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紫檀祭 > 第30章 签证被拒

紫檀祭 第30章 签证被拒

作者:凯歌17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1:20:23 来源:文学城

亦嘉在家里正查看邮件,弟弟来电道:“在哪里?我联系上一个做酸枝的老板,现在在他办公室喝茶。”亦嘉刚被老爸训过,心里不踏实,但是听说是红木的事,顿时来了精神,问道:“做酸枝的知道紫檀吧?”

弟弟道:“酸枝也是红木,只是价格上便宜而已,他对紫檀很感兴趣,要不,你来一趟聊聊?”这红木是现在唯一能改变现状的机遇,亦嘉不想放弃,既然弟弟又联系上一家批发商,自己去聊聊也许有好处,货比三家,采购商也一样,听取各自不同的想法,选择条件符合自己要求的公司,再决定与哪家合作,目前有这条件,尽量多作准备。

略沉思一下,于是便依约来到弟弟所说的公司,一进门,办公室的装修简洁而现代,墙上挂着几幅红木工艺品的图片,显得格外雅致。便瞧见弟弟正与几位男士围坐在一张玻璃茶几旁,紧张地讨论着什么,见到亦嘉到来,他们暂停了谈话,含笑点点头致意。

弟弟朝他们介绍道:“这是我哥,从印度回来,有紫檀货源,大伙聊聊。”又朝亦嘉介绍道:“这几位是做紫檀的朋友,“

他朝一个个头高大的人说道:”他是我小舅子,姓林,你没见过面,他深耕红木多年,对紫檀性能很有经验,聊聊看,或许有机会合作。”

小林满脸欢笑的站起来,直握亦嘉的手,热情说道:“你是我姐夫的哥哥,也是我的哥哥,咱都是自己人,有事说事,我们喝茶慢慢聊。”

亦嘉微微点头,略显紧张地朝众人点头后便坐下来,接过小林递来的茶,轻轻抿了一口,开始攀谈关于紫檀生意的话题:“各位对紫檀生意感兴趣?”

小林马上应道:“对紫檀生意感兴趣的人太多了,不过,说笑了,哪有紫檀生意可做,是从别人手里倒过来一二吨,做做样子而已,哪来的紫檀货源?我们这儿的紫檀都是从深圳过来的,利润早被广东人吃去,剩下的残羹冷汁分一点点,勉强度日。”另一个胖子,眯着眼睛,不紧不慢地问道:“听你弟弟说你有印度紫檀的货源,是真的吗?”

亦嘉点点头,道:“我带了根样品回来,可以拿去鉴定一下。”

胖子顿时眼睛一亮,凑近了一些。“啊,那太好了,确定是小叶紫檀的话,我们一定要合作,而且必须成功!样品现在在哪里?家里吗?”

另一个人急切地问道。“在一个批发商那里,他们也想看看样品。”

亦嘉淡定地回应。“别让太多人知道,有一二家合作就好。”

小林年纪不大,人倒是挺精明的,劝道:“我与你弟弟谈过,我的情况他清楚,你可以问问他,我虽然资金实力没那么雄厚,但是确定有紫檀货源的话,筹措资金不成问题,现在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紫檀。”他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亦嘉问:“运输路线也解决了吗?“

”对,目前有运输渠道。“亦嘉肯定地回答。

”那好,这事情不就好谈了吗?“只见胖子眼睛发绿,内心激动得象波涛汹涌,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失去了便会后悔得去跳楼,朝亦嘉道:”晚上我作东,请你们到悦来农庄一起吃饭,喝点小酒,慢慢聊,你看怎么样?“

”等会儿我看看,“亦嘉显得有些犹豫。”别等会儿,现在就走,“胖子怕夜长梦多,直接了当邀请道:”姐夫你也一起去,没有你的酒席,酒喝不动。“

”喝酒还怕没有人,小何不也在家吗?“黄斌说道:”我打个电话给小何,让他马上赶来。“

”行呀,你们二人的酒量可是出了名的,赶快电话他。“小林说着,一个客户进门来,瞧瞧酸枝,问道:”这越南的酸枝什么价?“

”二万零五,“见生意上门,小林忙站起来朝他走来,递上中华烟答道:”现在酸枝难卖,几乎都是亏本价。“

客户笑道:”买涨不买跌,卖俏不卖畅,烂大街的物品,能卖出去都不错啦,这规格还行,一万九,怎么样?“

”都已经亏本卖了,还压价这么厉害,我都不活了。“

”行情如此,你不卖,人家要卖啦,我是看中这几棵规格还行才出价的。“客户道:”你看现在的紧俏货紫檀,不必问价,拿了就走,多少钱随你结,那才过瘾,你们现在也没有货了吧?“

