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子夜四时歌 > 第2章 入宫

子夜四时歌 第2章 入宫

作者:荔枝饭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17:05 来源:文学城

两对眼睛凝在他脸上,盯得他双颊发红。言子笙赶紧解释道:“我叫言子笙,表字守真,是五皇子的伴读。”

傅临风一听是五皇子,扫了眼少年郎的小胳膊小腿,轻“啧”一声,拍拍他的肩膀道:“皇后殿下的赏赐记得多吃点。”那双小眼睛里流露出的同情,让言子笙更加心神不定。

崔容用扇柄抵着下巴,想了想,“你就是惠妃殿下特意指的那个言子笙?”他见眼前人点头,了然一笑,便伸手过来揽住少年人的肩膀,道:“难怪呢,看起来就聪明。以后还要多多劳烦你这位大才子啦!”

方才还说他“不怎么样”,转头又说聪明。

言子笙收了笑,挣脱他的胳膊,“断不敢当。还不知如何称呼?”因带了怒气,语气有点冲。

话才说完,言子笙就有些后悔,看崔容衣着便知出身不凡,不是他开罪得起的。

“崔容,”黄衣少年又将扇子展开,露齿一笑,“你唤我‘一行’便是,这是我的字。”

他没猜错,这人是个得罪不起的。既然姓崔,想必同德妃系出一家,俱属博陵崔氏。

言子笙纵然心里不快,面上也不敢再流露半分。他拱手同崔容见礼,低眉敛目道:“原来是一行兄。”

崔容看他恢复了毕恭毕敬的样子,瞬时有些意兴阑珊,懒懒的同他搭话,却都是在盘问。譬如今年几岁,平常都念什么书,家中长辈任何官职。

言子笙规规矩矩的,即便不耐也一一应答,浑然不觉间就把自己掀了个底朝天。

那厢,傅临风三步并两步走,很快就到了马车边。也不知道江沉玉在吃什么药,吃了这么久都不见人。

他在外头等了片刻,终究是不耐烦,朝一旁的小童努努嘴。

那小奴机灵得很,当即趴在青砖上,脊背拱起,成了傅临风的肉身台阶。

里头人说话声音压得极低,听不真切。傅临风一只脚才踏上马车,踩着的板子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惊扰了里面坐着的人。

江沉玉的小厮掀开帘子,一惊,张口呼道:“傅郎君当心!”

原来是傅临风一脚踩空,整个人惊慌失措,朝后仰倒。四周立着的宫人赶紧一拥而上,及时将他扶住。

傅临风惊愕之余,愣是没能张口呼救,险些在宫门口丢了大面子。

可怜被他踩了好几脚的小奴,脸蛋涨得血红,膝盖发抖,还在强撑。

宫人们将他扶好站稳,这才松开手四散而去。傅临风自觉失了脸面,却又不好在宫门口发作。他恶狠狠地瞪了那小奴一眼,就走开了。

崔容远远看着,顿时用扇子掩面,无声大笑。

直到几位郎君的笼箱都整理好了,江沉玉才姗姗来迟地下了马车,面容端肃,跟在最后头入了宫门。

王逢吉略撩衣袍,大步走在最前头。

一行人经过数道宫门,至日华门处,早有数名青衣典引等候在此,将人领去安排好的各宫殿内,只等这几日安顿好。

谷雨之后,便要每日卯时之前起来,同诸位殿下一同前往承文馆读书。

这承文馆是专门用做宫中皇子、宗室子弟读书的宫殿。说是专用,其实一度废止,复又启用。真算起来,倒也没有许多年。

庆和年间,高宗皇帝,也就是先帝,格外宠爱幼子徽。

萧徽年仅九岁,就进封平宣王。一年后,又授上柱国。等到平宣王萧徽渐渐长大,先帝也不催促他前往封地,反而长驻京畿。

萧徽体弱,有眩晕之症。先帝亲自煎药喂之。甚至在一次家宴上,先帝破格逾制,将东都的前朝御苑赏赐给他。

太子弘本就善妒,听此消息,心中愈发惶惶难安,将自己的亲兄弟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同年岁末,萧弘就开始私下鼓动学馆的学士伪造诏书。

庆和八年,元宵节后,有人同先帝密报,说是宫中有人谋逆。

隔天夜里,禁军搜宫,在东宫中,搜出了一封笔迹近乎以假乱真的遗诏。

先帝盛怒之下将萧弘废为庶人,囚禁于房陵。

数月后,萧弘惊惧而死。

同太子过从甚密的十余名学士坐罪斩首。学馆亦被废除,充作存放典籍之所。

先帝励精图治,不勤后宫,因此子嗣不丰。统共也不过五位皇子,其中废太子弘、今上、平宣王,这三位都是皇后所出。故而,嫡出皇子都住在皇后的殿内,由其亲自抚养。年岁渐长,则请大儒教导。

