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醉卧女王膝,焚火燃情 > 第2251章 新的危机警报

醉卧女王膝,焚火燃情 第2251章 新的危机警报

作者:卞宪为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19 05:28:47 来源:文学城

星域风云乱似麻,暗蚀侵扰起惊哗。

英雄仗剑平灾祸,血火征程映岁华。

家人们,今儿个咱不讲那三国水浒,也不说那西游封神,单表一位名叫林聃的奇男子!这林聃啊,本是个星际浪子,机甲玩得比耍杂技的还溜,星核之力使得比烧火棍还顺手。可偏生这日头底下,出了档子邪乎事儿——虚空盟让人给端了,暗蚀能量满天飞,南七星域的灵力浓度掉得比股价还快!更邪门的是,有人看见一口大铁锅,锅里炖的哪是肉?分明是战死强者的骨头!这锅是谁熬的?夜明!这夜明又是谁?且听我慢慢道来!

林聃一脚将虚空盟最后一块破电路板踢进废墟堆里,那鞋尖与地面摩擦,带起一溜火星子,恰似流星划过夜空。这地方啊,比那被抄家的耗子窝还干净,连只耗子影都没瞧见。那墙皮焦黑,恰似烤得糊透了的煎饼。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电线烧焦后的塑料味儿,闻多了,脑袋宛如被灌了半瓶过期汽水,嗡嗡直响。

他甩了甩手腕,星核之力在掌心滴溜溜地转了个圈,顺手就把地上残留的一缕暗蚀能量搓成了灰,犹如搓泥球一般轻松。

刚想喘口气儿,那腕表“嗡”地一震,红光乍现,就跟过年放的窜天猴似的,警报声更是直接往脑仁儿里钻,一声比一声急,犹如谁家催债的大喇叭贴在他耳朵边猛吹。

系统警报在神经接口中炸响,十七个区域的能量读数如退潮般暴跌,暗蚀波纹正以超越光速的效率吞噬着现实结构的根基。

跨位面通信链路中断,最后信号残留影像已上传。

林聃眉头一皱,抬手就调出了影像。画面是星际中转站的监控视角,里头灯火通明,飞船进进出出,一切看着都正常得很。可下一秒,所有光线就跟被谁拿尺子划歪了似的,镜头一抖,整个空间就像被人从中间拧了一把。紧接着,一道漩涡从虚空中裂开,可不是黑洞那种规规矩矩的吸法,而是歪歪扭扭地往外鼓,颜色是种说不出的暗紫,边缘还泛着死灰的光,恰似宇宙长了个烂疮,还一跳一跳地“喘气”。

三秒过后,画面黑了。

“顾渊。”林聃盯着那帧残影,声音压得低低的,“分析干扰源。”

空中光影一闪,顾渊的虚拟影像还没站稳就开了口:“定位需要时间,但这玩意儿……跟以前的干扰不一样。”他调出两道波形图,一条是锯齿状的杂波,标着“虚空盟常规干扰”;另一条则是平滑下沉的弧线,像心跳监测仪上最后那道缓缓拉直的线。

“不像是科技,也不纯是灵力。”顾渊眯着眼说,“倒有点像……某种呼吸。”

林聃瞳孔一缩。

呼吸?

他立马启动时契异能,回放最后一帧画面。就在影像消失前0.3秒,那漩涡中心闪过一道极细的纹路,像旧课本折角的痕迹,却隐隐构成一个符号:?。

他心头“咯噔”一跳。

这纹路他见过——不是在档案里,也不是战斗记录中,而是在某次穿越远古遗迹时,刻在一座石门背面的禁印上。当时他还不懂,只觉得那图案看着眼熟,如同小时候奶奶扇子上的太极图,但转着转着就让人头晕。

“顾渊,”他声音更沉了,“查‘烛龙’相关档案,所有未公开的实验记录,尤其是‘维度呼吸’相关的片段。”

“你怀疑是他?”顾渊影像闪了闪,“可上次交手后,他的意识应该已经散得连渣都不剩了。”

“散了的人,不会留下呼吸节奏。”林聃盯着那道纹,指节都发紧了,“这是提醒,还是……重启?”

