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主公她今天造反了吗 > 第18章 杀冯泰

主公她今天造反了吗 第18章 杀冯泰

作者:醉茗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12:41:54 来源:文学城

丑时过半,夜色深沉,景初静立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上,看着山下凌乱喧嚣的场面。

冯泰部追得很紧,在刘承业部没到鸭嘴滩时便咬上了刘部的尾巴。

刘承业且战且退,终于将冯泰部引到鸭嘴滩前。

鸭嘴滩狭窄,冯泰部人数虽众,每一横排能排列的却有限。在这样的地形,双方的人数差距被缩减到最小,拼的是勇力与耐力。

所谓将勇则兵壮,刘承业勇猛无匹,其部下也勇壮三分。鸭嘴滩下,场面再次僵持住了。

冯泰狞笑道:“我说狗杂种怎么敢来犯我大营,原来是早给我选好了战场。但你别忘了,我有三万人!磨也能磨死你!给我上,冲过此滩!”

冯泰性情本就暴躁无气量,今日见辱于刘承业,誓要杀之。所谓主辱臣死,主将既然如此下令,部众自然努力向前。冯泰又亲自带最精锐的部卒压去前线,刘承业部压力骤增,渐渐难以支持。

冯泰面色狰狞,不断摇动令旗,催促部众前压。刘承业部勉力支撑,阵线渐渐后移,终于,鸭嘴滩失守!

鸭嘴滩虽窄,长却不过二百步,过鸭嘴滩后地形陡然开阔,对迎面之敌的人数再无限制。冯泰部潮水般涌上,要将刘承业包围,冯泰本人在亲兵的层层簇拥下,打马走上了鸭嘴滩。

狗杂种,今夜拿你脑袋祭旗!

冯泰兴奋地舔了舔嘴角,志得意满,左右环顾。

随即他发现了一件令人惊骇的事。

不知何时,景初带领着五千人已静静伫立在右侧山坡上。盔甲粼粼,在火把照射下反射出冷光。他们只是安静的站着,没有遍地的喊杀声,但这种安静却比死亡更可怕。

因为他们看冯泰部的眼光,好像屠户看案上的猪羊。

在冯泰及其麾下亲兵惊恐的表情中,景初挥动了进攻的令旗。

五千士兵如海浪拍下,切断了鸭嘴滩前后两个滩口。冯泰及其亲兵营被包裹在其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切断北滩口的军士担负着切断冯泰亲兵营与其后军的联系这一任务,不仅要面对亲兵营的攻势,还要抵挡后军的摧击,受到的压力较大。但他们的士气却丝毫不堕。

得益于景初的安排,此时在这个局部战场上,景初部的人数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役,无不是创造机会,在局部战场上以多胜少,从而以点破面,溃千里之堤。凡能做到这一点的,可称名将矣。

且景初在武艺上的的威名实在如雷贯耳,一杆枪挑遍金榜难寻敌手,这样狭窄的地势,实在很是适合这样一员骁将实施斩首战术!

景初也不负众人所望,银枪所至,寒光如瀑,凡其所遇,无论兵将,无不立仆,竟无一合之敌。敌兵见之丧胆,宁肯跳入渌水,也不敢直撄其锋,只有少数亲兵死死护住冯泰。

鸭嘴滩宽不过二百步,亲兵营再是勉力死撑,又能撑到何时?不过片刻功夫,刘承业那里还在苦苦维持,便听鸭嘴滩中景初高声喊道:“贼将已死,还不早降?”

火把丛生,火光映照下,景将军那杆银枪上挑的分明是冯泰的项上人头!

冯泰部士气立时萎靡,人人无心作战,要么投降,要么逃命。与之相反的,景初麾下士气大震,人人皆奋勇向前。于是冯泰余兵中再无人能组织起有建制的抵抗力量,即便有小股残兵聚集在某个将领身边,也立即被打散,冯泰部告破!

刘承业带伤到景初面前复命。景初见之,亲自取绷带药品等为刘承业处理了胳膊上的伤势,好生劝勉抚慰,命刘承业好生休养。

冯泰部逃走的人不少,景初下令不必再追。她要抓紧时间快速离开战场,怕被胡虏分心对付,也是要尽快去支援西线战场。

战后清点斩获与损失,这一战果然是刘承业所部伤亡最大,三千人的建制,一战打掉了一半。景初所带领的五千人只伤亡了数十,这是由于景初迅速斩首敌方主将的缘故。余下的两千辅兵看管着冯泰部降兵八千与缴获的大量战马。

由于这些军士原本是大齐自己人,受冯泰裹挟而委命于胡虏,所以尚能一用。景初打散了他们的编制,与自己的麾下分散混合,于是她亲自掌控的军队人数扩充到了一万六千余,其中有两千辅兵。

刘承业是个名将的苗子,景初爱才之心大起,决定好生培养。因此她擢升刘承业为从四品的代参将,战后表过皇帝、下发告身便可以去掉这个代字。此外,她改骑兵部的建制为七千,仍由刘承业统领。自领五千人为中军,侧翼设左右军各两千人,点了两员此战表现出色的将领为左右军千户。辅兵营仍旧自领。

迅速处理完这些事务,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看着身侧将士或喜悦于胜绩、或悲伤于战死袍泽的脸,她的思维有一瞬飘忽:不知悯之那里如何了?

