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植物专家穿到六零年代 > 第25章 知青打啵被发现

植物专家穿到六零年代 第25章 知青打啵被发现

作者:知止日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2 12:07:08 来源:文学城

按照惯例,针对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国家都会有税收减免政策,根据受灾情况不同,免除税收甚至全免,另外还会有一定的补助和救济。

虽然国家会有救济粮,但是一时半会地也下不来,而且现在哪儿哪儿都缺粮食,光是调运都得花一些时间。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还得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

卫家屯粮囤里面的粮食虽然被临时征用,分给红旗公社受灾的其他生产队,但也不是无偿地征用,日后肯定还会还回来。

再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哪怕不被征用,看到那些无家可归,无粮可吃的村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不是。

安顿好灾民以后,紧接着就是修复家园,同时准备春天的粮食种植,他们这边就是种植早稻。

因为地处亚热带,水稻一年可以收两季,分别为早稻和晚稻。

知青点的房子也受到了洪水影响,其中一间房子的半个墙根被冲掉了一个角。

现在全村都遭了灾,知青们寻思着也别给村民们添麻烦了,他们知青点的人自己动手修不好就成。

大家分工协作,有人复杂和泥巴,有人复杂运石头,在修补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加固。

只是半块墙,所以大家伙齐心协力,小半天的功夫就修补好,接下来就是将洪水冲到院子里面的那些树枝杂草给清理干净,六个人一起,一天就都收拾好。

村民们大多也是一两天就能将家里面捯饬干净。

看到重新修正好的家园,大家倍感欣慰,虽然遭遇了这样的天灾,但是日子还得往前过,满怀希望,奔向未来。

经过个把月的努力,村民们终于赶在合适的季节种上了早稻,这也让大家伙吃了一颗定心丸,这预示着下半年的粮食也有保障。

虽然卫家屯生产队有几十万斤红薯,但是耐不住整个红旗公社的人一起吃,再者红薯这种粮食跟水稻不能比,水稻可以放上个十年八年,红薯只要一破皮,就很容易腐烂......

经过王秀禾之前的观察研究,她发现南山坡的土地是壤土,最适合种植水稻这种粮食,其次才是红薯。

上次种植红薯实属无奈之举,因为错过了种水稻的季节。这一次,王秀禾开垦的南山坡也全部种植上水稻。

“你们瞧瞧,这些知青实在是太能折腾了,这片山坡种红薯种的好好地,为什么不一直种红薯呢,非得种上水稻,真是不知道他们脑袋瓜咋想的呢?”

“这片地都是人家知青开垦出来的,人家想种啥就种啥呗,咱们哪里有权力过问,再者大队长竭力支持那些知青,咱们也插不上话。”

只要不傻都能看得出来,他们的大队长赵建军非常尊敬这些知青,也非常支持知青们的工作。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人家知青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大队长非常理解和感激,自然不能让人家受委屈;再者就是他们大队长非常尊重文化人,所以平时都很愿意听从知青的意见。

总之如果不是他们大队长护着,这些知青真的折腾不起来。

尽管红薯大丰收,但是在村民们的心里,他们更感激的一定是大队长赵建军,第二位感激的才是知青。

孰远孰近,村民们心里面门清。

赵建军下工回到家里面,就看到自己的侄子在那里惟妙惟肖的表演着一些成年人才有的动作。

距离虽然有点远,但是赵建军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知青’‘男女’‘对嘴’......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成年男子,这些词结合在一起他立马秒懂。

虽然觉得不可能是王秀禾,但是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心,从来不关心旁人八卦的赵建军,也走过去假装若无其事地询问起来。

“大富,你刚才说谁呢?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叫‘对嘴’吗?”赵建军故意跟大侄子说道。

赵建军大哥赵建国现在已经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大儿子叫大富,二儿子叫大贵,几个孩子相差不大,正是上蹿下跳的年纪,平时没事就喜欢下河游泳,上山掏鸟窝,特别活泼能闹腾。

这不两个侄子上山的时候就看到了少儿不宜的一幕,回到家里面就跟家长们八卦起来。

“别看我小,我可啥都懂呢,我之前就看到爹娘抱在一起......”还没等大富说完呢,大嫂就一个大巴掌呼在他的后背上,痛得他顾不上说话,直喊疼。

“娘,你打我干啥?!”

大嫂愤怒地说道:“你说别人就说别人,乱扯我跟你爹干啥?”

