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128章 互相筹谋

醉红妆 第128章 互相筹谋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09:49:27 来源:文学城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

上官半蹲在庭院中的竹筛边,一手将梨花抛洒在那之上,一边吟出诗经中的这首词。

太平在一侧将那花瓣摆弄均匀,亦娓娓说道,“如今方才三月,待十月丰收,明年开春之时便可在那花下酿得春酒,想来也是一桩美事。”

花瓣全数铺散开之后,上官索性提起衣衫席坐在了地砖之上,看着远处落叶飞花的场景说道,“只是不知明年开春又是何种一番景象。”

太平垂下眼眸,将她的手握住说道,“香儿前日修书于我,对丧子之痛,痛心疾首,言辞间多是要我相助一臂之力。”

上官看向她问道,“殿下作何想?”

太平示意她起身,执起她的手走向亭阁处,“昨日三娘来报,朝中过半数的宰相均依附于张氏兄弟,如今万不是扳倒那二人的最佳时机。”

“不如且先顺着母亲的意,婉儿以为呢?”

上官牵引着她坐下,“殿下所言不错,若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不如殿下与太子一同请旨为张氏兄弟请封可好?”

太平微微皱眉,“那二人已然是位极人臣,再加封…那只能是封王了…”

上官点点头,“臣便是这个意思,据臣所知,朝中不光有拥张一派,亦有倒张一派,殿下何不推波助澜将那二人推上风口浪尖呢?”

太平点点头,“婉儿说的是,母亲借张氏兄弟之手杀了重润和小魏王这步棋可真是走得妙啊。”

上官微微笑道,“是啊,不光斩断张氏兄弟的后路,让那二人无所依附,又让武李两家真正的捆绑在一起了。”

“昨日臣收到梁王来信,言语中也是多有铲除张氏兄弟的意思。”

太平苦笑道,“于母亲而言,大唐江山为第一位,武李相融次之,重润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管如何联姻,都不如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这样的关系来得紧密。

皇帝侧卧在软榻之上,身侧的人看着她的头发已然是花白的模样,听得她缓缓说道,“秋儿知道么,太平跟太子,还有梁王一同为五郎六郎请封。”

“瞧瞧朕这些子侄,真是心有灵犀。”

身侧的妇人俯身道,“陛下应该高兴才是。”

皇帝拂了拂衣袖,轻眨了眨眼说道,“给他们驳回去,就说不合祖宗理法。”

“诺。”

库狄秋席坐在一侧的书案,拿起朱笔,皇帝静静地瞧着她,“秋儿,朕倒有些想婉儿了。”

妇人一边书写一边说道,“婉儿离开洛阳多日,陛下想念她也实属正常。”

皇帝坐起身说道,“朕…是在为她担忧。”

“她太过聪慧,却又偏偏为情所困,若不是太平的缘故,待朕走后,是属意将她归于太子宫中的。”

库狄秋提笔以后颔首说道,“妾以为,公主殿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去处。”

皇帝摇了摇头,“朕怕太平终究护不住她。”

妇人将帛书折好后准备上呈,皇帝拜拜手说道,“不用了,往门下省发吧。”

“诺。”

妇人将手中的帛书交于宫人后,走到皇帝身旁,将手搭在她的肩头轻捏着说道,“陛下担心太平与婉儿的关系会受太子殿下所忌惮?”

皇帝点了点头,“显与太平自小情深,但婉儿不同,她与皇室无半分血缘之情,唯独独只有个太平罢了。”

说到这里她轻叹了一口气,“朕对不住上官仪,不想再对不住他的孙女。”

或许是日渐老去的缘故,从前狠决毒辣的皇帝,在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女使这儿,总保留着一丝柔情。

“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婉儿嫁与朝中一平常富贵人家,这样也能一世平安。”

“否则,以她在朝中的根基,如何都会受人忌惮。”

库狄秋听后应道,“只这般,公主殿下恐怕…”

皇帝闭眼摇摇头,“若不是顾及太平,朕早已将婉儿赐婚。”

库狄轻言道,“陛下,妾倒以为婉儿既然是难得的聪慧之人,不如便留给太子殿下,帮扶一些朝政也好。”

“毕竟太子妃也并非等闲之辈…”

皇帝听后若有所思,太子性情懦弱,韦氏刚强,若是将来又出现皇后干政这样的事,没有一个得力的人挟制于她,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芙蓉园是自汉代遗留下来的园子,那亭台楼阁也是多承汉风,马球场边有两阙由廊阁相连,木廊之上绘制着彩色壁画,栩栩如生,太平席坐在廊阁正中央处,瞧着球场上的风姿。

球场上一穿着紫衣的女子一手驭着马,一手挥动着马球杆,其气势丝毫不逊于男子,太平瞧着那名女子询问道,“那名穿着青紫衣衫的女子是哪家的姑娘?”

一侧穿着湖蓝衣衫的妇人应道,“回殿下,那名女子正是吏部侍郎崔大人家的三姑娘。”

太平将目光移到那妇人身上,“听闻窦夫人同崔夫人是同乡?”

