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珠玉在前 > 第32章 华章虚影

珠玉在前 第32章 华章虚影

作者:衔吞物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4 14:46:09 来源:文学城

果如赵骅和裴镜渊提前提示的那样,不日,刑部的人来传唤张意之对簿公堂。

凶神恶煞的侍卫响当当亮着刀顶着头顶的日光站在大堂外面,张萧寒叉着腰就敢在大堂里面指指点点高声叫骂:“我去你们的,什么人什么地方啊,能随便出随便进,滚回去叫你们大人来说话!”

张萧寒憋着气,叫骂地格外难听,只可惜外面的一行人冷着脸完全不为所动。

张意之理解他之所以会如此暴怒不仅是因为出于护短,还因为昨晚上,在这些人还没有找上门来的时候,先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家庭矛盾。

佘氏,一个即使知道了眼前的人并不是她亲生女儿却还是尽心尽力做着母亲的妇人,出于对女儿的怜惜,受压迫已久的她爆发后,在张萧寒脸上正中的位置挠了一道赤淋淋血痕,且提出以后分房睡。

张萧寒愕然,捧着胖脸越想越委屈,独自呜呜噎噎了一晚上不说,第二天早上火气更胜昨日。

“这……”侍卫们听了张萧寒的话,面上浮现出为难。

许是觉得见了面难做,赵骅或是在刑部中有正经官职的人没一个是跟着来了的,就只有一个小组长接了烫手山芋,现在正一边陪笑一边客客气气解释:“张大人您大人有大量,何必和我们这些人计较。”

张意之穿了一身干净的得体的白色长衫,迟了一步进殿来。一进殿那小组长就瞧见了她,‘噌’一下眼睛就亮了起来,连忙伸手张罗着:“张大人!”

“张大人张大人,怎么那么多张大人……”张萧寒嘟囔着转过头,只看见含着笑慢闲闲走过来的张意之,本来吹胡子瞪眼慷慨激昂的话顿在了喉咙里,他小跑几步到了张意之身边,压低嗓音急道:“你怎么出来了!”

他指着门口那些陪着笑点头哈腰的带刀侍卫:“这些人我没一会就能打发出去!”

“父亲,”张意之哑然失笑,“我知道您是不想叫我前去受他人质问难堪。可孩儿不会觉得难堪的,这本就不是我做的,只要说清楚。更何况前后六次对公薄做笔录,刑部早就已经扒无可扒,如此这般不过是过一个公正好昭告天下。”

“幼稚!”张萧寒一锤定音,“你以为是这样,实际上那些刑部的人最为阴险狡诈,你现在可不是相丞金身了,你现在就是一个平民啊,他们要是气恼了给你上十八般酷刑,你还以为你能活着回来?”张萧寒越说越气,音量陡升,震人耳膜。

真‘阴险狡诈’的组长被他尖锐的声音刺得后退一步,伸出手掏了掏耳朵,也不急着打断父子两个声震宇内的‘悄悄话’,面上露出不关己事的清澈愚蠢。

张演之环顾张意之上上下下,对她的细胳膊细腿痛心疾首:“我那天抱着你,就跟块棉花一样轻,也不知道从你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这些年到底吃了什么、怎么长的,一点都没沾到好处。”

“父亲,哪有您说的那么夸张啊。”张意之没有办法,只能轻轻拂开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的‘慈父’,“您别送了,赶紧安排安排府里的人员流动,要是我半死不活抬回来也不至于乱了套。”

“呦!”张萧寒听见这句话像是被踩了脚的耗子,一下子憋红了脸险些跳起来,“会不会说话,说这些有的没的。”

张意之笑着摇摇头,转而走到了小组长面前,此人正是那天夜里受裴镜渊指使扣押张意之的那个侍卫,张意之对他面熟,也明白这是赵骅为了安抚她特地找来的熟人。

“小李大人,子礼身为罪臣平民,万不能劳烦大人一句敬称之,只恐怕会引来灾祸,您直呼其名便可。”

“不敢不敢,您就算不是相丞也是学子儒生们敬仰的大学,我敬称一句不算什么事,谁敢说闲话……”他一改面对张意之的谄媚,两只手交叠横在腹前回头瞅了一圈神态各异的众吏,“把舌头拔了!”

