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做鬼也要听八卦 > 第2章 柳忆有灵

做鬼也要听八卦 第2章 柳忆有灵

作者:妆上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6:54:53 来源:文学城

怎料,没过几日,柳夫人与陆临闲聊时,竟问了一句:“你家中,是不是还有个妹妹?”

陆临冷不丁被这么一问,手里的茶盏晃了晃,差点溅出来。

他强压着慌:“回夫人,是……家中是有个妹妹,只是不知夫人如何知晓?”

柳夫人似笑非笑:“我昨日又梦到忆儿了,他说你家中有个妹妹,想让我把你妹妹接过来,让你们姐妹作伴。”

陆临傻了好半天,才回应:“夫人美意,只是舍妹性子怯懦,没见过世面,怕是粗笨得很,入不了府,也扰了夫人清净。”

“这是什么话?”柳夫人摆手,“忆儿既已开口,便是认了你们姐妹。左右你这院子空着,接她过来,你那也热闹些,忆儿在天有灵,瞧着也欢喜。”

她顿了顿,又添了句:“你放心,接来府中,我自会让人好生照看,不会让她做粗活。就当是……给忆儿多添个伴罢了。”

话已说到这份上,陆临哪敢说“不”。

他垂着头,声音发紧:“……全凭夫人做主。”

柳夫人满意点头:“过两日,我就派人去接,你安心等着便是。”

“……是。”

天色渐晚,陆临才回屋。

他看着桌上的牌位,心里莫名升起一股怒意,快步冲过去:“柳忆,你什么意思?”

陆临眼眶渐渐红了。

他要的是熬过灾情,带着妹妹远走高飞,而不是把妹妹也拖进这阴森的牢笼。

“我知道你要什么,”陆临声音发颤,“我守着你的院子,替你上香,陪你‘说话’,扮你那见不得光的鬼妻,还不够吗?”

“你为何要扯上音儿?她才十五,从未害过人,连像样的饭都没吃过几顿,你凭什么把她拉进这泥潭?!”

牌位前的香燃得稳,烟丝直直往上飘,没半点异动。

陆临重重喘了口气:“柳忆,算我求你——别再托梦了,别再让夫人打音儿的主意了。”

“我知道,你死得早,从小被夫人护着,没吃过苦。可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这般,生在富贵窝,连死后都有人捧着。”

“我和音儿,只想活着,只想熬过这灾年,去江南吃口饱饭,没碍着你什么,你别缠我们……”

说到最后,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喉间的哽咽压不住,连带着眼眶都热了。

他后退半步,忽然觉得可笑——他竟对着一块木头,说了这么多掏心掏肺的话。

沉默许久,陆临再次开口:“罢了,说这些你也听不见。”

他抬手抹了把眼尾:“你若真有灵,就托梦给夫人,让她别接音儿进府。否则……就算是被夫人打死,我明晚也要从这鬼地方逃出去。”

说完,他没再看那牌位一眼,转身走到床边,和衣躺下,连被子都懒得拉。

这一夜,没有琴声,没有脚步声,只有风声。

迷迷糊糊间,他沉沉睡去。

梦里,是灾年前的好日子,他在山上打猎,陆音坐在溪边,捧着刚摘的野果,笑得天真烂漫。

可忽然,溪水涨了,水花卷着红绸涌过来,缠住了陆音的脚,把人往水里拖。

陆临伸手去抓,抓到的却是一件冰冷的嫁衣——是他拜堂时穿的那件。

他抬头一看,面前竟是柳忆的牌位,上面的字渗着血,模糊成了「留」字。

“音儿!”

陆临猛地坐起身,额角全是冷汗,胸口剧烈起伏。

窗外天已亮,他缓了好一会儿,才定下心神,转头看向桌案——那三炷香都已燃尽。

陆临踉跄地下床,点燃三炷香,拜了拜:“柳忆,算我求你,梦里的事别当真。我就这一个妹妹,你若真要留人,留我便好,千万别动她。”

香火重新燃起,烟丝袅袅,却压不住心头的慌。

「留」……柳忆是想留他,还是想留音儿?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按了下去。

他宁愿相信是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不愿相信一个死了十年的人,真能隔着阴阳,左右活人的命运。

可柳夫人接二连三的“托梦”,又怎么解释?

心正乱着,门就被敲响了:“少夫人,您起身了嘛?夫人说今日天气好,让您陪她去花园逛逛。”

陆临回神,应了声“好”,便匆匆换了身素净衣裳。

开门时,婆子脸上堆着笑:“少夫人今日气色瞧着好,许是昨夜大少爷又在梦里护着您了。”

陆临扯了扯嘴角,没接话。

柳府的花园大得惊人,假山叠翠,流水潺潺,亭台楼阁错落其间,像幅精致的画。

柳夫人坐在亭子里,见他过来,招了招手:“过来坐。”

陆临依言坐下,双手规矩地放在膝上。

柳夫人望着池子里的荷花,忽然叹了口气:“忆儿要是还在,今年该二十八了。”

陆临微微一怔——这么算来,柳忆竟是十八岁那年没的?