近年来,酸枝木市场受到供需关系和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随着酸枝木资源的日益稀缺,政府加强了出口限制,导致市场供应紧张。同时,消费者对高端木材的需求有所下降,转而选择更经济实惠的替代品,这些因素都使得酸枝木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卖家面临着较大的销售压力。”

亦嘉见他在做生意,示意弟弟与自己一起离开,这时他老小婆打来电话:“你儿子放学还没回来,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说在学校打架,你快点去学校看看。”

”哈哈,爽快!“客户笑道:”以后一定来找你买。“

黄斌听闻,赶快告辞,亦嘉也跟着一起去学校?.

私立学校管得比较严,孩子打架的事很少会发生,黄斌儿子个头高但是瘦不拉几的,哪来的胆量打架,当见到他的班主任时,亦嘉一眼认出是曾经的同学,尽管好多年不见了,但脸型等相貌特征还是很容易回忆起来的,“杨金海,你在这儿教书?”

几乎是异口同声,杨金海叫起来道:“黄亦嘉,怎么是你?” 他眼神锐利地扫了一眼站在黄亦嘉身旁的高个子男孩,恍然大悟,微笑着问:“你是他家长?”

“我侄儿,”亦嘉朝他问道:“听说打架了,什么原因?”

杨金海笑着道:“没事了,”他朝亦嘉侄儿道:“回班级上课去,上课认真听讲,好好学习,以后不许惹事,如若再犯,定不轻饶。”

待亦嘉侄儿离开后,杨金海道:“来来,坐下喝茶,”他瞧了瞧亦嘉身边的黄斌,问道:“你是孩子家长?”

“对,不好意思,给老师添麻烦了。”黄斌忙不失迭道歉道。

杨金海摆摆手道:“是这样:他班级有个孩子仗着高大,家里又有钱,时常欺负其他同学,黄宇渊这孩子有正义感,今天看到那毛孩子又在欺负其他同学,看不惯那孩子肆意妄为的行为,便上去论理,那同学骄横惯了,哪受的了黄宇渊的劝阻,便动手与他打起来,还好,其他班级老师经过,把他们拉开了,不然后果就难说了,回去教育孩子,别随便与人动手,长大了可不好。”

“老师说的对,晚上放学后,我一定好好管教自家的孩子,决不会再给老师添麻烦,我打工赚钱是为了孩子上学,以后考上大学,谋份轻松的工作生活而不是象我这样靠卖苦力赚家养家,老师请放心!”黄斌自愧又自责说道。

“好,但黄宇渊是个好孩子,教育几句就行,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之事。”杨金海说完,转头问亦嘉:“听说你在建行工作,同学们都为你而感到骄熬与自豪,后来怎么离开建行了?”

亦嘉见他不知内情,便含糊其辞说了句:“上班不适合我的性格,”说完自嘲一笑,杨金海善解人意,也不再追问,转而问道:“你现在在做什么生意?”

亦嘉:“目前准备做印度紫檀。”

“啊?紫檀啊,”杨金海立马感兴趣,扬起眉毛道:“我表弟陈庆标也在做红木,准备做紫檀,你看,是否去他那儿聊聊?”

亦嘉想起来了,弟弟介绍的陈庆标公司已经去过,聊过一些情况,感觉不好,便不再列入考虑的范围,于是婉转说道:“他公司我去过了,不知道是你表弟,有机会我再找他聊聊。”

杨金海哈哈大笑道:“真乃天意,我表弟提起的人竟然是你,哈哈,晚上一起吃顿饭,好好聊聊?”

