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陆灼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沈青瓷眼前的迷雾。将计就计?她瞬间明白了陆灼的意图——沈文柏想用烟雾弹迷惑他们,争取时间和空间,那他们就顺势而为,假装被迷惑,实则暗中布下真正的杀局。
“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诱饵’?”沈青瓷试探着问,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开始尝试用陆灼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陆灼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虽然那眼神依旧没什么温度:“光有诱饵不够,还需要一个让他不得不咬钩的理由,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机会’。”
他示意沈青瓷将平板电脑拿过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份复杂的股权关系图和资金流向分析,正是沈文柏名下最核心、也是目前受冲击最小的一个实体——一家位于海外、名义上从事医疗器械进出口的公司。
“这家‘康达医疗’,是沈文柏早年布局海外的重要棋子,也是他目前看来最干净、可能用于最后翻盘或者转移核心资产的壳子。”陆灼的手指在屏幕上几个关键节点划过,“锤子查到,他最近正在通过多层复杂的渠道,试图将一笔巨额资金注入这家公司,动作非常隐蔽。”
沈青瓷仔细看着那如同蛛网般的图表,努力理解其中的关联:“他想用这家公司来洗白转移过去的资产?或者……把它打造成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都有可能。”陆灼的眼神锐利,“但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持有的几项核心专利和渠道,对他而言价值巨大,是他即便舍弃其他产业也未必愿意放手的东西。如果我们动这里,就等于直接捅了他的心窝子。”
沈青瓷恍然大悟:“所以,我们要制造的‘机会’,就是让他觉得,我们有能力,并且即将对‘康达医疗’动手?逼他不得不跳出来保护或者转移这块核心资产,从而露出破绽?”
“没错。”陆灼点头,对她的快速理解感到满意,“他会千方百计地阻止我们,或者,在我们认为胜券在握、注意力被吸引过去的时候,进行他真正的、更隐蔽的转移。而那个时候,就是他最脆弱的时候。”
一个清晰而大胆的计划轮廓,在沈青瓷脑海中逐渐成型。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和紧张,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参与到针对沈文柏的实质性行动中。
“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陆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她:“如果你是沈文柏,在得知有人要动你最重要的‘康达医疗’,而你又暂时无法直接对抗的情况下,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沈青瓷凝神思索,将自己代入沈文柏那阴险谨慎的思维模式:“我……我会先确认威胁的真实性和严重程度。然后,可能会尝试接触对方,试探虚实,看看有没有谈判或者利益交换的可能?如果不行,再考虑断尾求生,但前提是必须保住最核心的东西,并且确保转移过程绝对安全。”
“很好。”陆灼的指尖在平板上轻轻一点,调出了一份新的文件,“那么,我们就给他这个‘接触’和‘试探’的机会。”
沈青瓷凑过去看,那是一份伪造的、但看起来极其逼真的商业计划书和一份背景深厚的离岸投资基金简介。计划书的核心内容,正是针对“康达医疗”发起一场恶意收购和专利诉讼。
“这是……”
“饵。”陆灼言简意赅,“通过一个‘可靠’的中间人,让这份东西,‘无意中’落到沈文柏手里。他会去查这个基金的背景,而我们,会让他‘查到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实力雄厚、行事狠辣,并且对‘康达医疗’志在必得的国际资本大鳄。”
沈青瓷倒吸一口凉气。这不仅仅是一个诱饵,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针对沈文柏心理的陷阱!让他自己去“发现”威胁,自己去验证“真相”,从而对这个虚构的“国际资本”深信不疑。这种自己推导出的“真相”,远比直接告诉他的,更具杀伤力和紧迫感。
“那……谁来做这个中间人?”沈青瓷问,她知道这个人选至关重要,必须足够可信,又不能引起沈文柏的怀疑。
陆灼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个消失的‘九爷’,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沈青瓷一怔,随即明白了过来。利用沈文柏和“九爷”之前可能存在的联系和信任,让这份“机密”计划书通过“九爷”残存的、看似安全的渠道,“意外”泄露给沈文柏。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可‘九爷’不是已经消失了吗?我们怎么……”
“他消失了,不代表他留下的所有渠道都失效了。”陆灼的语气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冷酷,“锤子已经在处理这件事了。我们会让沈文柏‘偶然’截获到一份‘九爷’仓促逃离时没来得及完全销毁的‘机密通讯’,里面恰好提到了这份收购计划和他背后的‘金主’。”
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沈青瓷看着陆灼冷静到近乎无情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对他算无遗策的敬畏,有对即将到来的风暴的紧张,更有一种……能与他共同谋划、并肩作战的奇异满足感。
“我……我能做什么?”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他。她不想只做一个被动的聆听者和学习者。
陆灼看向她,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在评估着什么。然后,他缓缓开口:“这份伪造的计划书里,涉及一些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术语和专利细节。沈文柏生性多疑,他一定会找信得过的专业人士核实。你需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些细节,经得起推敲。”
沈青瓷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她是文物修复师,对材料和工艺有着极深的造诣和理解,而某些高精尖医疗器械涉及的精密加工、特殊材料应用,与文物修复在某些原理上是相通的。由她来审核和完善这些技术细节,再合适不过。
“交给我。”她没有丝毫犹豫,接下了这个任务。这不仅是信任,更是将她真正纳入了核心行动之中。
接下来的两天,安全屋内的气氛变得更加专注和高效。陆灼负责整体的策略把控和资源调配,通过加密通讯与锤子保持密切联系,调整着陷阱的每一个细节。而沈青瓷则完全沉浸在那份伪造的计划书和相关技术资料中,她用修复文物时的严谨和苛刻,逐一核对、修正、完善着里面的每一个专业描述,确保它们天衣无缝,甚至能骗过行业内顶尖的专家。
她偶尔会拿着问题去询问陆灼,两人在灯下低声讨论,头几乎靠在一起。他们的交流简洁而高效,一个眼神,一个简短的字句,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那种并肩作战的默契,在无声中迅速滋长。
这天晚上,沈青瓷终于将修改完善后的最终版计划书交给陆灼。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脸上带着完成一项重要工作的疲惫与成就感。
陆灼快速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惊讶。沈青瓷完善后的版本,不仅细节无可挑剔,甚至在一些关键处的表述上,更加契合那个虚构的“国际资本”强势狠辣的行事风格。
“可以了。”他放下平板,看向沈青瓷。灯光下,她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亮得惊人。
“接下来,就是等了吗?”沈青瓷问。
“饵已经抛出去了。”陆灼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而冷冽,“现在,就看我们的沈二叔,什么时候……自投罗网了。”
陷阱已经布下,猎枪已然上膛。只待猎物,按捺不住,踏入这精心为他准备的……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