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子夜四时歌 > 第62章 卢氏(下)

子夜四时歌 第62章 卢氏(下)

作者:荔枝饭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17:05 来源:文学城

要请府医,就势必会惊动几位长辈。

他们回府时,已是临近午膳的时辰。江尺素与牙牙被唤去祖母处,江沁同江沉玉则在父亲的南园里吃茶。

祖父也在。老人家怕冷,戴了顶罗帛方平帽,石苔绿的袄子,千重织锦袜子。

两个孩子进来时,他正在铜炉边煮茶,一面成块成块的往里加石蜜,一面笑吟吟道:“泠泠云珠落,璀璀玉蜜滋。”

江沁朝他行礼,挤出一个笑来:“阿翁是在怀念九嶷山的风光么?”

“是有些怀念,”老者捋捋白须,眸光悠远,“不过倒不是怀念山水风光,而是想起当初青春年少,与三两好友登高戏乐,饮山中泉水,也觉得有趣。不提也罢,来,喝茶。”说罢,他朝二人招手,很是慈眉善目。

江沉玉念着卢氏的病情,神思不属地喝了口茶,被齁得舌头发麻。

“我听说傅家的小儿子被吓坏了,”祖父用鹅毛扇敲敲孙子的臂膀,面带得色道,“咱们三郎倒是胆大。同阿翁说说看,那天夜里都发生了些什么?”

江沉玉见祖父兴致勃勃的,只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不过,他惦记卢氏,讲得十分简略,用词干巴巴的,一会是“来了个很凶的壮汉”,一会儿又“来了个更凶的大汉”。

说到那条大白蛇,老中丞与江沁都露出古怪的神情。

江沁听着听着,突然截住他,问道:“三郎这些日子都住在东宫?”

“是啊。”

“张太医每日都来瞧?”祖父的鹅毛扇不摇了。

“一开始是每天都来,”江沉玉想了想,“后来,六殿下嫌他啰嗦,就让他隔两天来一次。”

江沁不再问了。据他所知,皇子之中,唯有卫王殿下住过一段时间东宫。而那位张太医,早年间是四方游医,声名鹊起后,被太子重金请来,如今专为圣人诊脉。

提及太医,江沉玉倏地想起腰间的鱼袋,雀跃道:“走之前,殿下给了我进宫的鱼符。祖父,不若我去求六殿下,让张太医去看看母亲!”

“噢,三郎去了庄子上?”老者笑眯眯地问道。

“呃,是。我、我和大哥都去瞧母亲了。”

老中丞听了他的回答,没再说话,手中摇起了鹅毛扇。他依旧是笑着的,唇角的弧度没有半点变化,像用浆糊黏上去似的。

江沁本能的认为祖父不大高兴,拱手道:“其实——”他一时不知该像江沉玉一样继续称母亲,还是唤卢氏。踟躇片刻,老者就出言打断了他。

“不妨事,管事都告诉我了。”祖父拍拍江沉玉捏着鱼袋的双手,和蔼可亲地说道,“三郎,依阿翁看,还是先让府医去瞧瞧。若是不成,你再进宫,如何?”

“那太好了!”江沉玉听他这样说,再没什么可担忧的。江沁也松了口气,同弟弟相视一笑。

午膳后,天骤然低垂,曲廊间弥漫着带着水汽的草木香。

江沉玉回了自己的小院。

庭院内郁郁葱葱,东面栽着青竹、合欢与南烛木。沿着长廊则种了兰菊、凤尾、鸭跖之类的。

这些日子,主人在宫里,家中管事的夫人先是病恹恹的,不久就被休了。院内的仆妇比往常还要散漫十倍不止。因此,花木无人修剪,都长得不怎么样。

唯有鸭跖草生机勃勃的,连花期都比在别处要长。宝蓝色的花瓣微微震颤,星星点点散落在杂草堆里。

阿雁站在廊下,歪歪斜斜的,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扫地。

“阿雁!”江沉玉远远望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欢喜地高声喊道。

他身后跟着两名侍女。紫衣的叫莳萝,是祖母屋里的。碧衫的是阿魏,则是祖父给的。两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

阿雁本咧开一个放肆的笑,见了这侍女二人,顿时浑身一颤。他垂下脑袋,朝江沉玉躬身道:“郎君,您回来了。”

这两名婢女,一个擅数算,一个通文墨,且都是长辈给的。阿雁心底哀叹不已:看来老中丞这是要正经管管小郎君了。

果然,她二人一进屋,就齐齐变了脸色。

穿紫衣的莳萝秀眉紧拧,伸出一根手指,在进门的瓷瓶上轻轻一抹,指腹顿时乌黑一片。她冷声问道:“谁负责打扫屋内?”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娘子慌忙跑了进来,瑟瑟道:“是、是我。”

“重扫。”紫衣女子冷冷地吐出两个字。

那小娘子怯怯地望向江沉玉,想说点什么。

另一名碧衫娘子就挡住了她。阿魏朝小公子盈盈一拜,柔声道:“郎君这些日子都在养伤,想必功课荒废不少了吧。”

江沉玉被她戳中了心虚处,讷讷点头。

“郎君可先习字。”阿魏将他引至书案前,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酉时刚过,天突然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惊起一阵草腥气。