亦嘉道:“晚上有个饭局,下次吧,我有空时专门来请你吃饭,咱们好久不见,好好聊聊。”

杨金海微微点头,脸上露出理解和期待的神情:“那好,下次可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咱们的确应该好好叙叙旧。”言罢,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似乎在回味曾经的时光,嘴角也微微上扬。

亦嘉感受到了这份情感,轻轻笑了笑,回答说:“一定,下次我一定亲自登门拜访。”他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温暖,毕竟旧友重逢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告别杨金海时,他的眼中也闪烁着一丝不舍,与黄斌一道回家,准备去上海的行程。

亦嘉到达上海后直接来到延安西路的印度领馆。填写会客登记表后,便静坐在会客厅里等印度签证官的到来。

无聊中,亦嘉随手拿起会客厅的书架上摆放的各种杂志。看到其中一本介绍印度旅游的景区介绍,便顺手拿起来。看到杂志里面介绍印度风景如画,民风纯朴,交通便利,食物丰盛诱人,他不禁哑然失笑,心中暗道:“鬼话!骗人的大鬼话。”

没去过印度的人也许会相信这些无稽之谈,上当受骗去印度烧钱一番。而他自己在印度呆了那么长时间,从最南端的科马里肯尼亚到中部的孟买,再到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北部的拉杰果,采购螃蟹的足迹几乎踏遍印度的每一个角落。

在科马里肯尼亚,他见过繁忙的港口和破旧的渔村,那里的人们虽然热情,但生活条件艰苦;太阳落山时,渔船归港,渔民们唱着古老的歌谣,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味。

在孟买,他目睹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贫民窟的强烈反差,街道上车水马龙,但交通秩序混乱不堪;街头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彩色纱丽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在加尔各答,他被拥挤的人群和嘈杂的市场所包围,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味道,既有诱人的香气,也有令人作呕的异味;街头巷尾的茶摊上,热气腾腾的奶茶散发着甜腻的香气。

在果杰拉,他曾深入农村,看到农民们用简陋的工具辛勤劳作,生活贫困;田野上,牛车缓缓前行,孩童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

然而,首都新德里也是以三四层建筑为主的楼房破旧肮脏,人多混杂,街道破旧凹凸不平,地上尘土飞扬,垃圾成堆,空气污浊时常夹杂着阵阵的腐臭味,不时有塑料袋随风飞起,一不小心会吹落脸上嘴巴上,让人恶心死了。废报纸则四处散落,常常沾粘鞋底。

印度几乎是用旧报纸包裹任何食品,不管是水果还是面包,蛋糕还是油炸食品。这种地方会风景如画,食物诱人?那PURI(飞饼),PRADA(炭烤饼)在制作环境很脏的店里或小摊上做出来的产品,不用洗手便去做那黄澄澄的咖啡鸡饭也叫精美食品?亦嘉暗自讥笑,从心底泛起阵阵的厌恶感。

可是,从八点五十分一直等到十点,依然不见那位印度先生的出现。

亦嘉不禁烦躁不安,站立起来,走至值班室窗口,问坐在窗口的一个女孩子,道:“签证中心通知我今天来面试,请问几点开始?”

“有通知吗?”坐在窗口内一个扎马尾巴的女子用冰冷的语气问道,“护照号,叫什么名字?”她的眼神里透着不耐烦,脸上的表情显得冷漠而机械。

“G40926582。黄亦嘉。”他立马报上自己的名字,因为等得太久,脚都坐麻了,想尽快离开此地。

她查看了电脑,转头问里面的另一男生,“KASI,黄先生商务签证需要面试,签证官KANTIKA 来了吗?”

“噢,来了,我去请他。”男生站起身来对亦嘉说道:“请您在会客厅稍等片刻。”

过了一会儿,印度签证官KANTIKA走了进来。他个子挺高,约1.78米左右,小脸尖嘴,留着整齐的胡子,初看之下显得挺拔英俊,只是肤色较黑。

不过他见到亦嘉,礼貌地朝他伸出手,用略带口音的汉语道:“您好。”

这让亦嘉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您好,您好。”亦嘉也迅速伸手握了握,连声赞道:“您的汉语说得真好,真是了不起。”

他微笑着朝签证官竖起了大拇指。“只是一点点而已。”签证官微笑回应道,“在上海,会说中文确实方便很多。请问您在印度呆了很长时间吗?会讲印度的国语HIMDI吗?HIMDI是印度的国语,而英语在印度是官方语言。”他们的对话在友好的氛围中继续进行。

“NO。 TALKING WITH THEM USE ENGLISH ONLY(不会说,与他们交流都用英语)。”亦嘉答道。

“OK。学会讲HIMDI语在印度生活工作经商好方便的。”签证官随口说道。

“是的,我计划好好学习一些基本的印度语,这不仅有助于我与当地人沟通,也会让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顺利。”亦嘉认真地回答。

