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转瞬即逝的黎明 > 第13章 第十二章:前缘(上)

到了傍晚,陈松竹回到这里视察情况,远山绪就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全部告诉对方,并且又添油加醋地向他宣传了无神论的好处,以及解放思想和参与斗争的必要性。

“那位明月诚先生说了,如果我们想要摆脱现在的处境,就只能团结起来反抗万恶的封建势力,彻底打碎由王室和教会构建起来的旧制度,要不然,我们就只能给他们当一辈子的奴隶,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远山绪的话语是那样的慷慨激昂,让他看上去不再像从前那样阴郁,整个人都洋溢着独属于青春少年的斗志与活力。

然而,这样的改变不过只是一个积极的表象,从小受到的欺凌与辱骂在他心中内化而生的深切仇恨始终无法被彻底消除,他们就像是有毒有害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自己的根扎的越来越深,再逐渐的发芽滋长,开出象征着破坏与毁灭的罂/粟花。

听了远山绪的话,陈松竹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明天,我要亲自会一会那位先生。”

第二天,明月诚果然又来了。

“同志们好,”洋溢在那张清俊脸庞上的,依然是那习惯性的温柔微笑,“请问陈先生在这里吗?”

这一次,他和陈松竹、远山绪三人在会客室--一个简陋的半封闭式阳台当中进行了谈话,时间大约有一个小时。

当他们从会客室当中走出来的时候,明月诚仍然是那样的温文尔雅,远山绪看上去也是波澜不惊。

唯独陈松竹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原来的轻薄与浮躁早就已经消失殆尽,他的眼中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让他整个人都振奋了起来。

“是啊,我们不能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不能把压迫之下的苦难当作理所当然,不能主张无条件的顺从和忍耐,我们要站起来,要勇敢的反抗,就为我们自己而战斗,要为自己而活!”

也许,这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觉醒,是一种人格上的彻底升华。

这场升华,让他深刻的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以一种利己主义者的姿态碌碌无为的度过自己平庸的一生,也不是彻底顺从于现状,不思改变,不求上进,只是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挨了欺负也只能默默忍受,更不是像那些所谓的上层阶级学习,身为弱者却转过身去欺凌压迫那些比自己还要弱小的人,就像远山绪曾经遇到过的那些人一样,而是应当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斗争之中,应当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应当向往正义,应当勇于反抗,唯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彻底打破封建制度之下滋生的偏见。唯有这样,他的人生才可以算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

“同志们,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我们明天就可以从这里搬出去,搬到这位明月诚同志那边去!”这一刻,陈松竹的语气当中充盈着热烈的向往,仿佛有某种一直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在那一瞬间被点燃了,燃烧的灿烂而热烈

“只是阿绪,方瑜,晓涵你们几个,你们的年纪还太小,不能适应的了斗争的艰苦,我愿意帮助你们重返学校。”明月诚浅浅地朝着他们微笑,在他看来,这几个孩子大概率是因为贫困原因而被迫辍学的,如果能让他们重返学校,他们一定会相当的乐意。

“这怎么行?”远山绪的脸上突然显出一抹极度失望的神色,这是让明月诚感到相当意外的,“那个破地方把我赶出来,我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回去了!”

说着,远山绪将自己在国立第一中学就读时所遭遇的严重校园霸凌以及自己因为在课堂上发表反对神创论的言论而被开除的不愉快经历尽数倾诉给对方。

明月诚心头骤然一紧,他没有想到,这个如此年轻的孩子,竟然会经历这么多来自这个社会的恶意,又在这样小的年纪就胸怀着甘愿为真理而牺牲的理想信念。

“小同志,没关系的,等你到了我们的学校就知道了,我们这里的人和外面那些看人下菜碟的东西绝对不一样!他们和你在这里的兄弟们一样,都是坚持着人人平等观念的好人”明月诚轻轻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温和地说。

远山绪听了他这一番话,内心稍稍感到几分安慰,但仍然有几分失望。

毕竟,学校那个地方,对他来讲已经是一个彻底的伤心地,那些热暴力和冷暴力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实在是过于深刻。

他不愿回到学校,生怕又牵扯出几段他已经不愿回想起的记忆。

“阿绪哥哥,我们这是要搬走吗?”杏子一边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一边好奇地问。

“是啊!”远山绪强撑着精神,对她露出一抹温柔的微笑,“我们要跟着明月诚哥哥回去,搬到一个更大,更好的地方!”

