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殿的廊下匆匆行过一抹缃色衣衫,正至拐角处时却被人拦着去路,微微抬头才见着来人那华丽的衣衫以及满目的张扬。
“去哪?”来人侧身扬着头问道她。
女子双手抬至胸前,毕恭毕敬的应道,“回郡主,陛下吩咐妾去一趟瑶光殿,将殿下唤到九州池。”
面前的人直过身看着她,抬手伸出食指拨弄着她的下颚,缓缓开口对身旁人说道,“另派人去瑶光殿传旨。”
“你…跟着本郡主走。”
女子颔首应道,“郡主,这恐怕不妥。”
安乐微微笑道,“没有什么妥不妥的。”
女子头埋得更低了些,开口继续说道,“还请郡主开恩。”
安乐收回自己的手,又侧过身吩咐道,“这人听不懂本郡主的话,将她绑了。”
“诺。”
说着便走出几名宫人拿着绳索□□在那人身上,几人齐齐上手,使得绪儿挣脱不开,最终只能如同粽子一般被人五花大绑起来。
“郡主,绑了之后呢?”
其中一名宫人站在安乐跟前问道。
女子环顾了一下四处,指了指两名内监,“你们去把她给我抗到东宫去。”
“诺。”
两名男子正准备上前,却又听得安乐说道,“算了,还是你们四名女官去将她架到东宫…”
说完笑着走到绪儿跟前,抬手抚上她的脸颊说道,“本郡主可不能让阿绪沾上半分腌臜…”
眼前人一愣,微微侧过头说道,“郡主莫要玩笑。”
女子轻笑一声转身,四名女官扛着那人紧跟在身后。
九州池边的柳枝已然发出了春芽,密密的,就垂在那河畔边,身旁站着一人抬手抚上那嫩芽,历来是不会伤春悲秋的人,轻笑着摇了摇头。
“婉儿,怎独自一人在此?”
身后的女声清脆,带着那独有的暗香悄然驻足在身旁。
湖畔边的人侧身看向她,微微颔首道,“臣在此突然回想起曾在长安太液池边的光景。”
女子望着那平静的湖面,悄然拉过她的手说道,“那画面中可有本宫?”
上官叩住她的五指应道,“自然,臣在太液池边时,何时不是与殿下一起。”
女子将另一只手抚上她的手臂说道,“那时候我们每日形影不离,月儿今日不知为何,愈发的想念长安。”
“刚到洛阳时,总想着一夜之间便回到长安了多好。”
上官微微低了低头,“殿下,臣听闻张氏兄弟近日同公主府和东宫的人走得颇近,这恐怕不是好事。”
太平侧过头看向她,“嗯?”
上官继续说道,“殿下难道忘记陛下为何要让臣着手于赐死相王两名妻妾了吗?”
太平又将拉着她的手悄然收回,“母亲垂暮,张氏兄弟是想着为自己寻一条后路,而本宫也是需得他们在母亲跟前美言。”
上官摇摇头说道,“殿下还是闭门谢客好些,美言在有些人嘴里说出来是救命仙丹,但在有些人嘴里说出来便成了追魂索命的毒药。”
“陛下身边的近臣,殿下历来是要有些距离的。”
说完她看向远处的亭阁,张氏兄弟正与太子推杯换盏的尽兴,又听得身旁的人说道,“好了,我会提醒三哥的。”
上官又说道,“殿下倒无须如此。”
“若是太子刻意疏远于二张,那二人到陛下跟前乱言语几句,恐怕太子会迁怒于殿下。”
太平兀自摇摇头,突然又想起什么问道身旁的人,“绪儿呢?”
“今日来瑶光殿传旨的是裹儿身旁的宫人。”
上官搓捻着手指回答道,“适才宫人来回禀,绪儿被请到东宫了。”
东宫侧殿的软榻上,李裹儿单手撑着下颚俯身看着被捆得一丝都动弹不得的人,巧笑说道,“你今日再跑一个试试?”
那人轻叹了一口气说道,“郡主,大人许久未见妾回去,该是要着急了。”
女子翻身躺在她身侧说道,“无妨,我已差人去回禀了。”
“想来若是下钥之前未见着你回去,定是要寻过来的…”
“只是如今离下钥还有好几个时辰…”
“足够裹儿干好多事了…”
绪儿一听这话,脸色吓得瞬时有些苍白,“郡主,妾也算是陛下身边的人…您还是要思忖着,不能胡来…”
女子侧过身看着她,鼻息若有若无的拍打在她的脸颊上,那人微微侧过头想离她远些,听得那人缓缓说道,“一个女官,即便是本郡主荒唐一次,祖母也不能拿我怎样…”
“况且…姑姑同上官婉儿不知荒唐多少次了…”
“也没见祖母将姑姑怎样啊。”
话音刚刚落下,就听得殿门前传来太平的声音,“那裹儿倒是说说,本宫同婉儿荒唐多少次了?”