大贵接着大富的话说道:“我跟哥都看到了,就是今天中午的时候,我们两个去北坡掏鸟窝,躺在树冠上休息,等着醒来就发现不远处有两个知青,一个男的,还有一个女的,然后就这样,大富,咱俩给大家伙演一演。”

说完,大富就很识相地凑了过来......

“啪”又是一个大耳刮子过来,呼在了大贵的脸上。

真是孩子多不知道心疼啊,大嫂是当真用力打亲儿子,侄子脸上立马脸上就起来红印子,就这还不过瘾,接着训斥说道:“学正经的学不会,学这些东西倒是贼快,还有模有样,怎么就不能将心思用在学习上,如果用上这些的半分功力,成绩肯定也能达到及格。”

赵建军鲜有的继续八卦问道:“你看到是哪个女知青了没?还有是哪个男知青?”

赵建军问完,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向大富和大贵,显然大家伙都想知道到底是谁跟谁那啥了。

“名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女知青是那个胖乎乎的,脸圆圆的,眉毛这里还有一颗痣,男知青就是特别文秘的那个,上次他还在公社演出中吹竹笛呢......”大富继续在那里跟大家伙说着,赵建军听到这里已经离开。

虽然很简单的几句介绍,但是大侄子都拿捏到了几个知青的特点和精髓,赵建军一下子就清楚大富他们说的到底是谁跟谁了。

大侄子口中的女知青是张春兰,男知青就是刘明。

因为只有张春兰脸上有颗痣,刘明会吹竹笛,错不了。

毕竟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也都到了相应的年纪,村子里面跟他们差不多的年纪都已经当爹当娘了,所以赵建军觉得也没有什么。

而且知青找对象一般都是找知青,毕竟都是文化人,好沟通,人家很少跟村子里面的人掺和。

有两种情况知青会跟村子里面的人谈恋爱或者在一起,除非知青里面的人不够分的,或者对方是村花和村草级别的倒是可以。

得知张春兰和刘明在谈恋爱,赵建军也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们知青点目前只有两间房子,一间给男知青住,一间给女知青住,都是他带着村民一起翻盖的,之前还正好,但是眼下就显得有些拥挤不够住。

如果张春兰和刘明结婚的话,不能让人家两口子分开住吧?

想到这里,赵建军决定等着早稻种完以后,村民们都有些时间了,再给知青点加盖一间房子,如果张春兰和刘明在他们屯子里结婚的话,也不至于连个婚房住处都没有。

现在结婚倒也简单,有个公证人公证一下,两个人的铺盖卷合到一起,就算结婚,开始搭伙过日子。

虽然简单,但是过得倒也长长久久。

张春兰和刘明下工以后回到知青点,王秀禾就看到张春兰的脸色不大对劲。

“春兰,怎么了?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生病了?”冯丽也看了出来,关心地问道。

邓原望了过去,果不其然,张春兰的脸跟包公有得一拼,黑成碳了。

“刘明,春兰同志这是咋了?早上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呐。”邓原在一旁问道,毕竟他们两个在一起,张春兰发生什么时候,刘明应该清楚。

刘明:“没事没事,就是今天出工的时候遇到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用石头乱扔,正好扔到春兰了,不过不碍事,咱们自然不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对不?大家伙都快吃饭。”

村子里面的熊孩子很多,不乏一些调皮捣蛋的,但是无缘无故地拿着石头乱扔也不常见。

张春兰当然不会因为被扔了个石头就吃不下饭,她也知道那两个熊孩子为啥用石头扔自个儿。

当时自己正在跟刘明打啵,明明都看了一圈,确定周遭都没有人才开始的,谁知道树顶上还藏着两个孩子呢!

这下好了,被石头扔了事小,如果让熊孩子将事情传出去,还不知道村民们会怎么笑话自个儿呢。

不要小看小孩子的传播力,他们有样学样,到时候回家跟自己爹娘一讲,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村子很快就会都知道。

这种事情被人知道了,搁后世也没啥,不过搁当时就不一样了,村子里面风气保守,添油加醋地传,反正就是很丢人。

越想越气,最后就随便吃了几口饭离开桌子。

刘明看到张春兰没吃几口就离开,便从馍筐子里面拿了两个大红薯,接着又往里面夹了一点菜,做成汉堡包形状的,然后跟着张春兰的脚步一起离开。

都是成年人,秒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