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子夜四时歌 > 第21章 巡幸

子夜四时歌 第21章 巡幸

作者:荔枝饭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17:05 来源:文学城

“原以为是一桩案子,想不到竟然是三桩!”郭通几人将所知所见一一讲述,最后忍不住感慨道。

堂中坐着卧云道人,她一袭葵衫碧裙,斜倚着菖蒲垫,一面摇着纨扇,一面笑吟吟地瞧着孩子们。

这件事情传闻颇广,她也听说过一些。不过,因传的太玄,卧云道人只当听个故事。她见几个孩子一人一段,说得生动,不禁笑道:“看来,六郎此行所获颇丰啊。”

“姑母谬赞,”萧祈云笑道,“不过是看了看府衙的卷宗罢了。”说完还瞥了一眼崔容。

卧云道人的目光移向右侧,以扇掩口,道:“五郎晌午之后就不见人,可是另有妙法?”

五殿下萧璘一脸漫不经心,挑眉笑道:“我比不得六郎,亲力亲为的。不过是寻了舅舅的门生。小小府衙,搜个香铺都要费些时日,还是让刑部司的人来找,倒还快些。”

东都刑部仅置一司,他说的门生,大约是指刑部司的郎中齐孟阳。此人极擅钻营,借着姻亲之便,逢年过节就往郭家跑。郭通不大喜欢他,可认真想了想,也想不到旁的人。

韦少恒还记得萧璘对这件案子毫不在意的样子,可没想到他居然找了刑部司,忍不住问:“那您为何要同六殿下打赌呢?”

“赌就赌了!哪来那么多为什么。”萧璘原本闲散的神态一凝,沉声道,“况且,大家各得其法,互不干涉。”说到此处,他刻意停住,朝卧云得意地扬了扬脸,“等我得了官报,就请姑母定夺!”

萧祈云轻嗤一声,并未出言相驳。

崔容则拍了拍身侧的小匣,作揖道:“看来五殿下胸有成竹、势在必得呢!”

卧云并不在意他们谁胜谁负,只觉萧璘这副样子,透着几分孩子气,颇为可爱。

她亲昵道:“好,那姑母就等五郎的好消息了。”

卧云素知五郎与六郎好争锋。说完这话,她就朝萧祈云伸手,示意他坐到近前来。

但见这小人垮着脸,长公主眼中隐隐含笑,哄道:“好啦,若是六郎舍不得翠羽裘,姑母这儿有更好的。”

他们这位姑母惯爱和稀泥,又喜欢把孩子们聚到一处。于是几位伴读便看到了眼前神奇的一幕。

两位殿下与卧云道人同榻而坐,一左一右,脸上都挂着乖巧的笑容。虽细看是有些勉强的笑,不过,远远望去,倒也其乐融融。

此时此刻,拾翠殿中的氛围竟也称得上融洽。

外头暑热难耐,对泰王殿下而言,却是恰如其分。

他正同女官闲话。“青庄的剑舞的极好,行云流水。韦家儿郎的手掌都拍红了。”说到这,他顿了顿,似是在回想画舫上的场景。萧寿苍白的脸孔上不自觉的浮现微笑。

“这是第几次了?”内侍在殿外轻声说道,“咱们殿下隔不了几天,就提千秋节的事。”

端着药的婢女点点头,伸手比划了个手势:“有七八回了。那夜分明受了凉,可殿下反倒很有精神。”

“可不,前些日子,太子送了东西来,殿下笑着说要亲自去谢!”那内侍嗓音压低,“东宫这些年来送了不少药食器玩,殿下何曾这样高兴?”

他二人窃窃私语,惹来掌事女官的斥责。

“怎么还不把药端进来?!”

进殿之前,端着药的婢女同内侍打赌道:“赌一贯,看殿下这回喝药是不是顺畅?”她面上一派得色,声音却是细若蚊蚋。

“快进去吧你,”内侍低头耳语,“当心让你喝!”

“我不吃这药。”

“太子殿下怎么讳疾忌医起来了,”元十九放下笔,正色道,“您还要筹备圣人移驾东都之事,可不能再贪凉。”

皇帝巡幸洛都是常事,大都留下皇太子监国。今年却一反常例,要带上太子萧玮,不设监国。军国大事,皆通过驿站快马急报呈递。

两京之间置有三十多处官驿,行宫十八座,其中半数为前朝旧址。

庆和五年,大暑炎毒,先帝欲全面修葺。

当时随侍的太子詹事徐机谏言:“无节制地役使百姓,耗费钱财,仅为享乐。前朝因此而灭亡。陛下如今营造高台,难道是尧舜之道么?”

于是,仅修连昌、芳桂二宫。连昌宫三年方成。

庆和八年,太子萧弘因谋逆被废,先帝一病不起。后又逢关中水患,京洛缺粮。芳桂宫的修缮也就暂时中止,直到圣人登基后的第六年,才重新整修。

太子幼时,皇帝曾驾临河北道,荣王监国。可惜荣王殿下酷爱斗鸡,不理政务,于是不得不由太后出面,将病恹恹的平宣王拖出来从旁协助。最后是荣王频频书信敦请,将远在涿郡的圣上催回来的。

这之后,皇帝仅在两京之间来往,再未有涉远。

此番,圣人本欲请太后、平宣王一同前往,不巧平宣王萧徽犯了旧疾,只得作罢。太子照例去探望叔父,回来竟也头疼脑热起来。

“不过是略有头疼,”萧玮自觉身体康健,摆摆手,“哪里就要喝这么多药。”

近旁的陆怀瑾见他抗拒,神态坚毅地说道:“殿下,正所谓疾患起于毫末、积于忽微,不可小觑啊!”