他转过头躬身对张意之道:“您这边请,众位大人已经在会审堂中候着您了。”

张意之颔首随之而行,走出去好远还能听见张萧寒在屋里暴躁如雷的喊叫。

……

“哎呀,这人活久了果然什么奇景都能见到啊。”赵骅难得穿戴齐整人模人样坐在肃穆齐整的大堂正编椅第一把交椅上,他将一只脚抬上来盘在膝上,一只胳膊吊儿郎当搁置在椅子背上,冲着上台严整以待的大理寺卿‘嘿嘿’一笑。

“居然有一天能见张演之张大人变成阶下囚!”

此言一出,本就凝重的气氛更降到了冰点以下,所有人,包括那些握着手、拉着脸、胡子一大把的老大臣们,都哆嗦着胡子、气地瞪大了眼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赵大人慎言!”大理寺卿皱了皱眉头,他秽浊发黄的眼珠子在底下扫视一圈,落到了另一边站着,一直默不作声的裴镜渊身上。

赵骅满不在乎,嘀嘀咕咕:“慎言慎言,一个两个都叫我慎言。”

他话音刚落,脚步声轻悄悄响起,张意之出现在了门口。

所有人都抬起头,张意之穿着清水寡淡的长衣,挽着两层袖子,雪花一样叠堆在手腕,刚直的线条切分开她的脊背,单薄的日光落在她的身侧蒙出一片光影。她落脚进来,遵循着礼制,朝上头作势躬身。

‘哗!’大理寺卿‘噌’一下就站了起来。

“大人大人,您这是……”赵骅愕然,他思索片刻也跟着站起来。

大理寺卿的脸色一下子就红了,他与惊愣中顿住的张意之对视,猛地挥挥手:“张大人不必要如此,来不过是例行公事,问几个简单的问题。”

“孟大人,不必顾忌张某颜面,尽管按照规章制度来便是。”张意之也是一愣,她坚持躬身行完礼数。

清脆声一出,堂中一直黑着脸的几位大臣瞬间多云转晴。

裴镜渊一直垂放在身侧轻拍着的手在看见光下安立浅笑的张意之时突然停了。

他偏偏头,若有所思。

“好。”孟贺松下一口气,落座在了椅子上。

“你知道召见你来所为何事?”他问。

“张某已经俱已知晓,而对于大人问询中合理认可的部分供认不讳。”她拱手,不卑不亢,似乎削官查办没有给她带来丝毫影响,只站在那里仍旧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张演之。

“好!当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可否能从头到尾再叙述一遍?”孟贺眼睁着张意之,左手做恭请状示意那边的文书可以开始准备记录了。

纸张悉悉索索地响动,镇纸“嘭”一声轻轻压在一边。

张意之在头脑中梳理那晚上的所见所闻,缓缓叙述:“那夜,我遵照父意前往冯家赴宴,从门口到宴请宾客的大院皆由冯大人亲领,至于到大院后,与裴镜渊裴大人坐在一处等着开席,在场有许多同僚皆能为我作证。”

她停顿了一下:“在此期间,徐二公子前来挑唆发难,也有许多人都能看见,也就是在那时有人匆匆跑来回禀冯大人说李娘子出事了。”

“你马上就到了案发现场吗?”

“不是。”张意之如实回答道,“那天天气一直很不好,就在那一瞬间,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许多人慌乱中到处走动,而我却注意到演奏琴音的那名女子颇为醒目。她演奏的曲目与婚宴氛围毫不相干且举止怪异,我便向着台上探去。”

“哦?你看到到那名女子了?”

