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著情为篇 > 第13章 文字禀赋

著情为篇 第13章 文字禀赋

作者:度惊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5:30:04 来源:文学城

方秉尘暗了暗面上的神色,眼前这个人——徐照月,就是所谓非常典型的包容型作家,或者说,她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包容性的人。

徐照月接下来说的话,仿佛印证了方秉尘本身想要表述的这种想法。

“而且,我觉得在人的思路或者写作的思维不够开放的时候,甚至于很可能,哪怕你已经足够开放,足够想要尝试更多新的东西,新的人设也好,剧情也罢,你都逃离不了文字就是第二个你的命运。”

徐照月神色竟显露出难得的严肃:“我一直都觉得,走上写作这条路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自愿的,写下的每一个字句,都是在向所有的读者,甚至于首先充当了读者的你去剖出了一部分的自己。”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足够理性的人,除非你平时勤于察觉生活中争执的那些事情,情绪化的那些事件,你很难写出那种感觉,而且即便你把那种场景写下来,把那种场景的底层逻辑照下来,也会因为你足够理性而难免忍不住将情绪化背后的逻辑给大众剖析出来。”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生活所处的周遭环境大体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些都会在你的文字中悄然显现,所以你要建立第二个你,所以你要在写作的时候知道你和你笔下的人物是两码事,不要总想着用自己的口吻把那些人的事情全都叙述清楚,在那个世界里没有人是上帝的视角。”

“就像刚刚举的例子,所有的人都知道李婶家有一个生病的姑娘吗?而且,李婶家有一个生病的姑娘,这是我们后天加上去的,甚至我们还可以去说这个姑娘,并不是李婶的亲生女儿,而是她那个死去丈夫的前妻的孩子,或者哪怕在法律的薄弱地带,人性的高度之上,孩子是收养来的,是李婶瞧见可怜,动了恻隐之心,才养活下来的。”

叙一庭有些哑口无言,她会不明白这些道理呢?她一向都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作者,或者说,她从小到大几乎和书呆子无异。

家里人从她小时候就一直在叮嘱着她要好好学习,好好进步,只有好好学习了才能有好工作,才能站上好平台,才能有好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活出个人样,才能有出息,才能不做所谓的狗熊。

家里人能说出这些话,倒是也能理解,毕竟她是跟着老一辈长大的,老一辈都没什么读书的机会,所以自然也会万分珍重,而且现在的教育普及已经很广泛了,迄今为止,她也十分感激于自己有机会触碰到受教育的门槛——不过现在已经没有门槛了,读书是随心的事情,也是义务的事情。

但归根结底,她还是走不出那个心里面的结来,她不算是接触网络文学较早的那批人,但胜在接触的时候年纪较小,那个时候家里面不富裕,也没什么电脑手机,还不知道什么叫网络文学,只是在课余闲暇时间的时候,总会写点什么。

在她懂得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之前,先毅然决然地爱上了文字。

谭素眼尖,瞬间察觉到了叙一庭轻轻叹下的那口气:“怎么了?怎么叹气了?”

“没什么。”

叙一庭像个沙场失意的小将军:“不是什么大事。”

谭素马上从床上蹦了下去,将叙一庭搂在了怀里,明晃晃一副慈母的样子:“这是怎么了?你不会要哭鼻子了吧?你不会是在为书里面一个人冷心热的角色收养了一个没人要的小孩哭了吧?”

叙一庭这才笑出了声:“打趣我?”

甜梓紧忙接了话:“你倒说说,你叹什么气呀?你不说我们怎么充当智囊团啊?”

“这个词也很古早了吧?”

“什么?”

“智囊团这个词啊,我记得我上次看见这个词还是在儿童文学里面,一大群人去四处冒险,这种团队或者其中的某个人,通常不是叫智多星,就是叫智囊团。”

叙一庭把话说得有板有眼,众人马上就理解到了是什么意思,纷纷附和,但很快,又把话题绕回到了你为什么叹气上?

“是啊是啊,不过你为什么叹气呀?”

叙一庭犟了半天,可算是松了口:“真没什么大事,我就是觉得……”

“我很羡慕方秉尘和徐照月。”

其余几个人马上就理解到了其中的意思,甜梓再度率先接了话,周义之几乎与她异口同声:“我也觉得!”

谭素显然一副:原来大家都这样想的神色,一时之间,所有的目光几乎都投放在了那两人的身上。

徐照月马上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其实她对自己并不是很满意,但是偏偏在这方面总有一股高傲的性子,就好像是上天赐予她的,赋予她的这种能力,让她珍贵又游刃有余,但偏偏这种游刃有余之下,随着见到的人越来越多,读到的书越来越多而萌生出一种空虚感来,甚至于是一种自负,一种悲观,一种不满。

这好像是一种慧极必伤的诅咒,很多悲观的文人总会透露出这种信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甚至于还有伤仲永的悲剧。

徐照月总会在心底里觉得自己恰似其人。

“你是觉得,自己是努力型的选手,我是天赋型的选手,对吗?”

