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坐等我家夫郎上岸 > 第22章 在山野22

坐等我家夫郎上岸 第22章 在山野22

作者:和以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4:54:52 来源:文学城

“丧尽天良的畜生!”

柳二苗气愤不已,以掌击几案,桌上茶碗震动洒出不少茶水,可见其气狠而力大。

万沅沅在旁搂着孩子们安慰,听林北押着老婆婆讲完来龙去脉,整个人都是懵的。

妇人夫郎生产,本是鬼门关前走一遭。

姓吴的不仔细侍候,反花大价钱买通接生婆去害命!

向前未曾听闻他夫妇二人有嫌隙仇怨啊。

何至于此!

不对,王文泉不是吴家隔壁王夫郎牵线相看的么,吴煦阿娘骂奸夫淫夫,这是早有首尾了?

他问老婆婆,来了村里几次,该见过吴家续弦,是不是当年抱走她孙子的夫郎。

老婆婆点头,是他。

现在想来,他昔日应是故意涂黄了脸,又戴着布巾裹脸,问就是长了痘子不便见人。

虽刻意隐藏,但眉眼、说话口气都像,差不离了。

冷静下来分析一通,便大致猜出来真相。

吴煦阿娘孕中不查,吴勇跟王文泉搞到了一处,她发现后一时情急早产,怕是说了什么等孩子生下饶不了他俩,要把人浸猪笼之类的话,那对奸夫□□一合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可老婆婆说,吴家提前数月就花了比寻常高的价钱把她定下接生。

莫不是早生谋害之心?

此处可疑,还要再探查思量。

再说这老妇,原以为照顾吴煦他们生意,是个和善的,没想到心这么狠!又狠的不够干脆,害人害己。

一连串的事情砸下来,绕得他头疼。

他又想,王夫郎是个好的,应该是好的。

得找人过来问问。

报官定是要报的,先把相关人喊到一处,把事情理顺了,请个状师,弄个章程出来。

柳二苗拍板,“今儿先这样,林北,你带这老妇回庄子让张管事好生看起来,我明日跑一趟县里找个靠得住的状师。”

牵扯上命案,还是去一趟县里,请个好状师,再县衙打点一下。

他们东山村在亓镇之下。亓镇地处县城隔壁,属交通要道,近些年更是商贸繁荣,是堪比县城的大镇。一般事务由县丞代管。

但这桩官司牵扯上人命,县丞职权不够,便是去镇衙,也会移交上一级衙门。

林家生意做得大,往前铺子也有过纠纷和官司,但没处理应对过那么大的官司。

跑一趟县里,他好有个底。

此外,他再把报官后可能的后果一一跟吴煦分析讲明,最后确认一遍,他是否真的决定报官。

开弓没有回头箭。

别的暂不论,他若报官,无论结果如何,不孝名声是定要背上了。

吴煦很肯定,“要报官的,杀人了……是杀人啊……”

他接受过二十一世纪法制教育,虽然熊,也不过是打架闹事逃课,犯法的事想都不敢想的,法网恢恢,总该要付出代价的。

柳玉瓷眼泡又红又肿,哭了好几回,想到煦哥哥可怜要哭,想到他阿娘命薄要哭,想到老婆婆居然这么坏觉得真心错付又哭,现下眼眶仍水汪汪的。

他一路回来都紧紧牵着吴煦和张荞的小手。

吴煦难得的不再缺心少肺,始终闷不吭声,想到曾跟杀人犯叫板就一阵后怕和恶寒。

张荞一时不知该安慰谁,眼睛亦红红的。

三人互相依偎着,靠在万沅沅身上汲取力量。

万沅沅让荞哥儿和阿煦今夜睡柳家,他夕食煮点安神汤,给他们压压惊。

其他五个孩子脸色也不好,个个似蔫了的鹌鹑,都吃了再回。

又问二苗,“用完饭我把王夫郎找来问问。再有村里出了大事,要不要知会里正一声?”

想到里正,柳二苗沉默片刻有些担心,“就怕里正不同意报官,吴家出了命案,整村的名声都要受累,唉。”

“若是不提,报了官,官差拿人仍要知道的。”到那时,里正心里有了膈应,往后日子就过不顺畅了。

“我们先把事理顺再谈吧。”

晚间大柱和狗子走了一趟王夫郎家。

怕遇上吴家人,没让吴煦过去,他俩自告奋勇为小伙伴分忧。

王夫郎到了柳家屋里,万沅沅没请他坐,直截了当问他为什么介绍王文泉给吴勇。

王夫郎被问懵了,“啊……万家哥哥,我不知王文泉是个刻薄的,真不知,我是想着阿煦刚出生,吴勇求到我面前说想讨个续弦照顾孩子,王文泉是我娘家远亲,两边一说和就成了。我也后悔,寻了这么个人,苦了孩子。”

他以为柳家是为吴煦这么多年受的欺凌撑腰。说了那么桩亲,他良心也难安,而今吴煦也算得遇贵人啦,他高兴。

把积攒数年的惭愧牢骚一吐为快。

岂知,万沅沅安静等他说完,给他炸了个大雷,告诉他王文泉与吴勇早就勾搭上了,是利用他过个明路。

不止勾搭上了,还恶向胆边生,害人性命!

“天杀的黑心肝的东西!”

“丧良心,真是丧良心呐!我命苦的大妹子喂!”

吴煦亲娘仁善,脾气好,待人大方,左邻右舍相处皆不错。王夫郎乍一晓得她是被谋害的,伤心落泪,心中悔意更甚。

“我怎么就着了他们的道,给阿煦招了个祸害当继小爹呢!”

