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字狱录 > 第32章 32

字狱录 第32章 32

作者:李时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1:44:38 来源:文学城

金陵的雨连绵不断,大街小巷都是撑着伞行色匆匆的行人,路边的小摊贩卖力地吆喝着,可行人却无一停留。

在接连吃了几个闭门羹后,摊贩也失去了热情,只是望着雨感叹:“这鬼天气,就不应该出摊,在家躺着多舒服啊。“

话落,一阵风吹来,他冷得一哆嗦,把手缩在袖子里,继续朝过路人吆喝,今日要是没开张,这个月连稀粥都喝不上了。

而在集市的另一端,金陵知府的府邸远离闹市,若有人在门口仔细听,就能听到里面传出的靡靡之音,跟天上下的雨一齐奏响出美妙的乐章。

宋诗撑了一把伞,穿过花园,朝乐声所在处走去,他走得很慢,仔细看会发现他的脚步一深一浅,待他上了台阶,收起伞,才用手揉了揉右膝处,一下雨,他的右腿就疼得厉害。

屋檐下放了一把藤椅,背对着他,藤椅轻晃,坐在椅子上的人嘴里哼着小曲,宋诗随着他的视线往前看,对面的凉亭中有一群正在奏乐的伶人。

宋诗早年从过军,因为被敌军的流矢射中,右腿就留下了旧疾,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变得特别怕冷,他早早地换上了冬衣,看着伶人身上堪堪遮住身体的轻纱,他觉得腿似乎更疼了一些,便不再看她们。

“大人。”

宋诗读过几年书,做过讼师,他不仅仅是方齐昌的管家还是他的师爷,所以他与府里的下人不同,唤的是他的官称。

“说。”

宋诗等那股锥心的痛过去,他往前两步,靠近方齐昌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方齐昌抬首望他一眼,从藤椅上起身,“好了,你们都先下去吧。”

“是。”

直到有了他的首肯,伶人们才停下僵硬的手指,发着抖退下。

“你刚才说入城的是靖国公的人?”

“是。”

方齐昌背着手在原地踱步,“自新皇登基的这几年来,靖国公的私兵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没人再见过,怎么会出现在金陵?你确定城门口的人没有认错?”

宋诗几乎可以确认,“为首之人拿着靖国公的令牌,我想那人胆子再大,应该也不敢伪冒靖国公的人。”

“那这就难办了,京中传信不是说来的人是吏部的一个侍郎吗?怎么跟靖国公扯上关系了?”

“我也不清楚。”

方齐昌摸着唇上的胡须,问:“知道人现在在哪吗?”

“就住在驿站里。”

“去备份礼物,送去驿站,要你亲自去送。”

宋诗垂下头,立刻意会,“是。”

方齐昌坐回藤椅上,“师爷,你跟了我多久了?”

宋诗不知道他为何忽然有此问,斟酌着开口:“大人,我在您身边三年有余了。”

“三年。”方齐昌似是自言自语,“原来已经三年了,三年前,我记得也是这么一个阴雨天,于世谦那家伙将你引荐给了我,这三年里你可有后悔跟着我。”

“大人,何出此言?可是宋某做错了什么事?”

宋诗知道他多疑,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表露出任何慌张的神色。

方齐昌盯着宋诗的眼,过了一会才笑出声,“师爷慌什么,我不过是说笑罢了,毕竟于庄主是对你有恩,你若是惦念着跟他的那点旧情也是理所当然的。”

宋诗扶着膝跪下,“从我进了这方府开始,我就是大人的奴才了,我与于庄主的那些旧事早就是过往云烟了,大人若不信,我……”

“诶,师爷言重了,我怎么会不信你?你的腿本就不好,就别跪着了,快起来吧。”方齐昌虽是笑着的,但笑意却不达眼底。

“多谢大人。”宋诗踉跄着起身。

“师爷,你也别怪我疑心重,这三年来,我每日都提心吊胆的,就怕一不留神,别人一把火烧到我身上。”方齐昌眯着眼,“那姓于的做的事可是要诛九族的,我可是把全家的性命都栓在他脑袋上,所以不管来的是哪路神仙,我们最好是恭恭敬敬地把他送走,不然,就别怪我心狠了。”

“小的明白。”

雨越来越大,斜打在台阶上,宋诗的衣角不知不觉都湿了,“大人,起风了,进去吧。”

方齐昌没有动作,这时候府中下人远远地从雨中跑来,“老爷,门口有客求见。”

“谁要见大人?”