甜梓这回要比叙一庭应得更快:“有时候也会这样想,比如我提到我觉得我写的片段不够张力,你好像总能发现问题,在除了语句的张力之外补足此刻声音的特性,人物的神情动态,或者只是精确与某一个具体的点,总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或者如临眼前。”

周义之也接了话:“是啊,而且我觉得你的文字的感觉要比我强多了,因为你能读到的信息够多,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第六感,人的直觉也会和文学的感觉有关系,对吧?”

叙一庭没有说话,只是将脑袋埋得更低,沉默了好半晌,却在张口吐露出一个音之前,被谭素截了胡:“我觉得这些都不能体现一个人有天赋吧,我觉得真正的有天赋,应该是……”

谭素犹豫半晌,没说出一个具体的点来,好像有很多东西,很多方面都可以证明这个人有足够的天赋,但这些方面偏偏也是足够推翻这个人有足够天赋的点。

如果你要说是因为这个人的词句精巧,所以有天赋的话,那同样会又另有人说是堆叠辞藻,你难道就能说这人是错吗?

你如果说这个人因为朴实无华而凸显了文字的天赋,那另一个人说他的言语太过地道化,太过没有张力,太过踏实了,你又能说这个人是错吗?

这些还都是文笔上的事情,如果说是剧情上的?有人的剧情跌宕起伏,但同样的评价可能放在另一个人嘴里就是太过于急匆匆了,有的人的剧情主打的就是一个似水流年,你侬我侬,那还要有人评价说是纯纯流水账,或者再高级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人设上也是一样的,难道一个人不把人物写的脸谱化,就是这个人有足够的天赋吗?那有的文章或者有的读者喜好,就是那种至善至恶,难道这种将善恶不纯粹化的矛盾体就是一种过错吗?

除了这些种种,还有什么呢?

叙一庭耳朵竖了半天,也没听见谭素的下半句,独自地把话接了出来,是说话时的语气有些飘飘然,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天赋嘛,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有。”

徐照月张了张嘴,想要反驳这句话,却没有及时吐露出字来,因为从那件事情过后,她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学天赋,怀疑自己的文字的感觉。

不,不对,她从来不怀疑天赋、不怀疑文学,不怀疑文字,她只是质疑自己,刚的那些话说的有多么冠冕堂皇,她自己心里就有多么的乱。

多么的不自信,多么的不信任。

方秉尘本来想听听徐照月的看法,但此刻徐照月半垂着头,也不知道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不过这一切倒也符合方秉尘的另外一重推测。

方秉尘道:“就我个人而言,你说我有天赋,或者你们说我有天赋,我都会不加质疑的收下这种夸赞。”

叙一庭的头埋得更低了,手指抽搐了两下,只是暗暗攥紧了衣角。

“因为对我来说,我相信我自己天生就是一块写作的料子,我也相信我的笔,我的文字,而且我有充分的理由支撑这些,我想徐照月应该比我更明白。”

徐照月显然没有意料到方秉尘会突然说到自己的名字,而且还一副大言不惭的平静样子,好像只是在说今天吃了什么饭,昨天喝了什么粥。

“啊?我?”

周义之抿了抿下嘴唇,用牙齿将下嘴唇轻轻咬了几下,终于还是问出了那句:“你觉得你是个有天赋的人吗?”

“这个啊……”

徐照月并不意外这样的问题,而且她也思考过很长时间这种问题,因为她曾经也陷入到过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天赋的难题中去。

不对,她过去从来没有陷入到这种难题中,只是她现在,或者说这两年,彻彻底底陷入到了这种难题里。

尤其是她的感性层面还有那份虚荣心。

“我觉得我有吧,不过比起天赋,我认为更恰当的词是禀赋,天赋是需要挖掘的,但禀赋不一样,禀赋是骨子里面与生俱来的,我觉得任何一个能踏上写作的人都是具有禀赋的人。”

叙一庭显然没想到自己能听到这句话,眼里的泪花闪了两下,在抬头的时候又躲回了眼眶里去:“为什么?你为什么能笃定任何一个人?你能代表谁?”

明明这番话这么尖锐,但是空气中似乎并没有那种擦枪走火的火药味,反而有着一种浓浓的悲情,一种难以名状的苦楚。

“没有为什么,因为文字自由且包容,人的情感和意志也始终具有着感染力,包括我们回归到人本身,人本身对于情感的捕捉能力、叙述能力,我觉得从来都不差,更何况,文字本身就是发乎于情的,我前面不也说了吗?我很笃定这个。”

徐照月声音更大了些:“我不能代表谁,没有谁会需要我来代表,我来代言,包括你,甚至包括我自己。”

方秉尘对于那个问题的答案越发明晰,他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那天晚上,偶然翻见的徐照月的那句话。

徐照月接着将话说了下去:“难道你不明白吗?在文学的包容性之前,你一定要给自己的天赋设置一个标准吗?更何况我说了,这是一种禀赋,我觉得这要比天赋更加深刻,这也是我对于文字的敏锐,所以我从来都不质疑自己的文学能力,不质疑自己对文字的感官体验,而且文字的多样性你也应该知道,文字和情感的牵缠你也明白。”

“因为我是一个有情的人,所以我爱上文字,我写下它,我不质疑它,并且信任它,以至于信任我自己,我把天赋这个词删减掉,咱们就以禀赋来说,你难道能说禀赋这个词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吗?”

