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流》/一木孑影,于2025.10.21
四月末,北城迎来最后一场倒春寒。
钟烨迈出导管室的时候天还没亮,窗外雨声阵阵,走廊里不知哪扇窗户没关严,扑面而至的冷风短暂消解了疲乏。
铅衣穿久了压得人脊背发酸,钟烨仰头靠在冰凉的白墙边按了按肩膀。
他皮肤生得白,面容干净,五官俊秀,是更偏向南方人的长相,黑发在冷白光线的映照下好似一片浓密的乌云。
风吹云动间,是半掩的,一双黑沉沉的眸。
同科室的刘琪从控制间探出头,顺便递来一杯温水,“累够呛吧,先喝口水歇歇。”
“谢谢,”久未开口的嗓音略显沙哑,钟烨接过水杯,视线越过杯沿看向对方,“师兄怎么也在?”
刘琪嗐一声,“还不是被急诊抓壮丁。”
同样是熬大夜,刘琪就显得狼狈许多,整个人蓬头垢面,眼睑下方的黑眼圈挂都挂不住。他今晚是备班,睡梦中被火急火燎地叫过来,此时还困得直打哈欠。
“不过没你那么费劲,我就是一前降支开口闭塞,球囊扩张就完事,连支架都不用放。”
相比之下,钟烨这一台确实棘手。
患者是从外院转诊过来,造影显示三支冠脉严重狭窄且患有恶性心律失常,救护车刚到医院门口就出现了心源性休克,急诊科的医生轮番进行胸外按压,好不容易才把人给按回来。
台上就更不用说了。
患者已近八十高龄,血管条件极差,堵塞位置钙化严重,普通导丝根本过不去,钟烨盯着显示屏整整熬了五个小时,最后才勉强将血管打通。
后背黏着汗不舒服,喝完水,钟烨进更衣室洗了个澡。
两人前后脚迈出介入中心,晨光正好落入空旷的走廊。
距离早交班还有半个多小时,刘琪也懒得再回去折腾,他跟进电梯间,忽然诶了一声,“听说今年的职称名额下来了,恭喜啊,年底就该升副高了吧。”
钟烨不擅客套,伸手按下楼层按钮,嘴角轻动了动,没接话。
八院以外科系统为主,心内虽比不上神外心外这样的王牌科室,对外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前年还在科主任吕时卿的推动下,成立了最新的心衰病区和心衰示范基地。
是以,相较于其他名额紧缺只能退二进一的科室,心内今年算是额外多出了一个名额。
钟烨是八院前任院长钟鸿川的独子,做事雷厉风行,性格严谨直接,才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然能够在心内介入领域独挡一面。院里的领导对他也格外青睐,自从八院实行行政轮岗值班制以来,钟烨便被委以重任,同时兼管着医务处和OPO办公室。
因而这名额会落到谁头上,在旁人眼里已经不言而喻。
正值上班高峰期,电梯才停两层就快站满了,钟烨立在人堆里低头看手机,眉心微微皱着,嘴角惯性下压。因为经年严肃的表情,过于冷白的肤色,和他身上似乎与生俱来的疏离感,任谁看了都觉得不好相处。
轿厢中途停靠,科里新来实习的小姑娘瞧见钟烨,本是轻松愉悦的表情迅速凝固,站在门外硬是犹豫了好几秒才匆匆进来,僵硬地向他打招呼。
钟烨低应出声,头也没抬,继续杵在中间,以至于身边无人敢说话。
院里的医生护士背地里给他起诨名,有人叫他‘铁阎罗’,也有人暗讽他是‘皇太子’。
钟烨知道,但并不在意。
回去的路上碰到于冬冬,对方瞥见他熬得近乎通红的双眼,脸上毫无波澜,早已是见怪不怪。
于冬冬和钟烨是大学同班同学兼室友,都是医大临床学院毕业,不过后来选择的方向不一样,规培轮转结束后,于冬冬去了神内,正好拜在钟鸿川名下。
俩人关系自然也比其他人亲了一层。
神内和心内同属于大内科,位置在同一层,于冬冬拎着两人份的早餐跟进钟烨办公室,径直在沙发上坐下,从袋子里掏出一瓶豆浆,拧开瓶盖问:“昨晚又是夜班?”
钟烨挽起衣袖折三圈,‘嗯’了一声。
于冬冬咬着包子嘟囔,“那你吃完回去睡会儿。”
“睡不了,上午要跑会诊,下午院办那边还有个会要参加。”这个点儿容易犯困,钟烨在洗手池前简单地洗了把脸,起身时衬衫领口被水洇湿了一小片,额头发梢还缀着晶莹的水珠。
于冬冬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八院是没人了吗?就算是上磨的驴也得休息吧。“
两人性格大相径庭,于冬冬是个典型的急脾气,三两口兑付着吃完,剩下一半留给钟烨,临走前不忘提醒一句,“对了,早上碰见张副院长,他说让你别忘了晚上还有应酬,八点,位置定在景天和府。”
八院院办和医务处最近一直在忙三甲复审的事,为了能顺利通过,副院长张明山邀请了几位专家准备提前在院里开展评审辅导和模拟考核。
这事儿张明山之前就提过,只是钟烨最近连轴转给忘了。于东东说完,他擦脸的动作明显一顿,露出的双眉甚至不悦地拧紧起来。
“怎么?晚上有事啊?”于冬冬歪着脑袋停在门口,对他的反应有些意外。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一向只有冷脸和漠然两种表情的人,唯独只在某个人和某些事上才会出现明显的情绪起伏,这是于冬冬认识钟烨十多年,深入骨髓的认知。
于是下一秒,于冬冬了然搓出个响指,“哦,差点忘了,程学长今天回来。”
北城郊区,松林墓园。
天色已近傍晚,室外依旧阴雨绵绵,城市的烟火霓虹隐匿在朦胧雾霭中,恍如镜头里虚化而成的点点光影。
越野车停在路边,隔着扇前挡玻璃,方浩宇远远就见一个黑色人影缓步迈下台阶,昏黄的路灯落在身后,衬得他身形挺拓修长,连轮廓都透出些许温柔的质感。
方浩宇及时闪了两下远光灯,人影这才调转方向走过来。
程陆惟坐进车里,身上还带着冰凉湿润的潮气,系好安全带,他问:“不是说要出差吗?”
