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142章 皇帝病危

醉红妆 第142章 皇帝病危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2 07:49:11 来源:文学城

上元节那日,长安西市的元宵铺子坐着两位衣着显贵的男子,其中一名男子手上拿着一枚彩绘面具,正品尝着桌前热腾腾的元宵。

铺子四周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摊贩亦是忙得不亦乐乎,从两名男子身旁经过另一男子,瞧着那枚彩绘面具盯了许久,拿着面具的人察觉到,放下手中的汤勺看着他问道,“阁下可是对此物有兴趣?”

男子倒是十分有礼节,抬手俯身应道,“公子见笑,此物做工精巧华丽,鄙人实在是情不自禁。”

另一身着月白衣衫的男子听着他的话跟着问道,“阁下不是大唐人士?”

这时男子倒是有些吃惊,“公子如何知晓?”

这时那名拿着面具的男子起身笑道,“公子二字在我朝是不能胡乱称呼的,所谓公卿之子谓之公子,这位哥儿莫要再言错,当心吃上官司。”

男子看着眼前的人转身,便瞧清楚了真容,她的面容哪里像是一男子,面若芙蓉般娇嫩,明显是一女子,早听闻大唐女子有身着男装的习俗,如今一见也算证实传言了。

“那在大唐,女子应当如何称呼?”

太平扫了他一眼说道,“称娘子。”

说完便想离开,男子却又继续说道,“娘子留步,鄙人是日本国前来学习大唐文化的遣唐使,可否借娘子手中的面具一观?”

太平身侧的人同他应道,“只是普通的彩绘面具,街面上随处可见。”

话音落下后,二人继续想要离开,却见那男子纠缠道,“今夜听闻是大唐一年一度的上元夜,难得不会宵禁,二位娘子可否一同观花灯?”

太平抬眼看了看那人,微微弯腰行着礼,发髻与服饰同唐人无异,但却出言轻薄无礼,遂冷冷应道,“放肆!”

话音落下后,便从远处走来一队金吾卫,太平看了一眼上官,上官微微摇头表示并非自己调遣而来,那名男子及随从瞬时慌了神色,又看了看眼前的人,“二位这是何意?”

这时候却听到摊贩在一侧十分泰然看着那队遣唐使说道,“长安城内,天子脚下,岂容你们在这里胡作非为?”

上官与太平便知晓,金吾卫是那摊主唤来,领头的金吾卫中郎将与上官曾是旧识,见着她旁边的人,又仔细端详了衣着面容,便已然知道了大概,正准备俯身行礼时,却听到太平说道,“将军既来了,当律应道如何处置?”

上官抬步走到中郎将身旁,悄然说道,“将军按律便是。”

摊贩站出说道,“将军,适才这位男子几次三番拦住这两位娘子去路,小人是瞧得真真儿的!”

那男子辩驳道,“鄙人只是盛情邀约二位娘子一同观花灯,不知是违反了唐令哪一条?”

中郎将应道,“阁下恐是不知我大唐律法严明,阁下言语轻浮,按律当丈罚六十!”

男子瞧着上官与中郎将耳语的神色,明白大约二人是认识的,遂开口道,“鄙人远道而来,不知唐人礼仪,恐是多有冒犯,既然如此,那便按照唐令执行便可。”

身侧的随从想要上前继续辩驳,却被那男子抬手阻拦。

随后中郎将便吩咐上前拿人,四下的人正准备散去的时候,从远处却飞驰而来一队骑兵,在摊贩前停下。

为首的是一男子,四下观望后捕捉到拿着面具的太平,遂立即翻身下马快步行至那人跟前,俯身道,“殿下,陛下召您速速进宫!”

正被金吾卫押解的倭人听着骑兵称呼“殿下”,皱了皱眉头同身后同伴问道,“只听闻唐人是位女皇,从未听闻还有一位皇太女啊?”