“来人说他是靖国公府的下人,特来拜访老爷。”

方齐昌骤然从藤椅上爬起来,“你说来的人是谁?”

下人又重复了一遍。

方齐昌看了宋诗一眼,稳住声音,“请他进来。”

于世谦的密室里除了黄金还有许多宝剑,当然是中看不中用的那种,谢庭白随便挑了一把,就在墙上挖了起来。

“为什么就我一个人挖?”他后知后觉,这主意又不是他出的。

“想活命就别废话,这是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徐孟沅丝毫没有要帮忙的样子。

“你就知道威胁我,我又没犯错,我赎什么罪?”谢庭白撂挑子不干了,“我们干嘛不等上面的人把入口挖开?”

他们已经被困了一天一夜,徐孟沅去入口处看过,那头隐隐有动静,似是人们在清理堵住的碎石,这只可能是于世谦的人干的,可问题是,他既然想困死他们,又怎么会想挖开这唯一的出口。

“你义父若不是想救你,就是为了我们手上的账本而来,而无论是哪一种,他最终的目的都是想杀了我们,与其坐以待毙,我倒宁愿被水淹死。”

谢庭白张了张口,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可最后也什么都没说,重新拿起剑挖着出口。

他在卖力的同时,上面的人也在努力地清理入口的碎石,小小的入口处,聚集了四五个大汉,可于世谦还是嫌他们慢。

他在门口看着,这时管家前来在他耳边低声说:“老爷,人来了。”

“好,让他们赶紧把入口挖通。”

“是。”

于家庄的大门口就处在东市最繁华的街道中心,而后门则居山而靠,平时只有给庄上送瓜果蔬菜的菜农能从这里进入。

玄英和钱泰升就埋伏在后门附近的树林里,试图寻找可以潜入的口子。

槐序盯着门口仅有的两个守卫,对钱泰升说:“这里守卫比较松懈,我先进去探探,钱兄在此接应。”

说完,他正打算起身,被钱泰升按住。

“你别着急,你看那里。”

远处有十来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樵夫正往这边来,槐序重新俯下身子,借着树叶的遮挡,看着那些樵夫进了于家庄。

槐序看了旁边的钱泰升一眼,“今天不是庄上送菜的日子。”

他们来之前早就打探好了,每十日会有人往庄里送一次菜,要不是前两日才送过,槐序还打算扮作菜农混进庄里。

更何况那些人手上什么也没拿,倒是腰间鼓起一截,似乎藏了什么武器。

钱泰升只看了两眼就能确认,“他们根本不是寻常的樵夫,他们一个个神情紧张,进门之前还四处张望为的就是确保没人看见,这分明有鬼。”

他日日跟盗匪小贼打交道,这点看人的眼力见还是有的。

“钱兄,你在这等我消息。”

槐序等不了了,说完,还不等钱泰升反应就已经悄然从墙角上潜入了庄里。

钱泰升无法,只能耐着性子等他出来。

玄英手边的茶已经凉了,要等的人却迟迟不见,下人也不敢怠慢他,给他换了一杯茶。

杯中的热气溢出,玄英只是瞥了一眼。

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他连姿势都没有变一下,借着给他换茶水的功夫,下人暗中打量着他,原以为他会问方齐昌何时才来,却不曾想,他并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在暗中观察的宋诗将所见的如实汇报给后厅的方齐昌。

方齐昌是有意晾着玄英,他知道玄英来此是在试探他的态度,他又何尝不想试试玄英的深浅,可玄英到此一言不发,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眼见第二杯茶也要凉了,方齐昌才掀开帘子缓步从后厅走出来。

他刻意地上下打量玄英,“你是?”