“你经常去印度吗?”签证官开始询问。

“是的,主要是做生意。”亦嘉微笑着回答,尽管注意到签证官的发音不太标准,但他决定不纠结于此,继续专注正事。“我主要经营海产品,像带鱼、墨鱼和菇鱼等冻鱼,还有螃蟹和龙虾等活产品。印度的海产品资源丰富,大多数都销往中国,我个人偏好采购印度的螃蟹和龙虾,因为它们不仅口感好,价格也较优惠,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

他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紧张,所以特意夸赞印度的螃蟹比巴基斯坦的好吃,以此讨好印度人。

“请你解释一下上次签证的问题。签证上注明停留时间不超过90天,但你却待了将近180天,这是为什么?”签证官指着护照上的签证日期和离境日期,用严肃且质疑的语气问道。

“对不起,我之前没注意到这个规定,以为半年的签证就可以停留半年。” 亦嘉心里一惊,上次回国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因为印度海关没有为难他,他以为没事。现在签证官追问,他赶紧解释道。

“那么,你在印度出境时,移民局官员有没有提出什么疑问?”签证官紧盯着亦嘉的眼睛,继续追问。

“他们说没问题,不需要补办手续,可以直接回国。机场的移民局官员也没有说什么,就盖章让我通过了。”亦嘉盯着签证官手中的钢笔在泛黄的申请表上划出锋利的笔迹,声音紧绷地回答。签证室冷白的日光灯投下刺目的光,空气仿佛凝固,他瞥见签证页上那行墨迹深重的红字——“每次停留不超过90天”,而自己滞留的160天数字像烙铁般灼痛他的神经。当时他心急如焚,让ZAHEER顶着45度的高温赶去移民局询问。那位官员在闷热的办公室里草草翻阅资料,一句轻飘飘的“可以正常出境”成了他奔赴机场的通行证。若未咨询,此刻面对签证官锐利的审视,他必会溃不成军。

“你在印度这么长时间是住酒店还是住在其他什么地方?”签证官猛然抬头,镜片后的目光如寒潭,声音带着公事公办的冰冷。墙上的电子钟数字跳动声在死寂中格外清晰,亦嘉的后颈渗出冷汗。超长的停留时间已触发警报,签证官的追问像探针般直指他的落脚之处。

“有时住酒店,有时借住朋友家。”亦嘉喉头微颤,声音干涩。长期酒店费用足以堆成小山,而深夜与ZAHEER采购螃蟹后错过返程,滞留酒店的记忆突然清晰如刀。他以为这是常规的背景核查,却未察觉签证官笔尖在“酒店”二字上重重顿住,墨点如疑云晕染开来。窗外蝉鸣被厚重的玻璃隔绝,只留下室内压抑的沉默。

“住酒店有正规发票吗?”签证官骤然发问,笔尖在纸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没带在身上,这很重要吗?”亦嘉蹙眉,掌心开始发黏。

“正规票据能佐证你的行程合法性。”签证官的语调像铁尺般平直,寒意直抵骨髓。亦嘉僵在原地,冷汗顺着脊背滑落。原以为面试只是走过场的流程,可今天。。。。。。他望着签证官埋头疾书,笔尖如手术刀般在纸上切割,以为程序即将走完。直到对方起身,留下一句不带温度的“稍等”,然后身影消失在门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秒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像重锤敲在心上。半小时后,指针已逼近十一点半,签证官仍未现身。亦嘉起身走向值班窗口,声音绷紧如弦:“我的签证处理完了吗?已经等了一个小时了。”

女职员快步离去,片刻后带回一句:“还在内部研讨。”亦嘉如遭雷击,僵立当场。研讨?他的签证需要研讨?这意味着什么?拒签的阴影瞬间笼罩全身,过往护照上光洁的记录此刻脆弱如纸。

几分钟后,签证官送走一位申请人,亦嘉快步上前。对方嘴角抿成一条直线,抬手示意他稍候,转身时衣角带起的风掠过亦嘉的脸,冰冷彻骨。那决然离去的背影,将亦嘉钉死在漫长的等待里,仿佛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待落下。

不久,那女职员将护照递还给亦嘉,道:“拒签!”

“什么?被拒签?什么原因?”亦嘉的瞳孔骤然收缩,喉咙像被铁钳扼住般发出嘶哑的吼声,整个人僵在原地。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成冰,他的心脏如坠冰窖,血液冻结在血管中,大脑空白了整整一分钟!怎么可能?自己过往的出入境记录明明光洁如新,从未沾染污点!