“没有。”张意之摇摇头,“我没有抓到她甚至没有见到她的真面目,迟疑过后只能跟随裴大人往后院去,而一路上步伐匆匆并无异样,直到到达案发现场与赵大人见面。”

她转头想赵骅,赵骅长身立足,拱手接声:“之后的事我已然登录在册,供大人过目。”

“至于张演之所说的每一节点,确然都有证人,最后见到绿梅出现在高脚架上的侍女供认最后时间为亥时三刻,彼时张演之在桌上,并没有单独行事。我们已经一一核实过。”

“好。”孟贺一一翻看那本册子的页目,点点头。

“对于你到达案发地点之前的经过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不过本官仍旧存有疑虑,为什么你会觉得那弹琴的伶人奇怪呢?”

那晚上铮铮琴音环绕在雨幕中,指尖柔软,琴声却硬,像是提着人形木偶的丝线,一举一动,不容反抗。她之所以会注意,是因为格格不入的音律每一声都像割在她的心上,让她时常出神想起一些往事。

张意之恍惚回神,温声反问:“敢问大人,那伶人可捉拿归案了吗?”

孟贺一愣:“还没有。”

这倒是出乎了张意之的意料,她皱眉问:“为什么没有呢?”

孟贺汗颜:“你说过之后我们立刻就问询了冯家,不过管家告诉我们那女子是是自己上门的,是府里哪个下人的远房亲戚,请来本想是借着这一名声谋一份生计。可现在……亲戚找不见,就连那下人都失去了影踪。”

“难道这个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张意之满目惊异,显然没有料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那女子虽然没有作案嫌疑,不过却有疑疑点……我们已经着重调查了。”赵骅插了一嘴。

张意之静下来,堂屋里的人左右看看,也是相连着摇头挥手,不知所言。

“至于到了案发现场,大人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她自动问。

“本官已经看了赵骅呈上来的卷轴,张大人你几乎没有说过话也没有什么特殊举动,本官不认为你有涉案的嫌疑。”孟贺松了一口气,他摸摸胡子摇摇头,说道。

而面下的人,裴赵之流以及一众大臣,沉默不言,似是认同他的审讯结果。

“敢问大人,现场勘察以及追案中难道就没有发现关于李姑娘的任何线索?”张意之沉吟片刻说道。

“本官不妨直说,”孟贺左右扫视看着四周的人,他站起来走下一节台阶慢慢走到了张意之面前,他压低声音小声道:“此事牵连甚广,近三年失踪以及惨死的女子只登陆在册的就有数百上千,可找回来的人……从来没有。”

“隐蔽到令人心惊,而作案手段也不免让人多加猜测。”孟贺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此事明面上都知道不是你的过错。可只能用洗脱嫌疑的方法帮你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真凶。”

“李姑娘恐怕凶多吉少。”

张意之眯起眼,舔了舔后排牙。

孟贺说完,往后退了一步。

他拱手:“各位大人,对此审议结果可有什么异议吗?”

自然都寂静无声,孟贺轻舒了一口气,他快走一步走在了张意之前做牵引状:“那我……”

“慢着!”一道声音遥遥从审讯室外传来,伴着房檐上四散开的鸟雀和拖沓并不爽朗的脚步声。

张意之没有回头便知道来人是李念安,她只是微微抬头,注意到孟贺骤然绷住的脸,下颌线上一点被舌头撑起一个弧度,而他身后看似没有神色变化的裴镜渊却徐徐向赵骅递了一个眼神。

堂中的气氛瞬时间凝结了。

孟贺看着在门外站定的李念安。他穿着得体干净的官服,老当益壮,却又带着白发,听说他那日在击鼓鸣冤时曾叫十里长街的百姓为之落泪,感同身受。这样的清正老臣在民间声望颇高,他单是站在那里便足够叫天下文人敬畏三分,更何况有一天为天下事‘奸佞臣’蒙受不平。

张家最近颇受非议,连连续续大小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皆有被弹劾者。

雪花一样的奏折放上高台,就算沈江鉴信任张演之确实是蒙受冤屈,却也已经逐渐怀疑张家的清正之心是否‘清正’。

“李大人您怎么来了,陛下不是恩准您在家中养病吗?”孟贺舔了舔后槽牙。

此话一出,张意之回过头。

两人目光交视,李念安在看见她的那一瞬间狠狠皱起眉头。

“大堂之上,一介白身,你为何不跪!”