“不过啊,”柳夫人话锋一转,转头看向他,眼里带着笑意,“自你进府,忆儿托了好几回梦,可见是真喜欢你。”

陆临垂着眼,抿了抿唇,没应声——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一个“死人”的“喜欢”。

柳夫人也没指望他搭腔:“忆儿小的时候,身子弱,吹不得风,见不得凉,连跑两步都要喘。府里上下,就属他最金贵。”

她顿了顿,眼底泛起一层水光:“可偏是这么金贵的孩子,十八岁那年,一场急病,说没就没了。”

陆临抬眼,恰好撞见柳夫人眼角的泪,心里莫名有些发堵。

他本是为了粮食来的冒牌货,此刻听着柳夫人掏心的话,竟有些心虚——他骗了一个满心都是亡子的母亲。

正想着,忽听一阵脚步声传来,转头便见二少爷提着个食盒,缓步走了过来。

他穿了件月白长衫,墨发松松束着,走到亭外,微微躬身:“母亲,大嫂。”

柳夫人见是他,神色冷了些:“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二少爷抬眸,目光掠过陆临,又很快移开。

“听闻母亲今早来花园散心,厨房新做了些冰镇绿豆沙,想着天热,给母亲送些来解暑。”

柳夫人点了点头:“嗯,有心了。”

她没再说话,亭内一时静了下来。

二少爷迟疑片刻,缓缓将食盒放到桌上。

陆临偷偷抬眼,瞥见他的侧脸——肤色白皙,眉骨清隽,下颌线利落,周身透着股疏离。

这气质,和画像上的柳忆差得太多了。

一个像养在温室里的花,柔软易碎;一个像生在崖边的竹,清冷又有韧劲。

陆临正看得出神,柳夫人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柳商,你大哥既已说听腻了琴,往后这花园的亭子,你也少来。”

柳商掀盒盖的手一顿,指尖泛了白,却还是低眉应道:“是,母亲。”

柳夫人没再看他,转头对陆临笑道:“这绿豆沙凉,你也尝尝,解暑。”

陆临扯了扯嘴角:“谢夫人。”

柳夫人舀了一勺,慢慢吃着,忽然提起:“说起来,忆儿昨夜又给我托梦了。”

陆临握勺的手紧了紧,抬头看向她。

柳夫人叹气:“这孩子,前儿还说要接你妹妹进府,昨儿却变了卦,说要是把你妹妹接来,你就没心思陪他说话了,不让我去接。”

陆临眨眨眼,傻了。

好半晌,他才缓过神来——柳忆“托梦改了口”?

这怎么可能?难不成昨夜他对着牌位的哭诉,那死了十年的人真听见了?

柳夫人自顾自絮叨:“还是忆儿心细,知道顾着你。既然他发了话不让接,那便不接了,省得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陆临喉结滚了滚,勉强挤出个笑容:“……是少爷体恤。”

话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荒唐——他竟对着一个死了十年的人,说“体恤”。

柳夫人满意点头,忽然看向柳商:“既然东西送到了,你便先回去吧,我和你大嫂说说话。”

“是。”柳商微微躬身,转身时,飞快扫了陆临一眼,才缓步离开。

而这一眼,恰好被柳夫人收入眼底。

他看着柳商的背影,轻嗤一声,转头看向陆临:“你别学他,一肚子的心思,藏都藏不住。忆儿单纯,就喜欢你这老实模样。”

陆临抿着唇,顺着她的话点头。

柳夫人突然问:“对了,说起来,你入府也有些日子了,忆儿的院子住得还习惯?”

陆临心头一跳,抬眼道:“回夫人,习惯的,院子清净,挺好。”

柳夫人摇着头:“清净是清净,就是太冷清了。忆儿从前最怕冷,夜里总爱踢被子,我每晚都要起来给他掖好几回……”

她声音突然压低:“……你夜里陪他,可曾听见什么动静?”

陆临沉吟片刻:“……不曾,夜里很安静。”

柳夫人“哦”了一声,眼神里闪过点失望,又很快掩了过去,只淡淡道:“也是,忆儿性子软,就是有动静,也舍不得扰你。”

陆临:“……”

两人又坐了会儿,柳夫人没再提柳忆,也没提柳商,只捡些府里的琐事絮叨。

偶尔又扯到外头的事,说起今年秋闱,哪家公子高中了状元,哪家小姐又许了好人家。

末了,她像是随口一提,竟说到了宫里:“听说今年秋猎,皇上要带百官去围场,要是忆儿还在……”

话说一半,便没了下文。

陆临不太懂这些朝堂贵胄的事,只隐约知道,皇宫禁地,天子威严,那样的场合,从不是寻常人能沾边的。

他猜不透柳夫人这话的意思,是单纯念子心切,还是话里藏着别的机锋,意有所指?