妇人颔首应道,“回殿下,是。”

太平继续将目光移到马球场上,对身侧人吩咐道,“丝竹,去把那孩子替本宫唤过来。”

“诺。”

上官席坐在她身侧说道,“听闻崔大人家风严谨,想来女儿也应当是教养的极好的。”

太平笑道,“远远看去便能瞧着她身上的灵气,崔大人可真是教女有方啊。”

说着又扫视了一眼席面,“怎的,崔夫人未在此处么?”

窦夫人起身说道,“回殿下,崔夫人适才去更衣了。”

话音刚落便见着丝竹领着那马球场上的女子前来,身侧还跟着一名着绛紫色衣衫的妇人。

二人齐齐行礼道,“妾参见公主殿下,见过上官大人。”

太平微微抬手说道,“起吧,今儿在宫外,无须多礼。”

女子生的俏皮可爱,穿着一件海棠色衣衫,发髻高高束在头顶,双手齐放在腰前,太平瞧着这模样打趣道,“这孩子这般走过来,本宫竟未认出。”

上官接过话说道,“是啊,三姑娘此刻举手投足之间倒没了方才在球场上的那般肆意模样了。”

一旁的崔大娘子应道,“公主殿下与上官大人见笑了,小女历来不受约束与管教,贸然得见公主殿下这般高贵模样,定是吓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女子却微微抬头说道,“适才听闻,殿下也喜爱马球,若是殿下与妾能赛上一场,妾自当能重展马上风姿!”

太平听得这话展颜笑道,“本宫已然多年未打过马球了,怕是不能与你一较高下。”

“只是本宫有一女儿,名唤凝儿,现居洛阳,将来若得机会,本宫让她同你好好赛上一场。”

女子头抬得更高,张口询问道,“殿下此话可当真?”

太平微闭双眼说道,“自然。”

上官端起案桌前的茶碗问道,“不知姑娘芳龄几何了?”

妇人颔首应道,“小女今载已年满十七。”

太平抬手指了指身侧的席位,“二位落座吧。”

“诺。”

待二人落座以后,太平又看向那女子询问道,“叫什么名儿呢?”

女子举止落落大方,微微颔首应道,“回殿下,妾唤做凤微,小字微儿。”

太平微点了点头,“家中可还有兄弟姊妹?”

一旁的魏大娘子应道,“回殿下,妾不如殿下有福气,儿女双全,妾至今都只得这一个女儿而已。”

魏凤微转头瞧了瞧坐在一侧的上官,轻言说道,“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大人?”

上官手持茶盏应道,“姑娘谬赞了。”

女子却是丝毫不掩饰说道,“妾在学堂时,先生每每讲到汉书,便会提及大人,夸奖大人文采过人。”

“但妾对汉书不甚感兴趣,听闻大人对庄子亦是通解,近日妾正巧读到庄子的齐物论,颇有些心得,可否同大人请教一二?”

上官举起茶盏一饮而下说道,“自然,只是今日应是马球为主,若是姑娘要谈论庄子,还是改天好些。”

太平默然举起酒杯,席下众人纷纷跟随,只听得她说道,“魏大娘子真是教女有方,博学多识,不似本宫的小女儿,整日只知胡闹罢了。”

魏娘子毕竟也是应酬席上坐惯了的人,听着这话心便提了起来,不知哪里惹到了这位位高权重的公主殿下,抬手应道,“殿下,小女又哪里是通得了这些的人,不过是胡诌一通罢了,让上官大人见笑了。”

上官婉儿却是提着酒杯看向那女子,“庄子,我记得魏大人曾在给陛下的扎子中引用过齐物论中的一句话。”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既然微儿读过,想必是知道这其中的意思的。”

女子听后扬着眉说道,“自然,这句话便是说夜里梦见饮酒作乐的人,早晨起来或许会遇到伤心事而哭泣;夜里梦见哭泣的人,早晨起来或许会高兴地打猎。”

“是指万事万物皆是动态变化的…”

说到这里女子的声线越渐的低,眉头开始紧蹙,俯身跪下说道,“殿下恕罪,妾…妾的父亲万没有其他的意思…”

这是魏大人向陛下上呈如今长安官场的风气所引用的句子,本意是在指官场诡谲多变,上意难测,若是官员都热衷于揣测上意,无意百姓疾苦,那难道不是本末倒置么?

但这扎子却一直被皇帝留置在洛阳。

只因张氏兄弟在陛下跟前多言,指这句话是在影射皇帝朝不保夕之意。

太平唤起她说道,“微儿何须惶恐,本宫是相信魏大人断断不是那般意思的。”

女子起身后,一旁的魏娘子亦准备起身回禀,却只见席坐于对面的窦娘子轻摇了摇头,才按耐住了。

太平拿起桌案上的团扇说道,“好了,本宫今日也乏了,且就到此吧。”

最近在读庄子

所以会引用里面的内容

其实我很舍不得这篇文章结局

很多时候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一个情感寄托

表达我自己的很多思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8章 互相筹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