警报还在响,一声接一声,像老式挂钟敲在刚愈合的伤口上。

他仿佛记起夜明那句“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现在看来,这故事不是连载,是套娃——你以为结局了,结果下一季片头曲刚响。

他深吸一口气,星核之力缓缓收回掌心,不再躁动,而是沉得像块压箱底的铸铁。

“准备机甲。”他说,“去惊蛰号。”

顾渊没问为什么。

他知道,林聃从不出错。

尤其是在风暴来之前,总能闻到第一缕雨味。

机甲库的闸门刚滑开一半,林聃就瞧见自己的“破晓”机甲正靠在角落,装甲上还沾着上一场战斗留下的黑灰,如似被抄家的耗子窝还干净。他几步跨过去,手掌按在启动区,指纹一扫,机甲“嗡”地睁了眼,关节发出一串清脆的咔哒声,像是伸了个懒腰。

“系统自检。”他跳进驾驶舱,安全带自动锁紧。

“能源:满载。武器:齐备。精神同步率:97.3%。”机械音报完,顿了顿,“检测到驾驶员心率偏高,建议进行三分钟深呼吸训练。”

“闭嘴。”林聃一脚踹在控制台上,“我又不是参加冥想大赛。”

机甲“哼”了一声,屏幕暗了下去,但林聃分明看见状态栏里冒了行小字:【建议赶紧炫个豆包压压惊,你这情绪波动都快赶上‘嘴硬王者’的直播现场了】。

“你再废话我把你系统刷成老年机。”他咬牙切齿地说。

机甲立刻就乖了。

顾渊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干扰源信号仍在扩散,最新数据显示,灵力流失速度加快,部分区域已出现空间褶皱。”

“空间褶皱?”林聃冷笑一声,“听着像我妈熨衣服时说的‘这布料皱得跟人生一样’。”

“但这次的褶皱……是活的。”顾渊语气变了,“监控捕捉到,某些区域的空间裂痕在自主蠕动,有如在呼吸。”

林聃猛地抬头。

呼吸。

又是呼吸。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村口老槐树下听的怪谈,说山里有条龙,睡着时天地安静,一喘气,山崩地裂。当时他笑得前仰后合,说这不就是个打呼噜的胖子?

现在想想,可能真不是胖子。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自言自语,“可要是风雨是条会呼吸的龙呢?彩虹怕是得先申请避难。”

“你打算怎么做?”顾渊问。

“还能咋办?”林聃启动推进系统,机甲双翼展开,能量刃在掌心嗡鸣,“见龙,打龙,打不过……就骂它扰民。”

破晓号冲出机库,化作一道金红流光刺入星空。

可就在跃迁前的最后一秒,林聃的腕表突然跳出一段加密数据包,来源未知,路径被层层抹除,仿佛从时间缝隙里硬挤出来的。

他犹豫了半秒,还是点了开。

画面一黑,接着浮现出一座荒山,雪落如刀,寒风割脸。山腰有口大铁锅,底下柴火烧得正旺,锅里翻滚着乳白浓汤,热气腾腾,香气隔着屏幕都像是能飘出来。

镜头缓缓拉近——锅里炖的不是肉。

是骨头。

一具具泛着金属光泽的骸骨沉在汤底,有的还连着残破的机甲碎片,有的骨节上刻着古老符文,正随着沸腾的汤水一点点融化,渗出淡金色的光丝,被上方悬浮的一枚星核缓缓吸收。

一个背影站在锅边,披着灰袍,手持长勺,慢悠悠地搅动着汤水。

那勺子,是用一截断裂的星舰龙骨磨成的。

林聃瞳孔骤缩。

这画面,他认得。

那是“鲜骨熬汤”计划——三百年前,初代星核研究院的禁忌实验。传说中,他们试图将战死强者的遗骸与星核融合,提炼出“纯粹意志”,用来对抗维度之外的侵蚀体。可实验失控,整座研究院连同周边星域,一夜之间蒸发,连灰都没剩下。

后来,这计划成了禁词,连提都不能提。

可现在,它回来了。

而且,那背影……太熟了。

“夜明……”林聃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喉咙发紧。

下一瞬,那灰袍人忽然停下动作,缓缓转头。

没有脸。

只有一片扭曲的虚空。

但他开口了,声音像是从千层铜管里绕出来的,带着金属的震颤:“你以为我开溜了?错!我这是憋大招呢!”

“我在熬汤。”

“用你们的战友,你们的英雄,你们的失败者……一锅一锅,慢火细炖,三百年,终于快好了。”

“等这汤沸了,我就能呼吸。”

林聃浑身血液都凉了半截。

呼吸。

又是呼吸。

原来所谓的“维度呼吸”,根本不是自然现象——是人为的,是被设计的,是一场跨越三百年的反向献祭!

