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追光者遇上摘星人 > 第43章 清明、雨声采样与未寄出的信

追光者遇上摘星人 第43章 清明、雨声采样与未寄出的信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2:42:49 来源:文学城

清明雨细密如诉,在排练室的铁皮屋顶上敲打出千变万化的节奏。郝斯羡在屋檐下布置了一排自制的水滴采集器,每个器皿材质各异——陶瓮、铁桶、玻璃瓶、塑料盒,雨水落在上面发出截然不同的音色。

"这是最天然的打击乐。"阿哲用麦克风收录这些声音,手指在空气中虚拟地打着拍子。

翟星辰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信封上写着"致吾儿星辰",邮戳日期是父亲去世前一周。信很简短,字迹因疼痛而扭曲:

"星辰,医生说时间不多了。有件事一直想告诉你:你三岁那年,在江边跟着渔歌学唱,调子全错,但那份快乐,是我听过最美的歌。这些年来,爸爸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告诉你——音乐从来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诚。"

雨水敲打着窗户,字迹在潮湿的空气里微微晕开。翟星辰想起父亲总在他练琴时说"调子错了",却从未真正制止过他那些"错误"的创作。

"我想用雨声做一首歌。"他突然说,"为所有未说出口的话。"

这个想法得到了热烈响应。死亡金属理发师找来了各式各样的雨具——油纸伞、斗笠、塑料雨衣,测试雨滴落在上面的音效。林磊发现不同深浅的水洼会产生不同音高的回声。郝斯羡则开始绘制"雨声频谱图",分析不同雨强的节奏模式。

最动人的发现来自卖热干面的大妈。她贡献了一把破旧的桐油伞,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这是我老伴留下的,"她轻声说,"他走的那天,也是这样的雨天。"

于是,《清明雨》的创作变成了一场集体回忆。每个人都在雨声中听到了自己的故事:阿哲想起奶奶在雨夜讲的传说,林磊记起初恋时共撑一把伞的悸动,死亡金属理发师则回忆起第一次在雨中演出的疯狂。

郝斯羡的贡献最特别。他修复了一台老式开盘录音机,播放了一段三十年前的雨声录音。"这是我父母新婚时录的,"他解释,"他们说,那场雨见证了他们爱情的萌芽。"

清明当天,雨下得更大了。他们在布置成记忆博物馆的舞台上演出,四周悬挂着观众提供的雨具,每件都标注着背后的故事。当《清明雨》的前奏响起时,奇迹发生了——

真实的雨声与音乐完美融合,分不清哪些是演奏,哪些是天籁。

演出到一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伞走上舞台:"我能加入吗?"

他是江城最后的修伞匠,随身带着各式工具。在间奏部分,他用修伞的动作制造出独特的节奏:剪刀开合的咔嗒声,针线穿梭的窸窣声,伞骨张合的脆响。这些声音与雨声交织,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当唱到"所有未说完的话,都藏在雨声里"时,翟星辰拿出了父亲那封未寄出的信。他没有念出来,而是把信纸放在雨中,让雨水慢慢晕开字迹,同时即兴演唱着记忆中的片段。

这时,郝斯羡启动了他秘密准备的装置——通过精确控制电磁场,让悬浮在空中的雨滴排列成音符的形状。这些"雨滴音符"在灯光下闪烁,随着音乐变换,仿佛天空也在参与这场演出。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留在雨中不愿离去。一个年轻人红着眼眶说:"我好像听到了爷爷的声音,他生前最爱在雨天拉二胡。"

现在,排练室的屋檐下多了一排风铃,都是用演出中的雨具改造的。每当雨至,这些风铃便会奏响《清明雨》的旋律。郝斯羡在数据库里新建了"天气音乐学"分类,第一条记录是:"雨声是天空的诉说,而音乐是人类回应。"

雨渐渐停了,樱花树上挂满水珠,在阳光下像无数颗透明的音符。翟星辰和郝斯羡并肩站在屋檐下,看水滴从叶片滑落。

"我父亲要是能看到今天,"翟星辰轻声说,"一定会很开心。"

郝斯羡调整着水滴采集器的角度:"数据分析显示,雨停后的寂静,也是音乐的一部分。"

是啊,那些未说出口的话,未完成的梦,未寄出的信,都在这场清明雨中找到了回响。而生活,就像这永不停歇的雨,总是在结束与开始之间,奏出新的乐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