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公元200年,注定见不到活着的孙坚。倒是能去他墓前的灵台看一看。
眼前日光明媚,恰是春和景明。
步一乔环顾四周,那日被大火焚烧的屋舍完好无损,整座府邸安静祥和。
时间确实回溯了,可周遭的一切,竟与上次光临如此相似。
“先找个人问问吧。”
语声落,头顶忽然传来瓦片声响。步一乔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在房顶上来回跳跃,玩得不亦乐乎。
她正要开口劝阻,意料之中的事发生了——
小姑娘被松动的瓦片绊了一下,身子一歪,眼看就要从檐顶跌落。
在一片惊呼声中,步一乔箭步冲上前,伸手欲接。可她这细胳膊细腿,哪里接得住一个八岁的孩子?最后反倒成了人肉垫子。
好在结果不算太糟,少女安然无恙。
“老娘的腰啊……不会断了吧?!”
吃痛的抱怨吓到了怀中的少女。对方迅速从她臂弯里挣脱,怯生生躲到了一名刚刚赶来的男子身后。
男子仪容俊朗,举止彬彬有礼,当即向她拱手致谢:
“多谢姑娘搭救!尚香自小顽皮,就爱上房揭瓦。今日幸好有姑娘挺身相救,才没酿成大错。”
步一乔揉着腰,摆手起身道:“没事没逝,还没死。”
等等,他刚才说什么?
步一乔诧异地看向一旁的男子,与那日孙策一模一样的男子。
“你刚才说谁?那姑娘是……”
“舍妹尚香,年纪尚小,但自幼好武,弓马娴熟,不让我孙家男儿。方才,没压坏姑娘身子吧?。”
“妹妹?你是……孙策?刚才的小姑娘是……孙尚香?!”
步一乔有些不确定。十七岁的孙策为何跟二十六的孙策一模一样?古人不是老得快吗?
男子拱手道:“正是。”
根据历史和《三国演义》的说法,孙策比后来的孙夫人大十八岁。如果现在孙尚香八岁,孙策就是二十六岁。
虽然这段历史并不可靠,因为彼时孙坚已经去世三年。除非孙尚香跟两兄弟,是同母异父的关系。
不过步一乔更愿意相信是野史胡诌,信吴夫人与孙将军情比金坚,不曾改嫁,还将人养在孙家。
二十六……岁?!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重伤,终年二十六岁。
步一乔吓得一把抓住孙策的手,忙问:“现在是建安五年,几月?”
“三月下旬。”孙策下意识地回答,目光中满是困惑与担忧,“姑娘怎么了?”
“三月下旬?!”
怎么重来一次,才提早了一个月?!
心底谩骂着棺材不靠谱,一面没注意到孙策看自己的表情愈发奇怪。
对上目光时,步一乔吓得以为孙策又要把自己抓起来,立马后退拉开距离。
“我是好人!你不可以抓我!”
孙策怔愣一瞬,噗嗤笑出声来。
“你救了舍妹,我怎会抓你?不过我从未在府中见过姑娘呢?”
“我只是路过,见小姑娘爬上房顶,一时心急……”
她悄悄抬眸,看见孙策眼中并无怀疑,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涌现。
“将军可以收留我吗?其实……我是个孤儿。”
*
“眼下,曹操正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我欲暗中偷袭许都。”
室内,孙策正与周瑜等人推演局势,阳光映得他眉宇间锋芒毕露。
周瑜微微蹙眉:“伯符此举虽好,但是否过于冒险?许都虽城池坚固,但曹操主力尽在北面。若一击不中,恐遭反噬。”
“公瑾多虑了。”孙策朗声一笑,“我江东儿郎,何曾惧过坚城高墙?曹军势力日益强大,若不挫其锐气,后患无穷。”
周瑜沉思片刻,点头道:“此番若成,如此一来……”
……
步一乔隐在廊下阴影中,将室内对话听得真切。
脑袋里充斥着各种混乱的信息,但又想不透彻。
索性什么都别想,陪着孙策,守着孙策,多一双眼睛盯着,比什么都强。
议事结束,孙策心情畅快地推门而出,扬言要去山野狩猎散心。步一乔立刻从梁柱后闪出,径直拦在他面前。
“将军不可以出门!”
孙策脚步一顿,挑眉看来,身后周瑜等人也停下脚步,投来疑惑的目光。
“这位姑娘是?”周瑜询问。
“借住家中的步姑娘。”
说罢,孙策挥手示意众人离去,廊下只余两人。
“姑娘有何要事?”
“至少别单独出门,会很危险的。”步一乔道。
孙策轻笑一声道:“我乃江东小霸王,何人能与我构成危险?”
果然于他而言,世间任何都构不成威胁。
步一乔只得拿出诚恳的态度,软言劝说:“诸事难料,还请将军听我一句劝。拜托了……”
不得不说,步一乔倒挺适合做戏子,软糯糯的台词把孙策勾得,一时半会儿回不过神来。
他目光微动,忽然偏过脸去,声音不自觉放轻道:“那姑娘……可愿与我一道?”
