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诸神纷纷降人间 > 第62章 泉边互诉

诸神纷纷降人间 第62章 泉边互诉

作者:一宇成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21:59:21 来源:文学城

“我的故事说来话长。”岁寒梅摇摇头道。

“那你就长话短说。”

“好吧。”岁寒梅停下摸他脑袋的手,斟酌了一下用词才开始:

“一棵大树上有很多小生命,这些小生命在大树的身上生活,与它一起长大。”

“其间有小虫子爬得慢了些,没有跟上落在了后面。”

“我的爹娘就是岁寒族这棵大树上爬得最慢的小虫子,他们天赋平庸,总是走得很慢很慢,爷爷奶奶在看见其他走得很快的叔叔们时,偶尔也会嫌弃他们。”

“可是我的诞生让他们在岁寒族的地位彻底改变了,我出生后便展露出了不同寻常的修炼天赋,我的天赋让所有的族人都觉得,我一定是下一任的岁寒族族长。”

“在我十岁那年,我被选为了岁寒族的神女。”

“我的爹娘也从被嘲讽忽视的落后者变成了万众瞩目的被优待者。”

“可是他们却不喜欢这样的日子,他们觉得我的成长不需要这么多复杂的声音加入。”

“于是他们带着我离开了岁寒族,那一年,我们走过很多地方,我骑在爹的脖子上,从路边的小贩手里买过糖葫芦,也看过盛世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和夕阳对你的陪伴照耀一样,长安的热闹喧嚣让我那一年过得很精彩。”

“在我看来,我的爹娘他们虽然平庸,但却过得很幸福,我很庆幸能够成为他们的女儿。”

“修炼一途上行进的缓慢并不能代表他们是不优秀的人,在我眼里,他们是很好很好的父母,他们也有擅长做的事情,他们会在冬日雕漂亮的灯,也会拖着行李带着我去看极光。”

“极光。”万知只听到这里,喃喃地跟着念了一句。

岁寒梅继续说:“他们认真生活,浪漫至极。”

“我很喜欢看他们恩爱的样子,当然,他们也从来不会因为恩爱而把我忘记。”

“那些在他们身上感受过的幸福让我不舍得离开家去向远方,我一心只想守在林间小院里。”

“你还想听什么?”岁寒梅问万知只。

“姑娘能不能告诉我,你和那把弓的故事?”

“你想知道?”

“我感觉得出来,它很喜欢你,你也很喜欢它。”

“我爹娘离世前,把这把弓交给了我。”岁寒梅祭出那把弓,递到了万知只的手里,然后缓缓道来:

“我一直守着这把弓,除了它的来历和用途外我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我生,它生,我死,它亦会从世间消失。”

“随着时间流逝,我和它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它就在我的识海里静静地躺着,我若是累了,它也会变得黯淡。”

“爹娘刚刚离世的时候,我只要一看到它,就觉得一切还没那么糟糕。”

“只要它还在亮着,那我就还能继续往前走。”

岁寒梅说到这里低头用久别重逢的眼神看着万知只,用很认真的语气道:

“后来我捡到了一只万知鸟。”

岁寒梅这一句话一出,万知只立马不敢呼吸了,就连眼睛上的疼痛都被他忽略了,只一心等着她继续说。

“那一年的雪很大,大到我不想出门,只想窝在家里过冬,可是我发现我的食物不够了,只好进城买菜。”

“我在进城的途中休息时,不知是什么从山坡上滚了下来,噗通一声撞到了树上,树上存了不少积雪,落了我满身。”

“我起身把斗篷的帽子摘下回头一看,发现了一个滚成一团,迷迷糊糊的少年。”

“他懵懂地抬头看着我,神情和我小时候养的一只鸟很像,那一瞬间,我好想把他带回家养着,给他喂食。”

“我们在对视了一会儿后,他突然被冷得打了个喷嚏,然后他低头抓紧了自己的衣领。”

“我看他被冻得脸红红的,想也不想地解下自己的斗篷给了他。”

“他神色一正,打起精神对我说,多谢姑娘,我不需要这个,你拿回去吧。”

岁寒梅说到这里,低头看着万知只红透的耳尖无声地笑了。

“他说完后就自己缩着身子离开了,可是,没走几步他就晕倒了。”

“好在我一个人生活,砍柴修屋样样都做,力气还算大,我弯腰用斗篷裹住了他,抱着他回去了。”

“你知道吗,他真的是一只很好的小鸟啊,那天回去的路上他睡糊涂了,还给我唱歌呢。”

万知只听到这里,尴尬地抬手抓了抓头发。

“可我当过鸟娘亲,也当过牛娘亲,却没有养过人。”