等到圣人即位,天下大定,于是广纳妃嫔、扩充□□。宫中统共有过数十位皇子、公主。

长皇子为贤妃所出,据说一出生,宫殿周围就被金光笼罩。圣人大喜过望,取名萧承明。景明二年,便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将弘文馆改为承文馆,打算留作太子将来读书用。

只可惜,天不假年。这位长皇子不足五岁便夭折了。同年八月,贤妃亦因哀恸过度而病故。圣人悲戚无比,追谥长子为懿德太子、贤妃为贞元皇后。

而圣人为长皇子启用的承文馆,也再度被尘封。后来是宫中皇子渐长,自然要单辟一宫教授四书五经。由皇后提议修葺。这里也就再次成了皇子宗室念书的地方。

大约是圣人怀念懿德太子,就照旧叫做承文馆。

进宫的伴读一般会被安置在外殿的小院内,如无必要,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于是几人过了这道日华门,就分开往各自的去处了。

崔容刻意放慢脚步等着,就见数十名抱着囊箧的内侍后头,缓缓走出来一名高挑少年。他似乎被远处的登高楼所吸引,时不时侧目过去,瞧那丹檐坠着的精巧铜铃。

恰巧对上了守株待兔的崔容。少年郎同他轻轻一笑,颔首以礼。

当真是惊鸿一瞥,崔容是被身侧的宫侍提醒,才回过神来的。

为首的宫人是德妃殿中的老人,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竟也好奇地开口问道:“那位便是江中丞的孙儿么?”

“应当是,”崔容展开折扇,掩饰自己的失态。等他转过身来的时候,面上已经挂上了平素的笑容。

崔德妃是他的姑母,七皇子又是爱闹的年纪,常常召这个兄长的孩子入宫相伴。从日华门到飞霜殿的路,他可谓是了如指掌,当下步履飞快,渐渐走远了。

傅临风就远没有他这么潇洒了。他在宫门口失了脸面,又羞又恼,迁怒之下对身后的江沉玉也记上一笔。

他目不斜视地走到了长阁殿,由宫侍引入了西南角的一处庭院内。傅临风早前入宫也是住这里,仆从也是轻车熟路地收拾起来。

此处离六皇子的长阁殿,也就一条廊道的距离。傅临风斜倚在黄花梨的雕花木榻上,气喘吁吁,脊背被汗水浸得半透不透,很不舒服。

傅临风是不愿意入宫的。他同六皇子固然交情不错。可宫里规矩大,他在家里称王称霸惯了,在宫里却不得不诸多收敛,并不好受。

不过,他就算了,圣人偏偏指了江家的伧人来做伴读,真不知道是为甚。

按照自家老头子的说法,就是圣人对当朝太子寄予厚望,并不考虑旁人。

此次入宫的伴读一共六位,大都是官宦子弟。

虽说是为皇子伴读,本质上不过是寻个玩伴,远不能与当年的两位东宫伴读比拟。

那两位伴读,一位是文承殊渥、诗骨风流的陆家三郎,另一位顾家少将军,亦是冲襟朗鉴、风度卓然。

二人之于太子有如左膀右臂,将来必定是股肱之臣。圣人心系东宫,真可谓是爱之真切而思虑深远。

这些话,傅临风听了个大概。他一听到陆三郎的名字就头大。

这位陆三郎大概是长安城中各家少年郎的噩梦。他名陆怀瑾,字含瑜,是陆相的第三子。姿容极佳,学问也好。

圣人听闻他天赋卓绝,召进了宫里一见,发现传言不虚,便指了做太子伴读。

每每提到陆家三公子,长辈们就要拿自家子侄同他比较,耳朵都能听起茧子来。

偏偏无人能敌他风采,怎么教人不生气?

他一面擦汗,一面觉得以后日子煎熬。这才三月天,若是到了盛夏酷暑,那可要怎么过?

就在这时,内侍奉了口谕前来,说是皇后要见他二人。

傅临风赶紧从榻上下来,整理衣冠,然后跟着内侍出了院门,穿过长长的廊道。

等临近承香殿外,傅临风远远就瞧见内侍身后的少年郎。他不禁一副见了鬼的表情,心中暗想:我这才说了陆怀瑾的坏话,怎么就瞧见他了?

直到对方越走越近,傅临风才觉出差别来。

此人纵然身量高挑,却并不是十七八岁的年纪,看起来要小多了。虽说也生得十分好看,却与陆怀瑾并不相同。

眼前这位眉眼要稚嫩一些,五官亦柔和许多,人也更清瘦单薄。两人最像的是那股子遗世独立的翩然风姿。不过陆怀瑾本质是恃才傲物,眼前这位则要和煦得多。

他想了又想,骤然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对方便是江家郎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