玄英不慌不忙地起身,“靖国公府,玄英。”

他只随意地行了一个抱拳礼,态度跟面对钱泰升时截然不同。

方齐昌眯起眼,先是喝了一口热茶,才说:“你是靖国公的家奴,你来找本官做什么?”

方齐昌特意咬重了某个字眼,明里暗里地点着玄英不过是一个下人而已,哪怕是贵人养的狗,本质上也不过是一条狗,怎么敢在他面前蹦跶。

玄英也不恼,“大人,玄英来此是想请大人帮忙。”

方齐昌好奇地往前探了探身子,“帮忙?帮什么忙?”

“帮忙寻我家公子。”

“你家公子?此话何意?”

玄英也不跟他绕弯子,直说:“我家公子前些日子来了金陵,却不想被贼人掳走了,不知去向,还请大人派人寻回。”

方齐昌似乎有些意外,他下意识地看了旁边的宋诗一眼,“有此事?这就难怪了,昨日我收到手下来报,说有一队不明身份的人进了我这金陵城,我还因此狠狠地责罚了随意放人进城的士兵,现在看来,莫非那是你的人,你们来金陵是为了寻你家公子的?”

玄英抬眼与他对视,轻声说:“正是。”

“哎呀。”方齐昌站了起来,“那你该早点与我说,不知人失踪几日了?你可有眉目了?”

“我的人说,公子是在缘来客栈失踪的。”

“缘来客栈?”

“是啊。”玄英盯着他的脸,“那可是家黑店,不过大人不必担心,我已经将客栈里的那些贼人都给处理干净了,一个也没留,给大人省事了。”

方齐昌闻言右唇角抽了抽,没有接他的话。

“可是你家公子不在京城待着,来此做什么?”

他总算问到了点子上,恐怕这句话已经在心里憋了很久吧。

玄英终于动了,倾身往他的方向靠了靠,“我家公子是来查案的,至于查的什么案,大人不清楚吗?”

还不等方齐昌说话,玄英又说:“大人或许不知道的是,我家公子是陛下倾点的吏部侍郎,而有人心里有鬼,经不起查,所以想置公子于死地。这金陵城毕竟是大人的地界,我相信大人定能助我们一臂之力,早日救回我家公子吧。”

“那是自然。”方齐昌振振有词道:“这捉贼拿赃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师爷,你立刻派人去寻大人的下落,有消息马上来报。”

“是。”宋诗跟他一唱一和,把这场戏演足了。

“不必了。”玄英站起身,,“大人只需要派人把于家庄围了便好。”

方齐昌在听到于家庄三个字的时候,心便狠狠地往下坠,“于家庄?这跟于家庄有什么关系?”

他终是没法淡定,宋诗反倒比他沉稳得多,轻咳一声暗示他别被人看出什么端倪来。

玄英言之凿凿,“缘来客栈的掌柜亲口承认,是于家庄的庄主派他动的手。”

宋诗问:“那掌柜人呢?”

玄英轻飘飘地说:“死了。”

宋诗冷笑一声,“死了?那就是死无对证啊,你的意思是要大人仅凭你的一面之词就去于家庄抓人?怕是不合规矩吧。”

“你们不信?”

“不是不信,官府做事讲究的是证据,大人乃是一县的长官,怎么能因为他人的只言片语就如此轻率地前去拿人,万一冤枉了好人,又该当如何?”