他们以为在对抗外敌,其实,自己早就是食材。

“你他喵的……”林聃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屏幕炸出一圈裂纹,“你把他们当柴火烧?!”

夜明没回答,只是轻轻吹了口气,锅盖“啪”地掀开,一道金紫色的光柱冲天而起,直贯星河。那一瞬,林聃的星核猛地一震,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咬了一口。

“别急,”夜明的声音渐渐淡去,“你也会来的。等你倒下,骨头最硬,汤最香。”

画面断了。

林聃坐在驾驶舱里,手还在抖。

不是怕。

是怒。

是那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烧了三百年的火。

他忽然笑了,笑得肩膀直颤,笑得眼角都红了。

“好啊。”他抹了把脸,声音低得像刀出鞘,“你想喝汤?行。”

“我林聃的骨头,确实硬。”

“但你忘了——”

他猛地按下引擎全功率,破晓号周身燃起金红色的烈焰,星核之力如熔岩奔涌,驾驶舱内警报狂响,系统疯狂提示“超载风险”。

他不管。

“——我这人,从小到大,最爱干的事,就是掀锅盖。”

“你炖了三百年的汤,我今天,非得给你泼了不可。”

“英雄从来不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林聃盯着前方越来越近的黑暗漩涡,声音低沉却坚定,“而是那些哪怕被命运踩进泥里,也要咬着牙爬起来,把命运的脸按进泥坑的人。”

就在这时,腕表突然震动,一道隐藏信号自动激活——是当年奶奶临终前塞进他掌心的那枚铜钱,上面刻着四个字:包治百病。

林聃一怔。

这铜钱他一直当护身符,从不信什么神神叨叨。可就在他心神震荡的瞬间,铜钱竟微微发烫,一股温润之力顺着血脉游走全身,宛如有股看不见的药气,把那些被暗蚀侵蚀的经络一点点洗清。

他猛然醒悟。

“包治百病”不是比喻。

是钥匙。

是三百年前,初代研究院真正想留下的东西——不是“纯粹意志”,而是“生命本源”的传承密码。而奶奶,曾是那场实验唯一的幸存者,也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她把答案藏在了一句土话里,藏在了一枚铜钱中,等的就是今天。

林聃笑了,笑得更狠了。

“原来你怕的不是我。”他盯着前方,“是你自己煮不熟的东西。”

他调转航向,不再去惊蛰号。

而是直扑南七星域最深处——那片被标注为“无归裂谷”的禁区。

因为那里,埋着初代研究院的主炉心。

也是“鲜骨熬汤”的源头。

只要炸了它,哪怕同归于尽,也得让这口锅,永远开不了。

顾渊的声音急了:“林聃!你疯了?那里是空间塌陷区,进去就出不来!”

“我知道。”林聃盯着前方越来越近的黑暗漩涡,嘴角咧开,“所以我不是去谈判的。”

“我是去送葬的。”

“给三百年的怨魂,给那些被炖烂的英雄,给所有被当成柴火的战士——”

他握紧操纵杆,双眼赤红。

“——办一场,轰轰烈烈的葬礼。”

“所谓的高阶文明,”顾渊的虚拟影像突然闪烁了一下,声音带着一丝嘲讽,“不过是把‘吃人’说得更文雅一点罢了。他们用‘纯粹意志’当调料,用‘维度呼吸’当火候,最后端上一锅‘理所当然’的汤,还怪我们不够鲜美。”

苍穹裂隙开,暗蚀卷云来。

破晓披金焰,星河作战台。

百年怨核锁,今日我掌开。

饮血酬天地,何须问蓬莱?

如同三体人第一次锁定地球坐标时,那束跨越四光年的智子封锁,此刻的林聃也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维度的注视。那不是简单的监控,而是某种高阶文明对低维存在的“降维观察”——他们把你的存在压缩成数据,用算法解构你的愤怒,就像人类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

“顾渊,你觉得我们是在对抗什么?”

“对抗被定义为‘错误’的存在。”顾渊的虚拟影像闪烁了一下,“就像《三体》里的人类,突然发现自己的物理法则被智子篡改,连基本的实验都做不了。”

“那我们的‘智子’是什么?”

