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紫棠春 > 第5章 第五章

紫棠春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月上明天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4:20:01 来源:文学城

腊八一过,年味便浮了上来。

云府上下却透着股不寻常的忙乱,隐隐掺着丝诡谲。

这乱子,起自云潋去前院请安那日。嫡母温氏被他气了一场,竟就此病倒,且病势汹汹,非同小可。

究其根由,还是云潋的身世惹的祸。他这一露面,温家与云家之间那沉疴旧怨,便如同枯枝逢了火星,噼啪烧旺,凭空添了新仇。

不出几日,这把火便烧上了朝堂。左相云朔被人一本参到了御前,罪名是窝藏罪奴——当年户部尚书锦晅获罪问斩,妻女没入官籍为奴。其妻自缢,其女锦蓉不知所踪。锦蓉,正是云潋生母。

温云两家的宿怨,真要细究,怕是要翻到皇帝姥姥的姥姥那辈的太叔公头上去。横竖百年前便已势同水火,虽同列京城世家大族,代代簪缨,却彼此倾轧,从未消停。

庆熹四年,云家出了位探花郎云清川。彼时皇帝有意调和两家,一道旨意,令探花郎迎娶了安国公的次女温妍。

谁承想这姻亲一结,非但未能化干戈为玉帛,反似在滚油里泼了瓢冷水,炸得两家嫌隙更深,关系愈发紧绷。

云府这位少夫人温妍,其胞姐便是当今圣眷优渥的惠贵妃。惠贵妃不仅诞育了皇长子宁昭衍,更在宫中独享恩宠十数载,风头早已盖过了中宫。

其兄温绥之,官拜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虽品阶略低于左相,然吏部执掌铨选考课,乃六部之首。温尚书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根基盘根错节,势力不容小觑。

两家最近的一笔大恩怨,得追溯到十二年前。

那年,皇后与惠贵妃先后有孕。惠贵妃圣眷正浓。

一日,皇城上空忽现五彩祥云,引得京城百姓翘首称奇。钦天监随即奏报,言帝星将临。是夜,天象再生异变,恰逢皇后胎动发作。宫人皆见有星子似坠入宫墙之内。

皇帝以为皇后将产。谁知皇后疼了一天一夜,龙胎迟迟未落。

反倒是惠贵妃,恰于当夜诞下了大皇子宁昭衍。

立时便有朝臣进言,谓此等天象,正应在大皇子身上,乃帝星入世之兆。

皇后煎熬过一日夜,终也诞下二皇子宁昭宸,其时亦有颗星子坠入,然正值白昼,并无人所见。

一年后,皇帝欲立储君。

朝堂之上,早已议论纷起。拥温一派力主立长,言大皇子乃应天象而生;清流一派则坚持立嫡,言中宫所出方为皇储正统。

彼时云温两家新结姻亲,按说左相云朔本该置身事外,或做个和事佬。

未料这位左相大人却道:“自古,无论庶民百姓,抑或钟鸣鼎食之家,嫡庶之分,天经地义。承继家业,嫡子居先,贤愚长幼与否,皆在其后。”

此言一出,不单将温家得罪了个彻底,连龙椅上的皇帝也气得不轻。然云相身为帝师,素为清流领袖,德高望重,皇帝亦不得不权衡再三。最终,二皇子宁昭宸被立为储君。

……

近日,云府少夫人一病,其兄温绥之便籍此大作文章。唆使监察御史顾行简弹劾左相云朔持身不正:其一,纵容其子云清川藏匿罪奴锦蓉,渎职失察;

其二,罔顾本朝宗法礼制。明知其子生前乃朝廷命官,竟罔顾法纪与罪奴苟合诞子。云相不但不训诫,反在其子死后将逃生子接入府中,肆意妄为,且不向户部报备庶孙户籍……如此徇私枉法,道德败坏,实不堪为百官表率。

