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子夜四时歌 > 第66章 春闱

子夜四时歌 第66章 春闱

作者:荔枝饭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17:05 来源:文学城

正平十三年,即孝明太子逝去第四年,冬。

大雪时节,雾凇沆砀,天地一白。

皇帝正与几位大臣敲定明年春闱的日子。

按照惯例,科考是不糊名的,考生们往往需要行卷、温卷,方能一举中第。行卷是考试前,举子们将自己得意的诗文编成卷轴,经由名望之士或高官显贵推荐给主考官,以增加及第的可能。

教授几位皇子的颜大夫又向皇帝提议,明年的科考,何不将名字籍贯都遮了,以免徇私舞弊。

颜大夫每年都会旧事重提,皇帝大都一笑置之。这也是颜大夫在同僚中常受讥讽的由来。他自己靠着姻亲做了光禄大夫,出了名的怕老婆,现倒折腾起这些。

然而今年,皇帝同意了。他想到还在读书的皇子们,笑着说道:“让六郎他们几个都去试试吧。”

这个消息一出,可谓是炸开了锅。

自孝明太子离世,皇帝就没有再立太子了。朝中屡屡敦请,人选从五皇子到九皇子轮了个遍。皇帝都拿孩子们太小做借口,搪塞过去。

去年,甚至也有不开眼的,说泰王殿下二十有二,已过弱冠之年。自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二殿下最是年长,再合适不过了。

朝臣皆缄默不语,看着新科状元郎犯蠢。皇帝没听他说完,便拂袖离去。不久,这位新科状元就被贬出长安,做寿县县尉去了。

是以,今年一整年,没人敢再议立太子的事。

现在,圣上让几位皇子都参加科考,难道是要考校他们,好立太子?

所有人都这么想。皇帝临时起意的一句话,就让朝臣世家们绞尽脑汁地忙碌起来。

萧祈云也不例外。

太子逝世后,皇后伤心过度,染上了咳疾。每逢秋冬之际,她便咳个不停,吃不下也睡不好。这日,萧祈云二人下了学,正陪皇后围炉蒸梨。公主也托腮坐在炉边。

皇后斜倚在软枕上。看着几个孩子脸上泛起的红晕,她不禁想起萧玮死时苍白的脸孔。心口一阵刺痛。

四年了。

太后替先帝守了三年的陵,就在大臣们的谏言下,被圣上迎回了兴庆殿。

桑梓宫新人入主。曾经宠冠六宫的郭惠妃失了宠,变得温柔娴雅,对她这个皇后亦尊敬许多。

北境的叱列部落因粮食短缺而劫掠边境,安国公将他们击退,一直追至牙帐处。

在回京途中,安国公背痈发作而死。顾青翰去职丁忧,到如今已满一年。

迁出皇宫后,住在曾经平宣王府的泰王萧寿深居简出,听说身体好上许多。

原定的太子妃,宁国公的独生女儿宁幼真身份尴尬,长留玄都观。临行前,她向皇后讨走了元十九。传闻她跟着卧云道人吐纳修行,不日兴许能羽化登仙。

铜炉上,瓷碗里的梨子渐渐变软,沁出汁水,浸没了澄黄的蜜渍枇杷。

“母亲?”

皇后骤然回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皱眉的萧祈云。他长开了些,眉目秾丽,张扬肆意。唯有唇珠饱满圆润,缓和了眉眼的锐意。

六郎生得不像皇帝,更像他的生母,皇后想。

萧祈云捧着温热的瓷碗,舀了舀,小心翼翼道:“我加了蜂蜜,母亲尝尝看?”

“好,”皇后笑着接过,在几个孩子的殷切目光中喝了两口,“不错。”

随着皇后的一声赞许,炉边的少年人都活络起来。

宝庆公主萧毓辉说起了她的制香大业:“姑母此次送来的香丸加了茯苓、甘松,我用了这大半个月,一夜无梦,直睡到天明。母亲何不试试?”

女儿向来贴心,皇后点头应了。不过,她心知自己这是心病,再多的奇异香料都不管用。

科考的消息就是这时传来的,皇后的眼睛倏地一亮。她摒退左右,舀着梨汤,问道:“六郎,这件事,你怎么看?”

萧祈云思忖片刻,缓缓道:“颜先生提了这些年的糊名制,父皇虽不点头,却也不曾制止。或许,父皇早有此意,我想,糊名应是趋势所向。”

“你舅舅家的小辈都不大中用,将来,真不知道怎么样。”皇后想起兄长的儿子们,整日游乐宴饮,皆不大堪用。

“舅舅不是认了个义子么?”萧祈云安慰道,“我远远见过一回,待舅舅很孝顺呢。”

“那孩子看着就粗笨,不提也罢,”皇后啜了口梨汤,“士衡,我记得你哥哥是前不久考的?”

江沉玉拱手道:“家兄是去年考的,策问集子想必还在。”

皇后微微一笑,颔首道:“好了。六郎,你们也不必在这陪我。既然圣上要考校你们,就回去好好准备吧。”

他二人出了承香殿,在通往长阁殿的道上分别。

江沉玉要回家拿策问集子。

萧祈云叮嘱他:“把志渊那小子带进宫来。也不知道他在家有没有读书,这小子要是敢拖后腿,我可得罚他!”

