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竹马何时胜天降 > 第37章 第二十九章 公主回京(中)

竹马何时胜天降 第37章 第二十九章 公主回京(中)

作者:康复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4:58 来源:文学城

引人着胜地,座无虚席。

三尺红台上,粉墨登场,一咏三叹,波澜起伏,荡气又回肠。茫茫人海中,孑然一身,心弦紧扣,老生常谈,旧戏映新人。

谢幕掌声雷动,宾主尽欢,曲终人散。包间内,一旁的侍女被人群散去的喧闹声惊醒,擦了擦嘴角,转头看向她,寻求一个起身离场的信号。而武朵,被那毫不掩饰的好奇折煞,终于偏开脸去,抬手用细绢沾去两行清泪。

“你可知那折戏叹惋为何?”她当真是无聊到顶了,竟问向那被强拉来陪同的小侍女问睡梦时的天外飞星。

“小的困极,未听许多。”对方摇着头老实回答,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只闻聚散离合,未见感叹惜惋。”

武朵闻言微愣,疑惑地转回去与其对视。为方便保护她而着家丁打扮的侍女坦然相对,目光灼灼。于是武朵追问:“悲欢离合,怎不叹惋?”

“小的知悲欢,晓离合,叹人情,释聚散。娘子所言悲欢离合,又为何物?”她问得真诚。于是武朵想了想,解释道:“因情合人不合而凭悲相吊,因情离人未散空乏欢喜。”

“情合人不合,跋山涉险自会合,再不济,黄泉碧落归一处;情离人未散,慈悲大爱相扶持,恩泽世间,各寻欢喜。何故纠结?”女孩想得理所当然,仍不明白她的苦恼。

武朵却自己释然微笑:“诚然。”她想了想,承认道:“因心口不一,才眼手纠结。你倒是通透豁达。”

“啥是豁达?”

武朵被小侍女的诚恳发问噗嗤逗笑,点了点对方的鼻子:“开朗如你,即为豁达。”一如多日来她教会对方何为“跋涉”“慈悲”和“恩泽”一样,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醉生梦死时,虚伪妄念,切莫深究。”

手指沾了凉透的茶汁,于桌案题下寥寥几字,然后武朵款款起身,带着满襟碎屑残食的男装侍女出坊回府。路过面人摊,除了打瞌睡、一刻钟没闲着嘴的高大侍女又魂不守舍地盯过去。武朵习以为常地给对方买下一只,甚觉奇怪地问:“府上可有苛待你?怎么总是这般饥饿?”她刚好也觉得有些空腹的晕感,于是又捏了铜板给自己续上。

“娘子待我甚好,”那侍女煞有介事地对摊主耳语定制要求,回头又道,“但我腹中蛔虫时常揣度娘子心意,是它贪嘴得很。”

少女天真烂漫的表达彻底打散武朵心头的阴霾,她佯装严肃,假意训斥对方油嘴滑舌,而后盯着那案头上一个兔首面团,渐渐愣了神。

肥嘟嘟的三瓣唇煞是可爱,武朵食指大动,正欲下口,却被侍女拦住。对方将刚做好的面人递来,是一匹俊逸潇洒的高头大马。摊主大隐于市,手艺超凡,竟将那奔袭中血脉偾张的肌肉纹理生动临摹,令武朵啧啧称奇:“长安城内真是卧虎藏龙。”

“娘子属马。”侍女指了指武朵,又指了指面马,表示在她心目中武朵就是这样的形象。武朵惊讶于对方一骑绝尘的丰富想象。

“可与我换?”对方早看上那只兔,于是不由分说地就抽走了。武朵自然不会同她计较,于是啃咬起手中剩余那只,被凭空幻想出来的自己。

因为饮食偏好,回长安后吃过不计其数、各式各样面人的武朵突然悟出了两个道理:

第一,面马并不比面兔少些滋味。

第二,她原本属马。在撒手今生、转世投胎之前,绝无栖息兔洞的可能。并非兔洞不够宽广,它自有深邃奥妙,而是她身无长物,唯有奔走雄姿可还青睐一二,理应感怀珍重。

——————————————

“先生找我除了转送高司马的谢礼,还有何事?怎么了?”李绍云有点受不了对方似有若无的眼神。武朵滴溜溜地转着眼睛,时不时扫过来,又眨开去。“……你不会还搁这琢磨吧?就当我那天都是些疯话,我收回还不行吗?”