“是夜明背后的存在。”顾渊顿了顿,“他们用三百年时间熬一锅汤,把我们熬成数据,把英雄熬成代码,最后连反抗都成了程序预设的‘剧情’。”

林聃笑了,指尖的星核之力突然暴涨:“那我们就当一回‘乱码’——把他们的程序搅个天翻地覆。”

夜明的灰袍在虚空中猎猎作响,仿佛一面被亿万怨魂撕扯的旗帜。他抬手一挥,锅中的骨汤突然沸腾,化作一道道金色锁链,缠向林聃的机甲。

“林聃,你可知这锅汤里熬了多少英雄?”夜明的声音像是从九幽传来,带着无尽的嘲弄,“三百年来,每一滴汤里都浸着一位强者的执念——有人死前喊着‘守护’,有人死前喊着‘复仇’,有人死前只喊了一句‘妈妈’。”

林聃的机甲被锁链缠住,动弹不得。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村口听的老故事:说书人讲,有一位剑客被困在妖阵里,妖阵用他的记忆化作锁链,每一条锁链都是他一生最在意的瞬间。

“真正的力量,从不在剑锋之上,而在执剑者的瞳孔深处——那里燃烧着连命运都畏惧的火焰。”

“夜明,你错了。”林聃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说家常,“这锅汤里,熬的不是英雄,是懦夫。”

夜明一愣。

“真正的英雄,”林聃的机甲突然爆发出一阵金光,锁链寸寸断裂,“不会让自己的执念变成别人的枷锁。他们死了就是死了,不会化作什么‘纯粹意志’来绑架后人。”

他猛地一拳砸向虚空,星核之力如洪水决堤:“你熬了三百年?好!我今天就把你这口锅砸了,让所有被熬的灵魂,都安安静静地入土为安!”

林聃的机甲如一头愤怒的星兽,双翼展开,能量刃在掌心嗡鸣。夜明的灰袍却如一片虚无的雾,每一次攻击都像打在棉花上,软绵绵地卸去力道。

“林聃,你可知何为‘无招胜有招’?”夜明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带着一丝嘲弄。

林聃不答,星核之力在体内奔涌,如长江大河。他忽然想起《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独孤九剑,破尽天下招式,靠的不是招,而是心。

“夜明,你错了。”林聃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说家常,“真正的‘无招’,不是没有招,而是忘了招。”

他猛地一拳砸向虚空,星核之力如洪水决堤,没有花哨的招式,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是纯粹的力量,纯粹的愤怒。

夜明的灰袍一颤,像是被风吹动的旗帜。他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一丝赞赏:“好一个‘忘了招’!林聃,你比我想象的更有趣。”

“但有趣,”他的话锋一转,灰袍突然化作无数道暗蚀能量,缠向林聃的机甲,“还不够。”

林聃的机甲被缠住,动弹不得。他忽然想起《天龙八部》里的萧峰——聚贤庄大战,一人独战群雄,靠的不是招式,而是气魄。

“他仿佛看见萧峰立于聚贤庄前,酒碗碎地,降龙十八掌裹挟着山河气运,那哪里是武功?分明是天地为棋盘的豪赌!”

“夜明,你听说过‘降龙十八掌’吗?”林聃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像是在回忆什么。

夜明一愣。

“那就是一招,”林聃的机甲突然爆发出一阵金光,暗蚀能量寸寸断裂,“但一招,就够了。”

林聃并指成拳,周身星核之力骤然爆燃,这一拳裹挟着三百年镇魂碑的怨气,宛如青龙出海,拳风过处,连空间褶皱都被轰出晶状裂痕。

夜明灰袍鼓荡,却只侧身三寸,任那股沛然莫御之力擦着耳畔掠过——恰似当年张三丰太极圆转,以四两拨开千钧。

破晓号撕裂虚空,如《关山酒》战歌响彻星河,直扑那口沸腾的大锅。

远处,漩涡缓缓睁开,像一只巨眼,凝视着这渺小却炽烈的反抗。

林聃笑了。

“来吧。”

“看看是你先喘死,还是我先烧穿你的喉咙。”

夜色如墨,倾泻在荒芜的山巅。风卷着枯叶呼啸而过,仿佛无数冤魂在低语。他站在断崖边缘,手中长刀染血,刀尖垂地,划出一道深深的裂痕。远处,最后一座石碑轰然倒塌,尘烟四起——那是“镇魂碑”,刻着三代人的名字,也锁着一段被刻意掩埋的真相。