身后同伴应道,“大人有所不知,想来这位是太平公主,公主深受皇帝宠爱,故而有殿下之称。”

那倭人倒也是未惊失色,又看向太平说道,“公主殿下之风姿有如我朝阿倍内皇太女,臣下万分拜服,适才多有冒犯,臣下愿乞求殿下宽恕。”

太平抬手示意两侧人悉数退开,让那人走近些,又询问上官道,“阿倍内?”

上官缓缓解释道,“阿倍内是如今日本国的皇太女,听闻风姿非常人能所比。”

男子之言,在场的诸位大将皆听在耳中,这般比喻让太平不由得皱起了眉,只听得身侧人向男子凌厉问道,“日本国级历来是以大王自称,何来太女?”

太平听后暗自松了一口气,抬声道,“日本国递交国书以天皇自称,从前父皇便未许可,而后国书之上历来是以王自称,有继承权的王女也只能称呼为世女,遣唐使大人莫要再忘记了。”

说完后又吩咐中郎将,“刑罚就免了吧,今夜就让他给摊主守夜,也算略施小惩。”

言闭后又暗自笑了笑,却被那男子敏锐捕捉道,随即便深鞠应道,“臣下自当为公主殿下效犬马之劳。”

太平并未理会他,转身吩咐道,“回宫。”

待太平的车驾走后,适才围拢的人群悉数散去,男子目送着车驾远去,似乎将他的魂魄也带走了一般,身后的小厮小心翼翼说道,“大人,真的要在这里为摊贩守夜么?”

男子收回神色命令道,“那是自然,公主殿下吩咐自然是要遵从的!”

小厮调笑道,“这位唐人的公主殿下倒是比太女更摄人心魄一些。”

男子嘴角露出淡淡微笑,“殿下适才那一抹笑,实在是娇媚横生。”

回宫的车驾之中,上官坐在一侧并无多话,只撩开车帘瞧着街上的花灯,待行至宫墙内时,她撩着车帘的手依旧未放下。

太平看着那人说道,“婉儿是从未瞧过花灯么?”

上官依旧看着窗外应道,“离开长安数年,臣一时贪看,望殿下恕罪。”

太平也不恼,索性倚靠在身侧的山枕之上,继续说道,“大人不觉得今日那位遣唐使长相清秀俊俏么?”

上官轻眨了眨双眼应道,“他名唤林章,于年初时入长安,殿下若是有意,臣自当引荐。”

太平微微一笑,并未继续再接话,她历来是喜欢瞧着那人恼怒,尤其是为了她恼怒,如同她从前讲过,若是能为了她覆了这天下,她又何惧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一个□□风流的名声。

二人行至仙居殿门前时,正俯首站着众多医官,李嫣儿正带着人驻守在宫殿口,见二人前来俯身向太平行礼道,“臣见过殿下。”

太平抬手示意她起身,而后问道,“可是陛下有恙?”

李嫣儿点了点头,“是,适才观灯时,陛下突而晕倒,幸得医官来得及时,太子殿下一直陪侍在身侧,但陛下传旨要见殿下。”

说着看向上官,“还有婉儿。”

上官问道,“武家人呢?”

李嫣儿应道,“事发时,武家人也在身侧,只是陛下下令此事不许声张,便命他们各自回府了。”

这时候一名女官从内里出来,看着太平与上官匆匆小跑过去说道,“殿下,大人,陛下让您回来立即去见她。”

二人听后便抬脚踏进了仙居殿,走进寝殿后便看见李旦匍匐在皇帝的床榻前,张氏兄弟亦在皇帝身侧,皇帝听到动静便缓缓起身,瞧着二人便招手道,“是太平么?”