“君子一言……”

李绍云乐了:“这会儿先生又拿我当君子看了?”

武朵莞尔一笑:“民女不过浮萍一朵,哪有藐视旁人的道理?况且殿下举足轻重、一言九鼎,民女始终是礼敬殿下的。”刻意福身,并答非所问。

“哦,本王倒该觉得荣幸喽?”李绍云见她似乎也并非震惊无措的模样,便放下心来,手上重新转起红绳,又好整以暇地靠向栏杆,随口询问,“那先生对这‘君子之言’有何异议呢?”

微风拂过,武朵抬手抓住幂篱两端,避免裟罗落下、遮去面容、却也朦胧视野。“小女未做多想。只是忽然发觉,两位殿下在诸皇子中……境况倒是大同小异。”

李绍云闻言微愣。他转念一想,明白过来:“呵,老三生母昭容,我娘昭仪;彼时我被没等拿下突厥,老三想封王也没封成,都落得被冷讥热嘲。先生是想说,我和韦王不仅封王同时,还都总干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蠢事?”

武朵正要点头,听到最后半句,不禁疑惑发问:“‘赔了夫人又折兵’?此话怎讲?”她大概能猜到勤王对他自己所指是惨遭屠城牵连的先王妃,可韦王哪来的“夫人”可赔呢?

而李绍云方才以为武朵什么都知道,才不得不接受现实地自嘲。见她懵懂好奇地歪头,他便不愿再提起自己的伤心往事。“就算在你眼中我与韦王境遇多有类似,那又如何呢?”李绍云指尖弹开红绳,反向纾解圈套,“我二者在很多事上都难以做到侧重一致。所谓侧重,取舍而已。即便少时脾气秉性相同、客观条件上相似,这些一致性也早就被我们各自的取舍给抛弃掉了。”

武朵解释说,她并非把两位殿下混为一谈:“如你所言,两位殿下天性无异,却行事殊途,总当有差异的原因吧。”

李绍云顺着她的问题,仰头正想着,自言自语道:“区别自然是有的吧。”他不屑于与韦王比较,自然也懒得在意区别所在。

武朵这时却已经自己得出了答案:“小女听闻,除夕圣宴时殿下不惜触怒受罚而为先王妃请命。于殿下而言,薛氏……当是特别的那个吧。”

李绍云收了笑,他垂头深深望进武朵真诚求解的双眸。比起回应或者打岔、较于目的抑或随心,此刻,他都无心作想,只是莫名觉得在思考这一问题的对方实在有点可怜。

“本王自身并不觉得有谁特别。”李绍云一字一顿,沉声生硬道。他就算接受了父亲的深意,也没法学会给自己身边的人也分出“窦氏”“魏氏”的层级来。

他被戳及痛处,自我保护的甲壳一拥而上,柔声细语全都遁形无踪。而武朵闻声并未胆怯,只是以愈发平和包容的眉眼安抚性地笑了笑,轻声道:“小女妄言先王妃,请殿下恕罪。只是,那殿下为何言之,叫我‘宁做窦氏、莫成昭仪’?”

李绍云闻言叹气。她倒确实将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都听进去了,只是远比他以为得还要深刻思考。

“不愧是先生,”勤王偏开视线,轻声冷笑,“你也懂得……窦氏的下场。”

武朵追问:“看来‘特别’与否,远非小女如今就能够理解。而殿下又言‘薛氏’既不属于前者又不属于后者,更令小女疑惑。”

李绍云开始后悔一时口嗨、掺和进韦王府的暗潮汹涌了。他跨步往前走,试图“不着痕迹”地结束这场对话。

“殿下异于韦王,便是因为薛氏吗?”