玄英闭了口,方齐昌以为他这是退缩了,将茶盖掀开,猛灌了一口再用力地置于桌上。

“我不知道你们靖国公府是怎么办差的,但是到了这金陵城,要抓人就得有证据,我看你还是去别的地方找找有没有你家公子的下落吧。这周遭并不安生,偶有山贼出没,说不定是遇到了山匪也说不定。”

玄英眉眼冷漠地看着眼前的两人,“既如此,那就不打扰大人了,我的事我自己解决,就不劳大人费心了。”

他站起身,“不过,大人既然什么都不知情,那就继续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以免引火烧身,落地一个万劫不复的下场,在下告辞了。”

此刻雨已经停了,玄英前一刻才迈出府,后一秒宋诗的脚边就多了一副破碎的茶具。

“他这是在威胁我,他算是什么东西,若是他主子亲至,在我面前耍耍威风也就罢了,他不过就是靖国公手下的一条狗,也敢落我的脸。”方齐昌面目扭曲,看样子被气得不轻。

宋诗垂着头,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容他把这顿火发作完,才开口:“大人,看来上边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这人今天特意来此既是试探同时也是提醒。”

“提醒?”

“正是。”宋诗走近一步,“那吏部侍郎来金陵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为何他的手下今天才来找大人您?”

方齐昌想了想,说:“因为他把他主子弄丢了,找我是为了帮他找人。”

宋诗摇摇头,“我看没大人想的那么简单,吏部侍郎秘密入城是为了查于世谦,若说是为了不走漏风声才瞒着我们这勉强能说得通,可是堂堂一部侍郎失踪了,手下的人不先来求助大人,而是去别处调兵,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说明他已经怀疑大人跟于世谦是一伙儿的了,他很聪明,知道他的人入城一事瞒不过大人,所以才以求助的名头来寻大人。”

方齐昌皱眉,“按你这么说,方才我们不该拒绝他的要求?”

可他转头又想:他又不能真的让手下的人去围了于家庄。

“吩咐下去,让人暗中盯着玄英,不过无论他要做什么,我们都不能插手,千万不能跟于世谦扯上一点关系。”

“不。”宋诗想的很透彻,“大人,您想,他提醒您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你不插手吗?可若是于世谦真的被查出点什么,届时他再反咬您一口,您还能独善其身吗?”

方齐昌长叹了一口气,从他收下于世谦给他的那些黄金开始,他就已经跟他扯不清了,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他要想这官服上不沾上污水,只能想办法保下于世谦。

“那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宋诗眼里闪过一丝狠厉,“我们现在跟于家已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如果玄英他的主子没了,那他的心思还能放在于世谦身上吗?”

方齐昌眯着眼看他,神色难辨,手里的玉扳指捏得隐隐作响。

钱泰升在山林里淋了半个时辰的雨,衣服都湿透了,他倒是没把这放在心上,出任务时淋点雨流点血都是家常便饭了,只是他迟迟没收到槐序的信号,心底有些烦躁,他抹了把脸压抑着那点小情绪。

“大人,我们还要在这等多久啊?”

“急什么,就这么点耐性还怎么跟着我办事?”

手下的人纷纷闭了嘴,钱泰升虽然训斥了手边的人,可他心里也没谱,眼见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在他完全失去耐心前,槐序终于出来了。

等见到槐序的那刻,钱泰升的不满还是爆发了出来,“你怎么去了这么久?里面什么情况?”

“我家公子被困在于世谦的密室里,你说对了,那些人根本不是樵夫,而是杀手,我们得马上找人救出我家公子。”

钱泰升干事的时候一点不含糊,“你想怎么办?”

“召集你的人,我们直接上门要人。”

“上门要人?你当别人个个都是傻子不成?还能乖乖地把人放出来?”

钱泰升身后的两个小旗早对槐序有所不满,听到他的话,更是直接出言讽刺。

槐序沉了语气,“你若怕了,我可以自己去。”

“你什么意思?别看不起人。”

另一人经不起槐序这一激,当场就要拔刀,被钱泰升按住。

“把刀收起来,我还在这呢,想干什么?”

钱泰升瞪了他们两一眼,缓缓说着:“槐序兄弟不是感情用事,这于家庄守卫森严,比起暗闯,不如直接光明正大地去要人。”

他朝左手边的人下令:“你去给弟兄们传信。”

“是。”钱泰升的命令他们总是要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