坏了,每日将小儿带在身边宽慰,今日才让他回书塾去。

谢朝好了伤疤忘了疼,一下学便又溜到街上玩痛快了才肯回家。

谢集英之前一直忙着操心谢渊,也是有意冷一冷萧兰娘,这才对谢朝不管不顾。

如今谢渊住在书院,前院也没了之前人来人往的热闹,谢老夫人和谢集英要留他用饭,谢朝却还记着之前家里所有人围着谢渊转的场景,没一会儿便扭头往他母亲的院子跑,叫都叫不停。

他一进门便娇气地赖在萧兰娘怀中嘟囔:“他们只喜欢谢婉云和她哥哥,又不喜欢我,我才不要跟他们用饭呢,我回来陪母亲......”

萧兰娘指尖微僵,指腹按在谢朝柔软发顶,力道藏着不易察的紧绷。

她强压下眼底暗芒,喉间溢出温软笑意道:“胡说什么,你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不喜欢你?”

谢朝哼哼两声,瓮声瓮气地接着道:“我又没说错,我都听到了!曾祖母院里的人说,那人得了县令青睐,就连那位崔公子都隔三差五地送帖子来请他,简直比父亲当年还风光。今天谢婉云从崔家回来,抱着个顶威风的老虎风筝,说是崔小姐送的,喜欢得不得了。曾祖母说她既然得崔小姐喜欢,日后便要常与人家来玩走动。还说要留我用饭,结果曾祖母只顾着跟谢婉云说话......”

萧兰娘指尖微僵,按在谢朝发顶的力道不自觉地重了两分。

之前她被谢家求助崔氏一事差点气昏了头,还以为崔明远突然和谢渊往来,是谢家私下又做了什么,这才让这位眼高于顶的世家公子屈尊降贵。

而这位崔小姐一直住在汴京,是因为其母病重才来的太康,办个荷风宴结识几个朋友很正常。可即便谢家送了崔氏什么好处,也不至于让这兄妹俩同时抬举谢家,除非……

萧兰娘猛地抬头,脑中几个散落的线头仿佛瞬间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穿起。

除非他们图谋的,不是一时的钱财打点,而是更长远的——

人。

......

谢婉云吃得肚子溜圆,拿着她今日收到的老虎风筝,快活地从大房门里跑出来,就见谢濂和柳氏已在门外翘首以盼。

今日夫妻俩本想早早去谢老夫人院子里等女儿回来,可午时柳家那头突然让闲汉过来传话,说岳母曹氏不小心跌了一跤撞到头晕过去,夫妻俩顿时将女儿抛到九霄云外,提着心赶到岳家去了。

柳氏和谢濂在医馆守了大半日,等曹氏醒来后又跟着回柳家亲力亲为,端茶奉水地伺候,一日下来两人形容狼狈,一身脏污,出了柳家才想起女儿还没接走。

二人匆匆赶回到大房门口,都没来及收拾身上的脏污,所以不敢往谢老夫人跟前凑,只能差人进去跟谢老夫人告罪,再将谢婉云叫出来。

谢婉云兴冲冲往谢濂的方向扑去,却被一股又酸又臭的古怪味道给熏得后退大半步。

“爹,你是掉茅坑里了?咋这么臭啊......”

谢濂在外奔波了一日,本就一身臭汗,偏偏累得头眼昏花,临走时一个没站稳撞上了柳家人放在墙角,没来得及拿走的堆肥木桶,却担心女儿没将身上的狼藉收拾。

这会儿听到这小没良心的孩子嫌他,谢濂没好气道:“小姑娘家说话也不注意些,什么茅坑不茅坑的,这几日不是在你嫂子那儿学了几日规矩,怎么也不见成效,难道你今日去赴宴也是这般口无遮拦的?”

谢婉云捂着鼻子,笑嘻嘻地凑到柳氏身边,听母亲说外祖母摔伤了,她又急又慌,也顾不上嫌亲爹臭了,忙拉着两人追问起曹氏的状况。

“现下是没事了,明日再带你去看她,你可要乖乖的,不准去闹外祖母,可知道?”

谢婉云连连保证,又跟父母说起她今日去做客就乖得很,还得了好多好多礼物。

“这个老虎风筝崔姐姐说她是从汴京带来的,本来是想送给她的侄子,可因为太像真的,她的小侄子吓得直哭,不愿意要呢。我说我喜欢老虎,她就送给我了!”

谢婉云开始滔滔不绝地跟父母说起她今日见到的市面。

“崔姐姐家的院子有这么......大!人也好多,乌泱泱地,光是伺候她的丫鬟,都有四五个呢!她家还有个园子,可以打捶丸!”

“我一进去,差点看花了眼!”

“而且崔姐姐可温柔了,说话轻声细语地,长得还特别好看,像仙女一样!”

“崔姐姐家里好吃的特别多,好多我听都没听过!有一道莲房鱼包,说是用鳜鱼塞到莲蓬里蒸的,特别鲜特别好吃!放在莲花里端上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拿来摆设的,差点闹了笑话,好在我聪明,看到别人吃了才动筷!”

“哥哥最喜欢吃鱼了,我本来还想琢磨下做法,回来让杨妈妈试试看,谁知崔姐姐知道了,就叫来厨娘口述,她亲自写了做法给我,娘你瞧,她写得可仔细了,杨妈妈看了一定能做出来!”