“啊?”
孙策转回视线,目光落进她因惊讶而睁大的眼睛里,唇角扬起一抹笑意。
“既然危险,那你在我身侧同行,多一双眼睛盯梢,岂不周全?”
“可将军不是素来独行惯了吗?”
话刚脱口而出,生怕他反悔,步一乔连忙改口。
“我去!我和将军一道!”
*
步一乔不会骑马,孙策命人备了马车。
车辆行至城外山野乡村,沿途百姓认出,纷纷涌上前来想要一睹将军风采。
车帘被风吹起一角,步一乔见人群中三个神色异常的男子,不自觉抬手护住孙策。
“都是前来问候的百姓,不必担心。”
“多个心眼嘛。”
马车行至山脚,二人沿着石阶而上。途经一座石砌山神龛时,孙策蹲下身,将随身带来的酒倒入石盘。
“将军不是不信鬼神吗?”步一乔问。
孙策动作微顿,问道:“姑娘怎知?”
“呃……听您家中侍从说的。”
孙策看着神龛里的清酒,恰好,头顶飘落一片白色的花瓣落入其中。
“家父身亡于岘山,每次进山,我都会给山神带些酒来,以此祭奠父亲。”
她沉下眸子,“孙坚将军……是个伟大的人。结局不该如此。”
步一乔看向孙策。
察觉到目光,孙策也抬眸与之四目相对。
“将军也是,万不可轻敌冒进。危险无处不在,比如现在……”
她骤然逼近,纤细的手指扼住孙策的喉咙,眉宇间却无杀气。
“你不知我姓名,不知我来历,却留我于府上,还与我独自出门。就不怕我居心不轨,要了你的命吗?”
目光相接,孙策异常冷静。
眼前姑娘清澈的眸子里面盛着的不是杀意,而是一种……仿佛隔世重逢般的忧虑。
这个姑娘……他是否曾经见过的?
从来不信鬼神的孙策,平生第一次想到了前世。
他突然轻笑出声,宽厚的掌心覆上步一乔的手背,温度透过肌肤传来。
“你冒死救下舍妹,好言相劝,我为何要疑你?”
似是安慰,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不过你说得对,我日后定当小心,不会莽撞行事。”
温热的触感让步一乔眼眶发酸。她慌忙转身,悄悄拭去眼角湿润。
孙策绕到她面前,指尖轻柔地抚过她的额发:“哭什么?”
“感动……”
步一乔勉强扬起笑容,忽然张开双臂。
“想确认将军不是我的梦。”
孙策微微一怔,耳根泛起浅浅红晕,依言张开双臂将步一乔轻轻拥入怀中。
“好。”
*
山腰平野,繁花如海。两人并肩坐在一方巨石上,微风拂过,扬起发丝,纠缠在一起。
“所以,姑娘所说的危险是什么?”孙策开口,目光仍望着远处的山峦。
步一乔低声应道:“是许贡的门客。将军虽杀了许贡,但他的小儿子与门客逃亡,且藏匿于江边。须得时刻提防他们暗中发难,伺机报复。”
一声轻笑。
“姑娘与公瑾还颇有几分相似。不瞒姑娘,前几日,公瑾恰好与我说过同样的话。”
孙策转头看她,目光深邃。
“自与姑娘相识我便好奇,姑娘为何知晓那么多?”
“这……我说我是天上掉下来的,你信吗?”
“我从不信鬼神。”
步一乔小声嘀咕:“是吧,江东小霸王不信邪,我根本想不出理由糊弄过去……”
既然鬼神预言之说无法取信于孙策,那除了守在他身边,似乎也别无他法。替他警惕暗处的敌人,替他打理琐碎的日常。哪怕端茶送水,照料起居,她也心甘情愿!
思及于此,步一乔拍拍孙策的肩膀,又拍拍自己平坦的胸膛。
“将军放心吧!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孙策茫然地看着眼前的姑娘,愈发盯得厉害。
步一乔诧异地歪了歪头,微微睁大眼睛,发出疑惑的声音。
“你……我还不知姑娘姓名?”
“我叫步一乔!”
“一乔?怎么写的?”
“一二三四的一。”
“竟然取了跟城北村口的桥一模一样的名字。”
“可、可是字不同啊!”
“不行,日后若是禀报军情,混淆了怎么办?”
孙策沉吟片刻,灵机一动。
“既是一乔,想你定是家中长女。不如往后,我便叫你大乔吧。”
步一乔傻愣了半晌,才缓缓发出一声疑惑:“欸?”
如果自己成了大乔,那往后真的大乔出现该怎么办?!
感谢看到这里的你!暂且可以谈一谈为什么女主角为什么叫“步一乔”啦!
没错!乔,大乔的乔。
至于为什么信步?我估计大家在看过文案后,多少都已经猜到了的吧。
本人就暂且不提,待日后“步姓”的关键节点出现时再和大家通报啦!
最后感谢看到这里的你!我们下一章再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