“那……,哥哥,我是不是也可以回到学校啊?我已经好久没去上学了。”杏子言语中透着难以抑制的期待。”

远山绪怔住了片刻,但仍旧和颜悦色的说:“当然了。”

望着这群年轻人们意气风发的模样,明月诚自然是相当欣慰,却又不知为何感觉自己从心底涌上一丝莫名其妙的悲凉,仿佛他们终将为追求真理而牺牲一样。

在那群年轻人身上,明月诚想起了自己的曾经,想起了从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终究没有勇气告诉远山绪等人的,过分残酷的历史真相。

他一直苦苦追求的,永绪国的明天,所对应的根本就不是陵山国的今天,而是那个早已成为明日黄花的昨天--现在的陵山国,已经很难再称的上是一个真正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了。

明月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永绪国人,而是永绪和陵山两国混血的产物,他的母亲是陵山国人,还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有几分名气的人物。

明月诚的母亲叫做李谨,她是李昭旭和江衡的女儿,拥有着父亲的志向和母亲的气节,志存高远而又信念坚定。

在1889年的9月,日落后那个过于苦涩的,充斥着各种上不得台面阴谋诡计的秋日,正在养病的江衡被那群企图复辟权威主义却最终站在道德至高点的“政治家”们扔进了监狱。

她被栽赃,被陷害,被认定为“张尚文集团”的主犯之一,在风气整治运动时期导致数万名无辜群众死亡的罪魁祸首,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

监狱中,等待着她的只有来自于那些披着人皮的伪君子无止无休的折磨。

那些人惨无人道的摧残着她的躯体,却无法毁灭她与生俱来的坚定意志,连启平的安神汤瓦解着她的精神,却终究无法让她屈服于那些离经叛道的错误思潮。

最终,她不堪受辱,选择了以及其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三十八岁。

在那一年,年仅十九岁的李谨同时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和外祖母,和自己的弟弟李训一并寄居在陵山国的教会当中。

幸好,江衡的旧友徐素英此时已经当上了教会的教长,她对两个孩子视若己出,给予他们母亲一般的爱与关怀。

即便如此,李谨仍然难以从失去母亲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更无法从容的接受这个社会的黑暗。

她并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她想强迫着自己振作起来,积极的面对着生命当中的一切,可她终究还是做不到。

她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渺小的个体,是浩大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粟,即便现在的陵山国正在向着一个错误的方向不可救药的前进着,只凭她一个人也无法阻碍这一历史的退步。

“如果我像那群百姓一样,对于这场事件的真实经过一无所知,只是把政府的解释当作确切的真相,我可能也不会这么难受。

可是我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冤枉的陷害的,知道现在端坐在高台上的伪君子们才是导致当年那么多无辜群众死亡的罪魁祸首,知道现在的这种错误制度可能会阻碍我们国家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它在将来的某一天直接灭亡。

我知道所有的东西,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没有办法干涉大局的走向,没有办法推翻那些可恶的叛徒,甚至没有办法告诉人民群众历史的真相。

我越是清醒,越是感觉到一种难以抑制的痛苦,我想着,与其清醒着痛苦,到不如像现在的百姓一样,愚昧的幸福着。”

久而久之,李谨的清醒和痛苦都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被逐渐的磨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淡一切的超然。

徐素英很是欣赏李谨的觉悟,认为她已经达到了修行者的最高境界。

只有李谨自己知道,她不过是被残酷的现实折磨的麻木了而已--碰了太多次壁,谁都会想要放弃的。

直到1895年的某一天,李谨枯槁死灰般的生活才终于被打破,在那一天,她遇见了自己的真爱,来自永绪国的明月千树。

在连启平“新真理主义”的极限运作之下,陵山国已经彻底陷入到一种以商业为中心的偏颇发展模式,变成了一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然而,正是这只经不起推敲的花瓶,凭借着自己光鲜亮丽的外表,吸引了不知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他们这里出卖劳动力,明月千树就是其中之一。

他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永绪国的普通农民,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供他读完高中。

甚至于,他在念高中的时候,都在处于一种半工半读的状态。

高中毕业后,他在一位“门路很广”的同窗的引见之下,来到了这个传闻中“遍地是黄金”“只要能干活就有钱赚”的地方。

“爸妈供我上这么多年学,他们可真是不容易。我要多干活,多挣钱,让我爸我妈少吃些苦,多享点福。”坐在离开家乡的火车上,明月千树不由得陷入了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

然而,残酷的现实,终究打破了这个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幻想。

陵山国纵然“遍地黄金”,但那些黄金,只是极少部分社会名流的所有物,早都被当年那些“先行者们”抢占殆尽了,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他们无法享有任何的生产资料,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打扮的珠光宝气的人满大街都是,可是,这样的繁华终究不可能属于普通人,也不可能属于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