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坠龙 > 第23章 发染香(六)

坠龙 第23章 发染香(六)

作者:一点盐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23:42:07 来源:文学城

槐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这样稀里糊涂和赵小公子成了朋友。

赵澄认定他是从天上下到凡间的神仙,生怕对别人说起他的事,他就再也不会来给自己讲故事了,因此将槐树的事藏得好好的,同谁都没有说过。槐树见他嘴严,也就默许了同赵小公子的约定:每晚都来给他讲故事。

起初他讲的都是赵澄他娘的事,翻来覆去,说得他都腻了,后来得到了赵小公子的允许,他就开始讲他这些年四处云游见到、听到的事。

一个敢听,一个敢讲,山野志怪,花精树妖,装神扮鬼的凡人,一心想作的人妖精,什么事他都讲,而且讲得绘声绘色。刘府的人可从不敢给小少爷讲这种故事,赵澄以前也就从未听过这些,如今槐树的这些故事可算让他大开了眼界,这可比那些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好听多了。尽管有时听到某些情节也难免害怕,但他还是一手抓着槐树的手,一手捂住耳朵闭着眼睛坚持听下去。

槐树一连讲了两个多月的故事,便开始琢磨着是时候该走了。他到底是个树妖,好不容易修成人身是为自己玩乐的,不是为了给小孩子讲故事的,总不能每天都被这孩子绊住。可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同赵澄说。

恰好这时赵员外来刘府接儿子,要他回颖县上私塾,这倒正好如了槐树的愿。

赵澄虽不愿回家上学,但想到能给阿怀看看他在颖县的家又觉得开心,便美滋滋的开始准备收拾行装。槐树见他兴高采烈的样子到底还是不忍,只好扯了个谎,说自己是平县的神仙,不能随意走动,因此不能随他去颖县再讲故事了。赵澄于是接连哭了三宿,直道舍不得阿怀,最后槐树只得跟他约定每年槐花开的时候他们再回平县刘府相聚。

槐树做惯了树,感知年月时日自于人有差异,一年于他不过凡人的几月余,他肯年年回平县已经是对赵澄最大的恩顾了。可对赵澄而言,却是度日如年,每天只盼着槐花开的季节快些到来。

起初赵员外是不愿意儿子每逢春暖花开便往平县跑的,毕竟他年纪一天天长大,还是得以学业为重,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孩子。想着他自小没了娘,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可能同那边更亲厚些,而且赵澄平日书读得也不错,也就从了。

赵澄每逢槐花初开时回平县,在外婆家住上半月再回家,这段时间恰好是槐花的花期。

槐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槐树只觉得一晃神的工夫,那个缠着他讲故事的孩子便长大了。也不知道是哪一年,赵澄的个子突然蹿了起来,站起来居然同他差不多高了。个子一高,连五官都跟着张开了,虽没有他娘好看,更不及他外婆,但斯斯文文的书卷气也会让他多看他两眼。

那双眼睛倒是没变,仍旧是亮亮的。

槐树知道赵澄早已过了听故事才能入睡的年纪,但还是每晚来赴约。两个人秉烛夜话,好似老友一般。

槐树平生不愿与人深交,因此也并无知己好友,如果说他能与谁扯上什么干系,那便只有赵澄了。

而赵澄也早已不是小孩儿,他早猜到了槐树说只能留在平县的话是鬼扯,如果他真的不能随意走动,又岂会知道那么多的故事?他不说破,更不去问槐树,他只知道阿怀必不是凡人,不然这么多年,他的容貌怎么会完全没变呢?

一晃,赵澄十六岁了。

同龄人中已有人成亲了,他并无此打算,只想着年后要进京考会试。

赵澄如今在颖县的一间书院读书,教书的夫子之前是三甲的进士。书院里多是些富家子弟,并不都是像赵澄一样为了真学问而来,多的是只为留在书院里充个数,日后再让家里捐了官就算完事。

其中有个叫田文喜的,暴发户出身,家里几代人都没有正经读过书的,靠给县里捐钱,硬是将他塞进了书院。平日里他也不爱读正经文章,只喜爱读一些乡野怪谈,女鬼花妖之类的闲书话本。可越是肚子里没有墨水的人就越好附庸风雅。田文喜闲得无聊便攒了个局,缝十五月圆时拉着一些书院的人去赏月饮酒,美其名曰“望月对饮,寻仙问道”,其实就是凑到一起讲些怪谈,其中不乏一些香艳段子。

赵澄虽不是田文喜“寻仙”局的固定成员,但田文喜几次三番邀请,他不好拂他面子,便去了几回。席间他们每人要讲一个奇闻异事,赵澄起初便应付差事般随口拼凑了一个从槐树那里听来的故事。不是他不记得原来的版本,只是他不愿将那些故事同他们分享。

他不加润色的讲了个干干瘪瘪的故事,自己都觉得俗不可耐,可没想到田文喜那帮没见识的听了却如获至宝,从此更在书院围追堵截,邀他再赴“寻仙”局。

赵澄本就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平日里在书院只管读书,是夫子的得意门生,也是田文喜他们无法凭本事结交得上的。如今借这个局,倒让田文喜找到个由头巴结他。