质问声回复了孟贺的‘疑问’,在堂中人纷纷递交眼神,面有难色,不好开口。

“他……”孟贺迟疑开口,正想要掩护两句。

“呵,你是张甫的得意门生,当然是护着他了?就连审讯这样的大事都可以自作主张不传召受害人供词。”李念安当即对孟贺冷了脸。

“并非如此,张先生虽是我老师,可老师教诲公正清白从来都在我心中铭记,不敢徇私舞弊有所欺瞒。”孟贺在他面前,尽管已经身居高位红袍加身,甚至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却仍旧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诚恳道:

“之所以会不传召您来,是因为陛下恩惠以及……”以及这是辩白词,并不是审讯词。

他还没有说完,李念安摇摇头。

“你不叫他跪,我便明白,今日所在此种种,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你只是走个流程而已?是不是?”

“……”孟贺语塞。

“张演之,我且再问你,你该不该跪?”他又转头问张意之。

张意之在那一瞬间,从他的眼睛里感到了很多稍瞬即逝的情绪,其中复杂一下子揪住了她的心,生出探索与不解,可等她再要看,又消失不见。

“李大人……”堂中诸多老臣面露难色,纷纷劝道。

“一群没心肝的老家伙,还在这里替他争辩。你们睁开眼好好看看!这不是你们的得意门生张相丞,他欺师灭祖知情不报,私下苟且,是个奸佞小人!”李念安古稀之岁,气息却足,一番话正气凛然,倒叫在场人不好再多说什么。

“子礼非是苟且奸佞!”张意之终于忍不住开口,她坚定且语气沉沉。

李念安一顿,他转眸看向她,却难得见她总是平静无波的眼底搅动起来,被愤怒和委屈充斥。

张意之也见他,却从他眼眸里看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些东西。

僵持中,张意之转过头一抻下摆衣裳,笔笔直直跪在了堂中。

李念安看着她跪的挺直腰板,突然冷笑出声:“你跪的,何其挺立。”

“孟大人,我记得大理寺的规矩不是这样的,你给她吃杀威棒了吗?”

“李大人。”孟贺心头一颤,他甚至没忍住往前一步,他喃喃又皱眉,“您!您何必做的这么绝?”

这句话,他听的多了,那天赵骅说过,今日眼前人又说一遍。“我想你是搞错了,孟大人,规矩就是规矩。”李念安这时候反而渐渐平静下来,他缓缓说着这些,就像在平静陈述一件平常事。

“李大人,刑不上士大夫。”有人在堂中突兀说道。

李念安顺着声音往堂中看,他年岁已大,朦朦胧胧看不见那人的人脸,或也是因为说话之人正直站在阴影中的缘故。可那道轻描淡写却绝不容人忽视的声音他熟悉得很。

裴大人。

他这句隐隐有提醒的话倒是有一瞬叫他不知所云。

“我没有错,凭什么打我!”这却是跪在他身下的张意之说的。

李念安低下头,跪着的少年白衣胜雪,露出不宜察觉的蓬勃朝气,就像他此刻仍旧挺立的腰板,坚韧自强,还有一股年轻的冲劲与意气:“就凭你现在什么都不是。”

是啊,二十岁的孩子,怎么不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大手一挥,“就凭你现在不是无所不能的相丞,不是有气节的士大夫,就如同无依无靠的浮萍众生一样,而百姓若是要击鼓鸣冤状告上品之臣,必要责杀。”

“这是,规矩。”

他说到最后因为气竭而声微嘶哑,可他仍旧完完整整说完最后一句。

“可我是清白的,我没有做错!”

张意之咬住了牙,并不是因为那顿非打不可的板子也不是因为他明显的为难与步步紧逼,而是寒心冷意从他的话里渗出来钻进她心胸中。

“就因为我无依无靠?就因为我是布衣百姓?”