李绍云脚步一顿,背对她,半晌深吸一口气,冷言回应:“是又如何?”

武朵在他身后抵颌沉思:“薛氏于殿下落魄时不离不弃。小女于韦王一无所有时相知相伴,又有何不同呢?”

李绍云恨铁不成钢地皱眉回头:“你对自己想要什么都没想明白,老考虑韦王做什么?是!若非静安接纳,绝无今日的本王!可那又怎样?韦王受你影响如何,于你又有何干,你怎么就不明白……”

“我是女子,摸透郎君们的心思是几乎不可能的。”武朵倒不急不恼,仍是平淡地微笑着,“小女知道。所以小女想的不是殿下,而是薛氏。

“先王妃义无反顾地选择殿下。即便为此蒙难早逝,小女认为,这其中也必定有薛氏的考量。”

李绍云愣住。

“殿下又如何确定,薛氏的选择是不可取的呢?”

“骈行,这外面太冷了,我陪你坐一会儿可就进屋了噢。”薛静安的面容透过层层灰尘烟云,忽然又变得清晰了起来。她一向过得精致,就算入营探望也不忘细致装扮。耳坠摇曳,顾盼生辉。“好看?好看那你说话呀……路边的题牌你有看到吗?这偏僻地方也有人写诗写得不错呢。哎,我还在家里翻到你以前写的,都整理好了。怎么?你看不上还不兴我收藏吗?这府里到底谁说了算……骈行,也许,你今后就能写出点儿开怀的诗篇呢。”

“可不可取,若……就都没有意义了。”李绍云嘴唇颤了颤,然后猛地闭上眼睛,强迫自己恢复冷静,“你只要当作前车之鉴,别做薛氏就好了。”落魄的境遇也许终将过去,可人未必有足够的运气煎熬过来。

武朵盯着那刻意回避的背影,甚至透过对方、映射其他,总之试图看出来个所以然来。然而未果。她沉默了半晌,终于垂眼,无奈苦笑了一下:“殿下多虑了。并非谁都能做到薛氏那样的。”首先,她得拥有这份义无反顾的信念。

“不能更好,亦是幸运。”李绍云倒觉得无所谓,偏过头来看她,表情已变回不拘小节、平易近人的模样,“爱人亦同培青侍景。园艺,本就是一门学问,有人长之,就有人不善。再者,有几人生来就精通此道呢?”

武朵想了想,点头接上:“养花只耗费点水土罢了,而另一般营生则要投入更多的心思和骨血才是。”

“只怕花谢盆枯事小……”李绍云盯上她似笑非笑、坦然无虞的表情,欲言又止,欲止又言,“先生莫非艺高人胆大,偏想挑战点儿难度?”

武朵保持微笑,但纠正道:“小女可没那本事,只是形势使然。”

“怎讲?”

“殿下不知?”

李绍云又有点懵,闻言挑眉。于是武朵好有耐心地提示:“且不提培育情感的儿女情长。殿下经营着朝中局势,觉得你和韦王各自境况如何?”

勤王不明所以,但他也不觉对方能在他眼皮子底下钩织出什么圈套,于是想了想,如实道来:“本王任重道远,老三也就比本王强点儿有限。怎么?”

武朵没回应他的问题,继续问:“那殿下觉得四皇子呢?”

