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171章 回忆往事

醉红妆 第171章 回忆往事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7 08:46:09 来源:文学城

山风馆近日来有一神秘人在院内弹奏瑶琴,琴音飘逸灵动,即使在冬季也让人如感春风拂面。

只是闻琴音而不见其人,让许多人远远驻足在园林之中感叹,“若能得见抚琴之人一面,仅是一面,此生也无憾了。”

另一人说道,“这琴音听着有些耳熟,像是出自上官婉儿之手。”

与他对话之人笑道,“楚大人说笑了,上官大人怎会在此处抚琴?”

男子摇摇头道,“本官在皇后宫中听过上官婉儿抚琴,与这琴音相差无二。”

“若萧大人不信,我这就破门进去瞧个究竟!”

萧至忠抬手拦住他说道,“楚大人切莫要在这里闹事。”

“上官大人事务繁杂,怎会在这里抚琴?”

说罢便拉扯他要离去,楚宗客虽挪动步子在向外走去,目光却依旧停留在那雅室门前,恨不能一脚踹进去以自证并未妄谈。

雅室中的琴音虽止,但琴弦上的手却并未离开,只见她的指尖覆在琴弦之上与身侧人说道,“去把三娘叫过来吧。”

“诺。”

应答之人走后,便瞧见那抹靛蓝衣衫踏入雅室,见这情形询问道,“早听闻这里有位超凡脱俗的琴师。”

“今儿得空过来一瞧,还果真是上官大人在此。”

上官起身将主位让出同她行礼道,“臣见过殿下。”

太平用指尖划过琴弦,便听得一阵空灵的和弦之音,“你到底有何事不能言之于口,要来此处泄闷?”

上官轻言道,“臣没有。”

太平席坐在主位道,“是为斜封官么?”

“朝中近日对此事是颇有非议,你就那般在意么?”

上官应道,“臣遴选之人大多是有才之士,些许少量坊间酒肉之徒,也只是挂了个闲差罢了,无伤大雅。”

“臣,对此事问心无愧。”

太平又追问道,“那是为何事?”

上官在她一侧席坐下道,“臣在此处只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而已。”

这时候真儿引着三娘前来,见二人面色似有不悦,正想着要退出,却被太平呵住,“近日是何人在馆内当差?”

三娘止住脚步同她应道,“除开妾,这馆内还有两个管事,几个小厮,再不过就是些打杂的婆子了…”

太平冷下音调说道,“你知道本宫问的是什么。”

三娘皱了皱眉,有些无奈应道,“苏娘倒是日日在此与女童们授课。”

上官听着这话头愈发不对,但又思忖着不能上赶子为苏娘开脱,遂岔开话头问道,“三娘,可探出私印坊之事了?”

好在这话一出,太平似乎也松了一口气,否则还真得在此处上演一场拈酸吃醋的好戏,倒是有些失态了。

三娘回道,“妾派人去坊间查了,东市如今开着的私印坊倒是没什么蹊跷之事。”

上官说道,“听这意思是还有关着的私印坊?”

三娘又应道,“回大人,是。”

“半月以前,东市上确实是关了一家私印坊,妾将名录也已然查清楚了。”

说着便拿了名册递上,上官拿起翻开瞧见上面写着赫然两个大字,“魏昇”。

太平亦在一旁瞧得清楚,与上官对望了一眼说道,“此事三娘莫要外泄。”

“需得查探清楚才是。”

“诺。”

回府的车驾之上,太平举着线书不发一语,身侧的人一连好几日都未回家,左右询问才得知她宿在山风馆中,朝中近日并无大事,她实在有些想不明白为何不回家。

但又不能明着询问,只能先仗着公主的威严将人带回去再细细盘问。

山风馆离公主府本就近,车驾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便到了,上官替太平撩起车帘一前一后下了车,又紧紧跟随在她身后。

太平绕过正殿,径直去了寝殿,又将所有人屏退在殿门外。

殿中央摆放着一座鎏金炭炉,里头不经意散着龙脑香气,将整座大殿都熏染得犹如暖春一般。

上官上前将太平身上的大氅褪下,又拿过她手上的手炉走到炭炉边上添炭。

太平瞧着她笔直的腰杆半跪在炭炉前的模样,嘴边的话不忍再问出口,犹豫再三后才说道,“想询问苏娘之事,又觉得若问出口便是贬低了你们二人。”

“但若不问,本宫心中又难安。”

她说完后神情有些颓唐,独自走到主位坐下,“这爱慕之情竟恐怖如斯,让人左右为难。”

上官将添置好炭火的手炉拿起缓步走到她身侧说道,“是臣不好。”

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物件放置在她手中,太平接过后不再看她,侧过头说道,“你哪里不好?”