谢婉云掏出腰间荷包里的纸条,只见上头秀气典雅的字迹写着那道莲房鱼包的做法,光是看着都能感觉到这字迹主人的蕙质兰心,更不提谢婉云还在滔滔不绝地夸奖这位崔小姐。

谢濂和柳氏闻言对视一眼,顿时大松了口气,听着这皮猴今日应该没闯祸。

至于其它的,夫妻俩只当孩子夸大其词,人家也就客气客气,哪里就像她说的那样,当她亲妹妹一般关怀备至了。

不过说到儿子,夫妻俩想起他跟东林那孩子也在书院住十来日了。

对于他读书这事,谢濂和柳氏向来郑重其事,绝不会拿旁的事情去打扰他。

所以即便担心谢婉云在宴席上得罪人,会给谢渊惹来什么麻烦,夫妻俩也没敢去书院打扰谢渊读书,只能拉着谢婉云耳提面命。

可他外祖母今日摔伤了,做小辈的不露面可说不过去,谢濂和柳氏当即决定明日就去书院叫人回来一趟,顺便也跟他说声婉云受邀去了县衙的事。

这可都要多亏了他,不然他们这一家子,哪里能收到县令家小姐的帖子!

谢濂夫妻俩听着女儿的童言稚语,感受到她今日的快活,既觉得骄傲,也十分想念好些日子不见的儿子。

而才在山里过了十几天清净日子的谢渊如何能想到,即便他不露面,崔家却已通过谢婉云将他打听地一干二净,甚至连家里父母和妹妹的脾性都摸得彻彻底底。

崔明远原先被谢渊接二连三下了几回面子,对此人颇有微词。

可却架不住崔若茀铁了心似的,瞧着竟真看上了这人,以至于后来他再想让她多相看几个青年才俊,崔若茀都死活不愿了。

崔明远隐隐有些后悔,却拿崔若茀没办法,只好去回禀父亲。

本来崔明远还以为会招来崔卯一顿骂,没成想听到谢渊的名字,崔卯却道:“谢家是商户不假,可这小子我看过,年纪轻轻沉稳得体,不比那些世家子弟差在哪儿。”

最重要的是,谢渊如今的授业恩师是陈相家里那位备受瞩目的侄子,若是将女儿嫁给谢渊,日后他们崔氏岂不是能在陈相面前露脸了?

崔卯没将这个打算告诉儿子,见他不敢给他母亲回话,崔卯便亲自去跟妻子解释。

崔夫人这段时日与崔卯闹翻了脸,见他寻了半天竟给女儿找了个商户,当场就气白了脸。

崔卯难得耐下性子与她解释,又情真意切地回忆了一番往昔。

崔夫人若不是对崔卯一往情深,后来也不会这样恨他怨他,可惜这对恩爱的少年夫妻已逐渐在争吵中消磨了对彼此的包容,崔夫人乍一听到崔卯肯服软,差点落下泪来。

崔卯在太康久居高位,向来只有别人捧着他,可他若肯放下身段哄一个人,即便是崔夫人也不是对手。

“你心疼阿蘅,恨我怨我,我都知道。”

“汴京世家子弟看着风光,内里龌龊多如牛毛,所以你才想将她嫁去岳家,希望她下半生能得岳家庇护,这我也知道!”

“可你也瞧见了,阿蘅看着性子柔顺,骨子却是个傲气的,越是逼她,她越是不愿!难不成你真想女儿后半生怨你吗?何况岳家远在寿州,日后你要让她没有兄弟照看扶持吗?你信不过我,也不信你这几个儿子?”

“谢渊虽出身商户,却是个有志气,肯上进的,连陈相的侄子都肯收他为学生,可见其品性才情绝非池中之物。眼下他缺的不过是个机会,咱们扶他一把,他感念阿蘅,日后必当倾尽所有护她周全。”

崔卯握着她的手,语气放柔了几分,“阿蘅是我唯一的女儿,我怎会委屈她?我看过谢渊几次,行事沉稳有度,待人谦和有礼,绝非趋炎附势之辈,你若不放心,只管让明远试他便是了。”

崔卯这一番话,句句敲在崔夫人心坎上。

她想起自己当初不听父母劝告,远嫁后不能再侍奉双亲,这才生了让崔若茀日后替她尽孝的小小私心,可与此同时,她也想起了女儿近日的沉默。

她究竟要如何做,才对这个亏欠太多的孩子是最好的?

她太放心不下了她了,她既怕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又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想着当初对她有求必应的父母,若是阿蘅能嫁给大哥家的老二,日后必会幸福美满。

可这孩子却不愿意。

崔夫人沉默了许久,久到崔卯几乎以为她又要断然拒绝时,她才疲惫地闭上眼,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你既如此说,我便再信你一回。”

她抽回被握住的手,语气恢复了平日里的清冷,“且让明远再去试试那谢渊的品性才学,还有他家里人的脾性。若他果真如你所说,是个端方君子,便......带来让我瞧瞧。”

她顿了顿,终究还是补了一句,带着一个母亲最后的坚持:“但有一点,需得阿蘅自己点头。若她不愿,此事休要再提。”

崔卯心下一定,知道这便是松口了,脸上却不露分毫,只郑重应道:“这是自然,女儿的终身,总要她自个儿情愿才好。”

然而,崔卯心中却清楚,以崔若茀那看似柔顺、实则一旦认准便九头牛也拉不回的性子,既然儿子已经将人选告知他,定是已经看出崔若茀的意思。

所以从谢婉云宴上收到崔若茀那张写着莲房鱼包做法的纸条起,崔家已将谢渊视为崔若茀的夫婿人选。

而谢老夫人也从当日崔家送谢婉云和谢婉贞回来的人那儿得知,崔小姐很喜欢谢家两位小姐,往后两家要常走动,这样意味不明的口风。

她心头狂跳,仿佛自己的猜测真得到了印证一般,却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惹来崔家不喜,只能叫来谢集英细细筹谋。

至于谢渊本人的意愿,从始至终都无人想过要问他一句。

毕竟自古婚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又是这种能跟士族结亲的大好事,有哪个傻子会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