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状元 > 第6章 6%渭河分明

状元 第6章 6%渭河分明

作者:正在努力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10:28 来源:文学城

而此时的丞相府书房中,灯火依旧明亮,容砚站在窗前,望着沈知意离去的方向。

他手中捏着一卷摊开的卷宗,那是沈知意当年的科考策论,纸页边缘已有些微卷,显然被反复翻阅过。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卷宗上,照亮了上面遒劲的字迹,他低头细细翻阅,目光落在“民为邦本,赈灾当重实效而非虚文”那句上,指尖轻轻拂过纸页。

“沈知意。”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探究,

“你到底是真的心怀百姓,还是在故作清高?你的才华,究竟是为了沈家,还是为了这天下苍生?”

他走到书桌前,将卷宗摊开,目光落在那些犀利独到的见解上,关于民生疾苦的剖析,关于吏治改革的建议,每一句话都透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通透。

容砚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眼底闪过一丝期待:“本相倒要看看,你这‘状元郎’的皮囊下,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桌案上,一盏清茶早已凉透,旁边放着的灾民名册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灾区的情况,红色的朱砂笔勾勒出急需救援的村落。

容砚拿起名册,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地名,眼中的探究渐渐淡去,多了几分凝重。

南方水患已逾半月,数十万灾民还在受苦,他没有太多时间纠结沈知意的心思,当务之急,是尽快敲定赈灾之策,解灾民于水火。

夜色渐深,丞相府的灯火直到三更才熄灭,那抹亮在黑暗中的光,如同容砚心中那难以捉摸的心思,一半是对沈知意的探究,一半是对赈灾的焦灼。

沈知意回到自己的房间,卸下男子发髻,一头乌黑的长发垂落在肩头。

她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熟悉的面容,又想起白日里“沈状元”的装扮,心中满是疲惫。

她抬手摸了摸鬓角,那里还残留着乌木簪的痕迹,就像她此刻的心境,一半是对容砚的戒备,一半是对灾民的担忧,还有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容砚的改观。

“沈知意,你不能动摇。”

她对着铜镜轻声告诫自己,“容砚是父亲的敌人,是沈家的对手,无论他看起来多么真诚,都不能放松警惕你的使命是守护沈家,是完成父亲的期望,不是去探究一个敌人的真心。”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旁的毛巾,擦去脸上刻意涂抹的赭石粉末,露出原本白皙细腻的肤色。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镜中,映出她眼底的坚定,明日起,她会继续做那个沉默谨慎的“沈状元”,远离容砚,守住秘密,只在赈灾之事上,尽自己的一份力。

可她不知道,有些心思一旦生根,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发芽。

今夜竹林中的那轮明月,那句“为百姓做些实事”,早已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破土而出。

第二日清晨,晨雾还未完全散尽,皇城的青石板路上沾着细碎的露珠,踩上去微凉。

沈知意跟在官员队伍末尾,藏青色官袍的袖口被指尖攥得发皱。

经过昨日相府的交锋,她原以为自己与容砚会回归“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可心底深处,却总有一丝莫名的不安在作祟。

就在她即将踏入紫宸殿时,一道紫色身影突然从斜后方掠过。

是容砚。

不等沈知意反应,一叠折得整齐的宣纸便被迅速塞进她手中,指尖传来宣纸特有的细腻触感,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墨香。

她下意识地想伸手拉住容砚的衣袖,将纸还回去,可对方脚步极快,只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转眼便融入了前方的官员队列,连一句解释都没有。

“沈大人,陛下的銮驾快到了,咱们快进殿吧!”旁边一位翰林院的同僚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催促。

沈知意捏着手中的宣纸,心头一阵慌乱,这纸若是被人发现,不知会引来多少揣测。

可此刻殿门已开,官员们陆续进入,她只能将宣纸快速折好,塞进官袍衣襟里,紧贴着胸口,那微凉的触感透过衣料传来,像一块小石子投入心湖,让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紫宸殿内,龙涎香的气息弥漫,却压不住满殿的争执声。

户部尚书周显站在殿中,鬓角的白发在晨光中格外显眼,他坚持要先彻查赈灾银失踪案,揪出贪腐官员;

