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着意过今春 > 第23章 初入官场

着意过今春 第23章 初入官场

作者:兰棹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6 21:30:07 来源:文学城

正寅时,黎昭文起床盥洗,穿上公服,拿上檀木笏,在裴越的陪同下沿路赶往奉天门。

早朝要在白日破晓之际举行,此刻天色未明,街道上便已出现了许多官员的车马。

以前即便在宫里每日要去讲堂,黎昭文都不曾早起过,有时冬日寒冷,不想离开温暖被衾,甚至会和杨宗道商议,把日讲的时间推迟。

如今朝这般寅时早起,是她的人生初体验。

为了打起精神,她特意选择乘马出行,尽管全身受清晨冷风的吹袭,精神却依然不振。

眼前的人群和灯光因眼睛不断眨动而模糊不清,头颅不自觉低垂,握住缰绳的手不自觉放松,如果不是裴越提醒,黎昭文早就无以自控地往马背倾倒了。

最让她难堪的是,她这副昏昏欲睡的模样,竟被顾景渊看到了。

他靠近黎昭文,说道:“昭文弟弟,好久不见。”

黎昭文客气道:“景渊兄别来无恙。”

自那日在林珣生辰宴试探黎昭文后,顾景渊便再没有主动联系黎昭文。少了这个劲敌的叨扰,黎昭文也乐得清静。

今日再次与他相见,她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那次试探得太明显,现在他应该不会轻举妄动了吧。”

世间事难以琢磨,人的心难以揣测,对付顾景渊这样的对手,她从来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她并不知道,她很擅长洞察他的心。

顾景渊自幼由父亲抚养长大,成长过程中不曾体味过无微不至的母爱,严厉的父亲是陪伴他成长的唯一主角。

他的性格多继承于他的父亲,就算后来与父亲分隔两地,小时候耳濡目染的教导依旧深深影响着他,由此造就的他,远比同龄人更懂得处事立身,性情亦远比同龄人更刚韧沉稳。

他习惯处变不惊,犹如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黎昭文的出现,如投至湖中的磐石,穿透他这深不见底的湖面,将他的沉着冷静层层击破,激起复杂的涟漪。

他不得不承认,自与黎昭文相遇,他的头脑便不再如从前那样冷静了。

那日贸然试探她便可算一佐证。

早在他看见她的字迹时,心中就已肯定她是公主了。她的笑颜,她的眉眼,她的字迹……和她有关的一切,都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他坚信自己不会错认。

用贺岁诗试探她,相当于将自己重生的秘密置之险地。他是害死她家人的凶手之一,她决计不会轻易放过他。

她表面佯装无事发生,心下想必盘算出了万千种对付他的计策。

彼时与她初识,看她对自己产生敌意,他第一反应并不是排斥这种敌意,而是想要了解她的敌意出自何种缘由。

现在,他清楚知悉了这个缘由,忽而生出了几分退意。

转顾黎昭文,见她态度如常,顾景渊心想:“她想报仇,我也想报仇,迟早要针锋相对。不如暂且刻意避开与她接触。”

三日前靖扬突遭地震侵袭,百姓死伤不计其数,今日早朝,皇帝主要与朝臣商讨赈灾事宜。

数日处理朝政积攒的疲惫,在皇帝脸上清晰可见,他说道:“今年免去靖扬的粮税,他们去年受旱灾影响,全年无收,今年又遇地震大灾,必定没有余额上供朝廷。百姓们过得艰苦,众卿务必要安排好赈灾事宜,以慰灾民之心。”

黎昭文端正站立在朝臣队列中,神思却游离在外,以致今日早朝的内容是什么,她都不知道。

此刻的她思如潮涌,满心只在乎下一步计划该怎样进行:“怎么才能当选哥哥的侍读?殿试若非父皇首肯,状元之位绝不会属于我,这次能铤而走险通过殿试,全仰仗父皇对我的认可。既是如此,我接下来只须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即可。太子侍读的人选由父皇和老师决定,得到他们二人的肯定,比什么都重要。”

但回忆迄今为止杨宗道对自己的态度,又苦恼:“我与老师接触的机会不多,实不知他到底对我是何想法。当日恩荣宴,人人都夸赞我策文写得好,唯独老师一言不发,莫非他评我为第一名不是出于本意?我与他是同乡,他应该对我有所关注才对。”

她忽想起杨宗道成为她老师时,宫人们的种种议论;他们都说,他迫于皇命才会当她的老师,否则堂堂首辅怎会自愿委身给公主当老师,这其间定蕴藏着为人臣子的无奈。

那时的她以为自己委屈了老师,当即便亲口向他确认此事,岂知他先是朗然一笑,后反问她:“殿下喜欢听话的臣子么?”

黎昭文想了想,摇头道:“喜欢,但并不完全喜欢,因为如果我做错了事,身边没有人纠正我的话,说不定我就会一错再错,终至酿成大祸。”

杨宗道继续问:“那么殿下认为一个首辅,应不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黎昭文不假思索道:“首辅是内阁首脑,是辅佐父皇主持大政的长官,当然应该要有自己的主见。一个担此重任的大臣,如果一味只听命于皇帝,那和做傀儡有什么区别。”

杨宗道颔首道:“不错。在殿下眼里,臣是傀儡吗?”

他既主动说清,黎昭文即刻便明白他的话意,但心中仍有疑团未解,“老师,你去当哥哥的老师该多好,我既是女儿身,又无皇位继承,你当我的老师能有何益处?”