“你在印度停留时间超期90天。他们怀疑你以经商为幌子,实则非法务工。”那个留着油腻分头、满脸油光的男侍从斜倚在柜台边,嘴角勾起一抹嘲弄的弧度,语调像淬了毒的冰碴子般刺过来。

亦嘉的太阳穴突突狂跳,胸腔中怒火与绝望交织翻腾:“他们凭什么如此武断?”亦嘉的声音颤抖着,眼底燃起愤怒的火焰,额角的青筋暴起。印度那帮鬼签证官!真当自己是香饽饽?

那穷山恶水出刁人的破地方,空气都污浊得呛人,女人黑得像炭窑里挖出来的煤球,谁稀罕在那工作?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明明是做海产品贸易,有单据、有客户,有交易记录!”他嘶吼着,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仿佛要将满腔冤屈呕出来。

“做生意为何不按时回国?”油头男侍从突然拔高音量,板着脸像一尊冷酷的判官,眼中射出轻蔑的寒光:“谁知道你超期滞留是不是在打黑工?欲盖弥彰的把戏,签证官早见多了!”

这充满侮辱的臆测如利刃刺进亦嘉胸口,他浑身颤抖,指甲深深抠进掌心,几乎渗出血痕:“荒谬!我是因为SAMMUY那边突发变故,货款纠纷才被迫延期!你们根本不了解实情!”他猛地从包里拽出那张皱巴巴的欠条,纸张被攥得簌簌作响,像挥舞着一面求救的旗帜:“这是印度客户亲笔写的借条,白纸黑字写着欠我的货款!这难道不能证明我的生意往来?”

油头男却像躲避瘟疫般后退半步,嘴角扯出恶心的嗤笑:“少拿这种废纸糊弄人!我只管传话,没义务替你验真假。”他猛地一挥手,像驱赶苍蝇般将亦嘉的辩解拍飞:“签证官的判断岂容你质疑?滚回去,别在这丢人现眼!”

亦嘉的怒火轰然炸开,他猛地冲前一步,手指几乎戳到对方鼻尖,声音因愤怒而撕裂:“我要求见签证官!当面解释!这关乎我的生意命脉,你们不能这样草菅人命!”他的额头青筋暴起,脖颈涨得通红,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小莹冰冷的眼神、家里突发的变故、客户约定的违约风险……所有压力如千斤重担压垮了他的理智,此刻只剩下嘶吼的本能。

“不可能!签证官没空听你啰嗦!”油头男猛地拍桌,震得文件哗啦啦散落一地,他鼻孔喷出轻蔑的气息:“不守规矩还想走后门?做梦“

”帮帮忙,请你帮我引见签证员,我需要解释!“亦嘉一脸无奈,恳切请求道。

“说了不行就不行,别再浪费时间,快点滚!”那男侍从瞬间翻脸,如豺狼般凶狠地咆哮,喉结滚动着挤出恶声,唾沫星子飞溅到亦嘉脸上。

亦嘉的心猛地坠入万丈深渊,怒火如岩浆喷涌:“岂有此理!蛮不讲理!手续齐全、费用已交,凭什么拒签?钱也不退,约见签证官又推三阻四——这究竟是吃人不吐骨的阎王殿,还是故意刁难老百姓的陷阱?!”他嘶吼着,双目赤红,攥紧的拳头关节发白,仿佛要将满腔愤懑捏碎成渣。大厅的空气骤然凝固,他的怒吼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撞出嗡嗡回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男生鼻孔朝天,满脸不屑地冷笑,手指不耐烦地猛戳向门口,威胁的意味如毒箭射出:“再喧哗就叫保安!滚出去!”

亦嘉的胸膛剧烈起伏,怒火烧灼着理智,他猛地前踏一步,几乎贴上对方的鼻尖,咆哮如雷:“欺人太甚!我来求解释,非来闹事,你却吼叫不休!拒签的后果你承担得起吗?我的生意、我的计划全被你们这些王八蛋毁了!”他的手臂在空中挥舞,像要撕裂这窒息的空气。

“拒签关我屁事!你嚷嚷个没完,想赖在这儿?”男生轻蔑地斜睨着他,声音尖刻如刀:“谁让你在印度死赖160天?活该!”话音未落,粉脸男怒气冲冲从里间冲出,气势汹汹如斗鸡,仿佛要扑上来撕咬:“不知规矩?鬼才信!装傻充愣也没用!”

大厅角落,一位鬓发微霜的老者皱眉摇头,低声叹息:“小伙子,何必如此动火。人都有尊严,这般仗势欺人,何苦呢?”