太平听着皇帝的声音,小跑着上前,在李旦身侧跪下说道,“阿娘,是月儿。”

躺在床榻上的皇帝,面容苍白,已然没了往日的精神头,看着匆匆而来的女儿,缓缓向她伸了伸手,太平见状连忙紧握住母亲的手。

皇帝又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太平和婉儿留下便是。”

张氏兄弟有些吃惊,但依旧遵从了皇帝的旨意。

待众人走后,皇帝又说道,“婉儿,烛芯晃动得厉害,去将它剪短些。”

“诺。”

太平又跪得离皇帝更近了些,烛芯在剪刀的摆弄下晃动得更加厉害,皇帝不由自主闭了闭眼,待听到剪刀挥动的声音后,才缓缓睁眼,这时候屋内的光影已然恢复平静。

这时候她才召了上官在床榻边同二人继续说道,“张氏兄弟的罪责,朕知晓。”

“朕…为了稳固皇权做了许多不得已的事,在这最高的位置,朕要不停地搅动着朝堂这摊浑水。”

“张氏兄弟亦是朕的棋子,朕为了让武李两家真正的融为一体,也为了切断他二人想要依附太子的后路,也做了许多不得已的事。”

“所以为安抚他二人,即便是朕知晓他二人的罪责,依旧是悉数按下了。”

“或许朕还是有一些私心,随着年华老去,愈发的喜欢那两兄弟在身侧机灵动人的模样,便想着要留他二人在身侧最后一刻。”

这时候皇帝轻笑说道,“不过是贪污些银两,只要不动摇皇权,钱财算得了些什么?”

太平听着皇帝气息不如往常刚建,轻言道,“阿娘,今日上元佳节,不谈政事可好?”

皇帝摇了摇头,“朕纵容张氏兄弟,但却不想成为大唐的罪人。”

说着便抬眼看着二人,“况且,若是朕走后,婉儿到底应当何去何从,还有太平,你们记住只有紧紧握住权利,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皇帝说这话时,用了些力,不由自主咳了两声,太平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抬手拍打着皇帝胸口。

“朕思前想后,该给你二人留下些什么,朕想要赐给婉儿金银良田,但这些都不足以保住婉儿的性命,想来想去,便只能赐给你们张氏兄弟的命了。”

听到这里,二人十分诧异,正想开口说话,却见皇帝摆了摆手说道,“你们无须花费心思去斗倒张氏兄弟,他们二人的命是捏在朕的手中,朕什么时候要他二人死,他们便活不到明日。”

“只是,朕要他二人的命发挥最大的用处。”

“你们明白么?”

上官俯首跪地,重重的将头磕在地砖之上,“陛下!”

“陛下!”

太平亦咬紧牙关,不让眼泪从眼眶之中流出,“阿娘,我们不要张氏兄弟的命,我们要您长命百岁,只有您,只有您才能护我们一世平安,阿娘…”

皇帝淡淡一笑说道,“哪里有真正能活百岁之人,朕若不在了,你们记着要收敛,另外…”

“韦氏,韦氏野心勃勃,一定要牵制她,莫要让她祸乱超纲!”

接着便从枕下拿出一手书,“这是朕的手书,婉儿拿着手书,若是有变,可随时随地诛杀张氏兄弟!”

“当日除夕夜宴,朕答应赏赐于你,便是这物件了。”

“你这半生,为了朕,衣裙边也沾上了不少的污秽,能否保全自身,最后全身而退,便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这半生朕亦教会了婉儿不少,切记在这政治漩涡中,万不能心软。”

上官抬手接过手书,上面是皇帝亲笔加盖玺印,她眼眶中含着泪,看向床榻上的皇帝,老态龙钟的模样像极了为儿女筹划的长辈,此刻她也确实只是一位长辈。

“陛下,臣还能为您做些什么?”许久她才问出这句话。

皇帝面容安详,缓缓说道,“替朕照顾好月儿,你们纠缠半生,不知是缘还是孽,如今也便不细问了,只替朕继续宠着她便是。”

“朕相信这世上,不会有人比你对她更真心了。”

“在皇室,一份真心,即便是万金也是求不来的。”

太平抬着眼眸,克制着泪水,而后强作镇定说道,“阿娘宽心便是,她历来是被月儿拿捏得死死的。”

上官亦郑重俯首道,“陛下,臣对月儿之心,即便粉身碎骨亦不会改变。”

皇帝侧过身缓缓闭眼道,“退下吧。”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