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烨来北城那年还不到八岁。
外婆杨淑华因为换灯泡摔倒扭伤了腰,需要卧床休养,暂时把他送到北城借读。
那天是个大晴天,周四,钟鸿川在医院忙着做手术,送他来的邻居阿姨赶着回去,连人带包袱把他丢在大门口,匆匆忙忙就走了。
十月末,小院儿里的爬山虎开始掉叶。
程陆惟傍晚放学回到家,阴凉的楼梯口坐着一个陌生小孩儿,双手抱着书包,细胳膊细腿儿的,也不知道蹲了多久,短袖下方的手腕已经被毒蚊子叮出好几个大包。
“你就是钟医生家的小孩儿吧?”
钟烨抬头,望向台阶下方的程陆惟。
下午学校有一场球赛,程陆惟还穿着球服,胸口印着大大的数字17。
他比钟烨年长近四岁,即将小学毕业,已近青春期的身姿修长挺拓,额头冒汗,眼睫微垂,耳朵里在听歌,银色耳机线从两侧蜿蜒下来,连接着校服裤兜里最新款的随身听。
夕阳余晖在他周围勾勒出一圈浅浅的金色轮廓。
这是钟烨自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离开渝州。
陌生的城市和陌生的院落,周围的一切都让他茫然无所适从,面对程陆惟也有些偎生,只愣愣地点头,也没说话。
程陆惟摘下一侧耳机,又问:“叫什么名字?”
“钟烨。”不再是个疑问句,钟烨只能开口,声音很轻,带着点南方小孩儿的软糯。
“我叫程陆惟,”耳机线绕着手指转了几圈收起来,程陆惟指向楼上,“你爸可能没那么快回来,要不先去我家等吧,屋里没那么多蚊子。”
指甲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子,钟烨摇了摇头。
“还挺倔,”程陆惟笑笑,“行,那你蹲累了自己上来。”
说完拎起滑板,三步并一步跨上楼,路过时楼梯口隐隐有风吹过,留下一阵清新的皂角香。钟烨偏着头,余光跟过去,直至程陆惟开门进屋才收回眼。
秋蚊子太毒,不过半天功夫,钟烨的胳膊腿上就被叮满了,打眼看去全是高低起伏红肿的小山丘。
钟烨不耐痒,忍不住用指甲盖去抠,一个蚊子包横竖两下,无聊地抠出一排排十字。
落日西沉,过了不知多久,突然有人叫他。
“喂,倔小孩儿,”钟烨寻着声音的方向往上看,程陆惟从二楼窗台探出头冲他招手,“你爸电话。”
钟烨于是不得不拎着书包起身。
那是钟烨第一次走进程家,屋里的装修风格和老家差不多,墙面漆分蓝白色,上面贴着日历和钟烨叫不出名字的明星海报。电视在沙发正对面,长虹最新款,盖着碎花防尘罩,尺寸比尤嘉他们家的大一些,底下还放着影片机。
“愣着干什么,”程陆惟把听筒递给他,“给。”
钟烨从门口挪过去,拿起电话,耳边随后落进钟鸿川累到沙哑的声音:“抱歉小烨,医院太忙了,爸爸可能暂时走不开,你先在程叔叔家呆会儿好吗?”
