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拾玖】忘情不忘心
*
沙漠之甍位于茫茫荒漠之中,却是长年如春且微有热意。
夜间白飞飞抱着阿飞靠在狮子骢身侧睡去,身上只盖了件斗篷,竟一点都不觉得冷。
待得清晨醒来,白飞飞站起身,从马鞍上的包裹中掏出了个瓷瓶,给阿飞喂了些蜜浆。
狮子骢也站起抖抖鬃毛,又蹭了蹭白飞飞的袖子,便自去找草吃了。
不远处的竹屋已然成形,白飞飞抱着阿飞走了进去,里面地方不算大,简洁齐整。
屋内正中摆着一张方形竹桌,并两个方竹凳。墙角放置着一张竹床,刚刚够两个人抵足而眠。床尾则立着个简易的竹柜,旁边还有个粗制的摇车。
环视了一周,碧云并不在,白飞飞便将阿飞放在了摇车中。
阿飞则拽着自己腕间的惊骨,用嘴嘬着。他一动作,那摇车便左右晃动起来,阿飞咯咯笑得更欢。
白飞飞揉了揉儿子的小脸,见他自己玩得开心,便起身往外去了。
*
顺着水流来到大瀑布前,白飞飞找到了碧云,她正半身浸于水中,仰头迎接着自上而下的活水。
墨色长发披于身后,几乎遮住了她整个背部,浸在水中的部分则如水草般蜿蜒散开。唯有肩臂处露出了少许肌肤,然而却被烧痕覆盖着,其中还有些蜿蜒旧疤。
昔年碧云在乌江救起白虹,被江水打湿了衣服,她换衣时便曾用这些狰狞可怖的伤痕吓唬过白虹,试图让她离灵儿远点。
碧云尚未成年便上了战场,那烧伤是她师父第一次败阵时,被敌方纵火烧营。火毒霸道,她未能及时得到救治,从颈部到腰间留下了大片的烧迹。再后来上面又添了不少刀痕枪伤,等到她终于能离开战场的时候,除了脸身上几乎没有一处是完好的。而当时和她一起入伍的那些族亲兄弟们,更是十不存一。
*
听到身后的动静,碧云随手扯过鲛纱的【褙子】穿在身上,遮住了这一身的伤痕。
白飞飞在岸边寻了块大石坐下,脱了鞋袜撩起裙摆,将双腿浸入了水中。这瀑布活水虽比不得百花岭中的汤泉滚热,却也舒适和暖,并无半分凉意。
静默片刻,还是白飞飞先开了口,“明珠世兄当初为何要让我忘情?”
碧云闻言怔了怔,似乎没料到她会有此一问,遂反问道:“不然呢?你是个极聪明的,应该明白,有时候人太执着未必是好事。”
她当然明白,白虹自幼便学习揣摩人心,那是姑姑教她的保命技能。
碧云又续道:“灵儿斗不过师父,阴癸魔女也护不住你。我不能看着师弟与师父离心,你也不想至亲为你鱼死网破吧。明知道继续下去只会得不偿失,何必呢!”
得不偿失……白飞飞心中苦涩,她如今便是为了一段感情忤逆了母亲,母女离心。所幸阿飞是她和沈浪还不知对方身份的时候有的,她还能说服自己那时是不知者无畏。然而杀父之仇、灭门之恨,即使沈浪自己能放下,她却是不会再接受了。流言蜚语最是伤人,她不希望阿飞和她一样,所以她远离了中原,远离了沈浪,远离了江湖。
*
碧云轻声吟道:“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白飞飞记得这是《诗经》中的一篇,讽刺女子不从父母、未经媒妁、远离亲人的私奔行为,而蝃蝀和隮都是虹的别称。
“当初给你取名的人,是否早就知晓了你的命运?说起来,你如今的名字,倒也是应了你的决定。”碧云离开瀑布下方,游移到了白飞飞近前,斜依着她所坐的那处石块。
“或许吧,姑姑常说,束竹先生是算无遗策。”白飞飞微微苦笑,她虽不是私奔但也确实是因私情远行了,未有父母之命亦无媒妁之言。仔细想想,她身边那些有个正名的人,似乎也大多如此。
——姓、名、字,往往关乎着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会暗合其自身的平生经历。
白飞飞忽然想起了姑姑曾经想给她写的跋语:“生既不幸,绝情断恨,孤身远隐,至死不见。”她是风,会飞得很高很远,而沈浪是水,水往低处流。如今这天各一方的局面,或许便是他们注定的命运吧。
*
白飞飞是母亲给予她的名字,然因她姓白,无论如何飞也不过是徒劳。而静者,可拆为青争,她的母亲终其一生都在与其他女人争一个男人,而她青出于蓝却是止步于此再不想争了。
沈浪,二者皆为水,上善若水,善利万物。其原名沈岳,沈天君之子。天者,颠也,至高无上;岳者,山也,象高形。然一夕灭门,天崩山摧,嫩蕾离枝,漂泊江湖。
王怜花,云散梦消而出;王者,则天之义;怜,哀也,亦爱也;花者,草木之葩也,火烧不尽水润复生。虽不知他日后命运,但定然人如其名。
宋离,送之,使离散;又离为火,水克之。自古水火不相容,想来亦难有和解之日。
朱七七,朱者正色,生而富贵;然两七相逢,一聚即散,情路坎坷。
碧云意为天边云霄,离情别绪,空伤思念;而她遇到倾慕之人时对方早已婚配,师父为其取字明珠,意为“还君明珠双泪垂”。
灵儿的姑母曾取其双亲姓氏各半,合成“枚”字冠以姓;又“枚”音同“没”,隐其父母皆无之意;然自白虹去后,他便再不用此姓氏。
阴谐夫人为玲珑取名于“玲珑骰子安红豆”,想来是早已预见她会相思入骨;而她的表字明霞,霞者,赤云气也,与虹皆为日光映照所成。
阴癸魔女的两名弟子明空与法明,日月当空明王降世,正法明王怒发冲冠;明王即弥勒,正法明王则为观自在,言其所谋乃逆转乾坤、错乱阴阳之事。
*
*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
------------------------
注:
褙子,又名背子、绰子、绣,直领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穿着。褙子始于隋朝,流行于宋、明两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