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总裁,你家猫又来蹭饭了 > 第23章 旧巷寻踪拾童趣 手作传情续温情

第二十三章旧巷寻踪拾童趣手作传情续温情

周末的晨光刚漫过老城区的青砖黛瓦,苏晓棠就被窗外的鸟鸣吵醒。她翻身看向身边,陆时衍正轻手轻脚地给葵葵盖被,小家伙抱着昨晚没吃完的草莓形状玩偶,小眉头还微微皱着,像是在梦里跟小鸭子玩耍。

“外婆说,今天要带咱们去老巷子里的早市,说那里有她小时候常吃的糖画。”陆时衍凑到苏晓棠耳边轻声说,怕吵醒女儿。苏晓棠眼睛一亮——她只在小时候的绘本里见过糖画,还从没亲眼看过手艺人怎么用糖浆画出小动物。

洗漱完下楼,外婆已经把早餐摆上桌:白粥配着酱菜,还有刚从楼下早餐铺买的油条,金黄酥脆。“快吃,早市人多,去晚了就看不到糖画师傅了。”外婆一边给葵葵喂粥,一边催促道,手里还拿着个帆布袋,“等下给葵葵买个小兔子糖画,再带点老面馒头回来,你外公就爱吃这个。”

吃完早餐,一家五口朝着老巷子出发。老城区的巷子窄窄的,两旁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偶尔有几户人家的窗台上摆着盆栽,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葵葵被苏晓棠抱在怀里,小脑袋东张西望,看到墙上的小猫涂鸦,兴奋地指着喊“猫”。

“前面就是早市了。”外公指着前面人声鼎沸的方向,远远就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有油条的油香、包子的面香,还有糖画的甜香。走近一看,早市挤得满满当当,摊位沿着巷子两旁摆开,卖菜的、卖早点的、卖小玩意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过年。

“快看,糖画师傅在那儿!”外婆拉着苏晓棠的手,指向巷子中间的一个摊位。摊位前围了不少人,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一个穿着蓝色布衫的老师傅正站在摊位后,手里拿着一个小铜勺,勺里装着金黄色的糖浆,在一块光滑的青石板上快速勾勒。只见他手腕轻轻转动,糖浆顺着勺口流下,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出现在石板上,最后用一根竹签粘在兔子身上,轻轻一揭,一个晶莹剔透的糖画就做好了。

“师傅,给我们做个小兔子。”苏晓棠抱着葵葵挤到摊位前,葵葵看到石板上的糖画,眼睛都看直了,小手指着小兔子,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着。老师傅笑着点头,重新舀起糖浆,手腕灵活地移动,很快,又一只小兔子糖画做好了。苏晓棠接过糖画,递到葵葵手里,小家伙小心翼翼地捧着,舍不得咬,只是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甜香扑鼻。

“咱们再去买老面馒头。”外婆拉着大家,来到巷子尽头的一个馒头铺。铺子里的馒头都是用老面发酵的,个头大,掰开里面满是蜂窝状的气孔,咬一口带着淡淡的麦香。“给我来十个,要热乎的。”外婆对店主说,店主笑着用油纸把馒头包好,递过来说,“您好久没来了,还是老样子,要十个馒头。”

买完馒头,葵葵的糖画也啃得差不多了,小手上沾了不少糖浆,苏晓棠拿出湿巾给她擦手。“前面有个手工坊,咱们去看看,听说里面能做陶艺,给葵葵做个小杯子当纪念。”陆时衍指着不远处一个挂着“老巷手作”木牌的小店说。

走进手工坊,里面弥漫着陶土的清香,墙上挂着各种陶艺作品——有可爱的小动物摆件、精致的杯子、还有造型别致的花瓶。店主是个年轻姑娘,看到他们进来,热情地迎上来:“请问是想体验陶艺吗?我们有亲子套餐,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

“给我们来一个亲子套餐,给孩子做个小杯子。”苏晓棠说。店主拿来两块陶土,放在转盘上,先给他们示范怎么揉土、拉坯。“先把陶土揉匀,排除里面的空气,然后放在转盘上,双手扶着陶土,慢慢往上拉,就能做出杯子的形状了。”

苏晓棠抱着葵葵,让她的小手放在陶土上,自己则扶着她的手,慢慢转动转盘。刚开始,陶土总是歪歪扭扭的,要么太高要么太扁,葵葵却玩得很开心,小手沾满了陶土,还咯咯地笑。陆时衍在旁边也拿了块陶土,尝试着做一个小盘子,结果做出来的形状像个小碗,引得大家都笑了。

“别着急,慢慢来。”店主在旁边指导,教苏晓棠怎么调整力度,怎么控制杯子的厚度。在店主的帮助下,葵葵的小杯子渐渐有了形状——杯身圆圆的,上面还有她用小手按出来的小印子,像一个个小太阳。“等烧制好,还可以在上面画画,你们想画什么图案?”店主问。