“……”李绍云有点无语。这人思路跳转倒快,这又跟他探讨上夺嫡的局势来了。“以老四的条件,他可非我或老三能同日而语的。”

“这么说来,殿下前路上最接近的、也是相较容易解决的,正是韦王喽?”武朵循循善诱。

“呵。”李绍云笑了。三分惊讶,三分了然,于是最后四分被大方地归拢于惊喜。“是最容易,但也并非一定要按顺序来。”他有所察觉地纠正。抱起臂来,却胸膛松弛,并非抗拒;靠回树干,但视线灼灼,全神贯注。

“放着容易解决的韦王不动。莫非殿下艺高人胆大,偏想挑战点儿难度?”武朵偏不言明,只是将他原话送回。

李绍云轻啧一声,笑着摇了摇头,承认道:“本王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随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的武朵的意思。当时元伯寻求与韦王合作,确实是为了化解他被贵妃记恨的局势。而由此推理武朵所言的形势使然,也就是她除了李疾霆,在长安无人可信赖依靠的局面。那么为什么她在自己与元伯的反复邀请后依然这么觉得,很显然,因为他勤王府尚无法完全不受韦王势力的影响。

“不过,”并排望向河道风景时,李绍云突然又开口道,“形势使然只是其一。如今我已化解危机,迫使的局面暂且消去。我仍有不与韦王为敌的……我的想法。”

武朵同样也没看他,只是微微扬起嘴角:“小女斗胆一猜?”

“先生猜准我许多次了,也没见你问。”李绍云逗她,“何必客气?”

武朵屈膝作揖,身子都没转过来,实在没什么诚意。“殿下实际握有调转排位的把柄,却不动韦王,可正是因为同韦王相近的境遇?”

李绍云沉默,目视前方。那对岸的垂柳似乎格外优美,令人心旷神怡,眉眼微弯。

“先生自觉身处桎梏,却一再退让原则,可正是觉得韦王与你也没什么不同?”

武朵只是低头看向斑驳的栅栏,伸手轻抚下一片被缝隙卡住的花瓣。这季节哪有那么多花?想必是被踏青的青年们从别处薅来、彼此对辞当歌时作点缀用的。

“桎梏我的,从不是威远。”武朵回头找到了啃着干粮等她的侍女。临行,对李绍云恭敬一拜:“殿下与韦王常能感同身受,优先考虑合作,而非彼此明珠弹雀。韦王或许不及殿下通达,可武朵亦是如此,所以才要一同成长不是吗?”

勤王背着手,目送武朵仰头和那高大侍女边交代边远走。

元伯走近,拉下他的肩膀,对他耳语:“魏枫来信。”李绍云点点头,指着武朵离去的方向,狐疑地看向元伯:“真是叫人捉摸不透。她说服不了老三,现在反倒来教育我主动保持友好了,岂有此理?”

元伯无奈摇头:“你先别操心韦王了。党项有变,大王子说放公主回来可以,但要迎娶一位新的公主。”

“什么!”勤王大惊,随后立刻镇定下来,“我不是交代过魏枫和老爷子了吗?”

元伯解释:“公主把他们按住了。她的考虑是对的。你那样做,事情就搞大了。”

李绍云不敢苟同,瞪了元伯一眼,问现在情况如何。元伯说,大王子让公主先行回京,但他处理完族中事务后,必会亲自朝拜并求娶公主。

“非得我亲自……”勤王还没咬牙切齿地抱怨完,一位宫廷内官勒马靠近。

“勤王殿下,陛下有请,速入宫觐见。”

另一边,刚听完武朵和勤王见面汇报的李疾霆颤抖地放下杯子。他一遍遍告诫自己,武朵跟他说过是答谢西市解围之举,所以他要遵守诺言、不能动怒。门口宫廷内官的传话解救他于走火入魔:“韦王殿下,陛下有请,速入宫觐见。”

与此同时,贵妃殿内。“陛下有请……”

五皇子府。“……二位殿下速入宫觐见。”

河边。李绍云脸色一变。他与元伯对视一眼,明白过来。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处理大王子的言而无信,而是要面对获知消息的圣人的怒火。

“内官稍等,本王取白蹄乌来。”李绍云拍了拍元伯,自己冷静地上马随内官赶往皇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