“一个生活在乡土烟火气里的人,他的文字更质朴,一个敏锐洞察的人,他的文字更犀利,是他骨子里面的禀赋到了一定时间,终于体现出来的结果,你以为一个人的禀赋真的是他的文字有多优美或者有多淳朴?我虽然不敢妄言,但我觉得真正的禀赋是一种文字的感觉,我也一直在强调这个。”

“是把心中的那种情感的感觉付诸文字的行动,而不是说文字的体现,你觉得剧情跌宕起伏就是一种天赋了吗?你觉得细水长流就是一种天赋了吗?你觉得言谈更幽默,就是一种天赋了吗?难道严苛一点就是一种过错了吗?”

“说白了,这些明明都是骨子里面的禀赋,是人心中对于情感,对于周遭环境所养出来的那种文字的感觉的体现,而且文字本身就是多样性,作家也必然是多样性,文字所创造出来的故事世界,本就是不受定、不受限的,你难道还要追求一个统一吗?”

周义之对于这些话,居然莫名生出了一种热血来,脊柱上的电流感,一阵一阵地涌向他的肩膀与胳膊,甚至于直冲他的后脑勺,让他整个人都为之一振,其实在场的很多人都一样,虽然徐照月表述的内容可能有些繁复了,但意思始终还是那个意思。

方秉尘自然把话接了过去:“我也觉得用禀赋代替天赋更好,而且且不单说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就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文风,哪怕就是同一本书,同一个人来写,这个人都未必统一。”

“走上文字这条道路,已经是禀赋的体现了,其次,最重要的就是恰当,或者前卫,我也会翻看群里每个人的书,我也不敢斗胆妄言,不过还是想大致说一说——”

“比如叙一庭。”

方秉尘早察觉到了叙一庭情绪似乎带了些许的不对劲,这其实也很正常,每一个作家,尤其是更加心高气傲的作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些忧虑,这是一种无形中的烦恼,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就是因为人太想写好了,就是因为她太想把文字、人物、故事讲好了,所以就缺乏了一些果断的勇气。

甚至于才有了诸多的苦愁苦绪。

人越在乎什么,好像就越容易对什么不满意,尤其是当这个人内核不够稳定,或者太过于青睐他人的评价,他人的信心给予的时候。

“你的书最关键的点就在于前卫,而且我看评论区很多人都说你是一个爱女的作者,这也是你本身的思想体现,或许你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反抗精神的人,本身就是一个能往前走的人。”

“你的句子也总是过于理性,包括你总是急于把所有的信息都铺陈开来,所以这就导致你会觉得你的文章太平淡了,或者读者觉得你这个文章没有起伏上去,波折显然不够,这也说明了你本身的文字魅力,以及你作为一个具体的人,你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但你有没有想过?”

“首先就像我们说的,一个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或许也会和这个人有多多少少的关系,就好比几乎所有的作者写的第一本书,都难免会有一部分显露自己的嫌疑,或者借自己的第一本书来愈合伤口,探明痛苦,所以首先——你不要苛责自己,而且另外,评价一个人有没有天赋,有没有禀赋,除了你自己是否自信之外,也包括你的文章是否对读者的口感。”

“你没发现吗?你的书完读率很高,而且其中有一大批的女性读者,或许有很多千千万万个像你一样的人,同样在追求着女性的解放,同样在追求着平权的体现,你看似写的是女尊,但你追求的背后仍然是人和人之间的平权和弱势群体的发声,这是你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对于自身意志的显露,你能说你是一个没有禀赋的人吗?”

“难道要说自己是一个写不来文的人吗?你现在能张口说出自己不是一个写文的人,不是一块写文的料吗?你敢这样说吗?你会忍心对自己说出这种话吗?”

甜梓撇了撇嘴:“不能,虽然我也经常说写完这篇就不干了,或者说自己写文不怎么样,之前也有想过放弃啦,但我还是会忍不住重新拿起笔,我好像太爱文字了。”

我好像太爱文字了。

叙一庭仿佛福至心灵:“不能!不能!”

徐照月将自己的神色半掩在掌心之内,过去的她尚且能说出不能,至于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和文学之间是否存在过隔阂,他现在真的还能像她们那样,坚定不移的说出不能两个字吗?

她还真的爱文字吗?她还是一个能够体悟情感,书写情感的人吗?或许她已经丧失了写作的能力,只剩下了像叠麻花一样的编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