“画小鸭子!”葵葵奶声奶气地说,大家都笑了。苏晓棠点点头:“那就画小鸭子,再写上葵葵的名字和今天的日期,留作纪念。”店主把做好的陶坯放在架子上,说大概一周后就能烧制好,到时候可以来取。

离开手工坊,早市已经渐渐散了,太阳也升到了头顶。“咱们去巷口的面馆吃午饭吧,那家的阳春面可好吃了。”外公提议道。大家一致同意,朝着巷口的面馆走去。

面馆不大,只有几张桌子,却坐满了人。店主看到外公,笑着打招呼:“张叔,好久没来了,还是老样子,一碗阳春面加个荷包蛋?”外公点点头:“再给孩子们也来几碗,都要加荷包蛋。”

不一会儿,几碗阳春面就端了上来。面条洁白,汤头清亮,上面撒着葱花和香菜,还有一个金黄的荷包蛋。葵葵坐在宝宝椅上,自己拿着小勺子,一口一口地吃着面条,偶尔还会喝一口汤,小脸上满是满足。“这面真好吃,比城里的面馆好吃多了。”苏晓棠说,她好久没吃过这么地道的阳春面了。

吃完午饭,大家沿着老巷子慢慢往回走。葵葵被陆时衍抱在怀里,已经有些困了,小脑袋靠在他的肩上,眼睛慢慢闭上。路过一家卖老玩具的小店,苏晓棠停下脚步,店里摆着很多她小时候玩过的玩具——铁皮青蛙、竹蜻蜓、万花筒……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铁皮青蛙了,上弦之后能跳好远。”苏晓棠拿起一个铁皮青蛙,上了弦,青蛙果然在柜台上跳了起来,引得旁边的葵葵瞬间清醒,好奇地看着青蛙。“给葵葵买一个吧,让她也玩玩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陆时衍说。苏晓棠点点头,又买了一个竹蜻蜓和万花筒,打算晚上跟葵葵一起玩。

回到家,葵葵倒头就睡,大概是早上玩得太开心了。苏晓棠把买的老玩具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外婆则在厨房收拾早上买的馒头,外公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陆时衍则在旁边整理早上拍的照片——有葵葵拿着糖画的样子、做陶艺时的笑脸、还有一家人在老巷子里的合影。

“晚上咱们一起玩竹蜻蜓吧,我小时候经常在院子里玩,能飞好高。”苏晓棠对陆时衍说。陆时衍点点头:“好啊,再给葵葵玩铁皮青蛙,让她看看咱们小时候的玩具多有意思。”

傍晚,葵葵醒了,吃过晚饭,苏晓棠拿出竹蜻蜓,带着她来到院子里。陆时衍拿起竹蜻蜓,双手一搓,竹蜻蜓就飞了起来,在院子里盘旋着,最后慢慢落下。葵葵看得兴奋,伸出小手也要玩。苏晓棠手把手教她怎么搓竹蜻蜓,虽然小家伙力气小,竹蜻蜓飞得不高,却笑得格外开心。

外公外婆也在旁边看着,外婆笑着说:“我小时候也玩过竹蜻蜓,你外公还经常跟我比赛,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外公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你总输,还哭鼻子呢。”大家都笑了,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玩累了,一家人回到客厅,苏晓棠拿出万花筒给葵葵玩。葵葵对着万花筒,转动着筒身,看到里面五颜六色的图案,兴奋地叫起来:“花!好多花!”苏晓棠凑过去,跟她一起看,里面的图案像盛开的花朵,又像美丽的星空,让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对着万花筒,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神奇又好玩。

“下周咱们去取陶艺杯子的时候,再去老巷子逛逛吧,那里还有一家卖手工香囊的店,我小时候经常去买,里面的香料都是自己配的,特别香。”外婆说。苏晓棠点点头:“好啊,到时候给葵葵做个香囊,再给咱们每个人都做一个,挂在衣服上,又香又好看。”

陆时衍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心里满是幸福。他拿起手机,拍下葵葵玩万花筒的样子,又拍下苏晓棠和外婆聊天的画面,心里暗暗想着:以后要多带家人来老城区,这里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能让葵葵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留下更多美好的童年记忆。

夜深了,葵葵躺在小床上,手里抱着铁皮青蛙,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苏晓棠和陆时衍坐在床边,看着女儿熟睡的脸庞,相视而笑。“今天真开心,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苏晓棠轻声说。陆时衍握住她的手:“以后咱们每个周末都找些有意思的事情做,带葵葵去更多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让咱们的家永远这么温馨。”

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温柔地落在葵葵的脸上。苏晓棠知道,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这些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将会成为她和葵葵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而老巷子里的糖画、手工坊的陶艺、院子里的竹蜻蜓,这些带着温度的旧物与手作,将会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一家人的幸福,永远闪耀在时光的长河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