这平和的劝解却点燃了粉脸男更炽烈的怒火,他如被踩到尾巴的野狗般跳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轮得到你教做人?”

一旁的中年妇人推了推滑落的眼镜,嘴角勾起嘲讽的弧度:“年轻人,素质差成这样,是怎么混进领馆的?怕不是只会当洋人的看门狗吧?”

此言如火星溅入油锅,粉脸男瞬间炸毛:“凭本事面试进来的,关你屁事!碍你事了还是抢你饭碗了?”他嘶吼着,脖颈青筋暴起,唾沫横飞。

亦嘉的怒火已燃至沸点,他如离弦之箭疾冲上前,手指几乎戳进对方眼窝,怒吼声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沆瀣一气!蛇鼠一窝!没文化可以学,长得丑可以整,心眼坏真没救!崇洋媚外舔到骨头里,算什么鸟本事!”他气势汹汹欺近,挥舞拳头,仿佛要将这口恶气尽数倾泻。

油头粉脸男被这排山倒海的怒意震慑,粗壮脖颈的青筋如蚯蚓般扭曲,满脸通红,眼神慌乱如受惊之鼠。他踉跄后退,脚跟绊到桌角,险些栽倒。

办公室女子见状,慌忙冲上前死死拽住亦嘉手臂。那男人哆嗦着,喉咙滚动却发不出声音,手脚僵直如木桩,冷汗浸湿了后背。

女子面色灰败,声音颤抖如风中残烛:“我们只是打工的,老板命令如山,不关我们的事啊……求您别难为我们了。”

亦嘉强压下翻涌的怒火,胸膛仍剧烈起伏,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我懂你们只是棋子,但总得指条活路!再赴印度,究竟要如何才能拿到签证?”他垂下手臂,攥紧的拳头微微颤抖,乞求的语调里仍裹挟着未散的怒意,像暴雨后仍闷雷滚滚的天空。

“就是嘛,做好你份内的事即可,通报一声便与你无关,你为何多此一举?”老人再次指责,眉头紧锁,手指指向粉脸男,脸上满是愠怒。其他人也开始指指点点,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女接待员见状,忙扯了扯油头粉脸男,催促他表态。“你需立刻与印度方面联系,补充所需材料,申请工作签证,看看能否通过审核获得签证。”男生在缓过神后,终于说出了关键的话。

这类人总是装腔作势,遇到强硬分子便立即溃不成军,欺软怕硬仿佛是他们的天性,一副奴才相毕露无疑!对上谀阿奉承,倾力巴结,对下装腔作势,仗势欺人,口口声声“你们乡下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极力排外,瞧不起外省人,却不知当年日本鬼子入侵时,第一个投降的就是他们这些软骨头。

“那么,需要哪些材料呢?”亦嘉忙问,仿佛抓住了一线希望。“你自己去查看签证网页,上面有所有所需文件的详细说明。”女生不屑地留下一句话,转身去忙碌了。

望着他俩消失的身影,亦嘉打心眼鄙视!那些在印度领馆工作的人自视甚高,好像高人一等,令人费解。新闻杂志上对印度大肆赞美的人要不是印度政府的御用文人,就是那些心怀叵测、想骗人去浪费钱的旅行社。为了一张PURI(飞饼)或PAROTTA(炭烤饼)而失去尊严的人们无助地望着那些大腹便便的政府官员,□□事件频发却无人问津,这个国家即使再努力三十年,在军事和经济上也赶不上中国,却整天叫嚣着与中国对抗。亦嘉从心底里瞧不起这样的人,而那个一口“侬”口音的男人竟然为印度弯弓折腰,那种奴才般的嘴脸让亦嘉感到鄙视。

亦嘉望着手里被拒签的护照,恼恨极了。每当想起印度,那里的炎热、嘈杂和混乱的街头景象总是如同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污染的水源以及充满腥臭和垃圾味道的空气,让他身心俱疲。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不得不再次尝试前往那个他心里称为“鬼地方”的国家。他之前为了采购螃蟹,在印度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与当地商人激烈地讨价还价、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种种困扰,以及恶劣的生活条件都让他对那里心生畏惧。然而,紫檀木在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利润诱惑着他必须冒险一搏。他深知,只要能顺利拿到签证,把优质的紫檀木运回国,就意味着丰厚的回报。想到这里,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拿到签证,继续他的紫檀生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