山风凛冽,吹动他残破的黑袍,猎猎作响。那袍子早已褪去原本的玄青色,斑驳如焦土,上面绣着七枚暗纹符印,每一枚都曾封印过一缕亡魂。此刻,七印尽碎,唯余最后一道光芒自废墟中挣扎而出,如同垂死的星子,不甘坠落。

他喘息着,胸口剧烈起伏,汗水混着血水从额角滑落,滴入泥土。这一战,耗尽了他十二年的执念,也几乎抽干了他全身的精魄。可就在意识将要溃散之际,耳边却忽然响起那个熟悉的声音——温柔、苍老,像秋日晒透的棉絮,轻轻落在心上。

“人啊,活着不是为了报仇,是为了释怀。”

那是奶奶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那年他才十二岁,跪在床前,眼睁睁看着她枯瘦的手缓缓垂下。那时他不懂,只觉得满腔怒火无处宣泄。父亲死于一场“意外”,母亲随后投井,族谱被焚,祖宅一夜之间化为焦土。而村口的老槐树下,只留下三具无名尸骨,连墓碑都没有。

他问过很多人,可每个人都摇头,说记不清了。有人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可他不甘心。仇恨像种子,在十二年的风雨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巨木,撑起了他的脊梁,也压弯了他的眼睛。

直到三年前,他在边陲小镇的旧书摊上,偶然翻到一本残破的《地方志补遗》。泛黄纸页中夹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七处“封灵点”,其中一处,正是他故乡的位置。

更关键的是,书中提到一句冷僻古语:“以血镇怨,以魂守密。”

他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原来,所谓的“意外”,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清洗;所谓的“遗忘”,是权力对历史的抹除。他的家族,并非平凡农户,而是曾执掌一方阴阳秘术的守陵人。他们守护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段足以动摇朝纲的隐秘——百年前一场皇室政变的真相。

而今,那些当年动手灭门的人,早已位列庙堂,子孙承荫,锦衣玉食。他们的后代甚至还在朝中高呼“清明治世”,将过去的血腥涂抹成仁政典范。

他握紧了刀。

但这三年来,他一路追查,破阵、斗法、斩傀、揭碑,每一步都踏在尸骨之上。他曾亲手斩杀一名幕后执棋者的亲信,那人临死前冷笑:“你以为你在复仇?你不过是在完成他们设下的局——让仇恨代代相传,永不断绝。”

那一刻,他心头猛然一颤。

后来,他又发现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每一任守陵人的后裔,都会在成年后被引导走上复仇之路。有人留下日记,写着“我誓要血洗仇家”;有人画下符咒,欲召万鬼反噬人间……但最终,他们都死于非命,灵魂被某种古老仪式困在“轮回井”中,成为镇压秘密的燃料。

——这不是复仇,是陷阱。

真正的阴谋,不是杀人灭口,而是让人永远活在恨中,不得解脱。

所以他开始“挑错”。

不是挑敌人的错,而是挑自己信念的错。

他重新审视每一次出手:那一剑是否真为正义?那一咒是否只为泄愤?他逼自己回想每一个倒在刀下的敌人——有的只是奉命行事的护卫,有的甚至是被蛊惑的无辜者。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也会在深夜哭泣。

他终于明白,奶奶说的“释怀”,从来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更高的清醒。

释怀,不是原谅那些恶行,而是不再让自己沦为仇恨的奴隶。不是放下刀,而是换一种方式挥刀——不再为私怨而战,而是为终结这段被强加的轮回而战。

于是,他没有选择闯入京城当众揭露真相,引发新一轮动荡与杀戮。相反,他用三年时间,逐一找到了那七座“镇魂碑”下的封印核心,以自身血脉为引,逆施禁术,将被困百年的亡魂一一唤醒、超度。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他三年前在极北之地踏上的那座神山。

那山名为“归墟岭”,传说中,它是天地初开时,神灵遗落的一根脊骨所化。山巅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凡人难近,唯有守陵人血脉可踏阶而上。山中有九重祭坛,每一重都埋着一段被封印的记忆。而最深处的“心渊之眼”,便是整个镇魂体系的源头。

他曾孤身攀爬七日七夜,寒风如刀,雪崩频发,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雷云翻涌。第七日,他终于抵达第九祭坛,却见一座青铜巨门矗立眼前,门上刻着八个古篆:血启归途,魂归故里。