傅临风当然不读书。

五殿下萧璘何止不读书,他甚至都不在宫里。郭斐带着他,偷偷去了平康坊的南曲。

郭斐轻车熟路的,对迎上来的婆子喝道:“叫你家楚娘来!今儿可有大人物!”

他的一只胳膊攀在萧璘的肩上,附耳笑道:“这位楚娘是前不久从东都来的,生得一张芙蓉面,还能言善辩,机巧灵动。您一定会喜欢的。”

萧璘梗着脖子,讷讷点头。他的胸腔里有只聒噪鹦鹉,正不管不顾地肆意乱撞。

南曲的长廊弯弯绕绕。穿梭的乐伎只在外头围件厚实的披袄,内里则是轻薄绸衫,影影绰绰,令人浮想联翩。

身畔忽的飘来一方丝帕,香气扑鼻。

萧璘下意识伸手去抓,就见一名青色披袄的貌美娘子夺回丝帕,上下打量了一番他。

“这是我的。”姑娘的嗓音温软娇柔,捏着帕子的手指洁白纤长,如珠似玉。

五殿下呆愣愣地瞧着她,双颊酡红,不饮已有三分醉意。

郭斐看看萧璘,又看看眼前的娘子,才要搭腔。

谁知,那女子朝五殿下抛了个媚眼,取笑道:“这位小郎君好生秀气,是来找你阿爹的?”

萧璘面上血色尽褪,气呼呼地指着她,道:“我就要她!”

皇子殿下发了话,郭斐焉能不从。因郭斐向来大方,鸨母朝他二人连连谄笑,转过身,就冷了脸,狠狠瞪了眼自家娘子,嘱咐道:“好生侍奉贵客。”

除了前几日发酒疯的王家郎君,她哪一次没有好好侍奉了。

女人面上挂着笑,心底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郭斐她认得,是岐州刺史郭矩的小儿子。郭家炙手可热,她又不傻,没道理得罪客人。

萧璘径直在主位坐下,闷了一大口酒,见她还站在门边,不禁更气。

“你还不过来?!”

“是。”

女人款款走近了,心里却直犯嘀咕。这位小郎君是什么来头,郭刺史的儿子竟像是在他之下。她择了处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柔声问道:“这位郎君怎么称呼?”

萧璘还在气头上,斜睨她一眼,毫不客气:“你叫什么?”

女人面上笑意不改,褭褭婷婷地说道:“奴家姓郑,小字逢仙。”

“哦,”萧璘抱着手臂,脊背挺直,“那我姓郭。”

郭斐憋笑憋得难受,找了个由头,溜了出去。特意留萧璘与郑逢仙共处一室。

逢仙娘子见郭斐走了,心底长舒口气。眼前这位小郭郎君一看就是初来此地,神态拘谨,像快要绷断的琵琶弦。

郑逢仙凑了上来,对着萧璘的耳朵吹气,见他耳朵根红的像在滴血,眯起眼笑道:“郭小郎君是第一次来?”

萧璘想躲,但又忍住了。他板着脸摇头否认:“当然不是了!我是常客。”

“噗嗤。”郑逢仙笑了出来,萧璘气得脖子都粗了,还在振振有词。

“你笑什么?”

“是是是,奴家有眼不识泰山,”郑逢仙柔若无骨地趴在他肩上,“还望小郎君恕罪。”

馥郁的香气笼罩了他,五殿下很认真的想,他是不是要有所动作?

可郑逢仙口中的“小”字分外刺耳,萧璘伸出手,揽住她,提醒道:“我不小了。我、我十七了。”他犹豫了一瞬,把年龄报大了三岁。

郑逢仙眨眨眼,全没料想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谁知萧璘以为她不信,还自说自话地点点头:“我说的是真的,我真的十七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五殿下骤然被推倒在地,女人伏在他的胸口,毫无顾忌地放声大笑。她笑得花枝乱颤,鬓发上的珠钗绢花都甩落下来。

“你不许笑!”萧璘大声道,“你再笑,本——我、我治你的罪!”

郑逢仙的青袄滑落,露出里头单薄的纱衫与石榴红裙,皙白的肌肤晃得萧璘挪不开眼。

她自恃美貌,见萧璘这副样子,得意一笑:“郎君要治奴家什么罪?”说完,她在萧璘左脸上亲了一口,留下红艳艳的口脂。

萧璘呆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见郑逢仙笑盈盈的,心底腾起一股气。他抓住女人的肩膀,去咬她的嘴唇。

就在此时,“嘭!”的一声,小堂的门被人踹开了。

一名披着黑裘的少年人在屋外站定,股股冷风,将那点旖旎暧昧的香气统统吹散了。

萧璘抬头,一见来人,立刻推开身上的郑娘子,跳起来朝少年走去。他一面走,一面朗声道:“延光!我以为你还有几天才到呢!”

“所以您就先来逛了青楼?”郭通面无表情,语气冷淡。他的右眼戴着一只羊皮眼罩,用细绳绑了,系在脑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