“改期了,孙博文知道你回来,专门组了个同学会,让我来接你。”方浩宇启动车,牧马人在黑暗中掉头拐弯,轮胎疾速碾过路面,随后往城区方向驶去。
夜色下,细雨绵密,高低起伏的远山在视野里疾速后退,程陆惟看着窗外出神。
毕业后他久居国外,每年只有固定的这几天才会回来,对郊外这片新开发的区域还有点陌生。
方浩宇开着车扭头问:“还是就呆一天?”
“嗯,明早的航班。”程陆惟嗓音淡淡,脸上仍有倦意。
航班昨晚半夜才落地,方浩宇估计他连时差都还没倒过来,于是说:“要不还是别去了,我给博文打个电话,让他们自己聚一聚。”
边说边要拿手机,被程陆惟抬手打了个岔,“没事,大家也都很久没见了,去看看也行。”
小范围的聚会,来的人拢共十几个,不算多。
地点定在母校政法大学附近一家新开的粤菜馆。
程陆惟和方浩宇去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到齐了。
包间两大桌,满屋子都是学法出生的律政精英,除去直博后留校任教的孙博文,剩下的全是如今深耕在北城政法系统的律师、公职人员和名企高管。
程陆惟也是律师,本科毕业后出国读了JD,之后进入国际所工作。他有中美双证,在国际所稳扎稳打的几年陆续积累了许多项目经验跟人脉资源,一直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酒过三巡,除了追忆久远的学生时代,大家不免谈起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坐在右手边的老同学在国内一家老牌红圈所,和程陆惟一样从事的也是非诉业务,听说程陆惟最近提了离职,有些不敢置信:“真打算走啊?”
华人律师,尤其是在国际所的欧美区,能够达到如今程陆惟所在位置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再往上走就是律所的高级合伙人。
那是无数人可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任谁听了都会觉得可惜。
程陆惟却只是勉强笑笑:“累了这么多年,想休息一段时间。”
对方盯着他看了眼,喝掉杯里的半杯酒,凑近说道:“最近业内都在传奥斯康纳收购同晖的事,还有人说你离职,是因为Dr.Reven开出八位数年薪想挖你过去主导这个项目。”
奥斯康纳是国际知名药企,同晖制药则是国内市值近千亿的上市公司。
国内外的财经媒体都不是吃素的,双方尽管还在意向接洽阶段,私下里已经有人把风声放了出去。毕竟一旦交易达成,这将会是国内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桩并购案。
至于Dr.Reven,则是奥斯康纳大中华区的总裁,负责统管公司在亚洲区域内的战略合作,同时,对方也是程陆惟上个项目的核心客户。
两人虽然年龄上差着辈儿,却一见如故,私交甚笃。
“你也说了,传言而已。”商业上的事,程陆惟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并没有透露太多。
他今天有些不胜酒力,加上开席的时候,大家打圈寒暄敬酒,程陆惟当时还没吃什么东西,连着喝下好几杯,这会儿被空调的暖风一吹,酒劲儿便直往头上冲。
方浩宇聊完一趟回来,见他眉心微蹙,脸和脖颈通红,问:“没事吧?”
程陆惟曲指抵着额头,摆手说没事。
筵席过半,屋里的人三两凑头,还在继续推杯换盏,叙旧聊天。就在这时,包间大门忽然被人从外部推开,走廊光线和外间嘈杂的喧闹声紧随其后,乍然涌进。
程陆惟抬起眼。
跟其他人一样,望向门口,目光随之一顿。
来人穿着一件单薄的风衣,欠身而入,肩上还遗留着雨珠洇开的水迹。
原本热闹的氛围诡异地冷却下来。对方却自然地脱下外套,眼睛在屋里迅速扫视一圈,最后锁定在程陆惟身上,对着众人露出一个浅笑。
“抱歉,我来晚了。”
久违了大家,非常非常抱歉,这本书修修改改已经是一年。
因为内容和人设几乎已经面目全非,所以希望大家能忘记以前的剧情,一切以这一版为主。
全文不长,四十章出头,除了有些细节还想在磨一磨,稿子基本已经写完了,希望这一次我们可以顺利完结,感恩。
再排一些雷:有狗血成分但不多;时间线来回切换,过去会加*,占比三分之一左右;文中会有些带有年代感的元素,比如提及某些老歌手或者老歌之类的;参考的书籍和案例为了不剧透,会在完结后贴到作话;
关于之前的连载活动,规则按超话通知进行,我就不单独贴了。
最后祝寿星生日快乐,评论区今天会发红包,明晚就不提前了,记得是七点。[比心][比心][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