那头闹哄哄的,钟烨一手拽着电话线,还没应声,背景音里有人叫了声钟主任。
电话紧接着就被匆匆挂断。
程陆惟进去洗了把脸,出来时钟烨已经将听筒扣回底座,板正地立在墙边,耷着头,看起来像在罚站。
“这么快就聊完了?”手没擦干,程陆惟轻甩两下,水珠落了几滴到钟烨脸上,冰凉地晕开。
钟烨低头嗯一声,“他说走不开。”
“正常,医生都这样,你先在这儿待着吧。”
话说一半,程陆惟瞧见他手臂上一排十字,于是开着玩笑,从抽屉里翻出花露水,“擦点这个吧,小院儿的蚊子挑人,最爱咬的就是你这种细皮嫩肉的新鲜小孩儿。”
钟烨愣愣地接在手里,小声道:“谢谢。”
“还挺客气,”程陆惟有点没忍住,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现南方小孩儿似乎连发丝都是软的。
“你叫钟烨是吧,那我以后就叫你小叶子了,擦完随便坐,柜子里的零食想吃什么就拿,不用客气。”
那天直到晚上十点,钟鸿川才从医院赶回来。
出生至今,父子俩仅在春节里见过几次,以往只靠电话沟通,面对面生疏得堪比陌生人。
钟烨来北城呆不久,全身上下只有书包和一个旅行帆布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和几本厚厚的字帖跟作业本。
楼上楼下邻居多年,钟鸿川跟程陆惟父母寒暄了两句,道完谢,之后拎着包带钟烨下楼。
小院儿的房屋除了朝向不同,内部格局都一样。
父子俩住一楼,钟烨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进了屋下意识往墙上看,毫无意外发现一**心婕的遗像。
不过照片和老家的不太一样,应该是林心婕婚后照的。
钟鸿川推开卧室门:“这是你的房间,以后晚上回来你就去楼上陆姨家吃饭,学校那边爸爸也安排好了,明天先跟你陆惟哥一起去报道,他会带你去见老师。”
那时的钟鸿川正处于职业上升期,除了临床,还要监管教学和行政工作,长期夜班白班轮轴转,忙起来根本无暇分身,只能把钟烨半托付给程家。
“抱歉小烨,”他半蹲下来,疲惫的脸上带着几分歉疚,“爸爸这段时间工作忙,平时就只能靠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爸爸两个字,钟烨始终叫不习惯。
何况当爹的连送孩子去趟学校的时间都没有,即便不意外,心底也难免有些失望。
钟烨抿抿唇,欲言又止,“那你不在家住吗?”
“最近夜班比较多,不能经常回来,”钟鸿川一手握着他的胳膊,另只手摸摸他的头,“你自己一个人会害怕吗?”
钟烨摇头。
大概是真的忙,几句话的功夫,医院那边再次打来电话,钟鸿川回复了几句,越说表情越严肃,最后沉声道:“算了,我还是回去一趟吧。”
钟烨麻木地收回眼。
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身上腻着股泡面发酵的味儿,临走前,钟鸿川怕他不会用热水,特意手把手教了一遍才安心离开。
这一晚钟烨睡得并不熟,有点认床,第二天天刚亮就醒了。程陆惟下楼的时候,自己都还没睡醒,钟烨已经背着书包不声不响地等在楼梯口,不知道站了多久。
程陆惟哈欠打到一半,看到他还有些惊讶:“怎么这么早,你几点起的?”
“六点。”钟烨老实回答。
“不用这么早,”程陆惟对他说,“昨天忘记跟你说了,以后七点出门就行,要是睡晚了也没关系,我下楼的时候会叫你。”
钟烨嗯一声,没说自己没睡好,也没说杨淑华要求他必须六点半起床,而是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如果以后早上都多出半小时的话,那他应该可以再多写两页数学题再出门。
学校有点远,程陆惟推出自行车,单脚撑在地面,冲钟烨指了指后座:“上来吧,我载你。”
“哦。”钟烨踩着后杠坐上去。
北方的空气不如南方通透,晨间不见阳光,还总有一层厚厚的雾弥漫四周。
自行车一路骑出小院儿,钟烨拽着程陆惟被风吹得鼓起的校服衣角,不敢太靠近,红灯时一个急刹才猛得扑上去。
等待间隙,程陆惟从书包里掏出昨天那台随身听,解开耳机线,扭头问:“要听吗?”
钟烨点点头,接过耳机塞进耳朵。
老式播放器音质都带点颗粒质感,程陆惟插好磁带,按下播放键,里面最先出现的是一段古筝。
起初钟烨以为程陆惟和老大爷一样喜欢听戏曲。直到前奏过去,旋律放缓,歌词里唱着‘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钟烨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首粤语歌。
“能听懂吗?”程陆惟问他。
从小生活在西南地区,钟烨并不懂粤语,只能老实说:“不懂,是谁唱的啊?”
红灯转绿,程陆惟踩动自行车,声音呼啸在风里,“张国荣,好听吗?”
“好听,”钟烨小心翼翼抓着衣角,由衷评价道,“旋律很好听,是你喜欢的歌手吗?”