他割开手掌,将血涂抹其上。门缓缓开启,一道苍老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你若只为复仇而来,便该死在此地。”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刀横在胸前,低声道:“我不是来复仇的。我是来……带他们回家的。”

门内沉默片刻,终于传来一声叹息。

“三百年了,你是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守陵人。”

门后,是一片虚无的星空。无数光点悬浮其中,每一颗,都是一缕被囚禁的亡魂。他看到了父亲,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麻衣,站在最前方;母亲披着出嫁时的红裙,含泪微笑;爷爷奶奶并肩而立,手中捧着一本残破的族谱。

“孩子……”父亲的声音沙哑而温柔,“你终于来了。”

他跪下,额头触地,泣不成声。

“对不起……我来得太晚了。”

那一夜,他在心渊之眼前立誓,以己身为祭,逆转“镇魂大阵”。他不再追求血债血偿,而是以守陵人最后的血脉,开启“归魂之仪”——将七座镇魂碑下的怨气尽数吸纳,以自身魂魄为引,点燃通往彼岸的引路灯。

每破一碑,他便衰老一分。第三碑时,两鬓已染霜雪;第五碑时,经脉寸断,行走需拄刀而行;第七碑,他几乎只剩一口气,靠意志支撑着最后一刻。

而今,最后一座碑塌了。

风停了,月出云开。

他缓缓跪下,将刀插入土中,对着虚空轻声道:“爸,妈,爷爷奶奶……还有所有没能安息的亲人,我来了。我不再替你们讨债了,我要带你们回家。”

话音落,天地寂静。

忽然,一道微光从废墟中升起,继而是第二道、第三道……无数光点如萤火般汇聚,盘旋在他头顶,最后化作一阵暖风,轻轻拂过他的脸颊,像是谁的手,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

他闭上眼,泪水滑落。

远处,第一缕晨曦刺破黑暗,照亮山河。

他知道,从今往后,世上再无人记得这段恩怨。

但他也知道,有些人,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晨光中,他缓缓起身,转身走向山下。黑袍残破,步履蹒跚,却走得坚定。身后,那柄染血的长刀静静插在土中,刀身寸寸裂开,最终化为飞灰,随风散去。

而在千里之外的归墟岭第九祭坛,青铜巨门悄然闭合。门上古字微微一闪,变成了新的八个字:

魂已归途,山河清宁。

然而,就在这片宁静降临的第七日,北方边境的荒原之上,大地忽然震颤。

一道漆黑的裂隙自地心撕裂而出,腥风扑面,腐臭弥漫。从中爬出的,不是尸傀,也不是厉鬼,而是一头通体漆黑、背生骨翼的巨兽。它双瞳赤红,獠牙如刀,四肢粗壮如柱,每一步踏下,地面便崩裂出蛛网般的沟壑。

它的头颅上,竟戴着一枚残破的青铜枷锁,锁链垂落,末端刻着一个模糊的名字——那是三百年前,第一代守陵人亲手驯服的“镇狱兽”。

传说此兽生于地脉阴煞之中,吞噬怨气而生,能撕裂山岳,焚尽城池。唯有守陵人以血脉为引,以魂契立约,方可将其驯化,镇守归墟岭千年。

可如今,枷锁已碎,兽瞳中再无半分温顺,只剩滔天杀意。

它仰天咆哮,声浪如雷,震碎百里山林。刹那间,百里之内飞鸟尽折,走兽伏地,草木枯黄。这不是普通的妖兽苏醒,而是被“镇魂碑”崩塌所引发的天地异变——封印松动,万邪躁动,沉睡的古老灾厄,正一一归来。

他正行走在归乡的小路上,忽然感应到北方传来的剧烈波动。他停下脚步,望向天际翻涌的黑云,眉头紧锁。

“它……也醒了。”

他并未惊慌。三年前在归墟岭第九祭坛,他曾于亡魂之海中窥见一段被掩埋的记忆:那头镇狱兽,并非天生凶物,而是当年守陵人以自身血脉强行驯化的“容器”。它的体内,封存着一场政变中所有枉死者的怨念总和——百万生灵的悲鸣,被压缩成一颗“怨核”,深埋其心。

而历代守陵人之所以走上复仇之路,正是因为这怨核在暗中低语,蛊惑人心。它需要新的宿主,新的执刀者,继续这场永无止境的杀戮轮回。

换句话说——它在驯化他们,而非他们驯化它。

他闭上眼,回忆起自己十二年来每一次挥刀时心头涌上的狂躁,那股几乎无法抑制的嗜血冲动,那句反复回响的低语:“杀了他们……全杀了……才能安息……”

