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中西神话 > 第40章 火神祝融

中西神话 第40章 火神祝融

作者:初淮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20:37:20 来源:文学城

祝融立于衡山之巅,周身环绕着赤色流光。他赤发如燃,双眸似两团跳动的烈火,映得周遭云雾都染上金红。

青铜战甲上镌刻的火焰纹章熠熠生辉,随着他的呼吸,战甲缝隙中溢出点点星火,落地便化作不灭的火种。

他左手托着一轮迷你红日,右手执青铜火鞭,鞭梢轻扬,便有三道火线划破天际,将暗沉的天幕烧出绚烂的裂痕。

山风卷着热浪扑面而来,草木在他经过时微微蜷缩,却又在火光映照下焕发出奇异的生机。

他望着下方苍茫大地,唇角勾起一抹威严的浅笑,掌心红日忽然暴涨,将整座山岳都笼罩在温暖的光晕之中,驱散了所有寒凉与阴霾。

上古之时,天地玄黄,四野洪荒。万民穴居野处,寒夜无燔,生食腥臊,暗夜长啼。彼时南方有丹穴之山,穴中孕灵,历九载赤霞蒸腾,一朝石裂,祝融降世。

其形魁梧,肤如赤铜,发似流火,目若烛龙,甫生便掌引火之能——呼气成焰,踏地生烟,指尖可捻星火,袖间能卷燎原。

初时,祝融隐于丹穴,观人间苦厄。见猎者逐兽,寒风吹彻骨;见农者收禾,腐谷伤胃肠;见稚童夜啼,惧那山精木魅。遂携神火出,以梧桐枝引焰,授万民钻燧之法:教以木燧击石,取阳燧映日,又传薪火续燃之术——聚枯枝为堆,埋炭灰为种,使火不灭,暖可驱寒,熟能化食,光可照夜。

天帝闻之,召祝融于昆仑。见其心正性烈,火德精纯,遂命为火正,掌南方丙丁之火,司夏序,定五行。祝融领命,立祝融之墟,筑火坛以祭,制火历以明时:春种需火暖土,夏耘借火驱虫,秋收赖火脱粒,冬藏凭火御寒。又教民制陶——以烈焰烧土,使泥成釜,煮水烹粱;教民冶金——融矿石为铜铁,铸耒耜剑戟,兴农耕,固城郭。

万民感其恩,尊为“火神”,立祠南岳,岁时奉祀。祝融亦常巡人间,见火滥则收焰,遇寒则添薪,使火不为灾,反为福。其神格渐凝,与南方炎帝相应,成五行之火主,司掌光明、温暖、文明。

至今南方尚传:祝融所居,常有丹霞绕峰,那是神火未熄;祝融所过,草木春荣,那是暖意长存。

火神庙隐在老巷深处,青砖黛瓦的门楼爬满苔痕,檐角铜铃在风中轻颤,声如碎玉。朱漆庙门半掩,隐约可见里头香火缭绕,混着陈年檀木的沉郁香气。

跨进门槛,天井里立着株百年银杏,虬曲枝干伸向灰蓝天空。正殿供奉着红脸赤发的火神祝融,金盔金甲映得整座殿堂红光灼灼。

神像前的青铜香炉积了寸厚香灰,三炷高香正燃得旺,青烟袅袅缠上梁间悬着的"风调雨顺"匾额。

穿蓝布衫的老妪颤巍巍点了炷香,将功德钱投入木箱,木箱上"有求必应"四个字被摩挲得发亮。

几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举着相机,镜头扫过墙上斑驳的壁画——画中是《山海经》里的祝融驭龙图,朱砂色的火焰至今看着仍似要破壁而出。

墙角供着尊小小的泥塑火神,约莫孩童巴掌大,红脸笑得眉眼弯弯。听庙祝说这是"娃娃火神",专管人间烟火琐事。

常有新妇来此许愿,往神像前的陶碗里塞颗红枣,盼着日子过得像灶膛火般红火。

暮色渐浓时,香火依旧不绝。穿堂风卷着纸钱灰烬掠过门槛,门外的现代霓虹与庙内的烛火明明灭灭,倒像是两个时空在此处温柔相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