绘着鸟禽的绢帛屏风后,两名侍女的身影穿梭往来,忙忙碌碌。院内的丫鬟小厮都被她们叫了过去,一一问话。

阿魏说不能搅扰郎君,因此说话声音放低放轻。

四周安静极了。

唯有乱雨撞在花叶上的“啪嗒”声,宝蓝色的花瓣被打落,同金黄的蕊、碧湛的叶齐齐浸在泥水里。

江沉玉坐在书案前练字。鱼袋就放在镇纸边,他时不时瞄一眼,仿佛下一刻就要入宫觐见了。

阿雁在一旁磨墨。这是他的老本行了。

阿魏时不时进来瞧瞧,因此他磨得分外卖力。他见小郎君心不在焉的,遂开口道:“公子的字大不如前了。”

“啊?”江沉玉被阿雁突然说话吓了一跳,慌忙将手里的纸揉作一团,“是、是吗?”

阿雁点点头,严肃道:“练字最忌不专心了。您在想什么?”

“祖父说让府医去给母亲诊病,”江沉玉放下笔,忧愁道,“算一算时辰,也够大夫一来一回了,可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道母亲怎么样了?”

虽说阿雁回府后,一直安安分分呆在郎君的小院子里。可乍然不见了夫人,阿雁又不是傻瓜。再者,仆妇间自有消息往来。

阿雁一则是觉得主人家凉薄,二则是要避开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他放下墨条,凑近了小声道:“不若,我去替公子打听打听?”

“好、那太好了,”江沉玉连连点头,催促他,“一有消息就来告诉我。”

阿雁在他的殷切目光中,穿上蓑衣,从书房后小茶室的角门溜走了。

雨势愈来愈大,渐渐变成了瓢泼大雨。厚重的雨音像一层又一层的帷幕,隔绝了屋外的一切。

江沉玉不喜欢这种等待。笔下的字迹歪歪斜斜,他揉成团扔进瓷缸里。

他越想越觉得懊恼,应该坚持进宫请太医的。阿姐说,母亲去庄子前就病了,府医也没治好。再找能有什么用。

他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忽的,想起了那个报平安的小厮。

为什么撒谎?为什么不告诉他母亲病了?

铜炉内的香燃尽了。残余的香屑烧出一点凄苦的焦味,在被大雨阻隔的内室恣意扩散。

咚咚咚的足音,由远及近。

江沉玉先是一喜,旋即发现这脚步声不是从角门传来的。

“三郎!三郎!”是阿姐的声音!

江沉玉赶忙迎了出去,就听见莳萝教训人的声音。

“大娘子,虽说您与三郎君是亲姐弟,可天色已晚,您还是请回吧。”她自小跟着老夫人身边的嬷嬷学,规矩礼法张口就来,半点不饶人。

江尺素向来温言细语、知礼守节,今日却全无顾忌,指着莳萝的鼻子怒道:“我和亲弟弟说话,你凭什么阻拦!”

紫衣女子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板着脸正要拿出老夫人来压她。

江沉玉窜了出来,朗声道:“阿姐阿姐!”

“三郎,”江尺素一见他,就淌下两行清泪,朝他哭诉,“祖母她、她、她居然要把小妹送去永州的尼姑庵!”

“什么?!”

不止江沉玉惊诧,连新来的两名侍女也瞪大了眼睛。阿魏扯了扯莳萝的袖子,两人带着屋内的仆从皆退了出去。

“为什么?”江沉玉一脸的不可置信,“为什么突然要把牙牙送去尼姑庵?”

“还能是为什么?”江尺素浑身都在发抖,失魂落魄的,“祖母口口声声说在宝刹寺托了僧人,一路护送牙牙。可她才四岁,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万一路上病了怎么办?母亲病成这样,祖母竟然这么狠心!难道牙牙不是她的亲孙女!她怎么能这样!”

“我去求祖父。”江沉玉丢下这句话,就要往雨里冲。

江尺素背对着他,轻轻抛一句“我已经去过了”,便如有千钧地阻止了他。

在这又短又长的片刻间,这对姐弟一动也不动,仿佛泥塑堆就。

屋内的光线丝丝缕缕地逃开,阴霾吞噬了才洒扫干净的陈设,缓缓爬上了唯二的活物。

江沉玉蓦地想到了六殿下,救命稻草一样出现在他脑海中的萧祈云。他会答应自己的请求吗?

“嘭!”的一声,门被猛地推开。

穿了蓑衣也还是浑身**的阿雁扶着门,大口大口地喘气。他很急切的想要说话,几度张嘴,嗓子却熄了火,“不”了半天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江尺素听到动静,转过身来:“阿雁,你、你这是去哪儿了?”

“母亲怎么样了?”江沉玉手忙脚乱的,直接把茶壶拎给了他。

阿雁抱着茶壶灌了两口,胸腔的心仍跳得厉害。

他顾不上平复心情,挤着嗓子嚷道:“不好了!不好了!那帮婆子说,夫人死了!”

注:

1.泠泠云珠落,璀璀玉蜜滋。出自东晋庾阐《采药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卢氏(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