原来,那不是他的意志,是怨核在操控。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如电。

“这一次,轮到我真正驯化你了。”

他转身,不再南行,而是踏雪北上,直指那片被黑雾笼罩的荒原。

七日后,他抵达裂隙之畔。镇狱兽正盘踞于一座焦黑山峰之上,周身缭绕着血雾,口中不断吞吐着怨气凝成的黑焰。方圆百里,已成死域。

他站在风雪中,缓缓解下残破的黑袍,露出身上七道深深嵌入皮肉的符印疤痕——那是三年前逆转镇魂大阵时留下的印记,每一处,都曾连接一座镇魂碑,吸纳过万魂哀嚎。

他抬起手,指尖划过左胸,鲜血渗出,滴落在雪地上,竟不融化,反而如墨般渗入大地,蜿蜒成一道古老的契纹。

“以我之血,重立魂契。”

“以我之魂,重掌镇狱。”

“以我之命,终结轮回。”

话音落,他猛然将手按向胸口,引动体内残存的守陵人血脉,同时催动最后一道未毁的符印——那是“心渊之眼”赐予他的权柄,名为“归途之引”。

刹那间,天地变色。

一道金光自他体内冲天而起,化作一条锁链,直贯苍穹。那锁链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光点组成——每一颗,都是他曾超度的亡魂。他们本已归去,却因他的召唤,再度归来,以魂为链,以念为环,缠绕向那头镇狱兽。

巨兽怒吼,双翼狂扇,黑焰如瀑倾泻。可那金光锁链却如影随形,一环扣一环,缠上它的四肢、脖颈、脊背,最后直插其心口,将那颗跳动的“怨核”牢牢锁住。

“你不是兽。”他一步步走上山巅,声音低沉却如雷贯耳,“你是守陵人的影子,是我们执念的化身。我们错了百年,让你成了怨恨的容器。但现在——我来收回属于我的东西。”

他张开双臂,任狂风撕扯身躯,任黑焰灼烧皮肉。

“从今往后,你不再为怨而生,不再为杀而存。你将与我同在,不再被驯化,也不再驯化他人——你,将是终结这一切的刀。”

话音未落,他猛然撕开胸膛,将右手插入心脏。

鲜血喷涌,却未落地,而是化作一道血色符文,顺着金光锁链奔涌而去,最终烙印在镇狱兽的额头。

兽瞳中的赤红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幽深的金芒。它缓缓低头,巨大的头颅轻轻抵在他的肩上,如同当年初遇时的温顺。

他笑了,嘴角溢血,却笑得释然。

“走吧。”他轻声道,“我们还有最后一程。”

数日后,京城上空乌云密布。朝堂之上,权臣们正高谈阔论,颂扬“百年太平,国运昌隆”。忽然,天际传来一声震彻九霄的兽吼。

众人惊起,只见一头黑翼巨兽破云而下,背上立着一名黑袍男子,衣衫残破,却脊梁如剑。他手中无刀,却气势如虹。

他并未屠城,也未杀戮。

他只是在皇城最高处,将一枚染血的青铜枷锁,轻轻挂在了太庙门前的石柱上。

枷锁上,刻着一行小字:

怨已平,兽已归,债已清。从此山河无主,唯心有归途。

当夜,天下大雪。

而他,已消失在风雪尽头。

多年后,边陲孩童口耳相传着一个传说:每当月圆之夜,北方天际会掠过一道黑影,背负星河,巡游万里。若有人心怀仇恨,欲执刀复仇,那黑影便会低鸣一声,风雪骤停,仿佛在说:

别走那条路。

而那头巨兽的额心,始终烙印着一道血色符文,形如归途,光如晨曦。

没人知道,那夜他挂上枷锁时,嘴角曾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也没人发现,那枚枷锁的背面,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只有月光才能照见:

“我骗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真正的局,从现在才开始。”

《西江月·星战豪情》

星域风云骤起,英雄壮志难休。暗蚀侵扰惹烦忧,誓把奸邪诛透。

破晓机甲猛进,星河战火奔流。三百年怨岂能留,且看今朝搏斗。

家人们,好一位林聃!好一位夜明!这一锅熬了三百年的英雄汤,终究是被他一拳砸了个底朝天!正所谓星河为证血未冷,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