萧玮瞥了他一眼,总觉得他在窃笑,还未开口,就听得陆怀瑾继续劝道:“太子殿下当为诸皇子之表率......”

果然,他还是惦念千秋节的事。萧玮记得翌日小妹神采奕奕,而陆怀瑾则告假三日,不见踪影。

太子也不点破,面露难色,叹气道:“行了,别作文章了,我喝就是了。”

医官说他是风热之症,开了上清散,其中有味连翘,苦得很。

萧玮喝了两口就把碗放下了。

不想,陆怀瑾双目炯炯地盯着他。太子索性仰头一饮而尽,心中想着等小妹长大了,若心思照旧,便去同圣人请旨赐婚,把这个爱劝喝药的嫁出去。

陆怀瑾对太子的心思浑然不觉,见他苦得蹙眉,顺手递上医署备好的饮子。

“几位郎君尝尝小店的青饮,”褐栗长衫的男子见是官差,赶紧迎了上来,“这是取吴郡的扶芳树叶,炙香后煮沸,别有一番香味。”

“你这香铺还卖茶饮?”官差查了几条街,正被香熏得头晕脑胀的,闻了这青饮大觉舒畅,不免同他闲话。

“这几年香铺多如牛毛,自然要做些别的营生。”男子低眉顺眼的笑着,再要说话,就听得隔壁铺子的骂声。

“你个小兔崽子!成日里就知道偷鸡摸狗!不干净的爪子干脆剁了!”那壮汉嗓门奇大,堪比锣鼓喧天,引得行人频频侧目。

跟着官差的女子也好奇地探头,她正是广利坊的番商所蓄的乐伎,叫做俞绛贞。因闻过那异香,李县尉让她一同前往甄别。

“那汉子是他杨家雇的香博士,”长衫男子解释道,“制香颇有一手。他本是长安人,此前配了一款,叫做‘鹧鸪斑’的,听说在长安的平康坊风靡一时啊!就是眼里揉不得沙,还是个暴脾气。来铺子里这段时日,这人把学徒小子们都骂了遍。”

几人眼见着壮汉越骂越起劲,甚至开始上手了,不停地推搡个只到他腰腹的小孩。

乐伎心善,蹙眉道:“他怎么还打孩子?”听她这样说,两名官差也站了起来。

长衫男子赶紧拦住他们,道:“他不是小孩,是道州来的。前些年禁中取消了进贡矮奴,他家里遭难,就留在此处做工。那人长得矮小,原本主人家是不要的,看着没什么力气又废粮米。那小子自己恳求再三,工钱砍半才留下来的。”

他这一拦,那厢楼上走下来位鹅黄衫裙的美貌娘子。她嗓音轻柔,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将壮汉劝住了。

“你知道的倒清楚。”官差瞥了他一眼,道,“那可是香博士的妻子?”

“是的、是的,我们两家做了好几年的邻居。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些,”男子瞄了两眼黄衣娘子,酸溜溜地说道,“他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娶的妻子倒好。”

“行了行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既如此,你可知道他们家有什么——”官差想了想,压低声音问道,“秘方之类的?”

那乐伎也有样学样,缩起肩膀,轻声道:“就是那种闻了......闻了会产生幻觉的香?”

“啊?”男子面上笑容变僵,讷讷半晌,道,“幻觉?世上还有这等奇香?”

“您说的是汉武帝时,东方朔所献怀梦草么?”

低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几人循声望去,就见个眉清目秀的小童,规规矩矩地站着,正是方才挨打的矮奴。

官差被他骤然出声吓了一跳,扭头盯着他:“你耳力倒好。”

那矮奴苦笑道:“上天可怜,虽身量不比寻常人,却有些旁的便宜处。”

“怀梦草不是子虚乌有的传说么?”乐伎俞绛贞反驳道。

她还在教坊时,唱过《李延年歌》,自然知道李夫人的故事。

“我听人说胡人那儿有许多奇香,几位何不去北市香行瞧瞧?”

他想得到,李县尉自然也想得到,早就命人去了北市,将香品择样带回。

思及连日来的劳碌,官差叹了口气,将那采花贼痛骂一顿,拖着疲惫的步子进了隔壁香铺。

直到临近正午,日头渐毒,一无所获的四人不得不先回府衙,稍作歇息。满头满脸皆被香料浸了似的,呼吸吐纳间都透着阵阵香风。

为首的官差对乐伎道:“待会还要劳烦娘子,闻一闻北市的香品。”

主人家乐得同官府卖好,自然无不应允,早已嘱托好了她。乐伎点头应是,也跟着进了府衙。

未料,府衙的门口,站着两位神情端肃的布衣僧人。

差役摸不着头脑,上前问道:“两位大师有何贵干?”

其中一个年轻些的僧人转过身来,朝他躬了躬身,温文有礼道:“小僧是归觉寺的,前来认领尸首。不知少府可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