“他被我带回家后就发烧了,烧得糊涂了还会自言自语,说他不想再打算盘了,也不想再学弹冬不拉了。”

“那时候他躺在床上,我在旁边看着他,在我担心极了决定出去找郎中时,他突然哭着说。”

“好可惜,我来迟了,没有吃到黑芝麻花生馅儿的汤圆。”

“老板,你能不能再给我搓一碗汤圆啊,我今天可是专门跑出来吃的。”

“我家里人不喜欢吃汤圆,说那太甜了,就没有准备。”

万知只听到这里越发待不住了,想要起身逃走却被岁寒梅给按了回去。

岁寒梅继续说:“那时我听了立马起身去灶房,给他做了一碗黑芝麻花生馅儿的汤圆。”

“其实我不喜欢吃汤圆,只是那个时候他看起来很难受的样子,我想着,只要让他好一点,我做什么都行。”

“你知道吗?”岁寒梅说到这里突然笑了。

“在我端着碗坐在床边的时候,他就醒了,他半梦半醒间,还在背算数口诀呢。”

岁寒梅说到这里,一边摸着万知只的脑袋一边看着远方失去光彩的夕阳道:

“那一年的大雪给我送来了一只万知鸟,我一直觉得那是一场瑞雪,它看到了我的孤独,给我送来了一个叽叽喳喳的伴儿。”

“现在回想,一切都刚刚好,恰好我一个人住很孤独,恰好他需要一个安身之地。”

“你说,我和他是不是很有缘?”岁寒梅故意问万知只。

万知只的脸早已经通红,他在心里大喊:

别说了,姐姐,这些话你还是留在心里吧,别跟我说了!

我不敢听啊,我怕听了会对你有更多想法的。

“他于我而言,十分地重要。”

“他最喜欢看夕阳,越浓艳多彩他越喜欢。”

“他是个很爱闹腾的少年,他与我说笑时脸上总是眉飞色舞的。”

“只是可惜,我的画技再好,也画不出他神采的万分之一。”

“我曾给他画过一幅没有五官的人像,他嘴上说不喜欢,却把那画抢去了,我至今都不知道他把画藏在了哪里。”

“他这个人,高兴时巴不得帮我把所有的家务都给做了,就连做饭都得是八菜一汤。”

万知只听到这里,心里越来越慌乱,竟觉得岁寒梅的大腿上十分地滚烫,烫得他只想起身跑开,似乎她的大腿就是炎炎夏日时被晒得烫脚的地面,他的鸟爪子被烫得不断抬起又落下,只想赶紧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让心里的红晕下去。

“我还记得他与我说话时,总是很高兴的语气。”

“好像能和我在一起,他就是高兴的。”

“后来呢?”万知只故意问她。

“后来我把他赶走了。”

万知只听到岁寒梅实话实说,心里反倒是更难受了,他气哼哼地道:

“明明是你把他捡回家的,到后面却把他赶出去了,你这事做得可真是伤人。”

“我知道,是我不好。”岁寒梅这句话,是看着万知只的后脑勺说的。

万知只听到这里心里一疼,没有再说话了。

“对了,我们分开前的那段时间,他还总是躲起来偷看我,有时我恰好与他对视上了,他就会慌乱地撇开视线,装做要忙别的事情。”

万知只听到这里在心里后悔起来:当年他隐藏心绪守在岁寒梅身边时,神情有这么直白吗?

见万知只身体越发僵硬了,岁寒梅忍着笑继续道。

“但他不知道,我也在偷偷看他。”

“你为什么……会偷看他?”万知只结结巴巴地问她。

“这个问题我现在还不想回答,等我下一次看到极光时,我就告诉你答案。”

“那你会在心里回忆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吗?”万知只问她。

不用回忆,因为那只万知鸟,就是你。

只要你在,我就心安,岁寒梅心想。

“这个问题和前面那个问题一样,我以后再回答公子。”岁寒梅避而不答,又继续说了下去。

“后来我盲了,我知道,我再也看不见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他在月下伸懒腰打哈欠的样子了。”

“盲了之后的我什么也瞧不见,公子你和那把弓成为了我心里为数不多的光亮。”

“是公子你照顾我,把我从失明后的颓废中救起。”

万知只听到这里突然问:

“那把弓呢?”