吏部侍郎李嵩则紧随其后,玄色官袍上的鹭鸶补子随着动作晃动,主张先追加粮草,缓解灾区困境。

两方各执一词,翻来覆去都是同样的立场,甚至比昨日更添了几分意气之争,连皇帝坐在龙椅上,都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沈知意站在后排,听着耳边的争论,只觉得一阵烦躁。

这些官员们争论的是权力,是阵营,却鲜少有人真正提及灾区的灾民,那些在寒风中流离失所的老人,孩子,那些因缺粮少药而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仿佛只是他们博弈的筹码。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衣襟里的宣纸,心中满是疑惑:容砚为何要给她这个?里面写的是什么?是新的试探,还是真的与赈灾有关?

就在皇帝揉着眉心,显露出不耐时,沈知意趁机悄悄将宣纸取出,展开一角,借着衣袖的遮挡快速浏览。

入眼的第一行字,便让她心头一震,容砚的字迹笔力遒劲,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与他温和的外表截然不同,每一笔都透着果决,像是早已胸有成竹。

再往下看,她更是惊讶。

纸上竟详细记录了赈灾的每一步骤,从粮草的转运路线,甚至标注了哪条水路更快捷,哪处驿站可临时补给,到人员的调配,区分了文官负责安抚,武官负责秩序,

再到临时安置点的搭建标准,需远离河道,地势高处,通风良好,甚至连应对突发瘟疫的预案,如何隔离病患,如何熬制汤药,如何处理尸体都考虑在内。

条理清晰,细节周全,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显然是经过了无数次推敲与完善。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纸页末尾的一行小字上:“详细情况可于下朝后五刻钟,来丞相府相谈。”

沈知意的心跳瞬间加快,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容砚,他正面向皇帝,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看不出任何异样。

可沈知意却注意到,今日的容砚话语极少,甚至在自己阵营的官员发言时,他也只是偶尔点头,没有像往常一样附和或补充,眼神里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难道……

沈知意心底有所猜测。

他与自己阵营的人也有分歧?所以才会单独将这份计划交给她?这个念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让她越发困惑。

这份计划太过详尽,太过实用,若是公开,定能缓解当前的争论,甚至可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可容砚为何偏偏选择私下交给她?

是信任,是试探,还是另有图谋?

下朝的钟声响起,官员们陆续走出紫宸殿,争论的声音仍在殿外回荡。

容砚从沈知意身边经过时,脚步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眼中闪过一丝“你果然会看”的了然,随即便转身离开,没有停留,仿佛只是偶然路过。

沈知意捏紧手中的宣纸,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父亲的叮嘱还在耳边,“避免与容砚单独接触”,可这份关乎数十万灾民性命的计划,却让她无法轻易拒绝。

她看着前方父亲的背影,那熟悉的紫色官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深吸一口气,快步上前,找了个借口。

“父亲,翰林院今日有急件需要处理,女儿得先回去整理,就不跟您一起回府了,晚些时候再向您禀报处理结果。”

沈渊有些疑惑地看了她一眼,眉头微蹙,似乎想追问什么,可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叮嘱道:“注意安全,莫要太累,早些回府。”

沈知意目送父亲离开,转身朝着丞相府的方向走去。

手中的宣纸仿佛有千斤重,但是沈知意心底一紧,像是下了某种决心般。

倒是意料之外的,避开所有人,偏门处,一马车停驻着。

沈知意最开始还没反应过,只是在逐渐走近,想要绕开的时候,容砚突然撩开帘子,温和如熙的开口:“沈大人!”

沈知意抬头看去,看见容砚眼底的笑意,仿佛知道她会绕路抵达自己丞相府一样。

沈知意心底莫名其妙一沉,容砚总是这样,当自己以为已经可以为止与他对谈的时候,他的先发制人又让沈知意觉得危险。

怕相处中容砚察觉到了端倪,自己的身份,沈家的仕途,甚至自己父亲,也被牵涉其中……

倒是容砚见沈知意僵硬站在不远处,偏门在晨曦阳光的照射下,阴影投下来,像是一道分明的分割线般。

渭河分明,两人各站一边……

容砚的笑容逐渐淡去……

[吃瓜][吃瓜][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6%渭河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