上官席坐在她身侧,瞧着她小半边侧脸,应道,“臣不回家,让月儿忧心了。”

她想着今日在山风馆的情形心中十分内疚,若非及时叉开话头,眼前的人许是要在旁人面前失了态。

“让月儿生疑,生怖,都是臣的错。”

“是臣不该。”

太平依旧侧着脸没有言语,她竟不知自己爱慕到眼前人到如此境地。

暖炉里的香气是她历来喜爱的龙脑香,这样的气味将她的感官都牵引到了二十年前,那时候的痴迷爱慕到如今也只增不减,太平一字一句道,“你应当告诉我为何。”

“而不是左一句不好,右一句不该。”

上官沉默不语,她无法告诉太平前几日她去了终南山寻访了明师傅的弟子,又询问了一些关于当年明师傅所言的“童子命”一说,话虽模棱两可,但她却是悟性极高的人,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话。

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雪花,淡淡的,悄然迷蒙了大殿外的梅花和近在咫尺的楼阁。

上官走到炭炉边一手添置银炭,一边说道,“嫣儿来找过臣。”

“据说千骑的陈玄礼对皇后与安乐颇有不满,常常在军中为太子殿下打抱不平。”

太平听到这没由来的朝政之事,有些恼怒道,“我是想知道你为何要宿在山风馆之中?”

说完觉得语气有些重,又问道,“为何不回家?”

上官放下自己手上的火钳,起身回到她身侧坐下说道,“此事在臣心中甚为忧心,担心在殿下身侧整夜不寐,扰了殿下安寝,故而留在了山风馆。”

她握着太平的手,语调平缓,但听的人却全然不信,她又怎会是这般沉不住气,为了这点小事便会夜不能寐的人。

但几番追问都未能将实话套出,太平也索性由着她的话头说了下去,“陈玄礼同阿瞒走得近,性子又直率,好打抱不平。”

“安乐对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有些过了。”

上官道,“这些目下看来倒不急着思虑,只是三娘今日查探出吗私印坊是魏昇所开设。”

“这委实太巧了些。”

太平轻叹了一口气,“凝儿来同本宫说过,魏昇亦与太子一党来往密切,若说他助太子造谣于韦香儿,这倒是合情合理。”

上官应道,“与太子一党倒没什么,只是三娘顺着那张宣纸查出了魏昇让臣有些意外。”

太平问道,“婉儿细说来听听。”

上官继续说道,“这等事自然是要做得天衣无缝才是,太子也应当是能够做得天衣无缝。”

“何况魏昇大小也是宰相公子,殿下的东床快婿,怎会将他摆在明面上,如此招摇让人查探出呢?”

太平微微皱眉,沉默了片刻后才说道,“兴许便是冲着他是我公主府的人来的。”

“朝中谁人不知魏公与你交好,他家的公子若因坊间谣言一事被问罪,必然波及魏公,甚至连本宫也逃脱不了干系!”

上官点点头,又顿了顿才同她说道,“只是此事臣还是需得向陛下如实回禀。”

太平道,“自然,他只是本宫的半子而已,若真做了这等事,该贬则贬,该流放便流放。”

“只是苦了凝儿。”

经历过当年薛绍谋反一事后,再对待这样的事便从容了许多,只是想到自己的女儿也走上了当年与自己一样的路,感到有些惋惜。

且凝儿与她当年最大的不同是,她的心中是深爱着魏昇的,有着多年的夫妻情分。

而她当年,对薛绍早已摒弃至深,唯靠着安心过日子这样的信念支撑着。

如今想起自己拿剑指着那人时,兴许不是在愤恨他为何要做出那样的事,而是在责问他为何要毁掉她与自己心爱之人一同经营的美好人生。

如今她对薛绍其余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唯独越来越清晰的是,在与他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对心爱之人的思念。

窗户虽将那风雪阻隔在外,但听着那嗖嗖的风声还是能感到阵阵寒意,那些远古的记忆又惊扰了如今已然太平长安的人。

在骊宫之中似乎也是这样大的风雪,将院子里的花儿打得七零八落,上官瞧见她眉眼中的惊惧之色,试探着开口问道,“可是勾起了一些前尘往事?”

太平回过神,转头看向上官,发髻上的金钗也闪了几下亮光,缓缓开口道,“是,勾了些不好的事。”

“多年以前在骊宫,似乎也是这样的风雪天气。”

外面的雪越来越大,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上官起身将桌案上的烛台点亮,又回到太平身侧坐下,“殿下,瞧瞧如今是否要好些?”

大殿在烛光的照耀下,起了一些亮色,没了适才的幽暗感,太平又忆起在骊宫时,是天色骤变,吹着狂风下着暴雨,与今日全然不一样。

“是不一样,与那日是不一样的。”

她口中喃喃道,上官将她抱入怀中说道,“自然是不一样的,那日之后臣以为这一生都将没了亮光。”

“如今却能揽得月儿在身侧,如何能一样?”

泪水模糊了太平的视线,带着些感动,也带着些庆幸,那些旧事的枝末将如今的花团锦簇凸显得尤为珍贵。

云隙间露出一缕阳光穿透过殿门,淡淡的照在地砖之上,太平闭眼应道,“这世间,触手可及的爱人才是最珍贵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