有一次,赵澄又被拉去了田文喜的局,段子一讲完自然又赢得了一拨人的叫好声。田文喜自己酒色不忌,他的“寻仙”局上也总有歌妓乐妓助兴。他觉得世间男人无不爱酒色,赵澄也不过是装装清高。一回生,二回熟,早晚有他卸下面子的那天。于是便和其他人对他灌起酒来。

赵澄哪里知道他的这些心思,但他天生性子软,脸皮薄,总怕拂了别人的意,宁愿委屈自己。他平日里不过饮些烫过的清酒,酒量尚浅,哪抵得过田文喜备的精酿烈酒。一杯杯下肚,片刻工夫他便觉得天旋地转倒在桌上昏睡过去了。

田文喜那帮酒肉朋友见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赵公子倒真是个不沾酒的。于是便也不再去管他,只管聚在一起讲他们那些艳俗的段子。有赵澄在他们还不好意思放开了讲,现在倒也不必忌讳了,刚好能仔细说说女鬼都使了什么招数来勾引那些书生的。

酒过三巡,田文喜他们也喝得差不多,讲得差不多了,有几个早已与歌妓乐妓厮混起来。田文喜这才想起这边还趴着一个赵澄,便过来想看看他醒酒没有。他推了推赵澄,对方却毫无反应,于是他便层一头托着他的头,另一只手去扒他的肩膀,将他翻了过来。

赵澄还没醒,正毫无防备的昏沉着,他生得白,这会儿更是白里透红。许是之前喝得热了,胡乱扯了几下领口,露出一截淡粉色的脖颈。

田文喜这天也多喝了几杯,也是有点上头,这当儿半托半抱着昏昏沉沉的赵澄,细细看去只觉得怀里的人自有一种娇媚。田文喜盯着那截脖颈咽了咽口水,忍不住伸手去摸。手背从脖颈扫过下颌,只觉得说不出的滑腻。

田文喜是个男女通吃的,什么滋味都尝过了,但如今怀里的赵澄却和那些庸脂俗粉大不一样。他脑子一热,便要去扯赵澄的衣领。突然,一股带着香气的狂风刮来,直刮得田文喜睁不开眼睛。这风甚是邪门,竟卷起树枝树叶尽数向田文喜的脸上打来,力道还不轻。

田文喜慌乱间只得撒开了托着赵澄的手。他平日里那些志异故事读得多了,此时遇到这事便隐约觉得不对头,于是便“神仙爷爷”“妖精奶奶”的连声告饶。他已被抽打得眼泪鼻涕一起流,口齿也甚是不清,但嘴里却还是不敢停歇。其他人见状也都觉得古怪,因为那风只冲着田文喜一人转,旁人都近不得身。

终于,风停了,众人忙跑过去看田文喜。田文喜颤颤巍巍的抬起头,只见他脸上满是一条条被树枝抽打出的血印子,触目惊心,血迹又和鼻涕眼泪一起糊了一脸,更显得惨不忍睹。

田文喜被打了一通,酒早已经醒了大半。渐渐回过神后想起之前的举动,便忙向赵澄看去。赵澄虽还未醒,但衣领却已被拉了上去,衣服穿得整整齐齐。

田文喜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触了霉头,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忙差人将赵澄送了回去,再也不敢胡思乱想了。

第二天赵澄酒醒,对于昨晚发生的事毫不知情,只是觉得醒来房中有槐花的香气,顿觉神清气爽。

田文喜一连几天都没有去书院,一是脸上的伤未愈,实在出不了门,二是不知道如何面对赵澄。他觉得赵澄必是有仙家庇佑。自己当时的轻薄之举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给他招来祸端。

前思后想了足有一月,田文喜脸上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他觉得赵澄那儿实在躲不过去,总不能一辈子不去书院,还是应该先去给赵澄赔个不是。

赵澄这一个月在书院倒乐得清静,田文喜不来,便没有人再来打扰他念书。他曾问过田文喜怎么告了这么长时间病假,但其他人都对此讳莫如深。他素来不是刨根问底的人,何况他与田文喜也没有什么深交,也就不太在意此事了。

一个月后田文喜回到了书院,双手奉上了一张请帖交到了赵澄手上。赵澄不知何意,田文喜又不好明说,只得说自己病了一整月,如今病愈便想好好招待一下同窗好友,办几桌酒宴去去晦气。赵澄听了这由头,便知不好推辞,只能应了下来。

田文喜怕人多眼杂,并没请太多人,只请了一月前来“寻仙”局的人。酒宴安排在颖县最大的一家酒楼,田文喜包了个雅间,打算到时好好给赵澄赔个不是。

当日赵澄准时赴约,田文喜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他没敢再请什么歌妓乐妓,席间只备了几壶好茶。赵澄一来便被他请到了上座。赵澄几番推脱都推脱不掉,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了。

田文喜见人齐了,便给赵澄倒了杯茶,自己正欲举杯,忽听得有敲门声。

“田公子,有贵客到访。”门外传来一个丫鬟的声音。

田文喜正觉得纳闷,门就被推开了,一个着淡绿色长衫的公子走了进来,眉心上的那颗红痣甚是显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发染香(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