景初心下有一丝不安,晃晃脑袋试图把不安的心绪扔出去。她翻身上马,正要下达全军向西线开拔的命令,却忽有哨探来报,抓到一个行迹可疑之人。

景初命人带将上来,却见那人虽双手被缚,形容狼狈,却目若朗星,鼻似悬胆,端的一副好气度,正是景初麾下爱将陈玄感!

景初大惊,立即下马亲自解陈玄感之缚:“文应,出了何事,怎么狼狈至此?”

陈玄感一见景初,双目立时含泪,拜伏于地:“将主,属下等无能,没能完成将主交代的事。请将主治罪。”

“不着急,你且慢慢说来。”景初眉间微蹙,扶起陈玄感。

“方才众将都在大营,突闻营外喧嚣,出帐看时,却见四方火起。悯之兄弟身披数创,带十余骑趁乱入围,同德枢兄说了将主的安排。”

“属下等立即照吩咐办事,没想到胡虏镇静得十分迅速,迅速控制了混乱的场面。这些胡狗根本不搭理东侧冯泰部的混乱,没有兵力向东侧调动,找不到防守薄弱处,他们以不变应万变!”

“属下等不愿浪费战机,只好强行破围,未能保陛下逃出,反倒损失惨重。如今行在只有五千可战之兵。悯之兄弟本就伤重,突围时又受重创,已是人事不省!”

景初沉默良久。再开口时,语气竟然平静得吓人:“不怪你们,是我小瞧了苏日勒。”

“现在想想,胡人如同野兽,凭借本能做事,没有道德,没有律法,见小利而忘义,临大事而惜身。他苏日勒能带领着屠哥这个小部落成长为草原上的庞然大物,能让一盘散沙的胡人聚集在他帐下听命,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

“这样的人能控制住营盘,又有什么可惊讶的呢?”

景初说完,擎起银枪,转头就走,“可他也小瞧了我。传我令,全军沿渌水北上,强行破围,抢出天子。”

是的,苏日勒发动的这场战役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他产生了可以像捏死一只蝼蚁般捏死汉人的君王的错觉。十万围五千,怎么输?

也许苏日勒以为,在这样占尽上风的战役中,景初带区区万余人并不足以影响他捏死皇帝的大局,但他实在太小瞧了景初。

今日且让他看看,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大齐朝堂,景初缘何能以巾帼之身立于一众须眉之上。

苏日勒既然不上套,那就把绳套强行套到苏日勒的脖子上。

近两万大军毫不遮掩,浩浩荡荡直逼行在。此时已过破晓,天色渐亮,苏日勒立马于土坡上,借着天光,俯瞰逼近的万余大军。

这位胡人中不世出的英明君王,年不过四十余岁,脸上却刻满了风霜的痕迹,若叫他换上华夏衣冠、蓄上发,恰如汉人中五六十岁的老朽。

但他的声音倒很显得年轻,低沉却中气十足:“乌力吉,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父亲。”乌力吉应声,恭敬地躬身。

“乌力吉,你是我最勇猛的儿子。那么在你看来,勇猛和规矩,到底哪个更重要一点呢?”苏日勒看着乌力吉微笑,又转而看向持续前压、而阵型几乎不乱的景初部,竟至于一时失神。

乌力吉犹豫了片刻,张口欲回。

但苏日勒不等乌力吉回话,又接着说下去:“乌力吉,你看,这是有规矩的汉人,他们行军是这样的。前军、中军、侧翼如此分明,却听命于统一的旗号。我们呢?草原上不知有多少部族,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屠哥部听我这个屠哥单于的,阿勒部听他们阿勒头人的,哪怕是仅有几百人的摩护部,也要听他们头人的意思,而不是直接尊奉我这个大单于的号令。”

苏日勒马鞭遥遥前指,咬牙道:“我费了好大的力气、许出许多的牛羊和粮食才安抚住的乱子,竟然只是因为一百个这样的汉人在营中放火!各救各的财货,各调各的兵,险些放跑了那个齐国皇帝!”

“乌力吉,你说,我们草原上的儿郎都以勇猛为傲,但是怎么却被羊一样孱弱的汉人压了这么多年?勇猛和规矩究竟哪个更重要?经过今夜的事,难道还不能告诉你答案吗?”

苏日勒不再说话,转而逼视乌力吉。

乌力吉沉默一时,终于无奈答道:“父亲,自然是规矩更重要。但是如果连勇猛都失去了的话,我们还有什么可凭恃的呢?”

苏日勒,这位草原上的大汗的脸上现出忧伤来:“是啊,连勇猛都失去了的话,我们还有什么可凭恃的呢?”

他深吸一口气,又微笑着鼓励自己的儿子:“你说的很好,乌力吉。所以我们不仅不能丢失勇猛,还要建立起规矩和制度,就像汉人一样。我们要把汉人当做老师,在他们身上学习这些东西,就像我们从狼群身上学习狩猎技巧,从鹰身上学习长远目光一样。”

“但是在此之前,要先征服他们。去吧,乌力吉,用你的勇猛去驯服这支军队,吸取他们的经验,就像你小时候驯狼和鹰一样。”

“是,父亲。”乌力吉恭敬应声,昂然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