李念安一直看着她的眼睛,他红着眼圈点了头,“是。就因为……你是个上不达天意,下无立锥之地护佑的平民百姓,你斗天斗地,斗不过我一身功名衣裳。”

“李大人,你不是刑部的人可能不知,那一顿板子不是随便能打的。脊刑之重可断人筋骨,就连青壮田丁尚且要半条命,这可是个刚刚及冠的文弱书生,他不是拿枪的是拿笔的。”说到最后孟贺也咬住了牙别过了头。

“你,受不受?”李念安就像是没有听到众人的求情,他笔直站在那里,像是普通教训学生的严励夫子。这句话是李念安直接问张意之的。

张意之别过头,她目视前方,冷声:“我受。”

“张演之!”这是孟贺和赵骅的焦急。

“孟大人,你没听到他的话吗?”李念安立起头。

孟贺骤然被堵了嘴。

“来人,行刑!”他不知道有多艰难说出这两个字,在铁架镣铐摩擦与木板的拖曳声中转过了身,背对着张意之,抬头看着正中题篆着‘公正严明’四个大字的红牌匾。

张意之在那一群行刑之人的手里,如同破碎湖波。踉踉跄跄被粗糙而强健的手拖拉起摁在了木板上。她想要维持尊严体面自己趴在木板上,却不能够,那样的力气,带着绝对不容置喙的压力与摆弄。

“等。”赵骅从板凳上跳下来,手里捏着一团布。

他冷冷看了李念安一眼,转头屈膝下蹲就要塞进张意之嘴里。

“千万咬住别吐了,要不咬着舌头死的更快你懂不懂?”他从来没这么严肃过,张意之咬住,喉间滚动一下。突然后知后觉有点紧张起来。

皮肉、骨血,没有人不爱惜,她非草木,如何能够无知无觉,尤其是人毫无尊严只如同鱼肉躺在砧板上。

“大人。”行刑之人没有感情地冷着脸,低声请示孟贺。

“仗,”孟贺闭了闭眼,“仗二十。”

“遵命。”那人低声说道,打量着木板上的那具身躯,如同目视鱼肉,如同目视死人。

真是可惜了,这么漂亮的皮囊,二十,足够骨碎身死,惨不忍睹。

大力抡起的曲线遮住了李念安抬头仰望的青天白日,落下一片阴影,破风声响起,重重落在身下人的腰脊。

张意之尽管做好了准备,却没想到这一棍子这么杀风,落在身上时不像是刀子插在肉里的痛快,更像是剥筋去骨,露出血肉。她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事前,她曾想过,要一句呻吟都不出,含在嘴里咽下去。直到这时候她才明白,能说出口的痛呼反而痛苦,含在嘴里当咽不咽,气断丝连是种什么滋味。

可还不等她反应过来,第二板子又快准稳狠落在了同一个位置。

冷汗从额头上滴下来砸进土里,即使含着嘴她也仍旧痛哼出声。

哼叫撕扯着人心,瘦弱的脊背上白衣染血犹如雪披梅花,单薄肩头随着责打与疼痛微微颤栗,有几个老臣站起来,脸都黑了。

一直到第七棍,被责打的地方皮开肉绽,露出血肉模糊的鲜血黏住白衣裳带起血丝,她受不住巨大的痉挛和触电一样的传感而微微后仰着脊背,全身缩紧,手指头扣进手掌里溢出了鲜血。

“李大人!”有人终归忍不住。

李念安,他不知是被太阳热出的汗还是别的,潮乎乎浮在鬓角处。

他极行一步,拿来了张意之塞在口中的布子。

行刑的人突然顿住了。

浓稠的污血从她开开裂的嘴角无意识流下来,她双目失焦,呼吸急促。

“你记得这是什么滋味?”他不辨别自己究竟是跪在地上还是瘫在地上,只是一动不动看着张意之问道。

张意之缓了一会才慢慢回过神,她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转动的眸子落在李念安脸上。

林念安听见她嘶哑的气音:“我没有错,不是我干的。”

“你没有错,天下百姓也没有错,无辜之人更没有错,他们就该受这样的苦楚吗?”