毕竟柳家虽富裕,终究只是地方商贾,与“朝堂”“皇家”隔着十万八千里,实在没必要提这一嘴。

傍晚时分,陆临用过膳,坐在窗边翻书——是柳忆生前的旧物,纸页都泛了黄。

他本以为里面是些诗词经书,翻开才觉意外,书中内容竟全是些市井八卦。

什么「西街王掌柜的小妾与账房私相授受,被捉奸在床」。

什么「城南李小姐抛绣球招亲,结果砸中了个瘸腿货郎」。

连「城东张府的大黄狗,偷了隔壁的老母鸡,还咬伤了三个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都被记在里面。

末了,还添一句歪歪扭扭的批注:「此狗甚勇,比舅舅家的狼狗凶多了」。

陆临看得失笑——这哪是什么养在温室里的娇花,分明是个憋在深宅里,连外头狗打架都觉得有趣的少年郎。

书页翻到最后一张,上面只写了短短一句:「今日舅舅来了,说要带我去京城见见世面。我缠了娘好几天,她总算点头答应了。」

句子戛然而止,像是写到一半,便被什么事打断,再没下文。

陆临看了看旁边标注的日期——约莫是柳忆十一、二岁时写的。

后面的纸页是空白的,没有一个字,想来是真去了京城,便没再续写这本《八卦录》了。

陆临合上书,刚要放回桌案,书页间忽然滑落一张纸笺。

捡起来展开,是幅稚嫩的画——几笔勾勒出的城门,歪歪扭扭写着「京城」两个字。

城门下画了两个小人,一个人标注「舅舅」,另一个写的是「我」。

两个小人手拉手,朝着城门里走,城门内还画了个圈,圈里写着「好多好多人」。

画的右下角,标注着日期,比最后那句日记晚了五天。

陆临盯着画看了半晌,忽然想起柳夫人说的话——柳忆是十八岁那年,一场急病没的。

从十一、二岁去了京城,到十八岁病逝,这中间的六、七年,在那本《八卦录》里,竟是一片空白。

是在京城过得不开心,没什么可记的?

还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再也没能拿起笔,记下那些鲜活的市井小事?

又或是,长大了,觉得再把那些鸡毛蒜皮写在纸上,是件幼稚可笑的事?

陆临将纸笺夹回书里,下意识看向墙上的画像。

画中人眉眼温顺,嘴角噙着浅淡的笑,周身是化不开的温和。

从满心欢喜奔赴京城,到六七年的空白,再到十八岁病逝,这中间的柳忆,到底经历了什么?

正想着,就听见窗外,传来两个婆子的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方才夫人叫二少爷去正院,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还罚他跪祠堂!”

“啊?这是为啥呀?二少爷今儿没犯啥错吧?”

“谁清楚呢……听说,是二少爷不安分,跟少夫人眉来眼去的,连自己的大嫂都敢肖想!”

陆临愣住了——眉来眼去?他与柳商,统共没说过三句话,何来“肖想”一说?

难道,就因为今天在花园里,柳商看了他两眼?

“……夫人也是护短,少夫人是给大少爷冲喜的,金贵着呢,哪容得二少爷惦记?”

“可不是嘛!再说二少爷是庶出,在府里本就没什么地位,这下好了,罚跪祠堂,往后更抬不起头了……”

“嘘!小声点,仔细被人听见!”

两人说着,匆匆往远处走了。

这时,身后传来一声“哗啦”——是书页翻动的声音。

陆临猛地回头,屋内空荡荡的,只有那本《八卦录》还摊在桌上。

方才那张纸笺,不知何时竟滑了出来,落在地上。

风?

他明明关紧了窗户,哪来的风?

陆临蹙着眉,捡起纸笺。

他刚要把纸笺重新夹回去,目光却突然顿住——画中「我」的小人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浅浅的墨痕。

那墨痕很淡,细细长长的,恰好落在小人的手边,像是……在牵着谁。

陆临揉了揉眼睛,再定睛去看——那道墨痕还在,不是错觉。

他明明记得,方才看的时候,画里只有“舅舅”和“我”两个小人,手里没有这道墨痕!

陆临喉结滚了滚,下意识抬头望向墙上的画像。

“是你……”他声音发紧,盯着画像,“是你画的?”

屋内静得可怕,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

画像不会说话,牌位也不会。

门外传来叩门声,是送热水的婆子:“少夫人,该洗漱了。”

陆临猛地回神,把纸笺夹进书里:“……进来吧。”

婆子端着铜盆走进来:“少夫人,夜里天凉,您早些歇息。”

陆临“嗯”了一声,忽然问:“你在柳府多久了?”

