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只有香如故 > 第7章 第 7 章

只有香如故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曾为梅花醉似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1:58:34 来源:文学城

新婚的时光,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花鸟,每一笔都透着细腻的甜蜜。陆务观与唐婉儿所居的"闻梅阁",成了陆府中一方独立而旖旎的天地。院中那几株新移的梅树虽未着花,但绿意葱茏,枝叶扶疏,在初夏的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也为这对新人默默祝福。

陆务观几乎将全部心神都投入了这方小天地。晨起,他与唐婉儿一同在院中漫步,呼吸着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他会为她指点院中景致,讲述他幼时在此嬉戏的趣事;午后,若是阳光晴好,他们便会在葡萄架下的石桌旁对坐,一壶清茶,几卷诗书,便能消磨整个下午。陆务观攻读经史时,唐婉儿从不打扰,只在一旁安静地抚琴,或执笔作画。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陪伴与慰藉。

这日午后,窗外蝉声稀疏,室内却凉意习习。陆务观正对着一篇策论凝神思索,眉宇间略有蹙纹。唐婉儿见状,轻轻放下手中的《昭明文选》,走到一旁的焦尾琴前,纤指轻拨,一曲《幽兰操》便如水银泻地般流淌开来。琴音起初低沉婉转,仿佛空谷幽兰,独处深山,清冷自持;继而音色渐转明朗开阔,如兰香远溢,遇得知音赏识;最后复归宁静淡远,余韵悠长,象征君子固穷而不改其节的操守。

这琴音仿佛带有奇特的魔力,陆务观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心中因思索策论而生的焦躁也被一点点抚平。他搁下笔,闭目聆听,直到最后一个音符在空气中缓缓消散,才睁开眼,望向琴案旁那个静谧的身影,眼中满是惊叹与柔情。

"婉儿,"他由衷赞道,"昔年孔子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不辍,乃有《幽兰》之操,以明贞洁之志。今日闻你此曲,清微淡远,深得古意,更兼几分孤芳不群的嶙峋风骨,竟让我这俗世烦忧,一时尽涤。"

唐婉儿微微垂首,唇角含着一丝浅笑:"夫君过誉了,妾身只是见夫君凝神苦思,恐你劳心太过,故以此曲,聊作清供,若能稍解烦闷,便是它的造化了。"她起身,为他重新斟满已微凉的茶汤,"策论虽要紧,却也需张弛有度,夫君莫要过于耗神。"

陆务观接过茶盏,指尖与她轻轻一触,心中泛起暖意。"有你在侧,便是最好的松弛。"他饮了口茶,只觉齿颊留香,心神俱畅,"有时觉得,这般红袖添香,琴书相伴的日子,若能长久,便是给个神仙也不换了。"

唐婉儿闻言,却轻轻摇头,正色道:"夫君切莫作此想,男儿志在四方,夫君胸怀经纶,当以天下为己任。这闺阁之乐,不过是漫长旅途中的一处亭榭,可供歇脚,可慰风尘,却非终点。妾身所能做的,便是在这亭榭之中,为夫君抚平倦意,砥砺心志,以期夫君能更好地前行。"

她的话语清朗而真诚,没有丝毫的矫情与羁绊之意。陆务观听得心中震动,不由握住她的手:"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婉儿,你非但不是我前程之累,实乃我此生知己!"

因着这份相知,他们的诗文唱和也愈发默契。常常是陆务观兴之所至,吟出上句,唐婉儿便能不假思索地对出下句,意境、格律无不工稳贴切,甚至有时还能另辟蹊径,赋予原句更深远的意涵。

这一日,骤雨初歇,院中景物如洗,空气格外清新。两人立于窗前,看屋檐滴答落水,看梅叶青翠欲滴。陆务观忽生感慨,吟道:"雨浥轻尘见小园,"句意平实,描绘雨后小院的洁净。

唐婉儿略一思索,接口道:"梅魂初醒绿盈轩。"一个"梅魂",顿时将无生命的梅树赋予了灵性,"初醒"与"绿盈轩"更是将雨后生机勃发的景象点染得生动传神。

陆务观眼中一亮,赞道:"好一个'梅魂初醒'!此句一出,我院中梅树仿佛皆成精灵矣!"他兴致更高,接着吟道:"疏枝暗蓄凌霜志,"

唐婉儿几乎不假思索,应声而对:"淡影长留漱玉痕。" "漱玉痕"既指雨珠在叶上如美玉般清澈的痕迹,又暗喻梅花高洁的品性如美玉经年累月打磨,光华内蕴。

陆务观抚掌大笑:"妙极!妙极!婉儿,你这'漱玉痕'三字,真乃点睛之笔!如此,后续当有……"他沉吟片刻,气势雄浑地收尾:"他日风雪漫天地,始信人间有岁寒。"

一首浑然天成的五言律诗便在两人的默契合作下诞生。陆务观立刻命人铺纸研墨,将这首诗郑重地记录下来,并在诗后附注:"夏雨初霁,与婉儿临窗偶得,其'梅魂'、'漱玉'之句,清思妙想,深得吾心。"

这般琴瑟和鸣、心灵相通的日子,让陆务观只觉得人生圆满莫过于此。他几乎要将科考的压力、母亲的隐忧都暂时抛诸脑后,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份得之不易的幸福之中。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陆母虽表面上不再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但"闻梅阁"内传出的阵阵琴声、朗朗诗诵,以及下人们偶尔提及的"少爷少奶奶如何如何恩爱、如何如何才情匹配"的闲话,都像一根根细刺,扎在她的心上。在她根深蒂固的观念里,男子成家之后,更应励精图治,一心扑在仕途经济上,而不是与妻子沉溺于这些风花雪月、"无用"的才艺之中。尤其让她不安的是,她敏锐地感觉到,儿子在唐婉儿面前,那份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放松,是在她这个母亲面前都未曾有过的。这种情感上的"疏离",比行为上的反抗更让她感到一种失控的恐慌。

不日,由致仕返乡的翰林学士周老大人发起,山阴城内及周边数县的知名文士、青年才俊齐聚"停云水榭",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诗会。此次诗会不仅关乎文名,更因周老大人在士林中的崇高声望,其评价甚至可能影响到学子们在科场中的声誉。陆务观作为陆家的麒麟儿,山阴有名的才子,自然是备受瞩目的与会者之一。

若在往常,陆务观必会提前多日便开始构思、锤炼,力求在诗会上拔得头筹,扬名立万。可这一次,新婚的旖旎、知己相伴的沉醉,让他下意识地放松了这根弦。虽然也记得诗会之期,但心思多半还是萦绕在与唐婉儿的唱和之间,对于诗会可能涉及的主题(据传与"咏史怀古"相关),只是泛泛地做了些准备,并未深入钻研,更谈不上精心打磨。

诗会前夜,唐婉儿见陆务观似乎并无太多紧张之色,便委婉提醒:"夫君,明日停云水榭之会,群贤毕至,听说周老大人眼光极为苛刻,夫君还需早些安歇,养精蓄锐才是。"

陆务观却揽过她的肩,笑道:"无妨,不过是以文会友罢了。有婉儿近日与我一同研磨诗艺,我自觉心境开阔,文思也顺畅许多,明日随机应变即可。"

唐婉儿见他如此,但也不便再多言,只细心为他备好次日要穿的衣衫,将文房四宝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心中隐隐觉得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