“还好吧,方浩宇比较喜欢,这盘磁带是他的。”程陆惟反手捞起他胳膊,环住自己的腰,“不用怕,抓紧我,学校比较远,你数着,等这面都放完我们就到了。”
磁带一面是七首歌,一首歌平均四分十三秒,所以从小院儿到学校大概要半小时。
就这样,钟烨开始了他短暂的借读生活。
因为呆不了多久,班主任对他的态度也很敷衍,早读课上简单地让钟烨介绍了一下自己,之后就把他塞到了教室后排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位置。
连班上的同学也不怎么把他当回事。
钟烨倒是无所谓,也不打算在这里教朋友,除了北方课业教得比较快以外,他几乎都能适应。
钟鸿川也的确如他所说的那样忙碌,很少回家,就算回也基本是在周末或者深夜。
好在陆文慧和程肃峵都是好相处的长辈,平日里对钟烨总是嘘寒问暖,照顾有加,钟烨每天跟着程陆惟上下学,晚饭后就在程陆惟家写作业,渐渐地也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
方浩宇是在周末出现的。
在那个还没彻底步入信息化的年代,电脑和手机还不普及,闲暇的娱乐项目也有限,每晚的新闻联播结束,大人小孩最常见的活动就是凑在一起看看电视。
方浩宇是程陆惟发小,两人一起长大,也是同班同学。
当时翡翠台正在重播94版《射雕英雄传》,方浩宇是金庸迷,尤其钟爱蓉妹妹,偏偏家里的电视被他老妈占着,翻来覆去地放《还珠格格》。
方浩宇没办法,只能往程陆惟家跑。
头回见钟烨,方浩宇就挺稀罕,程陆惟让钟烨叫人,他就老老实实地喊:“浩宇哥。”
“诶,还叫我哥呢,”方浩宇听得美滋滋。那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他也没个兄弟姐妹,好不容易听到一声哥,脸都快笑烂了,“这谁家小孩儿,长这么好看?”
程陆惟:“楼下钟叔家的,以前跟外婆生活在南方。”
方浩宇‘啊’一声,“难怪呢,这脸可比咱班女生还水灵,南方小孩儿就是好看哈。”
不仅脸生得白白净净,性子也乖。
任凭电视剧演到哪里,钟烨始终端坐在椅子上,脊背挺得笔直,只顾认认真真写作业,眼神都不往边上瞟一下。
趁人上厕所的功夫,方浩宇按捺不住好奇,凑过去瞥了眼摊开的作业本。
“嚯,”方浩宇拿起来,惊叹一声,“字儿也好看,这练得什么字体啊,能拿去比赛了吧?”
程陆惟从冰箱里拿出汽水,随手丢给他一瓶:“瘦金体,别一脸没见识的样儿,好歹你也上过书法班。”
方浩宇打着哈哈,“我那就是去交学费的。”
其实早在钟烨来的第二天,程陆惟就留意过他写的字。
从劲瘦的笔锋到舒展的结构,尽管只有几分形似,但无论是字迹,还是右手指节上那层厚实的茧,无一不是钟烨长年累月苦练的证明。
才不过八岁,钟烨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已经远超同龄人。
每天雷打不动地早起做题、练字,连老师不检查的作业也完成得一丝不苟。
生活上也是,刷牙洗脸、叠被洗衣,所有家务做得有模有样,甚至在程家吃完饭也会默不作声地将碗筷收拾干净。
陆文慧私下里对程肃峵感慨过好几回,说小孩子其实不必这么懂事,太懂事的孩子,心里往往藏着委屈。
无奈这小孩儿除了懂事,骨子里还有一股执拗。若不让他做点什么,他便无法心安理得地呆着。
夫妻俩劝不动,最后也只能由着他去。
方浩宇听完,啧啧称奇:“这不就是别人家孩子嘛,我妈要是能有这么个儿子,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射雕播完一集,电视里在插广告,方浩宇嗓门洪亮,程陆惟怕吵到钟烨,抬腿轻踹了他一脚:“小声点。”
时间线是穿插,过去会加*,345都是*;
程陆惟放的那首歌是张国荣的《沉默是金》,另外过去时间线基本以感情为主,有点贴孙耀威那首《爱的故事上集》,感兴趣的小主可以听听。
穿插歌曲的地方不会硬加,都是和剧情有关才写,有些正文里没写明确的,我就作话里提一下,介意的宝可以隐藏掉我说的话[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