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竹马何时胜天降 > 第19章 第十九章 再将一军

竹马何时胜天降 第19章 第十九章 再将一军

作者:康复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4:58 来源:文学城

在李绍云沉浸在兵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昏昏欲睡、元伯假病真患地蜗居在坊内小屋里韬光养晦、魏枫成天往平康坊娘子堆里凑热闹时,出差的三、四皇子已经满载而归。

李疾霆拜过母亲后就快步向宫外走去,面色凝重。又回到习惯性的孤身一人,直到迎面撞上李显智和李景然两人。

“见过三皇兄。”两人异口同声道。

李疾霆点了个头,继续赶路。突然,他想起来武朵的千叮咛万嘱咐。于是三皇子一个蹬地急刹车,强忍着直接从这人群中跑掉的冲动,凭借深刻的情感,硬生生把自己调了个头。

对面五、六皇子本以为他还是不理人的老样子,打完招呼就拔腿撤了,结果抬眼发现三皇子又转了回来,两人连忙互相提醒着止步,一前一后撞在一起。

“呃……”五、六皇子面面相觑。

“嗯……”三皇子憋了半天,终于灵光一闪,“五弟最近身体可好?”

李显智不明所以地点头回应,从染了几次风寒到抓了哪些药汇报了一遍。三皇子松了一口气,对自己这一小步很满意。

“呃……”五、六皇子见皇兄还没有离开的架势,也不敢动。

“嗯……”三皇子又憋了半天,如法炮制,“六弟最近常探望婕妤?”

李景然受宠若惊地如实作答,并表示听自己母亲讲过,昭容常提起对方的优点,自己要向兄长学习云云。

李显智也被提醒得反应过来,忙不迭地跟着点头。

三皇子实在撑不住了,尴尬地说了句再见,就脚底冒烟地溜了。留下两脸懵圈。李显智望着那有些仓皇的背影,问向李景然:“李疾霆这是受啥刺激了吗?怎么转性了?”李景然茫然耸肩。

上了车,三皇子立刻询问仆从:“朵儿要的二皇子的文册整理好了吗?”得到肯等的答复后,他又交代:“再去找找其他皇子的,一并送过去。朵儿要还有什么疑问,你们积极配合。”情报这种事情还是尽量交给专业人士来办吧。

李疾霆去看望武朵。刚要出皇城,又与二皇子打了个照面。对方轻装一人,骑着白蹄乌马,正等门口官兵查验核实。三皇子挑着帘子与对方不经意对上眼,两人皆是一愣,错愕后又是暗潮汹涌的沉默。

二皇子知道三皇子与刺史的勾结,三皇子知道二皇子与军府的党盟。各怀心事,竟是谁都没开口打个招呼。捱到出了城门,各自离去。

李绍云临走时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令三皇子感到十分不爽,又跟随行内官确认了一遍:“我不在这几日,二皇子可有什么特别的动向?”侍从原样作答:“二皇子除了拜访了老将军,再就是每日看望告病的元长史,其他时间都在兵部或者他自己宫里待着。”

三皇子满意了,不稍时又问:“元长史现居哪里?”侍从给了一个地址。得知其与武朵并不在一处,李疾霆这才放下心来,叫手下人继续盯紧李绍云的动静。

武氏学堂。

府中后院已然多了不少人气儿,男丁搬抬,侍女洒扫。嬷嬷从中穿过,突然路过一片阴影。“诶?这丫头可真高啊。”被点到的小姑娘顿时惊得往后一缩,低头耷脑的。“呵,还怪腼腆的。”

嬷嬷接了李疾霆从后门绕进屋里,避开他人。阖上门,武朵从桌前抬起头,先嗔怪对方过于兴师动众,结果如今两人见个面还得偷偷摸摸的。三皇子坚持到:“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总得给你留些壮实的人手,我才安心。”

武朵撂下笔,起身给他斟酒,他则凑到桌边,看对方在忙什么。

“威远,才回来也不好好休息一下,过来路上累了吧。”

李疾霆接过,顺道把递酒的人也揽进怀中:“知我者,朵儿也。有你夙夜操持朝中这些关系,我怎敢言累。”桌上,是武朵代为与三皇子幕下之宾的暗语信件。

武朵靠上,轻声询问:“事都办妥了?”