“世间事并非件件都有利可争,许多决定,不过是顺应本心罢了,”杨宗道向她袒露自己的想法,“殿下聪明伶俐,刻苦用功,毫不逊色于男子,能有殿下这样的学生,是臣的荣幸。”

她原以为杨宗道把她的策文评为第一,全因她是皇帝钦定的状元,而今回想起老师从前的话语,忽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她寻思:“不久之后就要在文渊阁进学了,老师是讲习官之一,届时我定能有许多与他接触的机会,何必现在自寻苦恼?”

散朝后,她与苏凌陟一齐步行至翰林院。因前世多闻苏凌陟的事迹,知晓他是善良淳厚之人,故而黎昭文对他颇具好感,不排斥与他亲近。

苏凌陟因恩荣宴黎昭文率先出言维护自己,对她心生感激,加之几日相处下来,二人言语十分投机,是以逐渐熟稔。

翰林院设在承天门左侧,内部分为翰林院官署、文史馆、文翰馆三个工作机构,另还有一排平房为存放朝廷诏旨、各部院档案邸报的衙舍,名为文牍房。

新科进士不久后便要入文渊阁进学,故而长官没有另外给他们安排事务。黎昭文和苏凌陟决定在文牍房查看档案文移,以此度过闲暇时光。

黎昭文依旧记得茶馆的说书先生所提及的那件宫闱往事,以及祖父苛待百姓一说,她决定从那名宫女的故乡着手,带着质疑的目光搜寻档案,这是为祖父的英名寻找佐证,而非证实他的昏庸,所以她的目光里也有几分漫不经心。

她花费整个白日的时间寻找答案,最终却一无所获。皇帝的敕令一律登记在册,不可能一点痕迹不留,她隐约觉察出有人在刻意隐瞒事实,而祖父的形象也正与说书先生“编造”的谣言逐渐契合。

黎昭文转换思路,寻找当年其他灾地的记载。

她本对此不抱希望,以为祖父会抹去当年所有苛政的证据,可除了那名宫女的故乡外,祖父颁布给其他灾地的令旨副本皆保存完好。

祖父想掩盖的,只有涉及宫女刺杀案的一切。

至于其他不堪的决策,他似乎毫不在意。

黎昭文首度对国君执政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子民在他的眼中,不及财物重要,一个人坐拥天下,居然也会惟利是趋。

责怪祖父已是徒劳,埋葬于皇陵下的那具腐朽身躯无法听见她的责怪,她只想弥补祖父犯下的过错,同时盼望父亲不要再蹈覆辙。

正是一年春深之时,偶有惠风至,飘絮飞花于莹莹春光中同蝶共舞,明媚的光华投射在文牍房廊下地砖,在这亦暗亦明处有两名内臣,其一手执鞭子站立,其一跪地忍受鞭笞。

执鞭人的作态和眼前的清雅春景格格不入,黎昭文不禁蹙眉。

他们在文牍房的尽头处,并不知晓黎昭文和苏凌陟的到来,黎昭文上前扬声喝止:“住手!”

执鞭人闻言不再动作,辨出黎昭文和苏凌陟后,朝两人躬身一揖:“黎大人,苏大人。”

跪着的那名内臣慌忙站起行礼,黎昭文微微一怔,认出他是皇帝近身内臣赵循的徒弟刘骐,此时他还未被调入禁中。

他年岁与黎昭文相仿,此时见他衣衫隐隐渗出血迹,行礼时强忍着疼痛,孱弱的身体忍不住颤抖,黎昭文心下恻然生悯

她蹙眉问道:“中贵人,他犯了什么错?”

执鞭人答道:“新抄送的一批副本,被他弄湿了,大人您说这能不罚吗?”

刘骐悻悻反驳道:“我没有,不是我弄湿的。”

持鞭人不满他的反驳,又不好在黎昭文和苏凌陟面前发作,只得默默噤声,怒瞪他一眼。

黎昭文看出其中端倪,道:“那批副本在哪?不管是何人弄湿,重新抄送一遍才是要紧事务。中贵人,你说呢?”

执鞭人连声答应:“大人说的是,我这就叫他回去写。”

苏凌陟道:“既已出错过一次,还是让这位中贵人就近回文牍房抄录更为稳妥。”

执鞭人不愿碰壁,忙答复道:“还是大人考虑周到。”转首吩咐刘骐,“赶紧去吧,今日我就罚你到这。”

执鞭人又和两人说了几句闲话后才离去,刘骐因此暗暗松了口气,忙下拜答谢道:“刘骐谢二位大人。”

他的目光着意在黎昭文脸上停留,好似有话要说,碍于苏凌陟在场,只得咽下满腹话语。

黎昭文双手搀起他,道:“不必客气,在宫中供职难免有所疏漏,中贵人日后小心。”

回到文牍房后,他们三人齐案而坐,被沾湿的副本有数十本,黎昭文和苏凌陟觉得闲来无事,便帮着刘骐一起抄录。

黎昭文细细观察刘骐书写,发现他能写得一笔端庄优美的楷书,颇为赞赏道:“中贵人居然写得如此一手好字!”

刘骐略一笑,道:“大人谬赞了,都是少时在内书堂所学,笔力不及大人。”

他九岁入宫,十岁被选入内书堂读书,习书练字是他的本职。

只是过去年纪稚幼,会厌倦每日背书练字,偶尔临摹不合词林老师意,便会被司礼监提督要求跪在圣人像前,用戒方打手以示惩罚。

现在练成的书法,来于他接受的每次惩罚。

这些种种,他不会和任何人提及。

一面闲谈一面抄写容易出现纰漏,不多时三人就缄默不语,认真抄写副本。

三人合力,副本很快便抄完了,便在此时,一名内臣突然入内,他朝黎苏二人躬身一揖:“二位大人,首辅大人命我带你们至文华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