“打,给我打。”他不管张意之听懂与否,站起来说道。

没了那堵口的布子,又一记棍棒落下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清了脊柱细小的碎声,张意之再也忍不住,她高高弓起又重重跌回木板,从喉咙中忍不住的痛呼声溢出来。

“啊。”环绕在每个人心头。

“不是他干的,你听不见吗?”赵骅暴躁地说道。

李念安背对着众人,一言不发,没人清楚他在想什么。

第十棍下来时,张意之似乎已经没了气息再多余喊叫,而是任凭那更替的抬起落下责打在身上带起血渣。

她目光涣散,痛感已经麻木。

原来,是这么的疼。

原来,真的会要了人命。

“李念安,你直接杀了他吧,杀了他给个痛快,我只看你百年之后如何同张帝师交代。”有老臣痛心疾首道,他颤颤巍巍指着张意之。

“不用你管,我自有,我的交代。”李念安低声说道。

将要行第十一棍子时,有一只手狠狠攥住了行刑人的手腕。

行刑人脸色一变,下意识落了板子,掉到地上。

李念安没有听见那令他心惊肉跳的肉闷声,反而听见那一声落地声,他调整,转过身,看见面前比自己高一头的裴镜渊。

裴镜渊眼尾还带着常见的笑意,却不见底,冷冷带着寒气似的,他低声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够了。”

李念安刚想要说什么,忽然见裴镜渊俯身屈膝半跪在那血泊里伸手探了探张意之的鼻息。

下一刻他起身将衣披在她身上,探身双手抱起了她。

赵骅连忙说道:“快快快,找大夫去,要不然他今天可算是废了。”他小声在裴镜渊耳边轻喃:我已经去找人请了太子。

此时张意之已经没有意识,她紧闭着眼,睫毛不停颤抖,双唇却不断嗫嚅。

裴镜渊知道,李念安也知道。她说的是:我没有错。

裴镜渊低头垂眉见她,她毫无意识。他手臂及其用力才能托着她没有行刑还完好的地方。裴镜渊把她攥得死死的手掰开,她沾满了鲜血的手一下子抓住了裴镜渊的衣裳。

“太子殿下。”突然有人惊呼。

“子礼。”沈晏清一失往日松弛,匆匆忙忙赶过来,他一见张意之身上的血以及苍白的脸,‘唰’一下白了脸顿住了脚,他身上东宫教习时穿的衣裳来不及换下 只披着一件外衫,他无措且转头对着跑的喘不上一声来的侍从道:

“快传太医救救他,快救救他。”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声音的颤抖,可裴镜渊感受到了,他抬起头,隐晦地淡淡看了沈晏清一眼。

“张修正嘱咐过臣,若是见了血便回张家去,想必他自有安排。臣送张大人去殿下车上,劳烦殿下路上少些颠簸,护送他回家。”裴镜渊开口道。

“好好好好。”沈晏清语无伦次。

裴镜渊大步走开却极其稳当,带起的腥风,留下来溅起的血花皆沾染在青砖石瓦上,李念安低头看着,眼前像是有经年的大雾。

裴镜渊将怀里的张意之小心翼翼反放在马车上,张意之痛苦中皱着眉无意识抓着他的衣裳怎么都不肯放手,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掰开她的手从车上下来。

他低下头,明知道她分明什么都听不见,却还是说,不知是说给谁听:“骨头太硬的人总要吃亏,你要是不坚持咬死,这一顿板子本可不受。”

他穿着皱巴巴沾着她血的那件衣裳,站在原地,见马车快且平稳离开。他不紧不慢回头走,在一个包的严严实实停放着的马车旁停了下来。

柳色轻浮,杨柳絮飞,粘在身上像纠缠住的雪花。

李念安端坐在那小轿子里,他双目失神目光洞洞,仔细看,眼底铺着一层薄薄的泪水。

裴镜渊清声开口,“您满意了吗?”

李念安猛地回神低头看向外面的小辈,他眼中黑白分明,向自己求证。

“不够,”李念安咬牙闭了闭眼,“我一定要他粉身碎骨。要他尝尝,替万生尝尝,那是什么滋味。”

裴镜渊冷笑:“再来一次,不必他赎罪,必能以死谢罪。”

李念安睁开眼,攥住了手下的册子:“还差一点,最后一点,只凭借东风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