李疾霆咽下一口,点头:“都办妥了,消息传得比我座驾都快。母亲已经听说了……”

武朵惊喜打断:“消息如何?”

李疾霆顿了顿,而后轻描淡写道:“应是不错的。最晚这几天也就知道结果了。”

“此番临时起意,能如此成功可是不易,我们应该庆祝一下。”武朵喜上眉梢、神采飞扬,趴在三皇子怀里仰着脸微笑。李疾霆不由得陷进对方的轻松喜悦当中,连一贯就事论事、僵硬干瘪的语调都柔软了下来:“朵儿助我立功,威远亦当恩恩相报。”

武朵期待道:“有何奖励?”

李疾霆想了想,一双眼盯着武朵,深不见底:“听嬷嬷说你这几天忙得都没怎么出门?现在得空了,我带你去逛逛吧。”

武朵又惊又喜,她担心这样会不会太张扬。但李疾霆安慰她:“二皇子都知道你我的关系了,还有什么可藏的?”

武朵扶额释然,问明日去逛西市如何。李疾霆又是一顿,随后笑道:“总是逛街市,你也不嫌腻烦。”武朵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那种地方何时不能去?难得他有空一起,李疾霆提议带武朵去僻静一点的地方,到东市周边的佛寺逛逛。那里在武朵远赴西北时新建了不少庙宇,正是新奇的时候,来回路上还能看看胡人各种稀奇古怪的杂货摊。武朵闻言好奇不已,爽快地应下。

与此同时,李绍云一把推开元伯的书房,整个人四仰八叉地往软榻上一躺,满脸颓相、没个生气儿。

元伯正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团,一手撑着下巴,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见李绍云进来,他愉快地告诉对方,他们安排在武朵府邸的眼线已有回信。

李绍云本来没什么精神,闻言到底是伸手要过了那张纸,举到眼前定睛细看。

“‘见字如晤’。”李绍云不明所以。元伯解释说现在还没有重要信息,这次只是叫线人随便写点什么,试验情报传递的路径是否安全通畅。

李绍云敷衍地点点头,长臂一抻,递还回去。元伯看出对方心情不好,一边小心将信纸摊平在抽屉里压好,一边明知故问:“被架空调任不好做吧,这回又谁惹你了?”

李绍云正愁无处宣泄,闻言弹坐起身,向元伯连声控诉,无非是仕途失意。“我们为什么不在最开始先参刺史一本,状告他勾结突厥来着?干嘛让人分走平定西北的功劳?”

元伯无奈提醒:“不是你说这是圣人对突厥一贯的政策,所以既然没酿成大错,咱们发现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绍云被他提醒着清醒了不少,捏着眉心,深感遗憾。看来他真是烦得不行,都要走火入魔了。

李绍云最后又道,听说三皇子这次去西南立了功回来,圣人大悦,风头大有盖过他的势头。

由于二皇子在朝中没什么要紧处的人脉,李绍云只了解了个大概,也就是不知所云。“我简直搞不懂,一个去南边赈灾的特使,怎么能在西北大展身手呢?”李绍云越说越激动,“我今天出来前还试探地问了问李吉鸢,结果他笑得一脸高深莫测,光卖官司了,啥也没说。不过我看出来了,老四自己也被摆了一道,这是在我身上找补呢。”

见元伯沉思不语,李绍云摆手吸引他的注意:“元伯,你跟我说实话,漠北到底是什么风水宝地啊,怎么人人都往那块凑,挤不挤啊?”

元伯回过神来,不理会对方的讽刺,一本正经道:“西北地处险要,说是风水宝地也不为过。”李绍云无语:“这是重点吗?”重点是,三皇子突如其来的操作会不会影响他们,毕竟突厥一战表功如何还未下定论,二皇子现在还是个不上不下的闲职。

元伯又思索一番,明白过来,轻声笑开。“单看这一回合,确实让三皇子后发制人了。”元伯慢条斯理地向李绍云解释,“但纵览全局,其实我们对付突厥的谋划没问题,只是输在前期布局上。你说三皇子人脉遍布户部工部,正是这全面性给了他灵活施展的空间。而我们在朝中充其量也就只有刑部员外郎敢信,可他孤立无援、自身难保,既然作用不大,暂时先不要难为他了。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对此,我已有安排。”

李绍云眼睛亮亮地期待着:“怎讲?”