他要给吴煦磕头认错,吴煦哪里肯,忙躲万叔么身后。

既是无心,好心办坏事,万沅沅一改冷脸,客气请他落座,喝些茶点缓缓。

王文泉表示若是报官,他也愿意作证,定要为大妹子和吴煦讨回公道。

*

第二日,柳二苗驾庄里的马车赶去县里,邀常来常往的县衙师爷喝了顿酒,酒席上倾吐一番吴煦遭遇,师爷是个玲珑人,当即推荐了县里有名的讼师金大状。

金大状常为穷苦人奔走,只象征性收一点酬金,在百姓之间很有口碑。

他随柳二苗回了十里庄园。柳家周围人多嘴杂,还是庄子里谈话方便。

魏夫子亦在。

事关重大,学堂那边由柳玉瓷和张荞领着余下孩子背书、练大字。他带着吴煦在这边。

师者为父也。

除了吴勇,他没有长辈做主,柳家到底不是正经长辈,上了公堂,魏夫子更名正言顺些。

金大状听闻吴煦在读蒙学,道是状告亲父不妥,“我朝极重孝道,无论吴勇是否犯罪,子告父,先受二十大板,再背一世污名,不值当。”

此前没人跟吴煦说过要打板子,“啊,要打板子?可是,孝道的话,为娘亲讨公道就不算孝顺吗?”

自是不算,出嫁从夫,女子哥儿地位如何与汉子相比。

万沅沅事先也没想到这点,“那不行,光是二十大板,阿煦身子骨哪受得住。”

金大状建议他们,魏夫子若同意,可代学生首告。

魏夫子有秀才功名,见官不跪,他们占理,县令多少会卖点面子。虽以夫子身份出面状告吴父有些牵强,可吴煦外家无人,也说得过去。

魏夫子心善,怜惜学生遭遇,果断同意,“也好,便由为师首告罢。”

万沅沅叹一声,此番过后,魏夫子在村里怕是要遭拎不清的人记恨,小学堂亦前路未卜,不知会是何境遇。

老妇听他们议论,自知罪孽深重,想要弥补一二,“若我自去县衙自首呢?那就妨碍不了吴煦名声了吧?出了命案,官府总不能不查,且我不是你们东山村的,我要自首你们里正也拦不住我,怨不了你们。”

如此更好!

“只是人命官司,堂前敲鼓,无故指认他人害命,一概先打十板,你可受得住?”

“受得住受得住,没关系,我该得的。”

故此,金大状便作为老妇的讼师,替她草拟一份自告状纸。

几人商定好对策,隔日一早便去了县里。

走前,万沅沅去里正家知会一声。

里正见他们报官心意已决,又是接生婆自告,不好再说什么。

众人走后,他抽着水烟,唉声叹气。

给吴家通风报信定不可能,吴煦那孩子实在命苦,可往后村里名声……唉,恐怕好人家都不肯嫁到村里或娶村里哥儿女娘了。

愁啊。

怎么出了这么个不是人的东西!

另一边,柳家一行人直奔县衙。

瑀朝告状流程一般是写状纸,递交给衙门门房,请门房转交师爷,师爷会依据事情轻重缓急,挑拣重案要案呈报县令,择期升堂。

若是民事类纠纷,会有师爷先行调解,双方接受便算事了,不必过堂。调解不成,就要等师爷排案子,等县令发话再进行审理。

若是刑事类案件,又不愿按上述流程慢慢等的,便可去敲衙门前的堂鼓,击鼓会引起周遭百姓注意,稍后有衙役接过状纸直接递给县官,由县官决定是否立即升堂办案,或择日再审。

但是,击鼓鸣冤者,不管状告何人,所谓何事,需先受十大板。

子告父,则二十。

他们选择直接去击鼓,不能等吴勇和王文泉反应过来跑路。

金大状陪同老妇拿着状纸在衙门口击鼓鸣冤。

其余人站在人堆里,暂未上前。

鼓声一传数十里,很快就有民众聚集起来。

人群里有跟金大状相熟的,有受过其恩讨回公道的,还跟他打趣:“金大状,又为咱老百姓请命来啦?这回又是什么案子?”

金大状笑而不答,只说让他们等着升堂旁听。

前日柳二苗跟师爷打过招呼,是以,衙役将状纸递进去,不多时便来传讯,县令大人准备升堂啦。

击鼓鸣冤,须公开审理,故堂外站满了围观群众。

老妇挨完十板子,身上血呼啦擦的,开口便是自告,全场惊呼声一片。

她将往事娓娓道来,又哭又悔,直指吴家汉子威逼她使了手段谋害自家媳妇性命。

县令听罢,问:“本案可有苦主在场?”

魏夫子领着吴煦步至堂前,让吴煦只管跪拜县令,不必开口。

他道自己乃孩子老师,替他将多年苛待委屈细细说给大人,其后又有柳家夫夫和王夫郎上前作证。

县令大人惊堂木一拍,命衙役速速去东山村拿人。

兰竺县民风淳朴,围观百姓都多少年没听见这种惊世骇俗、丧心病狂的命案了,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同情孩子自幼丧母,有人痛骂汉子灭绝人性,有人对老妇遭遇既怜又恨。

吴煦不知被全场气氛感染了情绪,还是原主没有散去的灵魂作怪,低泣不止,不多时,变成嚎啕大哭。

听者心痛,闻者垂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