来人身着一袭靛蓝华服,裙摆拖拽在地砖之上,双手合拢放至在腰前,目光如炬的看着软榻上一脸调笑的女子。
女子看着她面容僵住,起身理了理裙裾应道,“姑姑,裹儿只是同她逗乐子…”
站在太平身后的上官同旁人吩咐道,“去将绳索松开。”
李裹儿站出拦在软榻前说道,“不行!姑姑不能将她带走!”
太平走上前在软榻边坐下,垂下眼眸问道,“怎么,裹儿要将她留下?”
安乐深吸一口气,看着这位梳着高髻,面容端庄威严的姑母应道,“是,裹儿就是要将她留下,明日我便去回禀皇祖母。”
太平端起桌案上的茶杯说道,“那她今日也还是书院斋的女官,理应由上官大人调遣。”
接着又转头看向被安乐拦着的两名宫人呵道,“还不上前松绑!?”
李裹儿张开双臂拦着说道,“你们敢!”
“她既已然进了我这寝宫的门,那便没人能将她带出去!”
上官站出说道,“郡主,这便由不得您了。”
说着便要抬手钳住她的双手,却听得软榻上的人说道,“大人!”
“郡主既希望妾留在此,妾留在此便是,无须如此…大动干戈。”
太平起身走到安乐跟前低声同她说道,“不过一名女官,裹儿为何便如此着迷,本宫府中面首不计其数,改明儿送几个到裹儿府中便是。”
女子亦低声应道,“什么俗不可耐的玩意儿,姑姑看不上就拿来打发给裹儿么?”
太平轻咳一声回答,“这孩子是婉儿悉心教导长大的,犹如亲生女儿一般,裹儿还是给本宫些薄面…”
安乐正色回答道,“这亲生女儿都已然开口要留下,姑姑与大人为何还要对方阻拦?”
“何况裹儿这里就是狼窝虎穴么?这样久姑姑也见着了,裹儿待阿绪可谓是十分疼惜啊。”
这时软榻上的人又说道,“殿下,大人,妾就在此留上一夜也无妨…”
上官斩钉截铁说道,“不行。”
转而看着安乐说道,“郡主,您若实在不愿放人,臣便只有在此叨扰一夜了。”
安乐听着这话气得面色涨红,抬声呵道,“上官婉儿!”
随后又向殿外喊道,“来人,把上官婉儿给本郡主架出去!”
身侧的太平看向疾步踏入殿中的人厉声道,“本宫在此,谁敢!”
顿时整个大殿之中便成了一片僵局,上官婉儿要带走身边的女官,被安乐阻拦,安乐要将上官架出大殿,又被太平呵退,四下的宫人见着这情景个个都面面相窥,生怕将火招到自己身上。
李显听到动静在殿外的庭院中观望了一眼,瞧着这般模样顿时便不敢再踏入殿中,正想侧身而去,却听到殿内的声音,“阿爷!”
太平向女子呼喊的方向看过去,只见李显正踌躇着准备离去,便知道自己这个哥哥又是不想招揽麻烦事,随后便抬声说道,“三哥怎不进来?”
“裹儿从婉儿身边抢了个女官,这可热闹着呢!”
男子本是一脸惊诧的表情,待转过身看向殿内的一众人后便换上了笑容满面的模样,拂了拂衣袖,大腹便便的跨进门槛走进来后说道,“这是怎么个章程?”
随后又看了看安乐身后还被捆着的绪儿,皱了皱眉说道,“怎还将人捆了?”
“还不快松开!”
安乐上前攀扯住男子的衣袖说道,“阿爷,裹儿喜欢她…”
“裹儿今日就要她留下…”
男子看了看自己娇滴滴的女儿,又看向上官说道,“大人,裹儿难得同谁感情如此深厚,不然就让那孩子在此留上一夜,也不伤大雅嘛。”
上官微微颔首后应道,“回殿下,不可。”
“绪儿今夜还要差事,留在此地怕是要耽误了。”
安乐朗声道,“有何差事,我让整个东宫的女官都替她顶了不成么?”
上官继续应道,“回郡主,不可。”
太平走到李显身旁说道,“三哥,一个女官,何至于闹出如此大的动静,这孩子历来在本宫身边长大,又是由婉儿一手教养,何况陛下对她也是多有称赞,今日的事若是闹到母亲跟前,想来裹儿也是不占理的。”
李显一听皇帝又吓得一身冷汗,转身看着安乐说道,“好了好了,一个女官,东宫又不是没有,你姑姑说得对,何至于闹如此大的动静!”
随后又看向太平说道,“妹妹将人带走便是,裹儿我会再训斥她的。”
安乐黑着脸看着宫人将绪儿从软榻上带起,经过她身侧时,抬手将她拦住说道,“我告诉你,早晚有一日,我要你心甘情愿的留在我身边。”
女子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低了低头,长时间的捆绑让她的四肢都有些麻木,安乐在身后看着她一瘸一拐的样子,又对上官说道,“大人记得找医官给她疏通疏通筋骨。”
上官俯身应道,“臣知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0章 遭遇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