婆子笑道:“回少夫人,老奴在府里待了二十多年了,从大少爷小时候,就跟着伺候。”

“那你可知,大少爷十八岁那年,得的是什么病?”陆临追问。

婆子的笑僵了:“这……老奴也不清楚,只记得那年,大少爷突然就病了,请了好多大夫,连京里的御医都请来了,就是没瞧好……”

“御医都请来了?”陆临惊住了。

柳家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把京里的御医都请来吧?

除非……柳忆在京城的那六七年,并非只是“见见世面”那么简单。

婆子这才察觉失言:“是……是老奴多嘴了,这些都是府里的旧事,老奴记不清了。”

说完,不等陆临回应,便匆匆退了下去。

屋内又恢复了寂静。

陆临坐在镜前,望着镜中一身素裙、挽着发髻的倒影。

自他进府,他就一直这副装扮,有时候夜里醒来,都快忘了自己是个男人。

柳忆的过往,柳商的委屈,柳夫人的反常……这些像一团乱麻,缠得他心烦。

可转念一想,这些与他何干?

他本就不是柳府的人,更不是什么“少夫人”。

他只是个为了三十石粮食、男扮女装的冒牌货。

等凑够了粮食,等灾情稍缓,他便带着音儿远走江南,柳府的是是非非,与他再无半分牵扯。

翌日卯时,陆临照例去祠堂上香。

天刚亮,祠堂里只点着两盏长明灯,光线昏暗。

陆临刚进门,就见供桌前跪着一人。

是柳商——他昨夜被罚跪祠堂,竟跪了整整一夜?

陆临迟疑片刻,随后若无其事地走进去,取了三炷香点燃。

他刚要俯身插香,就听身后传来一声咳嗽。

陆临手一顿,没回头,径直将香插进香炉,对着牌位行礼:“少爷安好。”

行完礼,转身时,柳商已缓缓起身:“大嫂。”

他扶着供桌边缘,动作有些僵硬,想来是跪了一夜,腿已麻了。

陆临颔首,没打算多言。

柳夫人既说他们“眉来眼去”,他此刻多说一句,都可能被人抓住把柄。

牵连自己事小,耽误给妹妹凑粮食事大。

他侧身想走,柳商却忽然上前一步,挡住了去路。

“昨日之事,”柳商垂眸,声音压得极低,“是母亲误会了,我并未……”

“二少爷不必解释,”陆临打断,语气冷淡,“府中之事,与我无关,我只守好少爷的院子,尽好本分便够了。”

柳商动作一僵,愣了片刻,才侧身让开:“是我唐突了。”

陆临没再看他,快步走出祠堂。

刚到门口,就见柳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站在廊下,似在特意等他。

“少夫人,夫人请您去一趟,说有要事商议。”

陆临心头一紧——柳夫人又要做什么?

是为了昨日“眉来眼去”的事,还是又梦到柳忆了?

他跟着丫鬟往正院走,一路上,下人们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异样,有好奇,有敬畏,还有几分探究。

想来,“二少爷肖想大嫂,被罚跪祠堂”的事,也已经传遍了。

刚进正院,就见柳夫人在廊下急得团团转。

看见陆临,她急忙迎上来:“儿媳!你可算来了!昨夜……昨夜忆儿又进我梦里了!这次他不跟我笑了,还跟我发脾气,说我为什么要罚柳商!”

“你说他这孩子在想什么啊?我罚柳商,还不是为了他!他不在跟前,我这个做娘的,不得替他看好媳妇,防着那些不三不四的心思?”

“可他倒好,不仅不领情,还怪我,说我要是再为难柳商,他就再也不来看我了!你说说,这可怎么办啊?”

陆临傻了好一会儿,张了张嘴,刚要说话,柳夫人又说:“好儿媳,你帮我劝劝他,好不好?自你进府,他托的梦都带着笑。”

“你回去跟他好好说说,就说娘知道错了,再也不罚柳商了,让他别生气,还来梦里看我,好不好?”

“忆儿喜欢你,他肯定听你的。你告诉他,娘不是故意的,娘只是怕他受委屈,怕有人抢他的媳妇,怕他在那边孤零零的……”

陆临眨了眨眼,喉间发涩,缓缓点了头:“……好,夫人,我知道了。我回去就跟少爷说,让他别气了,也别生您的气。”

柳夫人一听这话,紧绷的身子瞬间松了些:“你一定要好好说,语气软些,忆儿吃软不吃硬的。”

“……是。”

柳夫人这才彻底放下心,补充道:“这事你若办得妥帖,我就准你出府,回家看看你妹妹。”

陆临眼睛瞬间亮了:“好!多谢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