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第20章 贸易顺差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第20章 贸易顺差

作者:尹七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3:43:39 来源:文学城

五岁的刘彻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块透明的板子。

上面写着两行字,他有些认不全。

于是他用迷茫求知的小眼神看向父皇,却发现父皇根本看不见这块有字的板子。

“将你看到的,描摹下来。”刘启摸了摸刘彻的小脑袋,清空书案上的东西后,将一个茶盏放在了刘彻的面前。

刘彻用手指蘸了蘸水,断断续续地写下了两行字。

【请确认时空地址。汉景帝前元五年,西汉长安城未央宫,胶东王刘彻三号收。】

【是】【否】

“三号?”刘启若有所思。

汉景帝前元五年,在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胶东王刘彻,难道不止一个吗?

那么——刘启抬头看向天幕,在此时此刻,又有多少个自己,正一同抬头看着天幕呢?

“这行字的意思,就是在未央宫的你会收到奖品,彻儿觉得应当是是,还是否呢?”

“是!”刘彻就和之前按绿色按钮一样,在是字上按了一下。

透明板子就这么消失了。

【没抽到奖的各位宝子也不要失望,咱们来看下贸易顺差的问题。

就讲一点点嗷,贸易顺差,我们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了,所以别称又叫“出“超,代表我们国家处在贸易的一个有利地位上。

嗯……为防止直播间被封,咱不拿现在来举例,主要也是我不太清楚时政。

我就说以前吧。

明朝是典型的贸易顺差,清朝就是贸易逆差,准确点来说是清朝末期。这你脑子里就瞬间有形象了吧!综合国力怎么样,外汇储备怎么样……】

明朝诸皇帝:不愧是我大明!

清朝。

康熙时期。

玄烨感到不可思议:“朕早已废止海禁,下令开海贸易,闽海关的奏章上都说销路极大,难不成是底下的官员在欺上瞒下?召内阁。”

能让天幕挂在嘴边的事,绝非小事。

他要委任钦差,前去查个清楚。

乾隆时期。

弘历同样感到不可思议。

他不禁想到那些来谒见的英吉利使臣,那些个英夷提出的想要开辟新港口、降低商船关税、租借小岛等等异想天开的要求。

他拒绝了,难不成有不孝的子孙同意了?

“让永琰过来见朕。”

道光时期。

此时只觉得太阳穴通通直跳。

大烟!

这两个字在道光的脑子里不停回旋,自打他继位起,白银就因为大烟而大量外流,他自个儿也尝过大烟,心知这玩意的瘾头有多大。

如今朝廷上下,吸食过大烟者不胜枚举,故虽有少数官员上书请求禁烟,却遭到亲王和弛禁派的反对。

道光原本正对禁烟一事迟疑未决,现下他顿时坚定了不少。

【有个热知识,抛开清朝的鸦片战争不提,我国明清时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白银王朝”的,因为白银全是通过贸易顺差大量流入的。

说到这,不由得点名下明朝。】

明朝诸皇帝欣喜若狂:看吧!我大明就是最**的!

已经准备好听天幕夸朕了!快快快!让所有的王朝都听听,我大明究竟有多厉害!

【一开始,明朝不给用白银,他们沿袭元朝的币制,用大明宝钞。

这里提个小知识点: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但不是官方发行的。

再说回大明宝钞,发行纸币这个观念是好的,但显然他们的观念和操作没跟上。说个很离谱的事情,明朝当时允许用金银兑换宝钞,但是不允许你换回来,并且对于一些地方的赋税上,也要求收金银。

你要是能保证宝钞的使用和币值稳定,你这么干就干了呗,可你不行啊!】

朱元璋的面色有点难看。

【再然后就是朱棣的时候,钱一不够用,就印宝钞。不够就印、不够就印,但凡当时有个懂点金融知识的,就该知道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宝钞不断贬值和通货膨胀!】

朱棣的面色也有点难看。

【关键他们还有个“倒钞法”,就是宝钞旧了破损了,可以去换新的。这和我们现在一样,但我们管理的好,明朝那时候不行啊!

官府明面上说可以换,私底下达咩!收税只收新钞啊!这就导致民间交易的时候,也花不出去旧钞啊,不是拒收,就是折着收。

搁现在,拒收人民币就是违法行为,一告一个准!】

明朝的官员们,面色超级难看。

尤其是那些正在上朝的大臣,鬓角上已经沁出了豆大的汗珠,哆嗦着都不敢用袖扣去擦。

【这贬值贬的,到最后宝钞掉地上了都没人捡,可能连烧给祖宗,祖宗都嫌晦气。

没办法啊,瞎折腾这么一圈之后,又用回白银了,好在这是颗救命仙丹,把通货膨胀给救回来了!】

朱元璋怒目而视:谁!谁敢嫌晦气!

“老四你过来,谁教的你,钱不够就印的?”

朱棣:……

其余时空还没被点名的明朝皇帝们:吁——

他们大大地松了口气,重新昂首挺胸,等着在祖宗们面前露脸:天幕快来夸夸朕!

【可惜!】

天幕刚提两个字,这几个皇帝的脸就开始僵硬。

【又变成了催命符。】

短短几分钟内就经历了“大喜和大悲”的明朝皇帝们:朕裂开了啊!天幕你一开始说清楚,你的点名是点名批评啊!

【讲起来就有点气,朱元璋那个时候,有个很有名的案子,胡惟庸案,记一下,我国最后一个宰相就是他。

因为他这个人吧,独断专行、排除异己,朱元璋不喜欢他,至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谋反了,争议蛮大的。

为什么要提他呢?因为据说他谋反的时候通倭通虏,再加上海上倭寇横行,这就导致后面的皇帝都对倭国有点意见。隆庆开关那时候,还是禁止和倭国交易。

可倭国产白银啊!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二道贩子葡萄牙人,他们把倭国的白银转运到大明,从中赚取差价。】

明朝。

此时,还是左丞相的胡惟庸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他小心翼翼地抬头观察龙颜。

不巧竟直接和朱元璋对视上了。

胡惟庸有点尴尬和惊惧:不知现在说告老回乡还来不来得及?

施工结束啦!宝子们!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贸易顺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