“它在我的识海里熠熠生辉,它和我一样养精蓄锐,我们都在等待一场再次现世的机会。”

……梦回长安……

这里是长安,今天是正月十五。

今天这里没有白天夜晚的区别,因为这里的晚上会燃起灯火,恍如白昼。

申时的朱雀街上,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孩子出现在这里,他们是外来人,对什么都好奇。

“爹,娘,我不想穿这件衣服,它不好看。”

父亲和骑在他肩上的孩子说:

“寒梅乖,这可是娘亲亲自给你挑的衣服,你要是嫌弃,娘亲可是会伤心的。”

“好吧。”岁寒梅垂头丧气地应下后,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

一家三口走了半刻钟后,岁寒梅的父亲笑着和在自己肩上喋喋不休的女儿说:

“记住了,寒梅,这里是长安,我们的脚下,是凡间最热闹的地方,长安啊。”

背着一把弓箭的母亲抬手扯了扯岁寒梅身上的裙子,温柔地怪她道:

“别乱动,里面的裤子露出来了。”

岁寒梅听到这里,乖乖地应道:

“好的,娘亲。”

她说完后,突然把手里的陈皮递给了她。

岁寒梅的娘亲笑着看着她,又把陈皮推了回去。

“你吃吧,娘亲不喜欢吃这个的。”

“你瞎说,你明明是喜欢吃的,我昨晚还见到你趁寒梅睡着了自己偷吃呢!”岁寒梅的父亲戳穿了她的谎言。

“我这不是见我们这次出门带的钱不够吗,寒梅喜欢吃的就都留给她吃吧。”

“娘亲,你刚刚是在骗我?”岁寒梅瞪大了眼睛问她。

见娘亲不说话,只是眼睛到处乱转,岁寒梅气道:

“娘亲要是不吃,我以后就再也不吃甜的东西了!”

一家三口还没有就陈皮一事争出个所以然来,就突然听见烟花绽开的声音。

他们抬头看去,见到了长安迎接他们的第一朵烟花。

第一朵烟花还未消失时,有歌舞的声音响起,很快,有游行的歌舞团围着他们唱歌舞蹈。

他们欢声笑语,他们载歌载舞。

岁寒梅得到了其中一个舞女赠送的一只鸟样布偶,她喜欢得不得了,收到之后就把它塞进了怀里,谁问也不给。

就连她爹娘问也只能吃闭门羹,问就是:

这是我的,我要自己偷偷看。

我喜欢它,我要晚上和它一起睡觉。

……半梦半醒……

江南,万知家。

在岁寒梅还坐在爹爹肩膀上看灯吃糖葫芦的时候,万知只已经在祠堂里打了几年的算盘了。

他身为少族长,自然得帮着家里算账。

两人今日都穿着苏梅色的衣服,只是身处不同的地方。

他们都还在爹娘的身边,各自过着平安的日子。

万知族出了名的富贵,万知只身上穿着的自然是锦衣,他偏头找账本时,脖子上的黄金长命锁发出叮铃咣啷的声音。

见监督他的族叔走了,他连忙从祠堂供桌下找出一本游记。

从封面就可以看出来这本游记价值不菲,他随手一翻,就翻到了一幅画。

画中是一个弹柳月琴的姑娘。

他抬手摸了摸书里的姑娘,有些舍不得挪开眼睛。

好漂亮的姑娘,不知道这是在哪里?

我以后能不能见到这样的姑娘?听她弹奏柳月琴?

万知只出神时,突然听见几个族婶在闲谈,他连忙过去趴在祠堂门上听,巴不得多长出几只耳朵。

哦,原来又是在比较谁的首饰好看,谁的脸又变好看了。

在万知家,女人们谈论的东西和外面的有些不同。

在这里的女人,不会说自己丈夫的事情,因为万知家到处都是钱,数不清的钱堆在万知家的钱庄里。

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男人会藏私房钱,因为谁也用不完,而且钱庄里的钱只会变得更多。

万知只曾在桌上听长辈笑言,说他们的钱是花的不如赚的多,每次修缮完家里的房屋了,回头一盘点,钱也不过是被刮掉了薄薄的一层。

没意思,他说完又坐了回去,他漂亮布满了精美刺绣的大摆散在地上,让他看起来像一把华丽的大伞。

没有撑伞人,他就只是挺直着腰板坐在地上,像是雨后被人晾在地上的一把伞。

夕阳时刻将近,阳光经过雕花木窗时就像是经过了一道筛子,变成碎碎的,掉在了祠堂里的地面上。

在万知只又打了一刻钟算盘后,他急吼吼地把算盘和账本收起来,起身就朝外面跑,边跑边说。

时间快到了,我该出去玩了。

他见自己的衣摆太过宽大,又抬起手粗鲁地把它扎了起来。

真是麻烦,他念叨道。

万知家的人惯会用衣着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而万知只的衣摆和袖子,是万知家里第三长的,仅次于他的爷爷和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