皇帝看了奏疏,头痛不已,偏生后宫最近也甚不安生。

惠贵妃前些时日还在他耳边唠叨,让他册封长子宁昭衍为瑞王。

宁昭衍年方十二,皇帝寻思如此早封亲王,恐引党派之争,为太子日后亲政埋下隐患。此事他尚在思虑,眼下云相又出事端。

翌日早朝后,皇帝召云相去偏殿垂问顾御史弹劾之事,云相跪在殿前不住磕头,只连声道“老臣有罪”,再无旁言。

皇帝念其上佐天子,下抚万民,素来克己奉公,心虽不愉,终未降罪,只让左相先回去自省。

云相回府后便称病不出,这一“自省”便是数十日。

府里这十几日的诡异气氛,云潋也感受到了些。

首先便是饮食。初入云府静思苑那几日,虽是粗茶淡饭,一日两顿倒是热的。

这几日却是不同,张嬷嬷送的饭菜有时竟是冷的,有时也不准时。连陈管事也鲜少与他说话,仆人们见了他更是避之不及。

腊八过后的第二晚,他那个便宜兄长云礼,还闯到他房里把他踹了两脚,说是自己母亲被他这个逃生子气得吐血,警告云潋再敢到前院就要他的命。

云潋当时缩在墙角也不敢吭声,自那以后,他更加小心谨慎,几乎是胆战心惊地数着过日子。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

往年这个时候,云潋住在常州时,他娘亲都会和老仆赵贵一起,提前去市集上采买些便宜鱼肉在家腌上几天,再挂在灶梁上用柴烟慢熏。

到了小年这天,还会剪窗花做酥饼蒸黍糕,祭灶神;扫洒除尘,悬挂新桃符。

每到那时候,云潋都欢喜得很,不光能吃上平日吃不到的酥饼和黍糕,还能吃到甜滋滋的胶牙饧。

可是他娘亲已死……

今日早上,云潋就吃了一个冷馒头,还是昨晚剩下的。

似乎没有人在意他在干什么,有没有吃饭。

张嬷嬷一早就去了前院,所有仆人都在忙碌,打扫除尘,连静思苑那棵老梅树的枯枝都被仔细修剪了一番。

半上午时,陈管事把所有仆人唤到前院去帮忙,又交代云潋不许乱跑。

云潋低声应下。他听几个离开的仆人私下议论道,说每到小年,宫中都会派下赏赐。往年都是大太监来派赏,今年来的竟是大殿下和太子殿下。

云潋抱着膝坐在门槛上,望着院中的老梅树发呆,梅枝上的花苞已绽了几朵,但那花雀儿,这几天却不见踪影。

小白猫蜷在他腿窝里,暖烘烘的一团。院里没别人,只有风刮过光秃秃的枝桠,呜呜作响。

前院隐约传来车马声、人语声,比平日喧闹许多。

“阿白,”云潋摸着猫儿光滑的脊背,低声说,“外面在做什么呢?”阿白是他给猫儿起的名字,没别的意思,只因为它通体雪白。猫儿喉咙里咕噜了一声,似在应答。

中午,张嬷嬷竟破天荒地给他送来午饭。

她放下食盒,说了句:“今儿是小年,府里有贵客,小公子千万待在屋里,莫要探头探脑,冲撞了贵人可是大罪过。”说完便匆匆走了。

云潋点头应是,食盒打开,里面有一碟酱牛肉和两个馒头。

云潋把酱牛肉吃了,给了阿白两块,又掰了小半个馒头捏碎了放在梅树下,其余的馒头他全吃了。

吃完后他乖乖待在屋里,对着书阁上那些落灰的竹简发呆。

晌午时分,前院的喧哗声更盛了,丝竹管弦隔着重重院落,隐隐约约地飘过来。

阿白原本在窗台上晒太阳,忽然耳朵一竖,跳下窗台,喵呜一声,竟从门缝里钻了出去。

“阿白!”云潋心里一急。张嬷嬷的话还在耳边,可阿白是他唯一亲近的活物。他跑到门边,院门竟虚掩着没闩,想是张嬷嬷走得急忘了。他犹豫了一下,轻轻拉开门栓。

夹道里空无一人,只有风卷着几片枯叶打转。阿白那一点雪白的影子,在前头拐角处一闪,不见了。

云潋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记得陈管事说过,夹道尽头连着后花园。

他咬了咬牙,顺着夹道追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