元伯双肘支在桌上,探身偏头向李绍云自信道:“一方面……我已与吏部郎中取得联系。此人确有可争取的空间。他并非党同伐异之徒,只是迫于压力,为得清净,暂投三皇子麾下。我瞧他不乏远见高识,含蓄蕴藉,是个爱贤好士之人,若我们能逐步证明堪为大用,想必他不会是阻碍。”

李绍云放心地点点头,随之邪魅一笑:“想必现在至少元长史深得郎中青睐。”

元伯知他调侃,不理会,又道:“郎中只是其一,想要拓宽你的人脉,还是得靠更高级别的‘贵人’牵线搭桥。”李绍云思索一番,不太确定元伯执棋落子的冒险程度,好在对方并没打算继续卖官司。

“二皇子觉得,礼部如何?”元伯顽皮一笑,体贴地为二皇子答疑解惑,“如若圣人已阅我所呈奏折,兴许我们无需苦于另寻高人。”

李绍云闻言皱眉。他那天早上被元伯状态吓得一顿忙活,根本无心检查内容,直接按照对方的交代递呈皇帝,而元伯如此暗示,难道……怪不得对方写个述职的折子竟耗费那么多心神。元伯身份特殊,想必他字字句句都经过反复考量。太妙了,怕圣人起疑心;太平了,又换不来圣人的青睐。

“你不是恐惧面圣吗?”李绍云还有些震惊,不解元伯为何又选择亲自上阵。

“我是怕,光是想想我就毛骨悚然。”元伯表情凝重起来,使劲闭了闭眼,这才缓过来,继续解释道,“可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已经为此付出太多了。”在李绍云心疼不已的眼神中,元伯坚定道:“骈行,当初我答应助你登顶御极,竭诚尽忠、不遗余力、死而后已。若事事要你特殊照顾,如何遵守誓约?”

“……嘉恒。”李绍云惊心动魄,立刻又沉默偏头,低垂的睫羽掩去眼底水光。

“骈行,”元伯重新扬起笑,试图缓解过于沉重的气氛,“我们不妨再赌一赌,三皇子此番必是借赈灾之便,贯通南北优势,取长补短,一石二鸟。但即便如此,圣人若赏他有功,也必不可能超过你去。”尽管是猜测,但李绍云深知元伯所言必有他的道理。自废太子一事后,圣人对几个儿子疑心甚重,必然不会让他们中有人一家独大。圣人就算再赏识三皇子,也不会厚此薄彼,他还需要二皇子与其形成制衡之势。

随即李绍云自己又想到,三皇子对西北并不了解,按理说做不出这么准确的判断,想必是武朵这一路观察,深谙民间疾苦,因而做下此局。一想到又被这个拒绝自己的武朵摆了一道,李绍云更加上火。但他并不真的为此担心受怕,因为李绍云对自己周围的伙伴有足够的自信,这份自信不亚于武朵大胆布局、不输给元伯成竹在胸。

“元伯,”李绍云释然地躺倒,盯着房梁正脊,淡淡笑开,“若你猜错,我罚你一月俸禄;若真让你说中了,你赔我一年俸禄都不为过。”谁叫他不让动武朵,瞧瞧她多能搞事。

元伯震惊:“岂有此理?”

翌日,风和日丽,瑞气千条。太极殿,群臣毕至,百官齐集。

“……漠北都护府将士戮力疆场,摧破突厥狼骑,廓清边尘,功在社稷。其忠勇勋绩,当垂竹帛,特敕:

“二皇子李绍云,重启‘勤王’封号,还复食邑。更命接掌大都护之职,遥领边事,兼领兵部侍郎。

“长史元伯,夙夜匪懈,经纬文枢,礼法端严,着迁礼部郎中,典章仪轨。司马高崇武,弓马绝伦,肝胆贯日,特擢勤王府亲军都尉,掌翊卫之任。

“刺史上官毅、折冲都尉魏延寿,坚守孤城,协剿虏寇,各加勋一转,秩禄增一级,仍领本职以践忠勤。

“另有三皇子李疾霆,通南北商衢,赈饥馑犒虎贲,展经纶之器,赐封‘韦王’,仍领工部本职……”

宰相执诏宣读,众人俯首领旨。

“勤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韦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万口一辞,响彻云霄。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李绍云还是忍不住咬牙切齿:“……”元伯,你明年就等着吃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